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20134514
章 引言
第二章 货币与金融统计核算基本问题研究——基于2016 MFSMCG
节 建立货币与金融统计核算体系的目的
第二节 货币与金融统计核算体系的核算对象和范围
第三节 机构单位和机构单位的部门划分
第四节 金融资产分类
第五节 货币与金融统计的核算原则研究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流量与存量分类核算问题研究——基于2016 MFSMCG
节 货币黄金和特别提款权核算问题
第二节 通货和存款核算问题
第三节 债务证券核算问题
第四节 贷款核算问题
第五节 股权和投资基金份额核算问题
第六节 保险、养老金和标准化担保计划核算问题
第七节 金融衍生工具和雇员股票期权核算问题
第八节 其他应收/应付款核算问题
第九节 核算案例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货币统计的理论与框架
节 2016 MFSMCG货币统计建立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2016 MFSMCG货币统计的指标体系
第三节 货币统计的编制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金融统计的基本问题和框架
节 金融统计框架建立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金融统计的基本问题
第三节 金融统计的框架
第四节 金融统计的源数据和资金流量表的编制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金融存流量的源数据与统计数据的转换研究
节 金融流量和存量的微观和宏观核算准则
第二节 MFSMCG和IFRS金融存流量核算异同研究
第三节 MFSMCG和IFRS关于金融流量的衔接框架
第四节 MFSMCG和IFRS关于金融存量的衔接框架
本章小结
第七章 2008 SNA与2016 MFSMCG关于金融存流量的协调性
节 2008 SNA与2016 MFSMCG关于金融存流量的衔接基础
第二节 2008 SNA和货币统计对接的差异与调整
第三节 2008 SNA与货币统计金融存流量的衔接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我国货币与金融统计现状及修订完善建议
节 我国货币与金融统计现状与问题
第二节 完善和修订我国货币与金融统计体系的建议
第三节 案例框架设计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 录
附录A 本书使用的资产负债
附录B 本书使用的概览的合并调整
附录C 本书使用的概览
前 言
为了适应金融发展的需要,规范货币与金融统计标准以及其发布标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货币与金融统计手册》(2000 MFSM)基础上,于2008年正式出版了《货币与金融统计编制指南》(2008 MFSCG),进一步讨论了金融数据的来源、处理、编制过程、数据公布和频率等内容。2000 MFSM和2008 MFSCG二者共同构成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的货币与金融统计体系的核心框架。由于作为货币与金融统计的基础性框架的《2008 年国民账户体系》(2008 SNA)和《国际收支与国际投资头寸手册第六版》(BPM 6)等相继修订出版,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暴露出现行货币与金融统计体系存在的一些缺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于2011年11月正式启动了对2000 MFSM 与 2008 MFSCG 的全面修订。2016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完成了2008 MFSCG与2000 MFSM修改合并版的草稿《货币与金融统计手册及编制指南》(2016 MFSMCG)。
根据2008 SNA,中国国家统计局对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进行修订,在新的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引入了新的概念,拓展了核算范围,细化了基本分类,修订了基本核算指标,改进了基本核算方法。2016年国家统计局发布了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CSNA-2016)。
中国人民银行在参照2000 MFSM基础上建立了货币与金融统计体系,我国货币与金融统计在核算范围、分类以及统计框架等方面与2016 MFSMCG、2008 SNA及CSNA-2016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
《货币与金融统计手册及编制指南》是货币与金融统计的“大纲”,是学习货币与金融统计的权威蓝本。然而其涉及内容广泛,相关定义和原则具有学术性,复杂而艰深,不利于非专业人士阅读,也不利于货币与金融统计相关从业人员快速入门。本书以《货币与金融统计手册及编制指南》为基础,依照……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