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8028809

上海宝山
◎真题回放……………………………………….1
◎名师解题……………………………………….1
◎绝妙思路……………………………………….2
◎满分赏读……………………………………….3
假期……………………………………………..3
假期……………………………………………..4
假期……………………………………………..5
假期……………………………………………..7
假期……………………………………………..8
假期……………………………………………10
北京延庆
◎真题回放……………………………………..12
◎名师解题……………………………………..12
◎绝妙思路……………………………………..13
◎满分赏读……………………………………..13
心痛的滋味………………………………….13
生活的滋味………………………………….15
后悔的滋味………………………………….17
天津宁河
◎真题回放……………………………………..19
◎名师解题……………………………………..19
◎绝妙思路……………………………………..20
◎满分赏读……………………………………..20
忘不了…………………………………………20
忘不了…………………………………………22
忘不了…………………………………………23
忘不了…………………………………………25
忘不了…………………………………………26
重庆万州
◎真题回放……………………………………..29
◎名师解题……………………………………..29
◎绝妙思路……………………………………..30
◎满分赏读……………………………………..31
那一刻,我真惊讶 ……………………..31
那一刻,我真感激 ……………………..33
那一刻,我真温暖……………………….34
那一刻,我真感动……………………….36
◎命题展望……………………………………..37
江苏南京
◎真题回放……………………………………..38
◎名师解题……………………………………..38
◎绝妙思路……………………………………..39
◎满分赏读……………………………………..40
与缺点告别………………………………….40
告别童年 ………………………………….41
又是一年花开时…………………………..42
告别孤单……………………………………..44
那年七月……………………………………..45
通过整理书包等动作描写,形象地写出了“我”对于这次“家教”的重视。按照时间顺序,对家教的内容进行了概括交代,条理清晰。描写听到表妹喊“老师好”的心理,非常真实。神态描写,表现了表妹欢迎“我”的到来。交代是什么假期和主要事件。时间过得快,说明教得投入。表达当家教的总体感受,有兴奋,也有清晰的认知,很难得。
看点解读感受独特,主旨深刻:对于小学生而言,家教都是自己当学生,没想到作者写的是自己给别人当“老师”的经历。初次经历,心理感受很多,除了有初次当老师的兴奋,作者还认识到自己还有许多不足,并表示以后要更加努力。如此感悟,自是独到而深刻,能给人以更多的启示。脉络分明,层次清晰:全文按事情的发展顺序一一写来,过程清楚、具体,叙述生动。对第一天当家教的内容描写比较详细,对后面六天的情景采用了概括介绍,有详有略,布局精巧。结尾总结全文,点明主旨。全文结构完整、严谨,浑然一体。
构思图解开头:开门见山,交代假期活动—当家教。中间:叙述“我”做家教的过程。1.“我”出门前整理自己的衣装。2.详写“我”第一天做家教的过程。3.概括交代后面六天的情景。结尾:表达做家教的体会,点明中心。
假期上海考生“十一”那天,我们到达天安门广场的时间是凌晨两点。我原以为来得太早了,可到了那儿一看,广场上到处都是人。爸爸想带我们离旗杆近些,可是人实在太多,走不动。我们也跟别人一样,找了一小块空地,铺上几张报纸,坐了下来。妈妈怕我困,还从旅行包里拿出了毛巾被,让我躺一会儿。那电视里千百遍出现的升旗画面,一直是我魂牵梦萦的记忆,我早就想亲眼看一看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了。如今,近在眼前,我哪里能睡得着呢?我旁边坐着几个大姐姐。通过聊天,我知道,她们来自香港中文大学。她们昨天下午看完降旗仪式后就一直在广场这里等着看今天早上的升旗。凌晨五点多,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往前挤。可是这么多的人,又如何挤得动呢?我们只好站在原处等待那激动人心的时刻。六点二十分,只听见前面的人喊:“国旗班过来了!”瞬间,偌大的广场一下子安静下来,国旗班战士们那整齐划一、铿锵有力的脚步声,清晰地传到我的耳朵里。我的心里顿时充满了一种崇高的情感。口号声、国歌声,都是熟悉的声音,可在这一刻,听起来是那么神圣,那么让人激动。当那一声“敬礼”声传来时,我也骄傲地举起我的右手,行起少先队礼来。国旗升上旗杆的那一刻,我终于看见了随风飘扬的国旗—五星红旗!我亲眼看见您了,天安门广场上的国旗!
插叙,写自己对于升旗的期盼,也写出了当时自己激动的心情。特意介绍旁边的几个大姐姐,表明香港学生的爱国情怀。“挤”字说明大家对升旗都很期盼,心情都很激动。虽然时间很早,但广场上全是人,为后面情节的发展作好了铺垫。表达内心的真实感受,敬礼的动作非常自然。场面描写,突出广场的静。采用第二人称,抒发激动之情。
看点解读以点代面,构思精巧:在这篇文章里,作者主要写了国庆节那天在天安门广场看升旗仪式的事,进而以点代面地写出了假期的过法: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描绘生动,情感浓郁:文章按时间顺序来记叙,重点写了自己的经历及感想。文中特别交代了广场上看升旗的人多,还有香港中文大学的学生,从侧面反映了大家对于国旗、对于祖国的热爱,也表达了自己的情感。
构思图解开头:交代“我”和爸爸、妈妈到达天安门广场的情况。中间:叙述“我”和爸爸、妈妈在天安门广场等待、观看升旗的过程。1.在天安门广场等着升旗,“我”睡不着。(略)2.“我”和几个大姐姐聊天。(略)3.“我”观看升旗。(详)结尾:表达激动心情。
假期上海考生紧张的期末考试结束了,接下来就是一个多月的假期了。如果痛痛快快地玩一个假期,也是很不错的,但一想到开学后的抽测,我哪还有心情去玩呀!假如考不好的话,我就又要被上“发条”了,还不如在这个假期好好复习功课,开学之后也好轻松一下。就这样定了:我要努努力,让分数赶上去! 可是这样,我又不甘心:平时上学时,一天八个小时在学校;如果放假还学,早晚有一天会学傻的。不是有句话说:只学习,不玩耍,聪明的孩子也变傻。那我还是好好玩玩吧,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嘛!我正想着,妈妈走过来了。“小A 呀,这么长的假期打算干什么呀?”“不知道!”“那不如去补补课吧!数学、语文、英语等,好多呢!要不你去学英语吧!你英语学得不好。唉,数学也要去学的!将来的化学都靠它呢!”妈妈眉飞色舞地说着。我想:这样一来,和上学时又有什么区别呢?于是我就对妈妈说:“哎呀,真是的,放假了,你就不能给我点儿自由吗?”“你还不够自由吗?”妈妈惊讶地问道,“你看看前楼和你同年级的小慧,又学钢琴,又学书法的,人家学习还名列前茅呢!”我有点儿急了:“她是她,我是我,别老拿我和她比!”我一摔门走了。“阿娟,你在街上干什么呢?”噢,原来是好朋友阿静。“我没事遛遛!你呢?”我问道。“我妈给我报了三个班,这不正去呢……” 看来要参加学习班的不止我一个,大多数同学都在学习呢!我也不能落下呀!唉,还是回家听妈妈的安排,去学习吧!追着阿静的背影,我抬脚向家里走去……
写玩一假期的后果,为下文作铺垫。开门见山,写假期来了。描写假期的第一种过法:学。写“我”听完妈妈安排后的感受。引用俗话,突出只学不玩的后果,写出了假期的第二种过法:玩。描写对话,写出了妈妈对“我”的假期的安排。再写对话,真实、生动。情绪爆发,为下文在街上遇到好友作好铺垫。描写与阿静的对话,引出她的假期安排。心理发生变化,“我”决定接受妈妈的安排,假期以学习为主。
看点解读感受真实,富有生活气息:本文主要写的是“我”对假期怎么过的计划。怎么过呢?开头写自己的矛盾心理,接着写了妈妈的打算,再接着写好友的安排,最后以“抬脚向家里走去……”表示“我”作出决定:还是学习!描绘生动,富有现场感:文中对话符合人物的身份,场面感比较强,从一个侧面生动真实地写出了当代青少年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的一种矛盾心理。
构思图解开头:交代假期来了。中间:叙述“我”及妈妈对假期生活的设想和安排。1.写“我”对假期生活的设想,内心很矛盾。2.写妈妈对“我”假期生活的安排,“我”听了很生气。3.离开家的“我”在街上遇到了去学习的好友。结尾:描写心理活动,暗示“我”最后的决定——学习。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