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3471293
全书以60多个富有教育意义的小故事,描绘新西兰中小学教育现场,可为国内教育界提供不一样的视野。
作者为台湾著名学者、教授,曾在新西兰居住多年,深入新西兰中小学校园,对当地活泼快乐且富有创意的学习环境深有感触。全书以60多个富有教育意义的小故事,描绘新西兰中小学的教育现场,可以为国内教育界人士提供不一样的思考。
简体版序
序一 新西兰小学的特色
序二 优质教育的跨文化省思
序三 来自新西兰的故事
自序 新西兰归来
谢词
1.白云故乡——遇见新西兰
2.从《魔戒》看新西兰
3.全民体育的国度
4.海滩男孩
5.自由参加的篮球校队
6.我要留在游戏场
7.新西兰的教育概况
8.多才多艺的中小学教师
9.把教室变舞台
10.没有教科书的英文课
11.出作业大不易
12.齐唱团带动跳
13.快乐列车之旅
14.新西兰教改经验
15.公民教育大不同
16.毛利教育的沧桑史
17.从删除到恢复“九九乘法表”
18.如何让孩子喜欢看书
19.募款拍卖会
20.从美术课到艺术周
21.募款两难的学校
22.周会的印象
23.快乐上学的一天
24.带兔子进教室
25.候鸟小孩
26.“别人家的孩子”
27.手机干扰上课秩序
28.求生技能不容忽视
29.面向国际的小学校长
30.有远见的双语父母
31.跨文化的学习评估
32.小留学生
33.无围墙的学校
34.另类孩子的天空在哪里
35.自我保护vs.霸凌
36.篮球决赛后的眼泪
37.无奈的父母离异
38.父母如何为孩子选学校
39.这是你们的兔子吗
40.感恩同学会
41.长不大的男孩
42.不卖兔子的宠物店
43.出走新西兰:一个中学生的回顾
44.会飞的女孩
45.让队友得分的哲学
46.在家学习大不同
47.生日派对
48.重建青少年信心的K计划
49.为女儿走天涯
50.洋泾浜中文
51.能力分班的迷思
52.化敌为友正强化
53.歹竹出好笋
54.能力分班现场
55.把“战场”移到新西兰
56.为义气而买奔驰轿车
57.大学升学考试大翻转
58.由剑桥高中而想到的
59.老大老二的爱恨情结
60.因材施教不是梦
61.精英住宿高中的全人教育
62.结合职业证书与适性发展的大学入学考试
63.高等教育机构与国际化
64.大学实习800小时
附录一 新西兰小学学年成绩报告
附录二 新西兰小学数学测验
附录三 台湾某小学五年级的寒假作业
¯
精彩书摘
序一 新西兰小学的特色
陈膺宇
周博士真是多才多艺,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与自省能力,才能写出有关新西兰教育的60多篇佳文。我,为了孩子,也有机会在新西兰“陪读”4个月,却没有这么深刻的体会,更写不出这样的文章,后只好被“罚写”序!
新西兰小学的特色,我有些感想(对于中学,我毫无所知)。
,他们教导学童自己跟自己比,不必跟别人比。这似乎是比较符合“教育”立足点平等,然后各自尽情发展的理念;比较不是齐头点平等,要求大家接受程度一样的“训练”理念。例如:小儿进入五年级后,刚开始英文不行,连带地数学也听不懂,前两学期(每学期约十周)的成绩可说惨不忍睹。他也争气,打落牙齿和血吞,硬是不让父母知道自己在学校受委屈,因为老师一直告诉他:比不上同学没关系,可喜的是你一直在进步,并且进步很大啊!果然,半年后他由原先英、数弱的一组,一路跳到!像这样一开始功课就“低成就”的小孩,如果在台湾,要怎样才能爬上来?
第二,老师们不使用统一教材,而由教学群依照课程大纲随时研拟教材。这样子教的东西比较有弹性且结合实际需要。另一个孩子刚开始英文分在弱的一组,家庭作业一题也写不来。当家长的很紧张,不知明天如何向老师交差!老师却说,家庭作业不会写没关系,他会给孩子特别简单的教材与作业。这个小孩上课听不懂,作业不会写,每天却高高兴兴上学,从来没有说过不想去学校!反观我们,每校教材统一、进度统一,恐怕不好“因材施教”,也不允许家庭作业完成不了的小孩吧!
第三,他们鼓励学童多元发展,不会扼杀小孩的潜能。比方说:学校鼓励学童自由代表学校参加各项比赛,书中说是“不是选手的篮球校队”。小儿刚开始篮球打得很菜,却在每周四代表学校自由报名参加该区的校际比赛。从开始陪跑、整场摸不到两个球,慢慢会运球、会上篮,到后来成为该队的王牌球员……关键在于队友、教练、旁观群众及校方等,从来没有人质疑他:不会打,为什么还代表学校比赛?!我小时候也喜欢打篮球,但因为身材矮小,刚开始打不好,也没人鼓励,缺少机会上场,以后就永远打不好了!
第四,他们鼓励户外活动,几乎任何男、女学童身手矫捷、体能强健。当地人常自豪:Kiwis are tough!(新西兰人不简单!)据说,有次校长把所有亚洲学童的父母找去,请家长要让每个孩子练好游泳,因为学校每年至少有两次海上求生活动。我就曾经参与学校的Waterwise(水上活动),看到自己的孩子,在怒海中操舟前进,不禁热泪盈眶!不料那天,突然风雨来袭,学生中三只独木舟被吹到很远的海上;当大人把他们救回来,已是半小时后的事了!结果,来自香港的男孩和一位印度的女孩,身体颤抖得几乎要休克;可是那个Kiwi的男孩,却一点事也没有!
这或许是他们把小孩当“土鸡”养,我们把小孩当“饲料鸡”喂的缘故吧!为什么新西兰的学校有上述的特色?拜读周博士的书后,我发觉这些疑问都有详细而深入的描述,说实在的,我还蛮佩服周博士的细心与功力。
就这样子,请大家快快乐乐地阅读这本书吧!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