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info@easterneast.com

购物车

 查看订单

  • 我的帐户
东东购 | EasternEast
  • 中文书店
    • 畅销排行榜
      • 小说 畅销榜
      • 童书 畅销榜
      • 外语畅销榜
      • 管理畅销榜
      • 法律畅销榜
      • 青春文学畅销榜
    • 热门分类
      • 社会小说
      • 成功/励志 畅销榜
      • 人物传记
      • 大陆原创
      • 绘本童书
      • 影视小说
    • 文学推荐
      • 文集
      • 戏剧
      • 纪实文学
      • 名家作品
      • 民间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新书热卖榜
      • 小说 新书热卖榜
      • 青春文学 新书热卖榜
      • 童书 新书热卖榜
      • 管理 新书热卖榜
      • 成功/励志 新书热卖榜
      • 艺术 新书热卖榜
  • 精选分类
    • 小说
    • 保健养生
    • 烹饪/美食
    • 风水/占卜
    • 青春文学
    • 童书
    • 管理
    • 成功/励志
    • 文学
    • 哲学/宗教
    • 传记
    • 投资理财
    • 亲子家教
    • 动漫/幽默
    • 法律 Legal
    • 经济 Economics
    • 所有分类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搜索
查看购物车 “高瞻课程的理论与实践:学前儿童观察评价系统” 已被添加到您的购物车。
首页中小学教辅教育理论/教师用书班主任工作十日谈 走进学生

班主任工作十日谈 走进学生

作者:吴申全 丁正梅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年10月 

ISBN: 9787504198693
年中特卖用“SALE15”折扣卷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全球包邮!
trust badge

EUR €25.99

类别: 教育理论/教师用书 SKU:5d83eba55f98490f90589828 库存: 有现货
  • 描述
  • 评论( 0 )

描述

开 本: 大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4198693

编辑推荐
    本书呈现了班主任工作过程中对特殊学生教育的种种案例,从一线班主任的讨论、专家的点评到实践探索,全面剖析了不同学生的特点以及相对应的教育理念与方法,为广大青年教师、班主任的快速成长提供行动指南和专业参考。 
内容简介

“随园夜话”班主任沙龙,由南京师范大学班主任研究中心发起,由一批热爱班主任工作的高校教师和一线班主任自发组成,旨在为广大一线班主任提供合作学习、分享智慧、共同成长的交流平台。

截至目前,沙龙已走过了七个年头,举办了近60期研讨活动。每次参与沙龙活动的有来自各个学校的优秀班主任代表、校长以及班主任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专家。因其直击班主任成长困惑,契合班主任专业成长需求,活动形式新颖、灵活、独特,“随园夜话”班主任沙龙正在成为班主任的文化名片。

“班主任工作十日谈”丛书在整理沙龙研讨内容的基础上,对班主任为关心的几大领域问题进行了再次提炼、讨论和解读,是沙龙集体研讨智慧的结晶。

作者简介

丛书主编:齐学红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南京师范大学班主任研究中心主任,江苏省教育学会班主任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随园夜话”班主任沙龙发起者。主要从事教育社会学、道德教育、班主任专业化等领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主持并承担多项省部级课题,出版个人学术专著三部,主编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培训用书《今天,我们怎样做班主任——优秀班主任成长之路》《精神家园共营造——班主任与每个班级》《职业学校班主任》《班主任专业基本功》,及本科教材《新编班主任工作技能与训练》《班级管理》等。

分册主编:

吴申全

南京市莫愁中等专业学校英语教师、班主任,南京师范大学班主任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随园夜话”班主任沙龙骨干成员。获南京市建邺区优秀班主任、四星级班主任、优秀青年教师、领衔教师、优秀共产党员、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参加全国班集体建设理论研讨会主题演讲获特等奖、全国体验式班会大赛获一等奖。曾独立主持江苏省德育课题并顺利结题。多次在全国、省、市班主任培训活动中交流班主任工作,深受好评。

丁正梅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宁分校校务部副主任,南京师范大学班主任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随园夜话”班主任沙龙骨干成员。曾任大队辅导员,组织班主任指导学生进行小课题研究,形成学校办学特色。获南京市江宁区德育带头人、南京市优秀辅导员、南京市青年岗位能手、江苏省优秀辅导员、全国优秀科技辅导员等荣誉称号。参加江苏省辅导员风采大赛获特等奖,多次为省、市班主任培训班开设讲座,深受老师们喜爱。

目  录

编者的话001

一日谈  青春期异性交往 002

[案例故事] “早恋”这件事 004

[随园夜话] 008

◇集思广益 008

◇行动转化 010

[问题聚焦] 班主任如何引导学生面对“早恋”问题? 012

◇专家解读 我处理“早恋”问题的几个原则 012

◇拓展阅读 青春期两性交往 014

[实践探索] 怎样对待青少年“早恋”现象 017

 

二日谈  青春期同伴交往 024

[案例故事] 做一个智慧的善良人 026

[随园夜话] 029

◇集思广益 029

◇行动转化 031

[问题聚焦] 班主任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际交往中的矛盾? 034

◇专家解读 相识容易相处难 034

◇拓展阅读 中学生同伴交往的意义及其引导 036

[实践探索] 青春期同伴交往的指导策略 041

 

三日谈  青春期的成长烦恼 048

[案例故事] 心有灵犀一点通——一个“格格”的故事 050

[随园夜话] 055

◇集思广益 055

◇行动转化 057

[问题聚焦] 班主任如何引导学生面对青春期“成长的烦恼”? 061

◇专家解读 青春期:无法回避的成长之旅 061

◇拓展阅读 对青春期教育的几点思考 063

[实践探索] 让学生有能诉说心声的教师伙伴——成长伙伴的行动研究 071

 

四日谈  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 078

[案例故事] 拿什么来爱你,我的孩子!—— 一个单亲家庭孩子的故事 080

[随园夜话] 086

◇集思广益 086

◇行动转化 088

[问题聚焦] 班主任对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方式是什么? 090

◇专家解读 关爱单亲家庭孩子“四步走” 090

◇拓展阅读 单亲家庭的结构特征与干预措施 093

[实践探索] 单亲家庭孩子教育之我见 095

 

五日谈  隔代教育对孩子的影响 100

[案例故事] 不一样的“小魔王” 102

[随园夜话] 107

◇集思广益 107

◇行动转化 109

[问题聚焦] 班主任如何帮助隔代抚养的孩子矫正不良行为? 111

◇专家解读 理性分析  选择性借鉴——给读者的建议 111

◇拓展阅读 隔代教育的问题 113

[实践探索] 学校应对隔代教育的实践策略探究 117

 

六日谈  特长生的发现与培养 122

[案例故事] 100元引发的思考——一个体育特长生的发现 124

[随园夜话] 128

◇集思广益 128

◇行动转化 131

[问题聚焦] 班主任如何发现并培养特长生? 132

◇专家解读 用心栽培  责任使然 132

◇拓展阅读 如何培养特长生 133

[实践探索] 尊重个性  培养特长——特长生培养和发展的实践探索 136

 

七日谈  学生负面情绪的转化 140

[案例故事] 小狮子 含羞草 142

[随园夜话] 148

◇集思广益 150

◇行动转化 164

[问题聚焦] 班主任如何引导学生做情绪的主人? 152

◇专家解读 转化易怒、害羞情绪的几点建议 152

◇拓展阅读 小学生的情绪调控 154

[实践探索] 我的情绪我做主——情绪管理辅导课 162

 

八日谈  犯错误孩子的成长 168

[案例故事] 直面心中的阳光——撕裂的奖状 170

[随园夜话] 177

◇集思广益 177

◇行动转化 180

[问题聚焦] 班主任如何对待犯错误的学生? 183

◇专家解读 转换视角:引领孩子在错误中成长 183

◇拓展阅读 如何对待学生的错误行为 187

[实践探索] 如何面对中职学校犯错误的学生 190

 

九日谈  对网瘾学生的引领 198

[案例故事] 静待花开——一个网瘾孩子的故事 200

[随园夜话] 210

◇集思广益 210

◇行动转化 212

[问题聚焦] 班主任如何帮助有网瘾的学生? 214

◇专家解读 甲之蜜糖,乙之砒霜 214

◇拓展阅读 如何帮助有网瘾的学生 217

[实践探索] 顺势而导  扬长避短——对于网瘾学生引导的实践探索 221

 

十日谈  优秀生的挫折教育 226

[案例故事] 这也是一种爱——面对挫折,成就未来 228

[随园夜话] 234

◇集思广益 234

◇行动转化 236

[问题聚焦] 班主任如何增强优秀生的耐挫能力? 238

◇专家解读 挫折教育让优秀生更优秀 238

◇拓展阅读 优秀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 239

[实践探索] 让优秀生直面挫折 241

附录 244

后记 246

前  言

班主任专业化:行走在理想与现实之间

继2002年10月首都师范大学王海燕教授在天津举行的全国第十一届班集体建设理论研讨会上首先提出班主任专业化的命题,班华教授在《人民教育》杂志上发表了系列文章《专业化:班主任持续发展的过程》(2004年第15、16期),拉开了从理论层面对班主任专业化进行系统研究的序幕,时至今日已有十余年时间。但是班主任专业化的现状如何呢?实际情况是,很多老师虽担任班主任工作,但并不把班主任视为专业,而是一项不得不从事的事务性工作,从事班主任工作却不加以研究。调查发现,班主任老师花在班主任工作上的时间,远远大于其花在学科教学上的时间。为什么有这么多时间的投入却不开展研究?因为在学校目前的制度环境下,尚不具备开展班主任研究的条件,如在教师职称系列中并没有班主任的职称。与之相应的,教研制度中也不包括班主任的教研制度,一些教师发表的论文中,班主任方面的研究成果得不到认可,等等。而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都是有普遍共识的。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与班主任专业化的缺失,这个看似矛盾的现象一直存在着。

正是在这样一个班主任专业化制度环境尚不具备的条件下,由南京师范大学(简称南师大)班主任研究中心发起、由一批热爱班主任工作的高校教师和一线班主任教师自发组成的“随园夜话”班主任沙龙于2008年9月诞生了。因为沙龙活动是安排在晚上大家下班之余开展,故被沙龙成员命名为“随园夜话”。这一来自民间的自发组成的学术组织,在沙龙成员的长期坚守下,风雨无阻,至今走过了七个年头,共举办了57期沙龙活动,参与沙龙的人数近千人。初参加沙龙活动的成员主要是南师大班主任研究中心的专职教师、南京市的一线班主任以及我的硕士研究生。随着沙龙活动的开展及其影响力的不断扩大,沙龙成员逐渐波及周边地区。现在,参与沙龙的已不仅是一线班主任,还有中小学的学校领导,以及南京市教育局、宣德处的相关领导;沙龙的活动地点也由南师大随园校区,走进了中小学校,由南京市发展到了周边地区;沙龙走进了由南师大班主任研究中心举办的各级各类班主任培训班,如班主任国培项目、省培项目的活动现场,其影响力借助培训学员波及全国各地,吸引着越来越多热心班主任研究以及热爱班主任工作的教育同仁们。同时,研究生的加入,
使得每期的沙龙录音及影像资料得以全部转化为文字稿。这些充满了现场感的讨论文稿,经教育科学出版社编辑们的精心设计,今天得以结集出版,其中凝聚了太多人的心血。作为一项集体智慧的结晶,本套丛书也见证了高校教师与一线班主任风雨同舟、共同成长的历程。

在“随园夜话”班主任沙龙七年的发展历程中,沙龙主题从对一线班主任关心并急于解决的现实问题的探讨,如如何选择班干部, 如何处理班级失窃事件,如何面对学生早恋问题、网瘾问题等,到宏观教育层面的研究班主任工作,如围绕读书与教育、音乐与教育、诗歌与教育、绘画与教育、影视与教育、生活与教育等话题展开系列研讨,希望班主任能够跳出具体的事务性工作,站在教育的高度看待班主任工作。沙龙的定位从初习惯性地介绍自己的成功经验和做法,
到探讨同一问题的不同解决方式,从求同思维到不同观点之间的批判与争鸣,实现着从经验型班主任到研究型班主任的蜕变。沙龙成员也从初的几个人参加,发展到今天一群人、一些学校集体参与,沙龙成员之间奔走相告,不断给自己周围的教育同仁,从初每个学校只有一两位班主任参加,到基地学校如申办奥运一样地踊跃申报。研讨的内容从沙龙话题的设计到沙龙的组织形式,如沙龙究竟是封闭的还是开放的,走大众还是小众的发展道路等。终我们达成的共识是,秉持开放多元的原则,走大众化、平民化的发展道路,凡是对班主任研究有兴趣、热爱教育事业的人均可参加。正因如此,沙龙成员在这里都能找到家的感觉和主人翁的责任意识,彼此间建立了信任关系。从每学期开学初对沙龙话题的整体规划,到自发举办的沙龙周年庆祝活动,以及对沙龙文化标识的研讨,都成为沙龙成员的自觉行为。“随园夜话”班主任沙龙正在成为一线班主任的文化名片, 他们对沙龙的意义做出了自己的理解与诠释。

自  由

2008年10月,工作五年,当了五年班主任的我,带着一份神秘, 带着一份期待,在导师的引荐下,走进了“随园夜话”班主任沙龙。从此,和“随园夜话”结缘!一晃七年,除了生两个小孩暂时离开过,大多时间陷入其中,难以自拔!沙龙是什么呢?吴虹校长说:
“总有一种温暖让我们感动,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前行,总有一方土地让我们生长,总有一种幸福让我们分享,总有一种事业让我们追寻!”罗京宁说:“随师登杏坛,园花香五春。夜深弄灯影,话茗圆国梦。”在我看来,沙龙的重要精神,就是自由。

1. 来去自由

你来,欢迎你!你不来,没有人强迫你来!你来与不来,家就在这里,不离不弃! 你信与不信,奇迹就在这里!在这自由的时间里,
很多人克服种种困难,暂时离开家人,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没有报酬、没有荣誉,却致力于真教育!

每个月总有一天,家人会问:申全,今晚还去“随园夜话”啊? 曾经有一次带着家人,一起参加了沙龙。从此,家人支持,还把饭早早准备好!晚上回到家,我会和家人分享让我印象深刻、深受启发的教育思想、行为!

2. 言论自由

没有束缚,没有统一标准,没有正确或错误,你有足够的话语权,你的精神自由!在这种自由的空间里,让观点、观念、心灵自由地碰撞。不知不觉中,反而恰到好处地引导人、启发人、影响人、帮助人!

有一次,陈宇和袁子意两人当场“吵架”,场面煞是“好看”! 原来沙龙可以这样,不用考虑所谓的面子,不用在意结果究竟谁对谁错。正是他俩的争论,引发我更深入地去思考教育,思考自己所在的职业教育的班级管理!

3. 成长自由

七年,57期沙龙!

在这里,我遇见了这样一些人:吴虹、罗京宁、班华、黎鹤龄、朱曦、陈红燕、李亚娟、潘月俊、陈宁、王蓉、陈宇、郭文红、韦成旗、袁子意、潘旭东、尹湘江、丁正梅、杨学、姜书勤、史菁、于洁、李建华、华莉等。他们各有所长,对我的成长很有帮助!

我和师弟师妹们在一起:孙启进、刘京翠、刁益虎、徐晓丹、李蒙、汪婧云等,一届又一届师弟师妹们,为沙龙服务,在沙龙成长!

——吴申全(南京市莫愁中等专业学校)

信  仰

在思想引发痛苦之后,人们常常会寻找可以给予合理解释或者指明未来出路的精神力量,以缓解痛苦,为人生提供明确的方向。这种精神力量就是信仰。信仰,是你的信任所在,也是你的价值所在。

“随园夜话”班主任沙龙,是一群虽在现实教育枷锁中苦苦挣扎却依然对教育持有坚定而又美好信念的人的河湾。百川归海,澎湃的、宁静的,呼啸而来或是涓涓细流,都在这里找到了足够的自由呼吸的空间,“哦,原来你也在这里”。

你可以在黑板上贴与画,也可以站或坐,指手与画脚,还可以交头接耳或是慷慨激昂;你可以点头拍手,也可以补充或反驳,还可以回忆思索或是举手质疑。

灯光是温暖的,笑容是真挚的,眼神是专注的,心灵是默契的。

同一种信仰,同一种执着,在不同的节拍上找到相同的韵律,在不同的角度上看到相同的理念。在“随园夜话”班主任沙龙,你可以听到思想的翅膀拍击的声音。

那一刻,也许很热闹,也许很安静。

——于 洁(昆山市葛江中学)

桥  梁

这些年积累了一些教育经验,也读了一些教育理论,但是经验和理论之间总是有些落差,因而总是会有些不解和困惑。而每次沙龙后教授们的点评则能够帮我在经验和理论之间架构一座桥梁,所以每每此时都是我感觉惬意的时刻,让我重新找到一种做学生的感觉。其实,对于一个有着十多年教龄的老师来说,我还是很愿意以这样的方式回到大学学习的。

——陈 斌(南京市江宁区中等职业学校)

碰  撞

“随园夜话”班主任沙龙,是真教育的碰撞。在这里,能呼吸到前沿的教育信息,能看见本真的教育底色。它催生你的教育实践:行动,赶紧行动!围观也受益,何况是参与!

——何明涛(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宁分校小学部)

触 摸 实 践

“随园夜话”班主任沙龙,我记录了它的变化,它见证了我的成长。在那里,来自一线的教师们自由分享着彼此的教育经验,激烈讨论着鲜活的教育案例,畅快表达着成长中的困惑……现在回忆起来满满都是敬佩、感动与感谢。敬佩于这样一群执着进取的教师在积极践行着真教育;感动于这样一群不辞辛劳的班主任在守望着教育田地;
感谢于这样一群亦师亦友的教育人给予我收获和成长。

研究生阶段的教育研究都是以直接的或间接的教育实践为基础, 在教育实践中发掘、思考、探求教育问题,“随园夜话”班主任沙龙就是我的教育实践经验的来源之地。沙龙上,各位老师坦诚的交流与分享,拓展了我对班主任日常管理和教育工作的感性认识,同时也丰富了我对教育理论知识的理性认知。作为沙龙的参与者,我认真地倾听、大胆地讨论、细心地记录,收集了很多自己感兴趣的研究话题,
并查阅相关文献开展进一步研究,如《优秀班主任的成长轨迹研究》就是学习期间的一个研究成果。正是这样一种特殊的交流学习经历, 为自己的研究生学习生活增添了一抹不一样的颜色。

——王 飞(2011级教育学原理研究生)

出于对教育的热爱,为了共同的教育信念,这群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大学、中小学、职业学校的教师走到了一起。这里打破了门户之见,让这些平素被视为没有理论的普通中小学教师,得以在大学神圣的殿堂里,自由地表达自己对教育的理解,讲述他们与学生之间那些感人至深的教育故事。所谓班主任专业化,不是从知识所拥有的权力出发,站在知识分类学的角度,人为地提高自己的专业门槛,把那些不能用专业标签归类的人排斥在门外,而是站在大教育的角度,研究探讨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的问题、教育的问题。在我看来,
对于教育实践以及教育实践工作者的立场问题,以及由此带来的人与人之间对话交流的普遍性与平等性,远胜于沙龙内容本身。

作为沙龙活动的发起者与组织者之一,站在班主任专业化的角度,反思“随园夜话”班主任沙龙的发展历程,我有这样几点思考:

1. 班主任专业化的过程是班主任不断提升内在修养的过程,其核心是教师的教育信念和教育情怀

在沙龙七年的发展历程中,我们见证了一批又一批年轻班主任的成长过程。他们中的一些人或进或退,有的借助这个平台获得了很好的发展,进而离开了沙龙;有的则怀着功利心或好奇心而来,浅尝辄止后便退出了沙龙;而一直伴随沙龙走到今天的毕竟是少数。对沙龙活动抱持的平常心,其实也是对教育抱持的平常心。教育事业本不是一件急功近利的事情,它是慢的艺术,在这里是能见出一个人的耐心、恒心和定力的。而当下教育缺乏的可能就是这样的定力。一件事情能够持之以恒坚持下去的,一定是靠着坚定的信念和信仰的,尤其是在当下班主任专业化的制度环境尚不具备的条件下。这也是沙龙活动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所在。因为是在体制外的自由自发行为,没有官方的认可和支持,才越发凸显出其内在生命力。

2. 班主任专业化的途径是持续不断的对话与分享

长期以来,班主任处于高强度、高压力的工作状态中,其工作的环境、生活的范围大多局限于自己所在的学校、班级,缺少学科教师那样的学科教研活动,以及区域间或更大范围的学习交流的机会和平台,因而自身的教育眼界会受到主客观条件的诸多限制。在与高校教师或其他学校的班主任进行对话与分享的过程中,班主任可以看到不同于自己的文化他者,了解到面对同一个问题时不同教师的思维方式与处理方法,以及产生的不同教育效果,进而引发对于自身班主任工作经验的批判与反思。而在大学里开展这样的对话与分享活动,因为与中小学校场域的不同,尤其是高校教师和研究生的介入,又增加了新的元素与内核。如每期沙龙的专家点评环节,往往是班主任为受益的;因为研究生的加入,每期沙龙的录音、录像资料得以及时整理出来,也增加了沙龙活动的研究色彩。对于参加沙龙活动的研究生而言,这里无疑给他们提供了触摸教育实践、感受鲜活的教育案例、体味不同教育人生的现场。而作为沙龙的记录者、参与者、服务者的特殊经历,将成为他们研究生学习经历中一份宝贵的财富。在平等的对话与分享过程中,班主任得以从教育的角度,站在人的立场上,
而不仅仅从管理的角度看待自己的教育对象,进而不断丰富自己的教育人生。

3. 班主任专业化的关键是班主任主体意识的觉醒

目前,班主任专业化的观念大多还停留在来自国家、学校和家长的外在诉求,只有从外在诉求转化为自我发展的需要,班主任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内在发展动力。班主任专业化需要从专业认同、专业自主走向专业自觉,而要实现这样的转变,不仅需要从国家层面对班主任专业化进行制度设计,更需要来自社会、学校与家庭等方面的支持,即构建一个有利于班主任专业成长的社会支持系统。而班主任专业素养的提升,势必带来育人环境的改善,终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这也是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具体体现。

总之,正如班华教授所言,“随园夜话”班主任沙龙可以称得上一种教育创新,它搭建了理论与实践之间对话交流的平台,构建了一个由高校教师、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校与中小学班主任组成的学术生活共同体。在这里,大家相互启迪,分享教育实践智慧,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了解与友谊,获得了共同成长。本套丛书是沙龙成员共同成长的一个见证。后,期盼“随园夜话”班主任沙龙越办越好,希望有越来越多的班主任在这里获得专业成长。

齐学红 于南师大随园校区

2015年9月

媒体评论

赞“随园夜话”班主任沙龙

2014年1月17日,南京师范大学班主任研究中心举办了“随园夜话”班主任沙龙五周年纪念活动。该中心是于1996年由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成立的一个小小的班主任研究机构,中心主任由当时教育学教研室主任高谦民老师兼任。中心成立后,开展了班主任与班级教育研究,承担了*立项重点课题,各省(自治区)包括内蒙古的共约83所中小学参加了课题研究。中心多次举办全国性的班主任研讨活动,先后公开出版《班主任与德育》《班主任与素质教育》《发展性班级教育系统》《班级:师生成长的沃土》等一系列班主任用书。高老师退休后,齐学红老师继任中心主任,带领大家继续开展班主任研究工作。而七年前开始的“随园夜话”班主任沙龙,则是班主任研究活动的一种创新,一种可贵的教育创新!

七年来,“随园夜话”班主任沙龙共举办了57期活动,每一期都有一个交流主题,参与者多为南京市中小学班主任或学校德育负责人、研究者。南京市邻近的镇江市、太仓市的班主任朋友,也常来南京参加“随园夜话”活动。另外,南京周边的安徽省蚌埠市、郎溪县,山东省枣庄市,湖北省襄阳市等也不时有班主任来参加。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的老教师黎鹤龄,如今虽已七十高龄,却是参加“随园夜话”活动的积极分子。他自己积极发言,认真听取和记录他人的发言,并指导本校的年轻班主任承担沙龙主持活动。南京市教育局宣德处处长和有关局领导很关心班主任工作,也经常参加“随园夜话”活动。对于班主任工作的相关研究人员而言,参加“随园夜话”活动为他们提供了一个研究班主任的好机会。

“随园夜话”班主任沙龙,我赞赏它是一种教育创新,因为它是独具特色的班主任研究的新形式,是一种非常好的与班主任朋友们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乐园!每一种教育研究活动形式都有各自的特点或优点。但我特别赞赏班主任愉快相聚、自由研讨班级教育的“随园夜话”班主任沙龙,因为它有许多独特的优点。

——它不同于教育科研成果的学术报告会,不是一个人在台上做报告,其余人都坐在台下听报告。“随园夜话”班主任沙龙的所有参与者都面对面地相互交流,主持人或发言者大多用课件表达自己的思想,或者用多媒体演示自己班级的活动。

——它也不同于通常的学术研讨会,它不要求参与者必须事先准备好会议论文,到会上宣读(交流)论文。“随园夜话”班主任沙龙的参与者只要会前根据活动的主题或中心议题,写个简要发言提纲, 或者做好发言的思想准备即可。有时,重点发言者根据需要做个课件就是很好的准备。

——“随园夜话”班主任沙龙的参与者都是学习者。这里不像科研报告会、学术研讨会那样严肃。既不需什么开幕仪式,也没有闭幕总结;开始没有领导致辞,结束也没有领导总结。它是一种学习活动,又类似一种茶话会,是漫谈式、对话式的,但又不是不着边际的任意闲聊。“随园”是一个“园”,“园”是有中心、有范围的,参与者围绕确定的中心或主题随意地聊。既有中心,又是自由发言,大家相互交流、平等对话、共同学习、共同成长。

——独特而优雅的“随园夜话”,让我们联想到英国的下午茶。这是一种友好交往的方式,也是一种学习与休闲,一种同行朋友的聚会。“随园夜话”给人一种轻松、优雅、诗性的感觉。确实,在活动过程中,人们是放松的、休闲的、愉快的。参与者或者听着他人班级有趣的教育故事,或者介绍自己班级的教育经验,大家随意品尝着面前桌上的水果茶点,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交流着、学习着。每个人物质的、精神的需要都得到了合理的满足,好不享受!

——“随园夜话”的“随园”是南京师范大学所在地域的名称, “夜话”表明活动是业余的、是在夜晚进行的,参与交流活动的老师们是自愿来的。参加活动既没有一丝一毫的报酬,而且还要付出自己并不宽裕的业余时间。因为他们是一群敬畏教育、忠于职责、热爱学生、积极参与班级教育研究的热心人。在这里,“随园夜话”的参与者们自由地交谈着,愉快地畅想着。他们不仅相互学习,共同成长, 而且通过彼此沟通,增进了彼此间的了解,加深了同行的友情。

“随园夜话”班主任沙龙,让人们享受学习,享受快乐,享受友谊。作为喜欢班主任工作的人、热爱教育事业的人,能不赞赏它吗?

班 华 于朗诗名居

2015年6月

抢先评论了 “班主任工作十日谈 走进学生” 取消回复

评论

还没有评论。

相关产品

阅读更多
缺货

芬兰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珍藏版)

EUR €23.99
评分 3.00 / 5
加入购物车

一线带班

EUR €24.99
阅读更多
缺货

爱弥儿——论教育(上下卷)

EUR €47.98
评分 5.00 / 5
阅读更多
缺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EUR €16.99

东东购的宗旨是服务喜爱阅读中文书籍的海外人民,提供一个完善的购书平台,让国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沉浸在书香之中,读着熟悉的中文字,回忆着家乡的味道。


安全加密结账 安心网络购物 支持Paypal付款

常见问题

  • 货物配送
  • 退换货政策
  • 隐私政策
  • 联盟营销

客户服务

  • 联系东东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 货物追踪
  • 会员登入

订阅最新的优惠讯息和书籍资讯

选择币别

EUR
USD
CAD
AUD
NZD
NOK
GBP
CHF
SEK
CNY
UAH
ILS
SAR
MXN
KRW
MYR
SGD
HUF
TRY
JPY
HKD
TWD
facebookinstagram
©2020 东东购 EasternEast.com

限时特卖:用“SALE15”优惠券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 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