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info@easterneast.com

购物车

 查看订单

  • 我的帐户
东东购 | EasternEast
  • 中文书店
    • 畅销排行榜
      • 小说 畅销榜
      • 童书 畅销榜
      • 外语畅销榜
      • 管理畅销榜
      • 法律畅销榜
      • 青春文学畅销榜
    • 热门分类
      • 社会小说
      • 成功/励志 畅销榜
      • 人物传记
      • 大陆原创
      • 绘本童书
      • 影视小说
    • 文学推荐
      • 文集
      • 戏剧
      • 纪实文学
      • 名家作品
      • 民间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新书热卖榜
      • 小说 新书热卖榜
      • 青春文学 新书热卖榜
      • 童书 新书热卖榜
      • 管理 新书热卖榜
      • 成功/励志 新书热卖榜
      • 艺术 新书热卖榜
  • 精选分类
    • 小说
    • 保健养生
    • 烹饪/美食
    • 风水/占卜
    • 青春文学
    • 童书
    • 管理
    • 成功/励志
    • 文学
    • 哲学/宗教
    • 传记
    • 投资理财
    • 亲子家教
    • 动漫/幽默
    • 法律 Legal
    • 经济 Economics
    • 所有分类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搜索
查看购物车 “初中税法知识读本” 已被添加到您的购物车。
首页法律 Legal经济法税法(第二版)

税法(第二版)

作者:徐丽、宋鹏飞、李华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08月 

ISBN: 9787302499589
年中特卖用“SALE15”折扣卷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全球包邮!
trust badge

EUR €29.99

类别: 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 经济法 SKU:5d8411e55f984910454057cc 库存: 缺货
  • 描述
  • 评论( 0 )

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2499589丛书名: 普通高等教育经管类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

编辑推荐
《税法(第二版)》内容具有如下特点。
(1) 知识体系完整、内容紧密结合税收法律制度的*变化。《税法(第二版)》按照学习税法的基本要求构建知识体系,同时注意吸收*的理论知识和税收法规内容,体现了我国近期税制改革的新动态。
(2) 理论与实践操作有机结合。税法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教学所要解决的是培养学生解决经济活动中涉及的税收问题的能力。因此编者在编写中适度压缩了理论性的叙述,做到
“适度、够用”即可,增加了实用性强的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在正文以及课后习题内容的选取上以紧紧围绕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为中心。
(3) 编写体例有所创新。为了提高教学的实效性,《税法(第二版)》在每章章首都设有“学习要点”,使读者能够快速了解本章的教学内容与要求;每章正文中针对重点和难点均安排了例题与讲解,提高了教学质量;每章末尾均设有“课后习题”,为学生的课后拓展创造了条件。
《税法(第二版)》适用于高等院校财经类专业,亦可作为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国际贸易等专业的教学用书,同时还可供在职的财务人员、企业管理人员以及其他相关人员自学或参考使用。 
内容简介
税法课程是高等院校财经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十八大”以来,税制改革从具体税种的改革和税收征管体制的改革两个方向共同发力。作为教材编写主要依据之一的税收法律制度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变化。《税法(第二版)》根据*的税收法律法规编写,结合财经类人才培养要求和税法课程操作性强的特点,编写中适度压缩了理论性的叙述,增加了实用性强的内容。全书共14章,分为三大部分。*部分是税法基础理论,包括*章,是学习税法的基础;第二部分详细讲述了税收实体法,包括第二章至第十三章,这部分按照税法要素介绍了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和行为目的税的具体法律规定;第三部分介绍了税收征收程序法,包括第十四章。
《税法(第二版)》适用于高等院校财经类专业,亦可作为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国际贸易等专业的教学用书,同时还可供在职的财务人员、企业管理人员以及其他相关人员自学或参考使用。
《税法(第二版)》对应的电子课件和习题答案可以到http://www.tupwk.com.cn/downpage网站下载。
目  录
目    录

 
章  税法总论  1
节 税法的概念  1
一、税收概述  1
二、税法的含义  2
三、税收法律关系  3
第二节 税法的原则  4
一、税法基本原则  5
二、税法的适用原则  5
第三节 税法的构成要素  6
一、总则  7
二、纳税义务人  7
三、征税对象  7
四、税目  7
五、税率  8
六、纳税环节  9
七、纳税期限  9
八、纳税地点  10
九、减税免税  10
十、罚则  10
十一、附则  10
第四节 税法的制定与实施  10
一、税收立法  10
二、税法的实施  13
第五节  我国现行税法体系  13
一、税法体系概述  13
二、税法的分类  14
 
三、我国现行税法体系  15
课后习题  16
第二章  增值税法  18
节  增值税概述  18
一、增值税的概念  18
二、增值税的类型  19
三、我国增值税的特点  19
第二节  增值税的征税范围  20
一、增值税征税范围  20
二、增值税的纳税义务人和
扣缴义务人  26
第三节 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
纳税人的登记及管理  26
一、一般纳税人的登记管理  26
二、小规模纳税人的登记管理  28
第四节  税率与征收率  28
一、增值税税率  28
二、增值税征收率  29
第五节 一般计税方法
应纳税额的计算  31
一、销项税额的计算  31
二、进项税额的计算  37
三、应纳税额的计算  39
第六节 简易征税方法
应纳税额的计算  41
 
第七节 进口货物征税  41
一、进口货物的征税
范围及纳税人  41
二、进口货物应纳税额的计算  42
三、进口货物的税收管理  42
第八节  增值税的税收优惠  43
一、《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的
免税项目  43
二、增值税起征点的规定  43
三、其他有关减免税的规定  44
第九节  增值税的征收管理  44
一、增值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44
二、纳税期限  45
三、纳税地点  45
第十节 增值税专用发票的
使用及管理  46
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含义  46
二、专用发票的联次  46
三、专用发票的开票限额  46
四、专用发票的领购  46
五、专用发票开具范围  47
六、专用发票与不得抵扣
进项税额的规定  48
课后习题  49
第三章  消费税法  53
节  消费税概述  53
一、消费税的含义  53
二、消费税的特点  53
第二节  消费税的纳税义务人和
征税范围  54
一、消费税的纳税义务人  54
二、消费税的征税范围  54
第三节  消费税的税目与税率  55
一、消费税的税目  55
二、消费税的税率  57
第四节  消费税的计算方法
及计税依据  59
一、从价定率计征的计税依据  59
二、从量定额计征的计税依据  60
三、复合计税计征的计税依据  60
第五节  消费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61
一、直接对外销售应纳
消费税的计算  61
二、自产自用应税消费品
应纳税额的计算  62
三、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
应纳税额的计算  63
四、进口应税消费品
应纳税额的计算  65
五、用已税消费品生产的应税
消费品税额的计算  65
第六节  消费税的征收管理  67
一、消费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67
二、消费税的纳税期限  67
三、消费税的纳税地点  67
课后习题  68
第四章  关税法  71
节  关税概述  71
一、关税的概念  71
二、关税的特点  72
第二节  征收对象与纳税义务人  72
一、征税对象  72
二、纳税义务人  72
第三节  进出口税则和税率  73
一、进出口税则概况  73
二、税率  73
第四节  完税价格与
应纳税额的计算  75
一、原产地规定  75
二、关税完税价格  75
三、应纳税额的计算  79
第五节  税收优惠  79
一、法定减免税  79
二、特定减免税  80
三、临时减免税  80
第六节  征收管理  80
一、关税的缴纳  80
二、关税的强制执行  81
三、关税退还  81
四、关税补征和追征  81
五、关税纳税争议  82
课后习题  82
第五章  企业所得税法  84
节  企业所得税概述  84
一、企业所得税的概念  84
二、企业所得税的特点  85
第二节  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
征税对象与税率  85
一、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  85
二、企业所得税的征税对象  86
三、企业所得税的税率  87
第三节  企业所得税应纳税
所得额的确定  87
一、收入总额  87
二、不征税收入  91
三、免税收入  91
四、准予扣除项目  92
五、不得扣除的项目  99
六、亏损弥补  99
第四节  资产的税务处理  100
一、固定资产的税务处理  100
二、生物资产的税务处理  102
三、无形资产的税务处理  102
四、长期待摊费用的税务处理  103
五、存货的税务处理  103
六、投资资产的税务处理  104
第五节  企业所得税
应纳税额的计算  104
一、居民企业应纳税额的计算  104
二、境外所得抵扣税额的计算  106
三、居民企业核定征收
应纳税额的计算  107
四、非居民企业应纳
税额的计算  109
第六节  税收优惠  110
一、免征与减征优惠  110
二、高新技术企业优惠  111
三、小型微利企业优惠  112
四、加计扣除优惠  113
五、创投企业优惠  114
六、加速折旧优惠  114
七、减计收入优惠  115
八、税额抵免优惠  115
九、民族自治地方的优惠  115
十、非居民企业优惠  116
十一、特殊行业优惠  116
十二、其他优惠  116
第七节  关联企业特别
纳税调整  117
一、调整范围  117
二、调整方法  119
三、核定征收  119
四、加收利息  119
第八节  企业所得税的
征收管理  120
一、纳税期限  120
二、纳税地点  120
三、纳税申报  121
课后习题  121
第六章  个人所得税法  123
节  个人所得税概述  123
一、个人所得税的概念  123
二、个人所得税的特点  123
三、个人所得税的产生和发展  124
第二节  纳税义务人与
所得来源地  125
一、纳税义务人  125
二、所得来源地  125
第三节  个人所得税的
征税范围  126
一、工资、薪金所得  126
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
经营所得  127
三、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
承租经营所得  127
四、劳务报酬所得  128
五、稿酬所得  128
六、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129
七、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129
八、财产租赁所得  130
九、财产转让所得  130
十、偶然所得  130
十一、经国务院财政部门
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  130
第四节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  131
 
一、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税率  131
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
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
承租经营所得适用税率  131
三、稿酬所得适用税率  132
四、劳务报酬所得适用税率  132
五、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
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
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
其他所得适用税率  132
第五节  个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和
应纳税额的计算  133
一、个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  133
二、个人所得税应纳
税额的计算  134
三、应纳税额计算中的
特殊问题  142
第六节  个人所得税的
税收优惠  148
一、个人所得税的免税优惠  148
二、个人所得税的减征优惠  149
三、个人所得税的暂免征收  149
第七节  个人所得税的
纳税申报  150
一、自行申报纳税  150
二、源泉扣缴纳税  152
三、扣缴义务人的扣缴期限  153
课后习题  153
第七章  资源税法  155
节  资源税法概述  155
一、资源税的概念  155
二、资源税的特点  155
 
第二节  纳税义务人、
征税对象和税率  156
一、资源税的纳税义务人  156
二、资源税的征税对象  156
三、资源税的税率  157
第三节  资源税的计税依据和
应纳税额的计算  158
一、资源税的计税依据  158
二、资源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159
第四节  资源税的税收优惠和
征收管理  160
一、资源税的税收优惠  160
二、资源税的征收管理  160
课后习题  161
第八章  土地增值税法  163
节  土地增值税概述  163
一、土地增值税的概念  163
二、土地增值税的特点  163
第二节  土地增值税的征税范围、
纳税人和税率  164
一、土地增值税的征税范围  164
二、土地增值税的纳税人  166
三、土地增值税的税率  166
第三节  土地增值税的计税依据和
应纳税额的计算  166
一、土地增值税的计税依据  166
二、土地增值税应纳
税额的计算  170
第四节  土地增值税税收优惠和
征收管理  171
一、土地增值税税收优惠  171
二、土地增值税的征收管理  172
课后习题  172
第九章  城镇土地使用税法和
        耕地占用税法  174
节  城镇土地使用税法  174
一、城镇土地使用税的纳税义务人
与征税范围  175
二、城镇土地使用税的税率、计税
依据和应纳税额的计算  175
三、城镇土地使用税的
税收优惠  177
四、城镇土地使用税的
征收管理  177
第二节  耕地占用税法  178
一、耕地占用税纳税义务人
与征税范围  179
二、耕地占用税税率、计税依据和
应纳税额的计算  179
三、耕地占用税税收优惠和
征收管理  180
课后习题  181
第十章  房产税法  183
节  房产税概述  183
一、房产税的概念  183
二、房产税的特点  183
第二节  房产税的纳税义务人和
征税范围  184
一、房产税的纳税义务人  184
二、房产税的征税范围  184
第三节  房产税的税率、计税依据和
应纳税额的计算  185
一、税率  185
二、房产税的计税依据  185
三、应纳税额的计算  186
第四节  房产税的税收优惠  187
一、免征房产税的房产  187
二、经财政部批准免税的
其他房产  187
第五节  房产税的征收管理  188
一、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188
二、纳税期限  188
三、纳税地点  188
课后习题  188
第十一章  车船税法和契税法  191
节  车船税法  191
一、车船税的纳税义务人与
征税范围  191
二、车船税的税目与税率  192
三、车船税应纳税额的计算与
代收代缴  193
四、车船税的税收优惠  194
五、车船税的征收管理  195
第二节  契税法  195
一、契税纳税人  195
二、契税征税对象和税率  195
三、契税的计税依据和
应纳税额的计算  197
四、契税的税收优惠  197
五、契税的征收管理  199
课后习题  199
第十二章  印花税法和车辆
          购置税法  201
节  印花税法  201
一、印花税的纳税义务人  202
二、印花税的税目与税率  202
三、印花税的计税依据和
应纳税额的计算  206
四、印花税的税收优惠  208
五、印花税的征收管理  209
第二节  车辆购置税法  210
一、车辆购置税的纳税义务人与征税范围  211
二、车辆购置税的税率与计税依据  211
三、应纳税额的计算  213
四、税收优惠  214
五、征收管理  215
课后习题  216
第十三章  城市维护建设税法与教育费附加  218
节  城市维护建设税法  218
一、城市维护建设税的纳税义务人  218
二、城市维护建设税的税率  219
三、城市维护建设税的计税依据  219
四、城市维护建设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219
五、城市维护建设税的税收优惠  220
六、城市维护建设税的征收管理  220
第二节  教育费附加  221
一、征收范围  221
二、教育费附加计征比例  221
三、教育费附加的计征依据  221
四、教育费附加的计算  221
五、教育费附加的减免规定  221
课后习题  222
第十四章  税收征收管理法  224
节  税收征收管理法概述  224
一、税收征收管理法的概念和适用范围  224
二、税收征收管理法的主体及其权利与义务的设定  225
第二节  税务管理  226
一、税务登记管理  226
二、账簿、凭证管理  230
三、纳税申报管理  233
第三节  税款征收  234
一、税款征收的原则  234
二、税款征收的方式  235
三、税款征收的管理制度  235
第四节  税务检查  241
一、征税机关的税务检查权  241
二、税务机关在税务
检查中的权责  242
第五节  税收法律责任  242
一、税务管理方面的法律责任  242
二、税款征收方面的法律责任  244
三、税务检查的法律责任  245
四、税务机关及税务人员税收
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  246
课后习题  246
参考文献  248

前  言
第二版前言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税收法律制度也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确定的全面深化改革总体方案,以及新《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关于“税收法定”的要求,税收改革也取得了重要进展,完成“营改增”,环境保护税通过立法,全面推进资源税改革,房产税、个人所得税、消费税等改革也都在不同层面上取得了积极进展,税收法律制度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些变化给税法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很难为学生选择一本合适的教材。为此编者凭借多年丰富的教学经验,及时捕捉法律制度变化的内在机制,并结合财经类院校人才培养要求,编写了《税法(第二版)》。
在编写过程中,编者吸收了税法研究的前沿成果、已出版优秀教材中的精华内容和现行税法的变化,及时汲取消费税、“营改增”、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资源税以及税收征收管理法等法律法规中的内容,力争将教材内容在出版前做到“近、”。《税法(第二版)》依税法的基本原理、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的逻辑架构,重点阐述了税法的基础理论、实体税法和程序制度,观点准确鲜明、体系清晰完整、文字表述简明扼要。
《税法(第二版)》内容具有如下特点。
(1) 知识体系完整、内容紧密结合税收法律制度的变化。《税法(第二版)》按照学习税法的基本要求构建知识体系,同时注意吸收的理论知识和税收法规内容,体现了我国近期税制改革的动态。
(2) 理论与实践操作有机结合。税法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教学所要解决的是培养学生解决经济活动中涉及的税收问题的能力。因此编者在编写中适度压缩了理论性的叙述,做到 “适度、够用”即可,增加了实用性强的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在正文以及课后习题内容的选取上以紧紧围绕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为中心。
(3) 编写体例有所创新。为了提高教学的实效性,《税法(第二版)》在每章章首都设有“学习要点”,使读者能够快速了解本章的教学内容与要求;每章正文中针对重点和难点均安排了例题与讲解,提高了教学质量;每章末尾均设有“课后习题”,为学生的课后拓展创造了条件。
《税法(第二版)》适用于高等院校财经类专业,亦可作为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国际贸易等专业的教学用书,同时还可供在职的财务人员、企业管理人员以及其他相关人员自学或参考使用。
《税法(第二版)》由哈尔滨金融学院、山东政法学院、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黑龙江工商学院等院校的老师共同编写,具体编写分工如下。
章、第三章由山东政法学院徐贵一编写;第四章、第八章、第十二章和第十三章由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宋鹏飞编写;第七章、第九章、第十章和第十一章由黑龙江工商学院李华编写;第二章、第六章和第十四章由哈尔滨金融学院徐丽编写;第五章由神华物资集团有限公司财务部于萧编写。此外,参加编写工作的还有哈尔滨金融学院的韩劲松、腾笛、邓齐滨、陈丽莉、王梅生,分别负责整理目录、各章学习要点撰写、编写习题答案和课件制作等工作。全书由徐丽统稿。
由于受资料、编者水平及其他条件所限,书中难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恳请同行专家及读者指正。我们的邮箱是huchenhao@263.net,电话是010-62796045。
《税法(第二版)》对应的电子课件和习题答案可以到http://www.tupwk.com.cn/downpage网站下载。

编者    
2018年5月

书摘插画
插图

插图

插图

插图

插图

插图

抢先评论了 “税法(第二版)” 取消回复

评论

还没有评论。

相关产品

加入购物车

大学税法知识读本

EUR €17.99
加入购物车

高中税法知识读本

EUR €12.99
加入购物车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含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注解与配套(第四版)

EUR €17.99
加入购物车

环境法学(第四版)

EUR €38.99

东东购的宗旨是服务喜爱阅读中文书籍的海外人民,提供一个完善的购书平台,让国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沉浸在书香之中,读着熟悉的中文字,回忆着家乡的味道。


安全加密结账 安心网络购物 支持Paypal付款

常见问题

  • 货物配送
  • 退换货政策
  • 隐私政策
  • 联盟营销

客户服务

  • 联系东东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 货物追踪
  • 会员登入

订阅最新的优惠讯息和书籍资讯

选择币别

EUR
USD
CAD
AUD
NZD
NOK
GBP
CHF
SEK
CNY
UAH
ILS
SAR
MXN
KRW
MYR
SGD
HUF
TRY
JPY
HKD
TWD
facebookinstagram
©2020 东东购 EasternEast.com

限时特卖:用“SALE15”优惠券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 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