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7588738丛书名: 杜威著作精选
《民主与教育》被誉为二十世纪重要的教育思想著作。作者详述了实用主义的教育理论,结合民主的理念剖析教育事业所面临的问题。书中不仅探讨了教育的性质、作用及目的等抽象的内容,同时也涵盖教育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例如不同学科价值的定位、教材的性质以及劳动、休闲与教育的关系等。
主编序
序言
第一章 教育作为生活的必需
第二章 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功能
第三章 作为指导的教育
第四章 教育作为成长
第五章 预备、延展和形式规训
第六章 教育作为保守力量和进步力量
第七章 教育中的民主概念
第八章 教育的各种目标
第九章 以自然发展和社会效能为目标
第十章 兴趣与规训
第十一章 经验和思维
第十二章 教育中的思维
第十三章 方法的本质
第十四章 教材的本质
第十五章 课程中的游戏与工作
第十六章 地理与历史的重要意义
第十七章 课程中的科学
第十八章 教育的价值
第十九章 劳动与闲暇
第二十章 智性科目和实践科目
第二十一章 自然科目和社会科目:自然主义和人文主义
第二十二章 个体与世界
第二十三章 教育的职业方面
第二十四章 教育哲学
第二十五章 各种知识论学说
第二十六章 各种道德理论
修订版译后记
民主与教育
本书的论述体现出这样一种努力,即探索和阐述蕴含在民主社会中的种种理念,并把这些理念应用到教育的各种问题上。这一探讨包含从上述观点出发对建设性目标和公共教育方法的暗示,也包含对先前的社会境况中形成的认知理论和道德发展理论的批判性评价,而在名义上的民主社会中,这些理论仍然发挥着作用,阻碍着民主理想的彻底实现。正如本书将表明的,本书所论述的哲学关系到民主的成长,而民主的成长既伴随着各门科学中的实验方法、生物科学中的进化观和产业重组的发展,也伴随着这些发展所暗示的教材和教育方法的变化。
在此,笔者由衷地感谢师范学院古德塞尔(Goodsell)博士的批评;感谢同一个学会的基尔帕特里克(Kilpatrick)教授的批评和他就本书论述主题的顺序提出的建议,笔者从他那里获益良多;还要感谢爱尔西·瑞普利·克拉普(Elsie Ripley Clapp)小姐提供的许多批评和建议。古德塞尔博士和基尔帕特里克教授还十分乐意地通读了校对稿。笔者也衷心地感谢学生们多年来一届接一届地前来听课,这里无法细述了。
约翰·杜威
哥伦比亚大学,纽约
1915年8月
修订版译后记
为什么说杜威是一位深刻的自由教育的倡导者?这是在阅读和翻译这部《民主与教育》时常常浮现在我脑海中的一个问题。在哲学史上,杜威常常被视为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但从这部著作中可以发现,他不但没有把文化与实用对立起来,并且还致力于批判哲学史上这类根深蒂固的二元对立。杜威在书中指出,在各种教育价值的分离中,“文化与效用之间的分裂是根本性的。尽管这种分离常常被视作本质性的、绝对的,实际上却是历史性的、社会性的”,我们面临的问题是,“自由教育专注于为认识而认识的自足自立的闲暇生活,而实用的、实际的训练是为了机械地从事某些活动,毫无理智和美学的内涵可言。……旧有的历史状况的因素依然存在着,维护着这种教育上的分离”。因此,他认为,在民主社会中,哲学家有一种天然的责任,消除教育中的各种二元对立,“设立一套课程,使思想引导所有人的自由实践,并使闲暇成为承担服务职责的回报,而不是成为免除这一负担的理由”
(第314—315页)。由此可见,杜威认为文化和实用的对立是社会历史原因造成的,虽然是教育的事实,却不是教育的自然本质,在民主社会中,真正自由的教育并不是属于某个“文化的”群体的特权,而是面向社会所有成员开放的。
杜威的这种教育理念与他的哲学观点是一致的。他在书中提到,“如果我们愿意把教育视为对自然和人类同胞的根本理智和情感倾向的形成过程,那么,甚至可以把哲学定义为教育的一般理论”(第393页)。认识论中的各种二元对立学说在理智上和事实上都影响了当时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就杜威的哲学理念而言,人的平等是道德上的平等,是承认事实上个体差异性的平等,因此,民主社会中的教育应该是引导人们充分基于自己的倾向发展自身的教育,这样的社会让“人是目的”成为可能,任何一个人都不是其他个人或群体的手段,唯有如此,才有真正的平等。可以说,《民主与教育》这部著作既阐释了杜威的教育理念,更体现了其哲学观点,值得反复阅读和思考。
《民主与教育》当初是恩师俞吾金教授与我合译的。初译稿由我完成,但因为我缺乏翻译经验,初稿生硬艰涩,俞师和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的林晖老师、陈佳老师进行了繁重的校稿,甚至是重译工作,方终成此译稿。今年上半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的编辑朱华华老师联系到我谈及再版事宜,我征求了师母的意见以后,欣然接受了这个任务,考虑有二,一则《民主与教育》这部著作在教育和哲学方面都很有价值,二则当初在指导我翻译以及后期校对的过程中,俞吾金教授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此次再版是对恩师的一种纪念。在本次校订中我注意到,除了一些错字、别字以及遣词造句等文法方面的错误以外,仍然存在一些翻译上的问题。对于发现的问题以及校订中产生的疑惑,我整理后在校样中一一标明,并联系了编辑朱华华老师,她对我提出的疑问及时回应、耐心解答,在此也非常感谢她细致尽责的工作,以及在校订译稿过程中给予的无私帮助。
孔慧
2018年11月 上海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