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email protected]

购物车

 查看订单

  • 我的帐户
东东购 | EasternEast
  • 中文书店
    • 畅销排行榜
      • 小说 畅销榜
      • 童书 畅销榜
      • 外语畅销榜
      • 管理畅销榜
      • 法律畅销榜
      • 青春文学畅销榜
    • 热门分类
      • 社会小说
      • 成功/励志 畅销榜
      • 人物传记
      • 大陆原创
      • 绘本童书
      • 影视小说
    • 文学推荐
      • 文集
      • 戏剧
      • 纪实文学
      • 名家作品
      • 民间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新书热卖榜
      • 小说 新书热卖榜
      • 青春文学 新书热卖榜
      • 童书 新书热卖榜
      • 管理 新书热卖榜
      • 成功/励志 新书热卖榜
      • 艺术 新书热卖榜
  • 精选分类
    • 小说
    • 保健养生
    • 烹饪/美食
    • 风水/占卜
    • 青春文学
    • 童书
    • 管理
    • 成功/励志
    • 文学
    • 哲学/宗教
    • 传记
    • 投资理财
    • 亲子家教
    • 动漫/幽默
    • 法律 Legal
    • 经济 Economics
    • 所有分类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搜索
首页中小学教辅高考十年高考创新型满分作文

十年高考创新型满分作文

作者:张建房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05月 

ISBN: 9787302417897
年中特卖用“SALE15”折扣卷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全球包邮!
trust badge

EUR €30.99

类别: 语文作文, 高考 SKU:5d82780e5f98494ed5c2ca61 库存: 有现货
  • 描述
  • 评论( 0 )

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2417897

编辑推荐
十年高考创新型满分作文汇集2006~2015创新品格作文打破千篇一律的怪圈融汇作者三十年教学和科研经验助你的作文走出慵常,向高分、满分冲刺

 

内容简介
本书编选的是2006年至2015年全国各地具有创新品格的高考满分作文。这些创新作文大多能够突破常规思维,表达作者对生活的真实感受,它们绝少有思维上的框子、体裁形式上的套子,尊重自我心灵,尊重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在行文上表现得率性适意、自然活泼。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轻松赢得高分甚至满分。 本书对这些创新作文进行深入的探究,力求从立意、选材、体裁、结构、语言、表现手法等各个方面揭示它们的创新秘密,以期给读者以启迪,并期望读者通过研读这些精彩范文和评析,能够激发起创新意识,激活创新思维,养成创新习惯,并*终形成创新品格,写出风格独具的创新文章。
作者简介
张建房,中学高级教师,长期工作在教学一线,共辅导过十多届高三毕业班。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二十多篇,尤其在中学作文教学方面颇有心得。近年来把研究重心放在中考、高考作文方面,已出版中考、高考满分作文方面的书籍《高考十年*满分作文鉴赏》《高考十年另类满分奇文精评》《中学生满分作文典藏精析•中考卷》《中学生满分作文典藏精析•高考卷》《高考作文高分突破有绝招》。所编作文书,都是历年满分作文中的精品,既注重可读性,又注重经典性,为编者多年穷搜、精选所得。对满分作文的点评注重对读者写作思路的开启,力求让读者读了满分作文和编者的点评后有所领悟,有所收获。
目  录

目
录

内
容 篇

选材新

怀抱初心,一种超脱的风采(2015年云南考生)   002

刚柔相济(2015年上海考生)   005

亦坚亦柔,成就和谐(2015年上海考生)   007

晚晴里智慧的灵蝶(2015江苏考生)   010

百花齐放春满园(2014年辽宁考生)   013

站立的精神(2014年四川考生)  016

汀州梅花香(2012年山东考生)  019

忧与爱(2012年江苏考生)   022

藏地一幕,千年一叹(2011年重庆考生)   026

时间在流逝(2011年安徽考生)  029

品味时尚(2009年江苏考生)   032

我想握住你的手(2006年上海考生)  035

我想握住你的手(2006年上海考生)   037

水之言(2006年安徽考生)  040

感受新

渺小的梦,风采的人(2015年卷Ⅱ考生)   043

自然很近,人心很远(2015年广东考生)   046

知自然,亦要“感”自然(2015年广东考生)   049

走近香山之命(2015年广东考生)  051

推开门,走下去(2014年浙江考生)   054

绿色生活(2010年江苏考生)  057

绿色生活(2010年江苏考生)  059

绿色生活(2010年江苏考生)  061

绿色生活(2010年江苏考生)   063

恋你,我的根(2009年浙江考生)  066

他们(2008年上海考生)  069

他们(2008年上海考生)   071

在自然中生活(2008年重庆考生)  074

触摸都市(2008年浙江考生)   077

半缘修道半缘君(2006年全国卷Ⅱ考生) 080

感悟新

境由心生(2015年江苏考生)   083

荣枯随缘,遇合尽兴(2015年江苏考生)   085

风景是心的所在(2014年辽宁考生)   087

空山新雨后(2014年江苏考生)   090

众妙之门,人生之路(2014年浙江考生)  092

畅享诗意生活(2014年福建考生)   095

退而知之(2013年天津考生)   098

像蜗牛一样(2012年山东考生)   100

忧与爱(2012年江苏考生)  102

忧与爱(2012年江苏考生)   104

拒绝平庸(2011年江苏考生)   107

心灵的暖春(2010年山东考生)  111

我只取一瓢饮(2009年全国卷I考生)   114

我于咖啡中看见(2008年福建考生)   117

寂寞(2007年北京考生)   121

诗意地生活(2007年湖南考生)  123

体验新

一个寝室一台戏(2013年海南考生)   127

忧与爱(2012年江苏考生)   129

背上“悦读”的行囊(2010年甘肃考生)  132

感受乡村(2008年浙江考生)  134

感受乡村(2008年浙江考生)  136

品尝高考(2007年重庆考生)   139

观点新

丝瓜与肉豆,形式与内涵(2015年山东考生)   143

中国,咱们慢慢来(2015年江苏考生)  145

敬畏自然(2014年福建考生)  147

少年,关掉你的手机(2013年北京考生)  150

醒而知之(2013年天津考生)  152

遗失的童真(2013年浙江考生) 155

是那初放的安详(2013年浙江考生)  157

迎新(2012年北京考生)   160

论国人情有独钟的麻将(2011年重庆考生)  162

拒绝平庸(2011年江苏考生)   164

绿色生活(2010年江苏考生)  166

品味时尚(2009年江苏考生)   168

感受乡村(2008年浙江考生)   170

触摸都市(2008年浙江考生)   172

有句话常挂嘴边(2007年天津考生)  175

双城记(2006年重庆考生)   178

形
式 篇

表现手法新

绿萝(2014年江苏考生)   181

英花飞扬(2013年江西考生)   184

这世界需要你(2011年山东考生)   187

绿色生活(2010年江苏考生)  189

风筝(2007年全国卷Ⅰ考生)  192

爱,更需要“复制—粘贴”(2007年全国卷Ⅱ考生)  195

落红(2007年全国卷Ⅱ考生)  197

视角新

“非好学生”自白(2014年天津考生)   200

我就是戈多(2006年福建考生)   203

结构新

皱纹中的智慧(2015年江苏考生)   206

非正常拍摄(2012年天津考生)  209

忧与爱(2012年江苏考生)   211

摔了跤的我(2007年全国卷Ⅰ考生)  213

体裁新

小小说   217

老爹(2015年江苏考生)   217

被啄木鸟打败(2013年山东考生)   220

把根扎住(2013年福建考生)   223

忧与爱(2012年江苏考生) 226

忧与爱(2012年江苏考生)   228

蜕变(2012年湖北考生)   231

拯救(2012年四川考生)   235

绿色生活(2010年江苏考生)   238

与你为邻(2010年广东考生)   241

诗歌   244

让方正成为一种信仰(2013年湖北考生)   245

站在黄花岗陵园的门口(2009年湖北考生)   249

寓言  252

戈多来了(2006年福建考生)  252

随笔  254

不做“半机器人”(2014年天津考生)   254

境(2014年辽宁考生)  256

改变的“形式”,不变的亲情(2014年广东考生)  259

杂文   261

拒绝平庸(2011年江苏考生)  261

品味时尚(2009年江苏考生)  263

文艺评论  265

他们(2008年上海考生)   265

日记   267

三篇日记(2014年湖南考生)   268

赵武灵王日记六则(2012年山东考生)   271

书信   273

给挑错者的情书(2013年山东考生)   273

创
意 篇

想象作文

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2015年北京考生)   278

庄子的智慧(2015年江苏考生)   281

“很抱歉地提醒您……”(2014年天津考生)   283

铁窗外的蔚蓝——致曼德拉的一封信(2014年山东考生)   286

借一滴雨的清澈回到你身边——致人类的一封公开信(2013年上海考生)   289

拒绝平庸(2011年江苏考生)   291

孙悟空的成才之道(2010年陕西考生)   294

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致墨子的一封信(2010年北京考生)   297

漏网之鱼说(2010年上海考生)  300

品味时尚——北京与上海的对话(2009年江苏考生)   302

踮起脚尖(2009年湖南考生)   305

致人类的一封感谢信(2008年江西考生)  309

鼠辈致人类的一封信(2008年江西考生)   311

审判(2007年全国卷Ⅰ考生)  314

阿斗自辩书(2007年全国卷Ⅰ考生) 316

穿越百年的芬芳记忆(2007年全国卷Ⅱ考生)  318

怀想天空——一只猪的思考(2007年江苏考生)   321

刘备诫子书(2006年全国卷Ⅰ考生)   324

一次对学生随笔的浏览(2006年安徽考生)   326

情境作文

深秋的记忆(2013年新疆考生)   328

遇而知之(2013年天津考生)   330

与你为邻(2010年广东考生) 332

与你为邻——给书本的一封信(2010年广东考生)   334

父亲,我是一只小小鸟(2009年全国卷Ⅰ考生)   335

故事新编

师徒共事方成事(2013年河北考生)  339

乌江亭下(2013年山东考生)   341

弦音漾处羽扇摇(2009年陕西考生)   343

品味时尚(2009年江苏考生)   345

熟悉(2009年四川考生)   348

好奇心(2008年江苏考生)   351

怀想天空(2007年江苏考生)  353

网络发帖

与你为邻(2010年广东考生)   356

兔子的诱惑——
一篇关于生存的帖子(2009年全国卷Ⅰ考生)   358

品味时尚(2009年江苏考生)   360

QQ聊天

“90后”QQ实录(2009年天津考生)  364

谈话录

312宿舍卧谈会(2012年山东考生)   367

文言文

语文,心中的一泓清泉——乐语文赋(2007年江西考生)   370

珍珑(2006年福建考生)  372

声明  374

前  言
创新是写作宝贵的品格,但考生的作文偏偏缺乏创新。很多作文阅卷老师都不乏这样的感受:大量的文章千篇一律,就像工厂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标准件,面对这样的文章你没法给它打高分。其实这样的问题也困扰着每一位语文老师。语文老师每次批阅作文都要面对大量“标准件”式的文章,说老实话,那是一件很没趣、很累人甚至很痛苦的事情。很多学生也都有这样的感觉,明明自己没有跟别人商量,也没有抄袭,为什么写出来的文章跟别人的文章总是如出一辙呢?其实,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分析起来并不复杂,试想,现在的学生包括初中生和高中生从一入学就受到应试教育的训练,他们读的是一样的教科书,写作课上受到的是差不多的应试写作训练,特别是由于学业压力太大,他们根本没有时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涉猎课外阅读。他们的知识面一样的狭窄,这么多的“差不多”和“一样”,使本应生动活泼的教育教学活动变得像工厂流水线一样整齐划一,当然会造就“标准件”式的作文了(说得再远一点,应试教育还造就了“标准件”式的人)。但是在每年的中考、高考中,总有极少数考生的文章突破“标准件”的误区,以其卓越的创新品格获得满分。这些创新作文有的写出了考生的新经历、新感受、新感悟、新体验、新认识。有的则在形式方面大胆创新:运用新的表现手法;变换写作视角;运用新颖的结构;运用新颖的体裁。运用新体裁的则有写小小说的,写诗歌的,写童话的,写寓言的,写杂文的,写文艺评论的,写日记体的,还有写书信体的。还有的文章写出了独特的创意:或者以非凡的想象力描绘出奇异瑰丽的世界;或者创设情境,表达出悠悠情韵;另外还有写故事新编的,有用网络发帖、QQ聊天的形式谋篇的,有写谈话录和访谈录的,有用文言形式行文的。还有一些作文则不讲章法,率意为文。这些创新文大多能够突破常规思维,表达作者对生活的真实感受,它们绝少有思维上的框子、体裁形式上的套子,而总能尊重自我心灵,尊重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在行文上也总是表现得率性适意、自然活泼。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表现出了宝贵的创新品格。您不妨设想一下,假如您是阅卷老师,在成千上万的“标准件”作文里突然看到这么一篇风格卓异的创新文章,那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笔者收集了近十年来各地高考满分作文中创新品格的精品文章,对它们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力求从立意、选材、体裁、结构、语言、表现手法等各个方面揭示它们的创新秘密,以期给读者启发、启迪,并期望读者通过研读这些精彩范文和评析,能够激发起创新意识,激活创新思维,养成创新习惯,并终形成创新品格。为了方便考生全方位研读选文,选文前特收录了相应的高考作文试题,并设置了五个栏目:“命题解析”“一般写法”“创新解码”“加分亮点”“创新点拨”。“命题解析”栏目从作文试题的审题、立意、选材、体裁选择等几个方面作了一些解读分析;“一般写法”栏目主要介绍了多数考生的写作思路及选材、写法上的特点,特别侧重介绍的是“标准件”文章的一些特征;“创新解码”栏目对选文在立意、选材、体裁、结构、语言、表现手法等各个方面的创新特点进行解密,是一个核心栏目;“加分亮点”栏目点明选文拿分的几个亮点;“创新点拨”栏目针对选文的创新特点对读者进行思路点拨和提醒,也是一个核心栏目。选文中的一些精彩语句都用画线标注,并在“创新解码”栏目中给予点评,以帮助读者欣赏。个别地区的高考作文题是两选一式的命题形式,选文如只涉及一道作文题,不涉及的那道作文题就不再解析,题号后用“略”字标明,其余四个栏目亦与这道作文题无关。同一高考试题下有多篇文章的,高考试题及“命题解析”“一般写法”栏目放在篇文章前面。
在线试读
十年高考作文命题特点及趋势2006年到2015年十年间,中国的基础教育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推行新课程标准,截至今年,全国各省市已基本完成了新课程改革。2014年,仅有广西一个省区使用全国大纲卷高考,而2015年广西高考也用了全国Ⅱ卷。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它倡导“回归生活,关爱自然,个性发展”等基本理念。在这种原则思想指导下,语文新课程标准又提出自己的一些理念:首先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理念;其次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理念;第三是尊重语文教育特点,重视熏陶感染,强调感悟、体验的观念。这些观念必然要体现在高考命题上。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考作文命题也随之发生变化,所以十年高考作文命题特点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变动不居的,并且其变动体现出明显的规律性,这种规律性就构成了一种趋势。所以本文标题《十年高考作文命题特点及趋势》中的“特点”和“趋势”实际上指的是一回事。现分条阐述如下。1. 逐步实行各省市自主命题2004年以前,北京、上海两市率先试行高考自主命题后,2004年又有11个省市试行分省自主命题, 2015年单独命题省市达到了15个。高考作文命题出现百花齐放的局面。2. 命题题型由2006年话题作文、新命题作文、新材料作文平分天下,到2015年新材料作文几乎独霸天下综观十年高考作文命题形式,主要有话题作文、新命题作文和新材料作文三种。2004年话题作文占优势,2006年开始出现话题作文、新命题作文、新材料作文平分天下的局面,而2015年15套作文题中,除北京卷是命题作文外,其余14套是清一色的新材料作文。也就是说,这十年高考作文从命题形式上走过了一条话题作文—多元命题—新材料作文的变化路线。高考作文命题形式上的这种变化,并不是偶然的。在话题作文之前,材料作文曾一统天下。但是长期运用材料作文命题形式,造成很多弊端:文章的立意必须通过对所给材料的分析得出,否则就被视为跑题;而且立意讲究角度;在文章结构上形成了“叙、议、联、结”的新八股模式。这种情况严重束缚了考生写作水平的正常发挥,且由于材料作文审题难度较大,造成很多考生审题失误,而一旦审题失误,分数就会非常难看。从1998年开始,出现了一种新的命题形式——话题作文。例如2004年江苏卷以“水的灵动,山的沉稳”为题,湖南卷以“家庭教育”为题,就是话题作文。这种命题形式限制比较宽,虽然也提供材料,但这个材料只是给写作划定一个“范围”或提供一个写作的“由头”。话题作文主张高度自由,确实给学生自由发挥留下了巨大的空间,以至于不仅高考,连中考和小学考试也都纷纷采取这种命题形式。但是,话题作文的弊端也很快暴露出来了:由于话题过于宽泛,题目要求又过于宽松,大大降低了审题难度,这样就使得考生所写文字只要在话题范围内,就算是合乎题目要求,而话题的圈子往往划得又很大;考生的作文顺着话题天南海北,云山雾罩,胡乱联想,从而演变成有话题而无主题的模式;题目要求常常是体裁不限,催生出大量“四不像”文章;重要的是话题作文的无边无际,导致了大量的宿构、套作、抄袭文章的出现。为了纠正话题作文的偏颇,新命题作文和新材料作文应运而生。所谓新命题作文,是和从前的命题作文有所区别的命题作文形式。在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之前,作文考试主要运用命题作文的形式,但这种命题作文形式存在着限制较死,指向性较强,甚至连文章观点都点明的情况,既容易被猜题押题者猜中,也容易宿构和抄袭。这显然不利于高考这种选拔性考试。新命题作文,吸收了话题作文的开放性优点,又继承了命题作文的限制性特点,它不再明确文章的观点,只提供写作的范围或立意的大致方向,作文题目往往具有多义性,为考生提供一个思维的触发点,这样就给考生自主立意提供了很大的空间。有的新命题作文题目形式上跟以往的命题作文没什么两样,例如2005年天津卷以“留给明天”为题,2011年的山东卷以“这世界需要你”为题,就是这种形式;有的则增加了一段限制性材料,例如2011年的浙江卷以“我的时间”为标题,2012年的江苏卷以“忧与爱”为题就是这种形式。所谓新材料作文也是和从前的材料作文相区别的命题作文形式。从形式上讲,它还是材料作文,但它又与话题作文类似,它提供材料,但不确定话题,要求既不像材料作文那样“过死”,也不像“话题作文”那样“过宽”。过去的材料作文总有立意,而现在的新材料作文可多角度立意,并且不存在立意。它吸收了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的长处,是一种全新的作文形式。例如2015年的山东卷、浙江卷等14套作文题,都是新材料作文。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有些省市还采用了半命题的作文形式,例如2009年的湖北卷以“站在____的门口”为题,2013年的天津卷以“____而知之”为题。这种作文形式,发散性强,选材范围广,为考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既有利于考生发挥写作个性,又能较好地避免宿构、抄袭和猜题、押题。3. 越来越注重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呼唤真情实感高中生写作总喜欢“做”文章,并且是关上门“做”文章。不仅关上通向身边生活的大门,而且关上心灵之门。他们用这种方式搜索枯肠、冥思苦想出来的文章,当然远离自然,远离社会,远离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生活。他们的文章里充斥着各种空洞的陈词滥调,如果有实际内容,那也是被别人嚼过千百遍的司马迁、李白、陶渊明、牛顿、爱因斯坦的故事。所以写作教学和高考一直呼唤真情实感,但真情实感却一直千呼万唤不出来。学生“做”文章,诚然有自身的原因,但更有教育方面的原因。旧大纲不关心学生的生活和成长,注重写作知识的落实,应该对学生“做”文章负主要责任,而高考命题动不动就拿大的道德话题和哲学原理考查学生,也是学生写不好文章的一个重要原因。自从实行新课程改革以后,高考命题上的好大尚玄的风气有了很大改观,作文命题开始有意引导考生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和人生。首先,命题在选材上贴近生活实际。例如2015年广东卷高考作文题就是一个这样的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看天光云彩,能测阴晴雨雪,但难逾目力所及;打开电视,可知全球天气,却少了静观云卷云舒的乐趣。漫步林间,常看草长莺飞、枝叶枯荣,但未必能细说花鸟之名、树木之性;轻点鼠标,可知生物的纲目属种、迁徙演化,却无法嗅到花果清香、丛林气息。从不同的途径去感知自然,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很“远”。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人们感知自然的方式无非这两种:一种是直接感知自然的方式,这种方式虽然能获得对于自然万物的感性知识,但往往不能获知关于自然事物的全面、科学的理性知识;一种是运用科技手段感知自然的方式,这种方式虽然能获得关于自然万物的全面、科学的理性知识,却往往不能获得对于自然事物的感性的毛茸茸的感觉。这两种感知自然的方式可以说是发生在每个现代人(包括中学生在内)身边的活生生的现实,但是考生们对这发生在身边的现实未必进行过认真的审视,现在把这个问题拿给考生,既考查了考生的写作水平,更考查了考生的真实的思想状况和思想水平。其次,命题在要求上启发考生写出自己的感受、感悟、体验和思考。例如2013年湖南卷提出“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的要求,2013年四川卷提出“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感悟”的要求,2014年山东卷提出“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的要求,2015年天津卷提出“结合你的生活体验与思考”的提示。近几年这样的要求在逐渐增多。启发学生写自己的感受、感悟、体验和思考,学生就容易写出真情实感,这就让那些空洞的陈词滥调遁于无形,让那些动不动拿名人说事的现象得以改变。总之,现在的高考命题在努力引导学生在现实性上做文章。所谓现实性,就是要强化学生的这样一种意识:拿到一个作文题,读了一段材料,在考虑“写什么”的时候,自然就往现实方面去想,要想一想自己的文章要反映或解决什么现实问题,并且要特别关注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现实。现实性问题解决了,真情实感不请自来。4. 越来越强调思维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强调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突出联想力语文教学长期以来都没有搞清一个概念,那就是形象思维,所谓形象思维,我们认为,它是一种运用形象进行思维的思维方式,并且是一种始终伴随着感情、联想和想象的思维方式。与它对应的是逻辑思维,逻辑思维则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进行思维。语文运用形象思维,数理化等学科运用逻辑思维。显然作文中运用的是形象思维。学生作文之所以会出现千篇一律的现象,从思维方式的角度寻找原因的话,就是因为学生不会运用形象思维,他们过多地运用一些抽象的字眼,过多地运用逻辑思维,才造成思路和行文上的撞车现象。假如运用形象思维,假如运用联想、想象,并写出自己的真实感情,就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了。所以近年的高考命题很注重在形象思维的启发上用力。首先命题在选材上所选材料本身就是形象性的,便于激发考生的联想、想象和感情。例如: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我仰望着夜空,感到一阵惊恐;如果地球失去引力,我就会变成流星,无依无附在天宇飘行。哦,不能!为了拒绝这种“自由”,我愿变成一段树根,深深地扎进地层。上面的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或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这是2013年的福建卷作文题,所选诗歌的核心形象是“我”,“我仰望星空”,发现“如果地球失去引力,/我就会变成流星,/无依无附在天宇飘行”,这种“自由”状态会引发人们无穷的联想和想象,顺着这条联想、想象的路径,就可以联系到自然、社会、人生中的种种事物和现象。那些有意义的事物,就能成为写作的素材。其次,在题目要求中提示考生要展开联想、想象。例如2011年高考湖南卷作文题,题目中提示考生“也许类似的变化曾经发生在你的身上或身边”,就是要考生展开联想,联系自己身边的生活。2014年福建卷也提示“上面的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和联想”。考生在行文中如能联系自己身边的实际,不仅不会陷入千篇一律的怪圈,而且容易写出真情实感。其实很多作文题目中都有类似的要求,比如要求联系实际,有的明确提示展开联想,有的则提示自选角度,这自选角度除了是自选立意的角度,同时自选联想的角度。5. 越来越倡导个性化写作应该说旧大纲和都不欢迎学生写作千人一面的文章,但问题是旧大纲无法避免这种现象。而由于在内容上注重学生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倡导学生写真情实感,这就从根本上保证了学生的个性化写作,学生都关注自己身边的生活,都注重表现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写作上就根本不会出现雷同的情况。而且强调培养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也在思维方法上保证了学生的个性化写作。新命题作文的题目一般比喻义、象征义很明显,对题目主题不做明确的限定,审题也不做过多限制,便于学生联想生发,可供写作的思维空间广阔而多元。新材料作文也非常注重启发学生的自由联想,也为考生提供了较为广阔的写作空间。充分尊重学生个体的表达上的习惯和特长,这种观念在近几年的作文命题上也体现得非常明显,主要表现为在写法上不作过多限制。考生有的擅长记叙,有的擅长议论,有的擅长描写,近年来的作文命题显然在努力适应这种情况,尽量做到贴近考生的写作实际,让考生可以自己选择擅长的文体,或记叙,或议论,或抒情,表达自己真实的思想和情感,因而在写法上也有了自由驰骋的空间。当然需要说明的一点是,2013年有几套高考作文题,譬如山东卷、浙江卷,增加了“明确文体”的要求,江西卷和湖南卷则明确要求写记叙文和议论文,2014年的全国课标Ⅰ、全国课标Ⅱ、全国大纲卷、安徽卷、福建卷、浙江卷、辽宁卷、天津卷、山东卷也都提出了“明确文体”“文体特征鲜明”之类的要求,江西卷和湖南卷则要求写记叙文或议论文。2015年全国课标Ⅱ和山东卷也提出“明确文体”“文体特征鲜明”之类的要求。这不是增加了限制,而是对话题作文时期,淡化文体,造成出现大量“四不像”文章这一现象的纠偏。以上我们从五个方面谈了十年高考作文命题特点及趋势,这只是一个粗线条的描述,难免有所遗漏,也可能会有不同看法。我们热切期待着方家的批评指导。
书摘插画
插图

插图

插图

插图

插图

插图

抢先评论了 “十年高考创新型满分作文” 取消回复

评论

还没有评论。

相关产品

加入购物车

小学生阅读与作文阶梯训练六年级 同步训练入门作文书起步天天练 高效读写联动 以读促写 简单阅读写作阅读训练结合提高写作能力 波波乌

EUR €14.99
加入购物车

小学生阅读与作文阶梯训练四年级 同步训练入门作文书起步天天练 高效读写联动 以读促写 简单阅读写作阅读训练结合提高写作能力 波波乌

EUR €14.99
加入购物车

新中考满分作文特辑 权威解析全国各大考区初中生作文考题 中考作文素材一应俱全 2018年中考作文命题解读与2019年中考作文命题预测!(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适用)

EUR €26.99
加入购物车

作文真简单(套装十册)小学生作文书 3-6年级名师点评

EUR €144.90

东东购的宗旨是服务喜爱阅读中文书籍的海外人民,提供一个完善的购书平台,让国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沉浸在书香之中,读着熟悉的中文字,回忆着家乡的味道。


安全加密结账 安心网络购物 支持Paypal付款

常见问题

  • 货物配送
  • 退换货政策
  • 隐私政策
  • 联盟营销

客户服务

  • 联系东东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 货物追踪
  • 会员登入

订阅最新的优惠讯息和书籍资讯

选择币别

EUR
USD
CAD
AUD
NZD
NOK
GBP
CHF
SEK
CNY
UAH
ILS
SAR
MXN
KRW
MYR
SGD
HUF
TRY
JPY
HKD
TWD
facebookinstagram
©2020 东东购 EasternEast.com

限时特卖:用“SALE15”优惠券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 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