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info@easterneast.com

购物车

 查看订单

  • 我的帐户
东东购 | EasternEast
  • 中文书店
    • 畅销排行榜
      • 小说 畅销榜
      • 童书 畅销榜
      • 外语畅销榜
      • 管理畅销榜
      • 法律畅销榜
      • 青春文学畅销榜
    • 热门分类
      • 社会小说
      • 成功/励志 畅销榜
      • 人物传记
      • 大陆原创
      • 绘本童书
      • 影视小说
    • 文学推荐
      • 文集
      • 戏剧
      • 纪实文学
      • 名家作品
      • 民间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新书热卖榜
      • 小说 新书热卖榜
      • 青春文学 新书热卖榜
      • 童书 新书热卖榜
      • 管理 新书热卖榜
      • 成功/励志 新书热卖榜
      • 艺术 新书热卖榜
  • 精选分类
    • 小说
    • 保健养生
    • 烹饪/美食
    • 风水/占卜
    • 青春文学
    • 童书
    • 管理
    • 成功/励志
    • 文学
    • 哲学/宗教
    • 传记
    • 投资理财
    • 亲子家教
    • 动漫/幽默
    • 法律 Legal
    • 经济 Economics
    • 所有分类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搜索
查看购物车 “操作系统——精髓与设计原理(第八版)” 已被添加到您的购物车。
首页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系统开发计算机应用教程(第10版)(Windows 10与Office 2013环境)

计算机应用教程(第10版)(Windows 10与Office 2013环境)

经典教材,与时俱进,历经数次修订,多年畅销不衰。

作者:卢湘鸿 主编 卢卫 周林志 副主编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06月 

ISBN: 9787302499077
年中特卖用“SALE15”折扣卷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全球包邮!
trust badge

EUR €33.99

类别: 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SKU:5d840d675f98491045404921 库存: 缺货
  • 描述
  • 评论( 0 )

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2499077丛书名: 高等学校文科类专业“十三五”计算机规划教材

编辑推荐
满足人才培养需求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已成为合格的大学毕业生必须具备的素质,本书正是正是基于这一要求进行编写的。本书能够满足当前高等学校文科类专业计算机公共课教学的基本需要,也可作为其它非计算机专业公共课和培训班的教材,还可满足办公自动化人员的自学需要。 
内容简介
本书是根据*高等教育司组织制定的《高等学校文科类专业大学计算机教学要求》*版本的公共课的基本要求编写的。
本书的第1版是1996年出版的《计算机应用教程(A类)》,加上后续的《计算机应用教程(B类)》,以及《计算机应用教程(DOS 6.2/Windows 3x/95/98/2000/XP/Server 2003/7/10环境》等版本,所以实际上本书是第14版。
本书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中文操作系统Windows 10、中英文键盘输入法、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13、电子表格软件Excel 2013、多媒体应用基础与PDF格式文件、图像处理软件Adobe Photoshop CS6、演示文稿制作软件PowerPoint 2013、网络基础知识、Internet的使用、信息检索与利用以及常用工具软件等共12章,并配有丰富的例题和大量的习题,以方便教与学。
本书可作为大学文科类计算机公共课教学的教材,也可作为其它非计算机专业公共课和考试培训班的教材,还可用于办公自动化人员的自学。
目  录

目录

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

1.1计算机概述1

1.1.1计算机的定义、特点与

发展简史1

1.1.2计算机的主要应用领域

及发展趋向2

1.2信息化社会与计算机文化4

1.2.1信息化社会4

1.2.2计算机文化5

1.3计算机信息的表示、存储单位及

其它7

1.3.1信息与数据7

1.3.2数制和数据的存储单位7

1.3.3指令、指令系统、程序和

源程序8

1.3.4速度9

1.3.5主存储器容量和外存储

器容量9

1.3.6性能指标10

1.3.7ASCII码和汉字码10

1.4微型计算机系统结构11

1.4.1计算机系统构成11

1.4.2计算机的硬件系统11

1.4.3微型机的硬件构成13

1.4.4计算机的软件系统23

1.4.5操作系统基本知识25

1.4.6文件的概念、命名、类型

及文件夹结构28

1.4.7用户与计算机软件系统

和硬件系统的层次关系29

1.5计算机的安全使用知识30

1.5.1计算机的环境要求30

1.5.2计算机的使用注意事项30

1.5.3计算机病毒及其防治31

1.5.4计算机黑客与网络犯罪32

习题133

 

第2章Windows 10操作系统37

2.1Windows 10概述37

2.1.1Windows 10简介37

2.1.2Windows 10的运行环境、

安装和激活38

2.1.3Windows 10操作系统的

启动与关闭40

2.2Windows 10的基本概念和基本

操作43

2.2.1鼠标的操作方法与鼠标

指针的不同形状43

2.2.2桌面有关的概念与桌面

的基本操作44

2.2.3图标与图标的基本操作47

2.2.4任务栏49

2.2.5“开始”菜单52

2.2.6窗口与窗口的基本操作57

2.2.7菜单的分类、说明与基本

操作60

2.2.8对话框与对话框的基本

操作61

2.2.9获取系统的帮助信息63

2.2.10在Windows 10下执行

DOS命令64

2.3文件、文件夹与磁盘管理64

2.3.1基本概念介绍64

2.3.2文件资源管理器65

2.3.3文件与文件夹的管理68

2.3.4磁盘管理73

2.4任务管理74

2.4.1任务管理器简介74

2.4.2应用程序的有关操作75

2.5控制面板与环境设置77

2.5.1控制面板简介77

2.5.2显示属性设置78

2.5.3添加新的硬件设备79

2.5.4常见硬件设备的属性

设置80

2.5.5系统日期和时间的设置83

2.5.6Windows中汉字输入法

的安装、选择及属性设置83

2.5.7个性化环境设置与用户

账户管理84

2.5.8备份文件和设置86

2.6Windows提供的系统维护和

其它附件88

2.6.1系统维护工具88

2.6.2记事本的功能和用法90

习题291

 

第3章中英文键盘输入法98

3.1键盘击键技术98

3.1.1打字术和打字姿势98

3.1.2打字的基本指法98

3.2汉字键盘输入法概述99

3.3中文(简体,中国)微软拼音

汉字输入法100

3.3.1微软拼音的进入和退出100

3.3.2微软拼音单字、词语

的输入100

3.3.3微软拼音中文标点符

号的输入方法102

习题3102

 

第4章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13105

4.1基本知识105

4.1.1Microsoft Office 2013

和Word 2013简介105

4.1.2Word 2013的启动和

退出107

4.1.3Word工作窗口的组成

元素108

4.1.4Word功能区110

4.1.5Word工作窗口不同

鼠标指针符号的含义112

4.2Word中的“宏”113

4.3文档创建、保存和基本的编辑

操作114

4.3.1新建文档与模板概念114

4.3.2新建空白文档的若干

问题115

4.3.3新建文档的保存116

4.3.4基本的编辑操作118

4.4文件的编辑技巧120

4.4.1文件的打开与另存120

4.4.2查找和替换120

4.4.3文本块的选定、删除、

移动和复制122

4.5文件的版面设计123

4.5.1输出页面设置123

4.5.2字符格式设置126

4.5.3段落格式设置127

4.5.4样式编排文档130

4.5.5分节符概念与分栏排版131

4.5.6设置页眉和页脚,插入

页码133

4.6Word的图文排版等功能134

4.6.1插入图片与图文混排134

4.6.2文字图形效果的实现138

4.6.3首字下沉140

4.6.4文本框与文字方向141

4.6.5插入脚注、尾注和题

注等142

4.7表格的制作和处理142

4.7.1表格制作142

4.7.2表格处理144

4.7.3表格数据计算、生成图表

及其它147

4.8Word的其它功能149

4.8.1拼写和语法检查149

4.8.2使用项目符号、编号和

多级列表150

4.8.3自动生成目录151

4.8.4中文版式功能152

4.8.5邮件合并功能153

4.8.6利用Word创建和发送

电子邮件155

4.8.7利用Word创建网页156

4.9文件打印156

习题4157

第5章电子表格软件Excel 2013165

5.1Excel 2013概述165

5.1.1Excel的启动、工作窗口

和退出165

5.1.2Excel的基本概念——工

作簿、工作表和单元格166

5.2工作簿的建立和基本操作167

5.2.1工作簿的建立167

5.2.2工作簿的基本操作167

5.3工作表的建立167

5.3.1工作表结构的建立167

5.3.2工作表的数据输入168

5.4工作表的编辑169

5.4.1数字、文字、日期和时间

的编辑169

5.4.2公式的输入与编辑169

5.4.3单元格与数据区的选取171

5.4.4数据的复制和移动172

5.4.5数据填充172

5.4.6行、列及单元格的插入173

5.4.7数据区或单元格的删除173

5.5工作表的管理173

5.5.1工作表的添加、删除、

重命名等操作173

5.5.2工作表的移动和复制174

5.5.3工作表窗口的拆分和

冻结174

5.6工作表格式化175

5.6.1数字格式的设置175

5.6.2字体、对齐方式、边框

底纹的设置176

5.6.3行高和列宽的调整177

5.6.4自动套用格式177

5.6.5单元格醒目标注的

条件格式设置177

5.7数据的图表化178

5.7.1图表的类型和生成178

5.7.2图表的编辑和修改180

5.8函数180

5.8.1函数的使用180

5.8.2常用函数181

5.9数据清单的管理181

5.9.1数据清单的建立和编辑181

5.9.2数据排序182

5.9.3数据筛选182

5.9.4分类汇总183

5.10数据保护185

5.10.1保护工作簿185

5.10.2保护工作表186

5.11表和图的打印186

习题5186

 

第6章多媒体基础应用及PDF格式文件192

6.1多媒体概述192

6.1.1媒体、多媒体与多媒体

技术192

6.1.2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及

应用193

6.2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组成194

6.2.1多媒体计算机的标准194

6.2.2多媒体计算机的软、硬件

平台194

6.3多媒体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及处理195

6.3.1声音信息195

6.3.2图像信息196

6.3.3视频信息196

6.4多媒体开发工具197

6.4.1编程语言197

6.4.2多媒体创作工具197

6.5中文Windows 10中的多媒体

功能198

6.5.1语音录音机198

6.5.2多媒体播放器——Windows

Media Player199

6.5.3音量控制器201

6.6PDF格式文件202

6.6.1PDF格式文件概述202

6.6.2利用Microsoft Office Word

2013创建PDF格式文件203

6.6.3Adobe Acrobat PDF创建

格式文件203

6.6.4PDF格式文件的

基本操作206

习题6207

 

第7章图像处理软件 Adobe Photoshop

CS6210

7.1图像基础知识210

7.1.1图像的基本属性210

7.1.2图像的格式211

7.1.3图像的输入和输出设备211

7.2Photoshop的工作环境212

7.2.1Photoshop的工作界面212

7.2.2图像文件的操作213

7.2.3图像处理工具214

7.2.4控制调板217

7.3图层和通道220

7.3.1使用图层220

7.3.2使用通道和蒙版222

7.4创建文字224

7.5滤镜224

7.6综合应用227

习题7228

 

第8章演示文稿制作软件PowerPoint

2013230

8.1PowerPoint简介230

8.2创建演示文稿230

8.2.1PowerPoint的工作

界面230

8.2.2PowerPoint的视图

方式230

8.2.3演示文稿的创建和保存232

8.3编辑演示文稿232

8.3.1插入文本232

8.3.2插入图片和艺术字233

8.3.3插入表格和图表234

8.3.4插入SmartArt图形235

8.3.5插入声音和影片235

8.3.6幻灯片的基本操作236

8.4设置演示文稿外观237

8.4.1更改幻灯片版式237

8.4.2应用主题237

8.4.3设置背景238

8.4.4设置母版239

8.5建立动感的演示文稿239

8.5.1添加动画效果239

8.5.2设置幻灯片切换效果240

8.5.3创建交互式演示文稿241

8.6放映演示文稿242

8.6.1启动幻灯片放映242

8.6.2控制幻灯片放映243

8.6.3设置幻灯片放映方式244

8.7打包演示文稿244

8.8打印演示文稿245

习题8246

 

第9章网络基础知识248

9.1网络概述248

9.1.1网络的形成与发展248

9.1.2计算机网络的组成250

9.1.3网络的分类253

9.1.4网络的拓扑结构253

9.1.5网络的基本应用254

9.2因特网接入技术及连接设置255

9.2.1局域网接入方式256

9.2.2无线网络接入方式258

9.2.3ADSL接入方式261

9.3局域网的组建及连接设置263

9.3.1双机互联网络的组建263

9.3.2多机互联网络的组建264

9.4网络共享资源的配置与使用266

9.4.1网络资源管理模式267

9.4.2用户账户的管理272

9.4.3网络资源共享的设置274

9.4.4网络共享资源的使用277

习题9282

 

第10章Internet的使用285

10.1Internet概述285

10.1.1Internet简介285

10.1.2Internet的主要功能285

10.1.3如何上网287

10.2如何使用Edge浏览器287

10.2.1Edge工作窗口介绍288

10.2.2在Edge中浏览网页289

10.2.3Edge菜单栏介绍290

10.3文件的下载和上传302

10.3.1下载文件的方法303

10.3.2上传文件的方法307

10.4电子邮件Email308

10.4.1申请和使用免费电子

邮箱308

10.4.2电子邮件客户端软件

Windows Mail的使用312

10.5中文电子公告栏320

10.5.1基于WWW的BBS

站点320

10.5.2访问BBS321

10.6网络虚拟空间322

10.6.1博客322

10.6.2微博客325

10.6.3社交网络327

10.7Internet数据共享332

10.7.1Internet数据共享概述332

10.7.2数据共享应用

——OneDrive的使用332

习题10337

 

第11章信息检索与利用341

11.1信息检索系统341

11.1.1信息检索原理341

11.1.2文献分类法342

11.1.3信息检索方法、途径

和步骤345

11.2信息检索工具的使用347

11.2.1计算机信息检索系统

基本知识347

11.2.2计算机信息检索技术347

11.2.3网络信息检索工具348

11.3常用的信息检索资源350

11.3.1中文数据库350

11.3.2西文数据库352

11.3.3特种文献检索353

11.3.4Internet信息查询355

11.3.5信息资源的综合利用356

习题11357

第12章常用工具软件359

12.1压缩工具WinRAR359

12.1.1软件信息359

12.1.2软件简介359

12.1.3WinRAR的应用方法359

12.2看图工具软件ACDSee361

12.2.1软件信息361

12.2.2软件简介361

12.2.3ACDSee的使用方法361

12.3下载工具迅雷363

12.3.1软件信息363

12.3.2软件简介363

12.3.3迅雷的使用方法364

12.4机器翻译软件金山词霸366

12.4.1软件信息366

12.4.2软件简介366

12.4.3金山词霸的使用方法366

12.5数据恢复工具EasyRecovery367

12.5.1软件信息367

12.5.2软件简介367

12.5.3EasyRecovery 2017

的使用368

12.6360安全软件369

12.6.1软件信息369

12.6.2软件简介369

12.6.3360软件的使用方法369

12.7多媒体格式转换软件格式工厂371

12.7.1软件信息371

12.7.2软件简介372

12.7.3格式工厂的使用方法372

12.8有道云笔记373

12.8.1软件信息373

12.8.2软件简介373

12.8.3有道云笔记的主要

特点和功能374

12.8.4有道云笔记的使用

方法374

 

参考文献376

前  言
丛书序能够满足社会(包括就业)需要、专业本身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需求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已成为合格的大学毕业生必须具备的素质。文科类专业与信息技术的相互结合、交叉、渗透是现代科学发展趋势的重要方面,是不可忽视的新学科的一个生长点。加强文科类(包括文史哲法教类、经济管理类与艺术类)专业的计算机教育,开设具有专业特色的计算机课程是培养能够满足信息化社会对大文科人才要求服务的重要举措,是培养跨学科、复合型、应用型的文科通才的重要环节。为了更好地指导大文科类各专业的计算机教学工作,*高等教育司组织制定的《高等学校文科类专业大学计算机教学要求》(以下简称《教学要求》),把大文科各门类的本科计算机教学按专业门类分为文史哲法教类、经济管理类与艺术类三个系列。大文科计算机知识体系由计算机软硬件基础、办公信息处理、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数据库技术、程序设计、美术与设计类计算机应用以及音乐类计算机应用8个知识领域组成。知识领域下分若干知识单元,知识单元下分若干知识点。大文科类各专业对计算机知识点的需求是相对稳定、相对有限的。由属于一个或多个知识领域的知识点构成的课程则是不稳定、相对活跃、难以穷尽的。课程按教学层次可分为计算机大公共课程(也就是大学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计算机小公共课程和计算机背景专业课程三个层次。层次的教学内容是文科各专业学生应知应会的,要为学生毕业后社会就业的需要服务。这些内容也可为文科学生在与专业紧密结合的信息技术应用方向上进一步深入学习打下基础。这一层次的教学内容是对文科大学生信息素质培养的基本保证,起着基础性与先导性的作用。第二层次是在层次之上为满足同一系列某些专业共同需要(包括与专业相结合而不是某个专业所特有的)而开设的计算机课程。其教学内容或者在深度上超过层次的教学内容中的某一相应模块,或者是拓展到层次中没有涉及的领域。这是满足大文科不同专业对计算机应用需要的课程。这部分教学在更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在其专业中应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水平。第三层次是使用计算机工具,以计算机软硬件为背景而开设的为某一专业所特有的课程。其教学内容就是专业课。如果没有计算机作为工具支撑,这门课就开不起来。这部分教学在更大程度上显现了学校开设的特色专业的能力与水平。清华大学出版社推出的高等学校文科类专业“十三五”计算机规划教材就是根据《教学要求》编写而成的,它可以满足大文科各类专业计算机各层次教学的基本需要。 对教材中的不足或错误,敬请同行和读者批评指正。
卢湘鸿卢湘鸿北京语言大学信息科学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原*高等学校文科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秘书长,现*高等学校文科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分委员会顾问,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组织委员会秘书长。于北京中关村科技园2017年11月前言进入多媒体网络人工智能时代的计算机,以各种形式出现在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人们经济活动、社会交往和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使用计算机的基本技能及计算思维意识,应用计算机获取、表示、存储、传输、处理、控制和应用信息、协同工作、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的能力,已成为衡量一个人文化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虽然目前我国大学大文科各专业都已开设了相应的计算机课程,并且随着社会对文科专业学生在计算机知识、技能和应用方面要求的提高而逐步增加了相关的内容,但是从总体上说,我国大学文科专业计算机的教学情况与信息化社会、专业本身以及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对计算机方面的要求都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对大文科各个专业的学生进一步加强计算机方面的教育,在面向应用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升其计算思维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进一步对大文科专业的计算机教育按专业门类分大类指导进行教学,更加完善大文科专业计算机教学的目标、要求和基本内容,不断提高文科计算机教学质量,*高等教育司组织高等学校文科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写了《高等学校文科类专业大学计算机教学要求》*高等教育司重新组织制定的《高等学校文科类专业大学计算机教学要求(2011年版)》系*高等学校文科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写,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于北京(电话: 01058581000)。(以下简称《教学要求》)。《教学要求》中的主体(知识体系及其内容)就是根据文科本科文史哲法教类、经济管理类和艺术类三大系列,以及文科计算机大公共课、计算机小公共课以及计算机背景专业课程不同教学层次的不同需要而提出来的。其中,计算机大公共课程按知识领域(模块化)形式进行设计。由分属于计算机软硬件基础、办公信息处理、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数据库技术、程序设计等知识领域的知识点组成。这些内容都是大文科专业的学生应知应会的,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基本保证,起着基础性和先导性的作用。根据社会就业、自身专业以及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对大学生在计算机应用方面的要求,大学各专业今后仍然有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要求之上普遍开设计算机公共课的必要。本书是根据《教学要求》中计算机大公共课程的教学要求编写而成的。本书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中文操作系统Windows 10、中英文键盘输入法、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13、电子表格软件Excel 2013、多媒体基础应用与PDF格式文件、图像处理软件Adobe Photoshop CS6、演示文稿制作软件PowerPoint 2013、网络基础知识、Internet的使用、信息检索与利用以及常用工具软件共12章,并配有丰富的例题和大量的习题,以方便教与学。本书可以满足36学时至72学时(其中上机不少于一半学时)的教学需要。分三个层次安排: 层次,安排36学时,以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中文操作系统Windows 10、中英文键盘输入法、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13、演示文稿制作软件PowerPoint 2013、Internet的使用为基本内容,重点是掌握中文操作系统Windows 10、中文文字处理的技能与Internet的基本使用(包括信息检索与利用基础);第二层次,安排54学时,除了熟练掌握层次规定的内容外,还需要掌握多媒体应用基础与PDF格式文件、图像处理软件 Adobe Photoshop CS6以及电子表格软件Excel 2013的基本使用等内容;第三层次,安排72学时,除了第二层次规定的内容外,还需要比较全面地掌握电子表格软件Excel 2013、网络基础知识以及常用工具软件等内容。当然,如何安排教学,应从不同专业学生毕业后对计算机需要的基本要求出发,还要考虑学时的允许以及软硬件设备和师资等方面的条件,终决定在教学中对知识模块的取舍。本书由卢湘鸿组织编写并任主编,卢卫、周林志任副主编。为本书提供初稿的主要有卢卫、卢湘鸿、陈洁、何杰、吴志山、周林志、徐娟、潘晓南。此版本主要作者: 第1章是卢湘鸿,第2章是卢卫,第3章是卢湘鸿,第4章是周林志,第5章是周林志,第6章是卢湘鸿,第7章是周林志,第8章是周林志,第9章是卢卫,第10章是卢卫,第11章是徐娟、周林志,第12章是吴志山、周林志。参加一些章节部分内容、例题及习题初稿编写的有王海燕、刘丽、刘娉婷、李娅娣、何路、陈勇军、侯杰波、夏露、喻炜等。全书后由卢湘鸿审定本书前言中编写者排名按姓氏笔画为序。。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北京大学唐大仕老师提供了很多宝贵的意见,也得到了清华大学出版社焦虹老师的很多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本书能够满足当前大学文科类计算机公共课教学的基本需要,也可作为其它非计算机专业公共课和等级考试培训班的教材,还可用于办公自动化人员的自学参考。由于计算机及其应用的发展日新月异,书中难免有不妥之处,敬请同行与读者不吝指正。
作者2018年3月于北京
在线试读
第5章电子表格软件Excel 2013Excel 2013中文版是Microsoft Office 2013中文版的组成部分,是专门用于数据处理和报表制作的应用程序。Excel不仅具有强大的数据组织、计算、分析和统计功能,还可以通过图表、图形等多种形式形象地显示处理结果,更能够方便地与Office 2013的其它组件相互调用数据,实现资源共享。本章叙述中所提到的Excel,若未特别说明,均是指Excel 2013中文版。5.1Excel 2013概述〖*4/5〗5.1.1Excel的启动、工作窗口和退出1. Excel的启动启动Excel常用的方法是选择“开始|所有程序|Microsoft Office 2013|Excel 2013”命令。Excel启动后出现其工作窗口,如图5.1所示。图5.1Excel的工作窗口2. Excel的工作窗口(1) 文件菜单可以利用其中的命令保存、打开、新建、打印、保存并发送工作簿。(2) 快速访问工具栏包含常用操作的快捷按钮,方便用户使用。单击快速访问工具栏中的按钮,可以执行相应的功能,单击右侧下拉箭头可根据个人习惯自定义快速访问工具栏。(3) 标题栏用于显示当前正在运行的程序名及工作簿名称,右侧依次是小化、化和关闭按钮。(4) 功能区功能区是Excel工作界面中添加的新元素,它将旧版本Excel中的菜单栏与工具栏结合在一起,以选项卡的形式列出操作命令。(5) 编辑栏左边名称框,显示活动单元格的名称;右边编辑区,显示活动单元格的内容;中间 “×”“√”“fx”三个按钮,分别表示取消、输入、函数公式。向单元格输入数据时,可在单元格中输入,也可在编辑栏中输入。(6) 工作表区占据屏幕的大部分,用来记录和显示数据。(7) 工作表标签用来标识工作簿中不同的工作表,以便快速进行工作表间的切换。(8) 状态栏与显示模式状态栏用来显示当前工作区的状态。 Excel 支持3种显示模式,分别为“普通”模式、“页面布局”模式与“分页预览”模式。3. Excel的退出退出(关闭)Excel的方法很多,可选择下面的一种: (1) 执行“文件|关闭”命令,可以关闭当前工作簿,但不退出Excel。(2) 单击标题栏右部的“关闭”按钮。(3) 按Alt F4组合键。若是新建文档或对原有文档作过改动,关闭前系统会提问是否保存。5.1.2Excel的基本概念——工作簿、工作表和单元格在Excel 中,基本的概念是工作簿、工作表和单元格。1. 工作簿一个Excel文件就是一个工作簿,其扩展名为“.xlsx”(早期版本的扩展名为“.xls”),由一个或多个工作表组成。启动Excel后会有默认空白工作簿“新建 Microsoft Excel 工作表”,在保存时可重新取名。一个工作簿就好像一个活页夹,工作表就像其中的一张活页纸。默认情况,一个新工作簿中只含一个工作表,名为Sheet1,显示在窗口下边的工作表标签中。工作表可增、删。单击工作表标签名,即可对该表进行编辑。2. 工作表工作表又称电子表格。一张表就是一个二维表,由行和列构成。3. 单元格一张工作表可有65 535行和256列。列标号由大写英文字母A,B,…,Z,AA,AB,…, IA,IB,…IV等标识,行标号由1,2,3等数字标识,行与列交叉处的矩形就称为单元格。简单地说,空白表的每一个方格叫做一个单元格,是Excel工作的基本单位。一张表可有65 535×256个单元格。按所在行列的位置来命名,例如,单元格B3就是位于第B列和第3行交叉处的单元格。若要表示一个连续的单元格区域,可用该区域左上角和右下角单元格行列位置名来表示,中间用(英文输入状态下的)冒号“:”分隔。例如,“B3:D8”表示从单元格B3到D8的区域。单击单元格可使其成为活动单元格,其四周有一个粗绿框,右下角有一绿色填充柄(参见图5.2)。活动单元格名称显示在名称框中。只有在活动单元格中方可输入字符、数字、日期等数据。图5.2活动单元格和它的填充柄从上面的叙述中可知,工作簿由工作表组成,而工作表则由单元格组成。5.2工作簿的建立和基本操作〖*4/5〗5.2.1工作簿的建立创建Excel 新工作簿的常用方法有如下3种: 方法一: 按前面所介绍的方法运行Excel 2013,即完成创建新工作簿。方法二: 执行“文件|新建”命令,可看到除了“空白工作簿”,系统还列出了许多现成的可用模板。选择“空白工作簿”,则新建一个空白工作簿。方法三: 执行“文件|新建”命令,在系统给出的现成模板中,比如 “账单”“销售报表”“考勤卡”等各种各样的模板,选取一个合适的模板用于创建新工作簿。5.2.2工作簿的基本操作工作簿的基本操作是指对工作簿的保存、打开和关闭。1. 工作簿的保存单击“快速访问”工具栏中的“保存”按钮 可直接保存文件。对新建文件的次“保存”或者执行“文件|保存”命令,系统会提示输入新的工作簿名。2. 工作簿的打开使用已有的工作簿前,须先“打开”。执行“文件|打开”命令,或直接双击创建的Excel文件图标,即可打开工作簿。3. 工作簿的关闭关闭工作簿的方法有多种,简单的方法就是直接单击右上角的“关闭”按钮。5.3工作表的建立〖*4/5〗5.3.1工作表结构的建立任何一个二维数据表都可建成一个工作表。在新建的工作簿中,选取一个空白工作表,是创建工作表的步。逐一向表中输入文字和数据,就有了一张工作表的结构。【例5.1】根据学生课程成绩数据(见表5.1),建立一张统计学生课程成绩的工作表的结构。一般的操作步骤是: ① 首先把表的标题写在行的某个活动单元格中。单击B1单元格,即可输入表标题(注意编辑栏里出现的相同内容)。表5.1会计一班计算机基础课程成绩单学号姓名实验1实验2实验3实验4考试总成绩2010528121祁金玉15172220892010528112周山峰19172225872010528103祁钊18161722732010528124高明丽15221823952010528115李杜珍22212019782010528106林欢15182222902010528107王立华14161315502010528128白红云19202421882010528109叶丁13151517552010528120叶晨光1819222392② 向A2,B2,C2、D2、E2、F2、G2和H2输入数据清单的列标题: 学号、姓名、实验1、实验2、实验3、实验4、考试、总成绩。若输入的文字超出了当前的单元格长度,可移动鼠标到该列列标号区右边线处,按下左键并向右拖动到合适位置。这样就建立了一张包括标题及各栏目名称的工作表的结构(参见图5.3)。图5.3工作表的结构5.3.2工作表的数据输入先激活相应单元格,在单元格或编辑栏中输入数据即可。若输入数值位数太多,系统会自动改成科学计数法表示。“总成绩”一列空着,留作公式计算(参见图5.4)。图5.4完成名为“成绩单”的工作表5.4工作表的编辑〖*4/5〗5.4.1数字、文字、日期和时间的编辑Excel中常见的数据类型有数字、文本和日期,在输入或使用中略有差异。1. 数字输入数值输入默认右对齐。正数输入时可省略“ ”号;负数输入时,或者加“-”号,或者将数值加上圆括号。例如-6.09与(6.09)同义。2. 文本输入文本是指字母、汉字以及非计算性的数字等,默认情况下输入的文本在单元格中以左对齐形式显示。如输入学号“2010528121”等数字信息时,必须在个数字前先输入一个单引号“’”。例如,’2010528121。3. 日期和时间输入Excel将日期和时间视为数字处理,默认情况下也以右对齐方式显示。输入日期时,可用“/”或“-”(减号)分隔年、月、日部分。例如,2002/02/12。输入时间时,可用“:”(冒号)分隔时、分、秒部分。例如,10:30:47。双击单元格,系统转入编辑状态,可进行修改。5.4.2公式的输入与编辑运用公式可方便地对工作表、工作簿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公式是由运算符和参与计算的运算数组成的表达式。运算数可是常量、单元格、数据区域及函数等,其中单元格、数据区域既可以是同一工作表、工作簿的,也可以是不同工作表、工作簿的。1. 创建公式输入公式必须以符号“=”开始,然后是公式的表达式。【例5.2】根据表5.1所示的数据,统计表中每位学生的总成绩。其中,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30%,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用两种方式来输入公式: ① 先求“祁金玉”的总成绩。激活单元格H3,输入公式“=(C3 D3 E3 F3)*0.3 G3*0.7”,按回车键,H3被自动填入计算结果“84.5”(参见图5.5)。图5.5公式计算工作表中的“总成绩”② 计算“周山峰”的总成绩。激活H4,输入“=(”符号,单击C4,输入加号“ ”,单击D4,输入加号“ ”,单击E4,输入加号“ ”,单击F4,输入“)*0.3 ”,单击G4单元格,输入“*0.7”,系统同样在H4单元格中填入了公式“=(C4 D4 E4 F4)*0.3 G4*0.7”,按回车键,计算结果自动写入到H4。③ 上面用了两种不同的方法来输入公式。可用同法求得其他学生的总成绩。2. 单元格引用单元格引用是指一个引用位置可代表工作表中的一个单元格或一组单元格。引用位置用单元格的地址表示。如上例公式“=(C3 D3 E3 F3)*0.3 G3*0.7”中,C3、D3、E3、F3和G3就分别引用了工作表第3行中C、D、E、F、G五列上的五个单元格数据。通过引用,可在一个公式中使用工作表中不同区域的数据,也可在不同公式中使用同一个单元格数据,甚至是相同或不同工作簿的不同工作表中的单元格数据及其它应用程序中的数据。用公式中常用单元格的引用来代替单元格的具体数据,好处是当公式中被引用单元格数据变化时,公式的计算结果会随之变化。同样,若修改了公式,与公式有关的单元格内容也随着变化。引用有三种: 相对引用、引用和混合引用。(1) 相对引用即用字母表示列,数字表示行,例如“=(C3 D3 E3 F3)*0.3 G3*0.7”。它仅指出引用数据的相对位置。当把一个含有相对引用的公式复制到其它单元格位置时,公式中的单元格地址也随之改变。例如,计算“高明丽”的总成绩H6时,采用将单元格H3复制后,粘贴到H6上,会看到有公式“=(C6 D6 E6 F6)*0.3 G6*0.7”的计算结果显示在H6中。(2) 引用即在列标和行号前分别加上“$”。例如,分别在J5、J7中输入实验成绩和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比例值“30%”和“70%”,利用引用重新计算“高明丽”的总成绩,即向H6中输入“=(C6 D6 E6 F6)*$J$5 G6*$J$7”(参见图5.6中的编辑栏),其中,$J$5、$J$7采用了引用。引用中,单元格地址不会改变。图5.6在公式中使用单元格引用(3) 混合引用在行列的引用中,一个用相对引用,另一个用值引用,如$E10或B$6。公式中相对引用部分随公式复制而变化,引用部分不随公式复制而变化。3. 自动求和按钮可实现自动求和。若对某一行或一列中数据区域自动求和,则只需选择此行或此列的数据区域,单击“自动求和”按钮,求和的结果存入与此行数据区域右侧的个单元格中,或是与此列数据区域下方的个单元格中。单击按钮右侧的向下三角按钮,可选择求平均值、计数、值、小值和其它函数等常用公式。5.4.3单元格与数据区的选取Excel中对数据进行操作时,首先要选取有关的单元格或数据区域,其中数据区域可由连续的或不连续的多个单元格数据组成。1. 单元格的选取单击要选取的单元格即可。2. 连续单元格的选取激活要选区域的首单元格,按下Shift键不动,再单击要选区域末的单元格。3. 不全连续单元格的选定激活要选区域的首单元格,然后按下Ctrl键不动,再选取其它的单元格或数据区,后松开Ctrl键。4. 整行(或整列)的选取单击要选行的行号(或要选列的列号)。5. 多行(或多列)的选取先单击要选的行的行号(或列的列号),按下Ctrl键不动,再选取其它的行号(或列号),后松开Ctrl键。6. 工作表所有单元格的选取单击表左上角行和列标号交叉处的“全选”按钮。5.4.4数据的复制和移动1. 单元格或数据区的信息移动和复制首先选取有关的单元格或数据区,单击 “剪切”(若是移动)或“复制”按钮,然后单击目标位置的首单元格(可在相同或不同的工作表内),再单击“粘贴”按钮。2. 以插入方式移动或复制若在已有的单元格之间插入选定数据,一般的操作步骤是: (1) 选定要移动(或复制)数据的单元格,如图5.7中的“C6:D8”。单击“剪切”(或“复制”)按钮。(2) 单击目标区域的首单元格,例如,A4单元,再选择“开始|单元格插入|插入|插入剪切的单元格(或插入复制的单元格)”命令,打开“插入粘贴”对话框(参见图5.7),指出插入操作时周围单元格的移动方向,单击“确定”按钮。图5.7在工作表中复制或移动数据区5.4.5数据填充对重复或有规律变化数据的输入,可用数据的填充来实现。1. 填充相同数据要在同一行或同一列中输入相同的数据,只要选中此行或列的个数据的单元格,拖动填充柄至合适位置后松开,就得到一行或一列重复数据。2. 输入序列数据要在某列上输入序列号如1,2,3,…,则先输入序号,然后按下Ctrl键,拖动填充柄,这时在鼠标旁出现一个小“ ”号及随鼠标移动而变化的数字标识,当数字标识与需要的序列号相等时,松开Ctrl键和鼠标。当输入有序的日期数据时,则拖动填充柄时不需按下Ctrl键就可实现有序填充。填充数据的另一种方法是在单元格中输入初始值,然后以该单元格为起始单元格,选中一系列的行或列,再单击“开始|编辑|填充”按钮右侧的向下三角按钮,选择“向下”“向右”“向上”或者“向左”命令,即为填充相同数据,选择“序列”命令,即为填充序列数据。5.4.6行、列及单元格的插入修改工作表数据时,可在表中添加一个空行、一个空列或是若干个单元格,而表格中已有的数据会按照指定的方式迁移,自动完成表格空间的调整。1. 插入行(列)在插入新行(列)的位置处选定一整行(列),或是选定该行(列)上的一个单元格,选择“开始|单元格插入|插入|工作表行”或“开始|单元格插入|插入|插入工作表列”命令,新的空行(列)自动插入到原选定行(列)的上面(左侧)。2. 插入单元格单击插入点的单元格,选择“开始|单元格|插入|插入单元格”命令,打开“插入”对话框,选择插入方式,按“确定”按钮。5.4.7数据区或单元格的删除删除操作有两种形式: 一是只删除选择区中的数据内容,而保留数据区所占有的位置;二是数据和位置区域一起被删除。1. 清除数据内容选取要删除数据内容的区域,按Del键,或单击“编辑”中的“清除”按钮右侧的向下三角按钮,选择“全部清除”或“清除内容”命令,即可清除被选区的数据。选择“清除”按钮命令后的可选项有: (1) 全部清除清除所选单元格的全部内容和格式。(2) 清除格式仅清除单元格的格式,不改变单元格中的内容。(3) 清除内容仅清除单元格中的内容,不清除单元格的格式和注释。(4) 清除批注清除附加到所选单元格的任何注释。(5) 清除超链接仅取消超链接,但该命令未清除单元格格式。(6) 删除超链接删除所选单元格中的超链接。2. 彻底删除被选区先选取要删除的单元格、行或列,再选择“删除”命令。5.5工作表的管理〖*4/5〗5.5.1工作表的添加、删除、重命名等操作1. 添加工作表添加工作表的方法有两种: (1) 单击工作表标签右侧的新建工作表图标即可。(2) 单击工作表标签名,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插入”命令,打开对话框,选择要添加表的类型即可。2. 删除工作表 (1) 先选定要删除的表标签名。选择“开始|单元格|删除|删除工作表”命令,完成删除空白表。若删除的表中包含数据,则选择该命令后系统会显示提示。也可选择快捷菜单的“删除”命令删除当前表。(2) 右击要删除的表标签名,选择“删除”命令,完成删除。3. 工作表重命名默认的表名为Sheet1等。为了快速知道每张工作表中存放的内容,应该为工作表取一个明白易懂的名字。方法是: 右击工作表标签名,选择快捷菜单的“重命名”命令(或者双击表标签名,当其变为黑底白字时),输入新的名字,按Enter键即可。5.5.2工作表的移动和复制1. 在一个工作簿内移动或复制工作表(1) 工作表移动拖动至合适的标签位置后放开。(2) 工作表复制选定表,按下Ctrl键,按下左键不放,再拖动合适的标签位置处再放开。2. 在工作簿之间移动或复制工作表若要将一个工作表移动或复制到另一个工作簿中,则两个工作簿必须都是打开的。具体操作见例5.3。【例5.3】将“学生成绩簿”工作簿中的“程序设计”表复制或移动到“会计专业学生成绩簿”工作簿中。一般的操作步骤是: ① 同时打开“学生成绩簿”“会计专业学生成绩簿”两个工作簿。② 将用于移动或复制的“学生成绩簿”的“程序设计”表作为当前工作表。③ 右击工作表标签,选择“移动或复制”命令,打开对话框(参见图5.8)。在“工作簿”列表框中选择用于接收的工作簿名称,即“会计专业学生成绩簿”。若用新的工作簿接收数据,就在“工作簿”列表框中选择“(新工作簿)”。 图5.8在两个工作簿之间移动工作表④ 在“下列选定工作表之前”列表框中选择被复制或移动工作表的放置位置。若要执行复制操作,还要选中“建立副本”复选框,否则执行表移动。后单击“确定”按钮。若执行的是复制操作,则两个工作簿中分别存有一张“程序设计”工作表。若执行的是移动操作,则 “程序设计”表从一个工作簿中被移出,而转存到另一工作簿中。5.5.3工作表窗口的拆分和冻结工作表窗口的拆分和冻结,可实现在同一窗口下对不同区域数据的显示和处理。1. 拆分工作表窗口和撤销拆分把工作表当前的活动窗口拆分成几个独立的窗格,在每个被拆分的窗格中都可通过滚动条来显示工作表的每一部分的内容。(1) 拆分窗口选定作为拆分窗口分割点位置的单元格,在“视图”选项卡中单击“拆分”按钮,工作表区被分成四个窗格。移动窗格间的两条分隔线可调节窗格大小。(2) 撤销拆分窗口如果已拆分,在“视图”选项卡中再次单击“拆分”按钮即可。
书摘插画
插图

插图

插图

插图

插图

插图

抢先评论了 “计算机应用教程(第10版)(Windows 10与Office 2013环境)” 取消回复

评论

还没有评论。

相关产品

阅读更多
缺货

Linux内核设计与实现(原书第3版)

EUR €43.99
加入购物车

操作系统:精髓与设计原理(原书第6版)

EUR €40.99
阅读更多
缺货

Git版本控制管理(第2版)

EUR €48.99
加入购物车

只是为了好玩——Linux之父林纳斯自传

EUR €33.99

东东购的宗旨是服务喜爱阅读中文书籍的海外人民,提供一个完善的购书平台,让国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沉浸在书香之中,读着熟悉的中文字,回忆着家乡的味道。


安全加密结账 安心网络购物 支持Paypal付款

常见问题

  • 货物配送
  • 退换货政策
  • 隐私政策
  • 联盟营销

客户服务

  • 联系东东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 货物追踪
  • 会员登入

订阅最新的优惠讯息和书籍资讯

选择币别

EUR
USD
CAD
AUD
NZD
NOK
GBP
CHF
SEK
CNY
UAH
ILS
SAR
MXN
KRW
MYR
SGD
HUF
TRY
JPY
HKD
TWD
facebookinstagram
©2020 东东购 EasternEast.com

限时特卖:用“SALE15”优惠券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 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