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23689558
★安徒生近千幅欧洲插画大师叔龙等的经典插图,与故事对应,给孩子带来不一样的美的体验、感染。
★《格林童话全集》为歌德金质奖获得者杨武能教授翻译。
《安徒生童话》由获丹麦国旗勋章的翻译家叶君健翻译。
在现有的上百种《安徒生童话》文字译本中,叶译本被丹麦专家评价为优秀:“只有中国的(叶君健)译本把他(安徒生)当作一位伟大作家和诗人来介绍给读者,保持了作者的诗情、幽默感和生动活泼的形象化语言,因而是经典的译本。”
★精校、精排、精印,呈献给读者。
这套书将用经典的故事、精美的图画和生动的文字,涓涓不息滋养孩子的心灵
《安徒生童话》是一部妇孺皆知的文学著作,它是由丹麦知名诗人、童话作家安徒生历时近40年创作而成。安徒生生前曾得到皇家的致敬,他用童话故事的魔力征服了世界,他的童话被译成150多种语言在全球发行出版。本书收录了《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皇帝的新装》《拇指姑娘》等166篇经典童话作品。
在每篇童话或故事后面,译者写了一点有关作品的写作和出版的背景,以及译者个人对有关作品的体会。译者引了有关作品的个别语句来作为我的“体会”的依据。这样做的目的是为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安徒生有关作品的特点及其创作意图,同时也给儿童文学作家及儿童文学研究者提供一些参考。安徒生的童话虽然表面上是“为孩子们讲的故事”,但实际上也都适合成年人和老年人阅读。作者的这些“体会”自然也可以为他们作参考。
在《安徒生童话》现有的近百种文字译本中,叶译本获得丹麦专家极高的评价。
《格林童话全集》:雅各布·格林;格林和威廉·格林;格林兄弟是德国知名的语言学家,童话作家,他们搜集和编辑的《儿童与家庭童话集》,在全世界享有盛名,在我国通称为《格林童话》。《格林童话》是儿童文学的宝贵财富,它与《安徒生童话》《一千零一夜》并称为“世界三大儿童文学经典”。《格林童话》已被翻译成140种文字,在世界各国广泛传播,成为仅次于《圣经》的深受成人和儿童欢迎的德语作品。
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德语版的《格林童话》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称赞它是“欧洲和东方童话传统的划时代汇编作品”。
《安徒生童话全集》目录
安徒生童话的翻译
打火匣
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
豌豆上的公主
皇帝的新装
猪倌
完全是真的
笨汉汉斯
老头子做事总不会错
小意达的花儿
拇指姑娘
旅伴
海的女儿
小鬼和小商人
永恒的友情
恋人
枞树
跳高者
影子
老房子
一滴水
亚麻
幸运的套鞋
坚定的锡兵
野天鹅
天国花园
飞箱
鹳鸟
梦神
母亲的故事
各得其所
柳树下的梦
小杜克
一点成绩
“美”
安妮·莉斯贝
沙丘的故事
难使人相信的事情
凤凰
一个故事
区别
世上美丽的一朵玫瑰花
一年的故事
好心境
钱猪
依卜和小克丽斯玎
瓶颈
白雪皇后
夜莺
丑小鸭
一个贵族和他的女儿们
树精
妖山
沼泽王的女儿
踩着面包走的女孩
玫瑰花精
安琪儿
接骨木树妈妈
红鞋
牧羊女和扫烟囱的人
卖火柴的小女孩
识字课本
雏菊
香肠栓熬的汤
单身汉的睡帽
恶毒的王子——一个传说
守塔人奥列
孩子们的闲话
笔和墨水壶
墓里的孩子
小小的绿东西
……
《格林童话全集》目录
永远的温馨–代译序
儿童和家庭童话
1青蛙王子或铁亨利
2猫和老鼠
3圣母玛利亚的孩子
4傻大胆学害怕
5狼和七只小山羊
6忠诚的约翰
7好买卖
8怪乐师
9十二兄弟
10二流子
11小弟弟和小姐姐
12莴苣姑娘
13森林中的三个小矮人儿
14三个纺纱女
15亨塞尔与格莱特
16三片蛇叶
17白蛇
18麦秆、煤块和豆子
19渔夫和他的妻子
20勇敢的小裁缝
21灰姑娘
22谜语
23耗子、小鸟和香肠
24霍勒太太
25七只乌鸦
26小红帽
27布莱梅市的乐师
28会唱歌的骨头
29魔鬼的三根金发
30虱子和跳蚤
31没有手的女孩
32机灵的汉斯
33三种语言
34聪明的艾尔莎
35天国里的裁缝
36自动上菜的桌子、吐金子的毛驴和自个儿从口袋里蹦出来的棒子
37大拇指儿
38狐狸太太的婚事
39小精灵
40强盗未婚夫
41科尔伯斯先生
42教父先生
43特露德太太
44死神教父
45大拇指儿漫游记
46菲切尔的怪鸟
47杜松子树
48老狗苏尔坦
49六只天鹅
50睡美人
51鸟弃儿
52画眉嘴国王
53白雪公主
54背囊、帽子和号角
55名字古怪的小矮人儿
56爱人罗兰
57金鸟
58狗和麻雀
59弗里德尔和卡特丽丝
60两兄弟
61小农民
62蜜蜂王后
63三片羽毛
64金鹅
65杂毛丫头
66兔子新娘
67十二个猎手
68骗子和他的师傅
69约林德和约林格
70三个幸运儿
71六好汉走遍天下
72狼和人
73狼和狐狸
74狐狸和亲家母
75狐狸和猫
76丁香花
77聪明的格蕾特
78老爷爷和小孙子
79水妖
80母鸡之死
81快活老兄
82赌鬼汉斯
83汉斯交好运
84汉斯成亲
85金娃娃
86狐狸与鹅群
87穷人和富人
88狮子和会唱会跳的百灵鸟
89牧鹅姑娘
90年轻的巨人
91小地精
92金山王
93乌鸦
94聪明的农家女
95希尔德布朗老哥
96三只小鸟
97活命水
98博士
99玻璃瓶中的妖怪
100魔鬼的邋遢兄弟
101熊皮人
102鹪鹩和熊
103甜粥
104聪明人
105蛤蟆的童话
106穷磨工和小花猫
107两个漫游者
108汉斯我的刺猬
109小寿衣
110荆棘丛中的犹太人
111训练有素的猎人
…………
安徒生童话的翻译
我初接触到安徒生童话,是在20世纪30年代初学习英文的时候。那时学英文是用英国出版的课本,里面选有安徒生的童话。我记得那时给我印象深的一篇是《野天鹅》,童话中的主人公艾丽莎,为了救助她几位被巫婆皇后坑害了的哥哥所表现出的决心、毅力和勇气,深深地感动了我。后来我在世界语中又读到了更多的安徒生童话。原来世界语的创造者柴门霍夫,为了使他的语言成为文学语言,从而奠定它的牢固基础,亲自译了许多世界名著,其中包括从德文转译的当时他所能搜集到的安徒生童话。《海的女儿》这篇故事,更触动了我的心,我一直忘不了“小人鱼”的生动形象和她在爱情上所遭到的悲惨结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我在英国战时宣传部工作,向英国人民宣传中国的抗战事迹,以配合英国准备开辟欧陆第二战场的国内动员。大战结束后我去剑桥大学英王学院研究西方文学,生活变得意外地安静起来。在这情况下,我又不时翻阅起安徒生的童话来——特别是在夜间感到疲劳的时候。我一进入童话人物的生活和感情中去,我的感情也就立时活跃起来了。由此安徒生的国家和人民也引起了我的兴趣。1946年以后,战时一度消沉了的剑桥大学又变得生气勃勃。许多服兵役的大学生又回到了学校,外国留学生和学者也不少。我在他们中间结识了一些北欧的知识分子,他们在寒暑假期间常常邀请我去他们的国家度假。从1947年开始,几乎每个寒暑假我都去瑞典或丹麦,住在他们的家中。丹麦我去的次数多,有两个家庭几乎把我看做是他们中的成员。1988年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授予我“丹麦国旗勋章”时,我又应丹麦文化部的邀请同老伴访问了丹麦三个星期。
当年住在丹麦,自然要看每天的丹麦报纸,我得学丹麦文——为了同一目的我也学了瑞典文。逐渐我也通过丹麦文读了一些安徒生的童话。我发现过去通过英文或法文所读的那些童话,不少与原作大相径庭。首先,那些译者可能为了适应本国图书市场的需要,常常在译文中作些删节或改写,有的改写对原作的损害——甚至歪曲——相当严重。至于原作中的浓厚诗情和幽默以及简洁、朴素的文体,那些译文几乎完全没有表达出来。很明显,有些译者只是把这些童话当作有趣的儿童故事,而未意识到这些作品是诗,是充满了哲理、人道主义精神和爱的伟大的文学名著。于是我便感到手痒,想把这些作品根据我自己的理解,直接从丹麦文译成中文,我在剑桥,空闲时候就开始做这件工作。
翻译本身是一种语言的训练,是对作品及其作者深入理解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痛苦,也有愉快。如何把一种语言转化成为另一种语言,而又使原作的思想、感情、风格,甚至行文的节奏,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是一项极为艰苦的工作。但这项工作完成后,心情上总是无例外地感到一阵轻松,因为许多难点克服了。
翻译是一种“再创造”。既然如此,就不能只限于对原手稿、写作背景和作者生平的考据和推敲,从而在文字上“精确”地表现出原作字面上的意义,那只是把一种文字机械地移植到另一种文字的生硬过程——过去所谓的“直译”大概就是如此吧。也许对数学论文和机械说明书人们可以这样做,但即使这样做,也还得具有严复所提出的翻译三个标准中的两个标准,即“信”和“达”。文学翻译则还必须满足第三个条件:“雅”。但这三个标准也还不过是“文字”的标准,我想还应该加一个“文学”的标准。安徒生是诗人、哲学家、民主主义者,他的童话作品,也像世界许多其他的名著一样,也是诗、哲学和政治思想的结晶,虽然这些作品是“为讲给孩子们听”而写的——其实青年人、中年人和老年人都喜欢读,特别是老年人,生活阅历深,能从中体会出“人生的真谛”。但对这种“真谛”的实质,并非人人都是“英雄所见略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体会和理解。其所以“不同”,也就是各人的生活经历、文化水准和政治及哲学素养的差异。我对安徒生童话的理解,就是我在各方面的“素养”的一种表现。我的译文的所谓“风格”就为我的这种理解所制约,因此这里面有很大的个人主观成分。
尽管我在翻译时逐字逐句紧抠原意,但当我把它们转变成为中文的“文章”时,我个人的“文字风格”就发生作用了。我所选择的词汇及通过它们我所希望产生的联想和所掀起的感情冲动,就带有很深的个人色彩——所谓“文如其人”,在这里也露出了它的马脚。但有一点认识我是坚持的,即安徒生的童话是诗,因此我希望我的译文也能具有“诗”的效果——是否达到了这个愿望,那当然只能由读者去判断了。
安徒生童话在世界上有各种文字的译本,在有些文字中还出现了好几种、甚至几十种不同的译本。基于前面说过的有关翻译的一些因素,有的译本站住了,流传下来;有的译本经过时间的考验已经自动消亡。新的翻译总在不断地出现。但有些译文,如果它们真的具有独特的优点,也可以作为一定历史时期或一个文学时代的成就而永垂不朽,成为世界文学名著。我的这种译文当然也是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将来也许会被时间所淘汰。不过在目前,根据哥本哈根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汉学家埃格罗教授在“丹麦、挪威、瑞典东方学会”出版的《东方世界》上所写的有关我的中译本的评论认为,这个译本可以与美国让·赫尔舒特的译本并列,是“当今世界上的两个好的译本”。正因为如此,丹麦的跨国公司宝隆洋行特从中文的全集中选出一本《安徒生童话选》于1979年出版(以后又陆续重版过),作为非卖品,赠给与该公司有联系的海外华文机构和读者。安徒生博物馆附属的弗伦斯德出版社也与哥本哈根的汉斯·莱泽尔出版社从中译文中选出一本《安徒生童话选》,联合在丹麦出版。丹麦当然不会有多少读者购买这样一个中文选本,但作为文献,安徒生博物馆还是认为有必要在丹麦出版这样一本书。这是一种重视严肃文学翻译的友好姿态,也是对我作为一个译者的鼓励,当然我也认为这是我做完这项工作后所得的另一份奖赏。
叶君健
72.狼和人
一次,狐狸对狼讲人有多么厉害,说没什么动物能抵抗人,要想保住自己只有对人使用计策。
狼回答:“什么时候看见人,我偏要和他斗一斗!”
“想见人我可以帮助你,”
狐狸说,“明天早上到我家来吧,我指一个给你看。”
第二天,狼早早地到了狐狸家,狐狸便领它去到猎人每天都走的那条路。
路上先走来一个退伍老兵。
狼问:“这是个人吗?”
“不,”狐狸回答,“只不过曾经是。”
随后走来一个上学去的小男孩。
“这是个人吗?”
“不,只是将来会成为人的。”
终于来了一位猎手,背着双筒猎枪,腰间挂长猎刀。狐狸对狼说:“快瞧,那边来了一个人!你就冲上去吧,我可要回洞里去喽。”
狼果真冲向猎人,猎人看见狼说:“可惜呀,我只装了铁砂弹!”说着举起枪来,把原本准备打乌的铁砂子儿射了狼一脸。
狼的脸变得不成样子,可它并不畏惧,继续往上冲,猎人便给了它第二枪。狼忍住痛,直扑向猎人;猎人拔出明晃晃的猎刀,左一刀,右一刀,几刀砍得狼浑身鲜血淋淋,号叫着跑回狐狸洞去了。
“喏,狼大哥,”狐狸问,“你跟人斗的结果如何?”
“唉,”狼回答,“没想到人会有这么厉害:他先从肩上取下一根棍子,往里一吹,什么东西就飞到我脸上,痒得我要命;接着他再吹一次,我鼻子周围就像闪电给冰雹打了似的难受;等我冲到他身边,他便从腰问抽出一根亮闪闪的肋巴骨,对我猛抽一气,我险些儿就死在那里啦!”
“你瞧瞧,你吹牛吹得多厉害,”狐狸说,“正是:说来容易做来难,眼高手低对不对。”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