描述
开 本: 大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29139193

1.全新的考点解读,找到每则素材的考点
近年来,高考作文题常常选用人物、社会热点等作为作文材料,比如2017年全国卷Ⅱ作文材料中,就出现了杜甫、李清照、鲁迅等五位名人的名句,2018年全国卷Ⅱ以历史事件未命题材料。这意味着,考生积累相关人物素材、事件素材等,写作时会更加游刃有余。因此,本书选取了人物、热点事件等素材,在深入分析这些素材考点的同时,拓展素材的运用角度,帮助考生积累丰富素材且找到*运用角度。
2.更新老旧素材库,在范本中找到素材的运用角度,借鉴高分写作之道
考生写作时,不乏积累了丰富的素材,但常遇到的问题是如何筛选有效的素材,使作文获得高分。本书为考生提供了每则素材的范本,让考生在阅读中积累素材,并找到每则素材的的夺分亮点和运用技法。考生从新角度运用人物素材,就可将旧人物素材用出新意,将鲁迅、苏轼、李清照等考场易“撞车”的人物素材进行替换,更新自己的素材库。每则素材后有一篇高分作文范本,让考生学会素材的替换和运用,有很强的实战性。
3.哲理思辨十大主题,训练考生的思辨能力
考生在使用人物素材时,易于落入运用俗套,无法出新,对此,本书为考生详细解析了每一则人物素材,且将其得分两点提炼出来,使考生快速掌握运用之道。此外,本书还分出了“放纵与节制”“独立与合作”等十大思辨主题,这些主题既是高考作文命题的焦点,又可训练考上的思辨能力,*终实现考场抢分。
2018年,*全面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启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高考改革和命题的改变也是应有之义。针对高考作文,命题的基本原则是稳中求变,即有所变,有所不变。2018年高考作文命题对教育改革的主题与价值取向等一定会有所体现。此外,高考作文命题还要保持稳定性,切合语文学习规律、写作规律、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等。
得语文者得天下。这是一个高考语文改革的大时代,当阅卷者的口味越来越挑剔,我们就越需要靠深厚的文化积淀来获得挑剔者的认可。让自己的文章有新鲜感与“文化味”,需要热点素材、经典素材的积累。本书根据2018年高考命题趋势,为了让更多考生能够突破素材的桎梏,精心挑选了备考2019年的热点素材、经典素材,从素材多维解读、考场运用范本、选材等方面助考生在考场作文中抢分。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