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info@easterneast.com

购物车

 查看订单

  • 我的帐户
东东购 | EasternEast
  • 中文书店
    • 畅销排行榜
      • 小说 畅销榜
      • 童书 畅销榜
      • 外语畅销榜
      • 管理畅销榜
      • 法律畅销榜
      • 青春文学畅销榜
    • 热门分类
      • 社会小说
      • 成功/励志 畅销榜
      • 人物传记
      • 大陆原创
      • 绘本童书
      • 影视小说
    • 文学推荐
      • 文集
      • 戏剧
      • 纪实文学
      • 名家作品
      • 民间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新书热卖榜
      • 小说 新书热卖榜
      • 青春文学 新书热卖榜
      • 童书 新书热卖榜
      • 管理 新书热卖榜
      • 成功/励志 新书热卖榜
      • 艺术 新书热卖榜
  • 精选分类
    • 小说
    • 保健养生
    • 烹饪/美食
    • 风水/占卜
    • 青春文学
    • 童书
    • 管理
    • 成功/励志
    • 文学
    • 哲学/宗教
    • 传记
    • 投资理财
    • 亲子家教
    • 动漫/幽默
    • 法律 Legal
    • 经济 Economics
    • 所有分类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搜索
查看购物车 “修订版 小学英语常规课和创新课教学设计五年级下册” 已被添加到您的购物车。
查看购物车 “看得见的中国史(全14册。20余家海内外博物馆经典藏品,300余件国宝级文物图片首次面世!)” 已被添加到您的购物车。
首页历史中国史一口气就能读完的大秦史+大汉史+大唐史+大清史(套装全4册)

一口气就能读完的大秦史+大汉史+大唐史+大清史(套装全4册)

一口气系列讲历史,秦朝一扫六合,汉朝汉武雄风,大唐万国来朝,*后的封建王朝大清,媲美明朝那些事儿,让你欲罢不能,熬通宵也要一口气读完。

作者:覃仕勇 张晓珉 出版社:台海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06月 

ISBN: 9787516822982
年中特卖用“SALE15”折扣卷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全球包邮!
trust badge

EUR €104.96

类别: 中国史 SKU:5d8430c55f9849104540b8f3 库存: 有现货
  • 描述
  • 评论( 0 )

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6822982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两位作者思路清晰,搭配铿锵有劲儿的语言风格,创作令人大呼过瘾、拍案称快的历史佳作;

◆有理有据,不瞎八卦。虽然是通俗史,但各篇文章史实出处有据可查,以认真的态度写有个性的文章;

◆依据史实,正史野读,带你领略大争之世的生存智慧。

◆全新历史写作,流行文化读本,全程讲述大秦帝国的前世今生与盛衰荣辱。

◆多角度探索历史,生动有趣、脉络清晰,既看故事,又学历史。

◆语言风趣幽默,情节跌宕起伏。有《明朝那些事儿》风格。

◆作者有多部畅销书,《宋朝果然很有料》雄踞宋朝类历史书前列。

◆全新历史写作,流行文化读本,全程讲述大秦帝国的前世今生与盛衰荣辱。

◆依据史实,正史野读,带你领略大争之世的生存智慧。

◆依据史实,佐证《如懿传》《延禧攻略》。

◆正史野读,在故事中发现历史的真相。

◆《不容青史尽成灰》作者张嵚、《五代十国风云录》作者姜狼、多篇历史文章发表者郑云鹏、头条号大咖脑洞历史观联袂推荐。

 

内容简介

《一口气就能读完的大秦史》内容简介:

春秋乱世,秦国偏远贫瘠,与蛮族为伍。数百年间,秦穆公、秦孝公、惠文王、昭襄王、秦始皇等君主英明神武,百里奚、商鞅、张仪、范雎、白起等名臣良将运筹帷幄、征战沙场,秦国一步步走向强大,*终一统天下。然而,曾经威震天下的大秦帝国,为何却在短短十几年间土崩瓦解?

 

《一口气就能读完的大汉史》内容简介:

大汉王朝四百多年,从辉煌到没落,贯穿了一桩桩复杂而又传奇的历史事件:楚汉争霸、天下一统、诸吕之乱、巫蛊之祸、征战匈奴、李广难封、王莽代汉、光武中兴、宦官外戚专权、三分天下……一段段精彩纷呈的帝国往事、一个个鲜活而又富有个性的历史人物,让人欲罢不能,必须一口气读完!

 

《一口气就能读完的大唐史》内容简介:

这是一个伟大繁荣的时代,它*辉煌的时候,君明臣贤、国富民强、威震四海、万国来邦;这也是一个混乱不堪的时代,在藩镇割据、宦官当权、牛李党争的作用下,社会矛盾越演越烈,*后,在大规模起义下,这个王朝彻底走向了完结……

 

《熬通宵也要读完的大清史》内容简介:

康熙的身高真的只有一米五几吗?

乾隆为什么要禁《大义迷觉录》?

光绪皇帝的死因究竟是什么?

慈禧是美人儿吗?

清朝灭亡以后,为何很多百姓仍不愿意剪辫子……

新奇的观点,诙谐的文字,著名新浪博主、头条大号覃仕勇新书热销,让你欲罢不能,熬通宵也要读完!

作者简介

覃仕勇

广西博白县人,酷爱读书写字,广西作协会员。著有《历史里的隋唐英雄们》《大唐王朝惹了谁》《两宋时代的牛人》《这才是岳飞》《大东汉》《奏折上的晚明》《天崩地裂三百年——两晋南北朝的泣血悲歌》《功夫皇帝赵匡胤》《一代名相狄仁杰》《隐忍与抗争》《明灭》《是谁在抹黑明朝》《清朝真的很有事》《醒醒吧,太平天国不太平》等多部历史著作。

 

张晓珉

北京人,毕业于北京大学。多年来在《古今传奇》《看历史》等刊物发表文章几十篇。作品有《宋朝果然很有料》《曾国藩成功的秘密》《胡雪岩经商的智慧》《大明神算师:刘伯温》《圣人的哲学:王阳明》等。

目  录

《一口气就能读完的大秦史》目录:

第一章 嬴氏家族的起源 / 1

第二章 从马车夫到贵族 /4

第三章 秦字招牌的来历 /9

第四章 美人一笑失天下 /15

第五章 秦襄公封侯立国 /23

第六章 秦文公奠定国体 /30

第七章 小霸郑庄公霸气外露 /37

第八章 变着花样作死的齐国君主 /45

第九章 春秋首霸的“神操作” /51

第十章 齐桓公的盟主地位让人心悦诚服 /65

第十一章 楚的崛起 /73

第十二章 齐楚对话 /77

第十三章 天子使坏,郑国遭殃 /86

第十四章 秦武公除奸 /95

第十五章 晋国的家务事 /100

第十六章 秦穆公登场 /105

第十七章 秦穆公的人才战略 /117

第十八章 国君昏庸,骨肉相残 /124

第十九章 秦穆公插手中原事务 /133

第二十章 缔结“秦晋之好” /152

第二十一章 晋文公称霸 /161

第二十二章 殽山之辱 /175

第二十三章 秦穆公称霸西陲 /185

第二十四章 秦楚联盟 /196

第二十五章 秦简公改革 /215

第二十六章 秦孝公变法 /225

第二十七章 秦惠文王富国强兵 /234

第二十八章 秦武王问鼎 /243

第二十九章 秦昭襄王远交近攻 /249

第三十章 长平之战与邯郸之围 /255

第三十一章 秦庄襄王归来 /263

第三十二章 吕不韦的手段 /269

第三十三章 秦始皇的手腕 /274

第三十四章 统一之路开启 /276

第三十五章 刺秦 /282

第三十六章 楚国的覆灭 /287

第三十七章 千古一帝 /293

 

《一口气就能读完的大汉史》目录:

序言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1

第一章 建国之路/1

秦王朝灭亡的秘密/1

楚汉争霸/5

天下第一智囊———张良/9

刘邦的外交术/12

第二章 统一天下/17

《鸿门宴》隐藏的秘密/17

天下归汉/22

天下第一战神———韩信/25

囚禁岁月/31

被逼“造反”/37

韩信被杀的真正原因/40

第三章 这个女人不简单/47

一代帝后———吕雉/47

为夫下狱,还是两次/50

戚夫人与吕后/54

夺嫡之战/56

大势已定/62

出来混,开始还/64

第四章 女主中兴/71

中国第一狠女人/71

临朝听政/76

开始诛杀皇子/78

“赵王”的诅咒/81

逃过一劫/84

诸吕被诛/90

第五章 繁荣时代/98

拥立风波/98

四个女人的战争/100

匈奴的由来/107

和亲匈奴/114

吕后抉择/118

第六章 战争年代/122

汉武大帝/122

讨伐匈奴/127

马邑之谋/132

王恢惨死的秘密/134

第七章 群星闪耀/138

双星闪耀———卫青/138

双星闪耀———霍去病/145

飞将军———李广/149

反求诸己/153

李广惨死/155

第八章 汉武帝的晚年时代/160

含冤入狱/160

史公受刑/165

小人得志/167

色衰而爱弛/170

爱弛则恩绝/173

“尧母门”事件/176

第九章 新的时代/180

巫蛊之祸/180

太子“造反”/185

真相大白/189

临终托孤/192

最后的汉武帝/196

第十章 王莽篡汉/202

老王家的前世今生/202

王莽崛起/206

杀人于无形/208

儒学毁灭了汉朝?/214

一场改革闹剧/219

天下大乱/222

第十一章 光武帝的那些事/226

唐姬误会/226

跳舞发财/228

进击的庄稼汉/232

京城深造/233

刘秀的梦想/235

一句谶语/240

第十二章 起兵造反/245

帮兄造反/245

骑牛上战场/8

“好汉”加盟/251

震惊天下/255

皇位之争/257

更始帝———刘玄/260

第十三章 昆阳之战,新朝灭亡/265

六张王牌/265

浴血突围/268

喋血昆阳/270

哭泣的新郎/273

王莽灭亡/279

第十四章 新的征途/284

雄关漫道真如铁/284

推心置腹/286

而今迈步从头越/289

刘玄败亡的原因/291

赤眉军的由来/293

第十五章 与赤眉军的较量/298

抓阄上位的皇帝/298

刘玄惨死/300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303

“无敌”的赤眉军/307

第十六章 大汉帝国/311

击溃赤眉/311

统一天下/314

二代的重要性/317

明章之治/320

尾声———帝国完结/323

 

《一口气就能读完的大唐史》目录

第一章平庸皇帝/1

我本乱世一“石子”/1

唐朝国号的由来/3

唯恐天下不乱的老四/6

优柔寡断的李建成/9

李世民的一步烂棋?/14

第二章贞观之治/21

玄武门之变/21

太子到底是谁/26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29

一代天骄———武则天/34

出水芙蓉惹人怜/38

步入宫门仇四海/41

第三章多情柔弱之帝/46

狐媚惑主/46

后宫风云录/49

晋升昭仪/54

小公主惨死的秘密/56

大杀天下/64

诛杀长孙无忌/70

爱情博弈恩怨录/75

涅?重生,重新做人/78

第四章大周武皇帝/82

李弘之死/82

李贤被贬/85

高宗归天/90

李哲被废/93

扬州叛乱/99

一块石头引起的血案/104

夺嫡大战/107

重立庐陵王/112

第五章临危复命/115

武则天退位/115

唐中宗登基/119

韦氏篡权那些事/125

太子之乱/130

唐中宗死亡之谜/135

韦后专权/139

李隆基诛杀韦后/143

第六章禅位皇帝/153

姑侄斗法/153

决战太平公主/160

开元盛世/166

后宫的那些事/168

外廷的互殴舞台/172

两相登台/179

张九龄失宠/185

最后一根稻草/190

诛杀太子一伙/195

第七章安史之乱/201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杨贵妃/201

大唐第一混混:杨国忠/206

李林甫败亡/210

安禄山的那些事/215

大唐第一战神/220

杨国忠逼反/223

安史之乱/226

第八章天下大乱/230

潼关失守/230

逃离京城/233

马嵬驿之变,贵妃陨落/236

唐玄宗退位/239

《长恨歌》的最后结局/242

第九章藩镇割据/250

史思明的崛起/250

史朝义叛变/255

安史之乱的结局/258

仆固怀恩造反/261

想除“祸害”,反被“祸害”除/266

一个致命的祸根/270

永贞革新/272

无法“中兴”的大唐王朝/274

第十章宦官专权/278

疯狂的时代/278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279

甘露之变,会昌灭佛/281

第十一章最后的时代/284

最后一个明君/284

余音绕梁,至今难忘/286

 

《熬通宵也要读完的大清史》目录:

第一章 清朝的特色制度 

◎“蝌蚪”形满文的由来 

◎关于清朝帝位的传承 

◎清朝皇帝不与后宫女人共同过夜 

◎清朝女子并不都裹脚 

◎清朝严禁外国女子在中国生活 

◎乾隆修书是文化盛举还是文化浩劫 

◎令人感慨无限的清朝奏疏和朱批 

◎爱新觉罗氏是不是宋徽宗后裔 

◎大清龙旗悬挂英格兰之谜 

第二章 后金的崛起 

◎努尔哈赤的祖父和父亲无故冤死 

◎努尔哈赤是被明朝逼反的吗? 

◎努尔哈赤到底有多强悍 

◎与绝世美女东哥有关的故事 

◎皇太极名字的由来 

◎很有性格的阿巴泰拒婚之谜 

◎皇太极可爱,但不质朴 

◎皇太极喜爱的宝物,乾隆却嗤之以鼻 

◎皇太极与海兰珠的故事 

第三章 清朝入关 

◎清朝捡漏入关之说 

◎多尔衮怒斥朝鲜进贡美女真丑 

◎吴三桂在明清交替之际的历史作用 

◎大清肇兴,此人功不可没 

◎如何给洪承畴准确的定位 

◎顺治与董鄂妃凄美爱情的前后 

第四章 康熙大帝 

◎鳌拜其实只是康熙的假想敌 

◎康熙时期的两部伟大文学作品 

◎康熙身高一米五几?这里有最富说服力的证据 

◎此清朝名将想把日本变为中国一省 

◎大清名臣李光地的另一面 

第五章 雍正大帝 

◎何以雍正夺嫡篡位之说仍不停息 

◎雍正到底有没有篡夺皇位 

◎雍正为什么杀了他曾经的知己年羹尧 

◎雍正时期的禅让制度 

◎岳飞后裔被皇帝称为“三朝武臣巨擘” 

◎雍正与宋仁宗比“仁义” 

◎雍正炼丹致死之谜 

◎雍正死后到底有没有头 

◎最勤政的雍正却丢了贝加尔湖 

第六章 乾隆大帝

◎乾隆把亲生女儿下嫁给了孔子后裔吗 

◎乾隆骂纪晓岚是文学妓娼 

◎乾隆为什么要禁《大义觉迷录》 

◎说说乾隆帝的十全武功 

◎乾隆以狮子搏兔的精神来平定大小金川叛乱 

◎清军四次大规模进攻缅甸失败之谜 

◎乾隆修十三陵,调包换东西 

◎乾隆八十寿丢库页岛 

◎乾隆帝的爱情表达方式让人欲哭无泪 

◎乾隆为试婚女子赋诗 

第七章 由盛转衰的嘉、道、咸三朝 

◎禁宫中遇刺最多的皇帝 

◎清朝贝勒爷误家误国,其父天天盼其早死 

◎大清四品翎顶将军华尔到底是英雄还是流氓 

◎清朝对皇子的教育 

◎清官爷爷与贪官孙子 

◎大清小贩在紫禁城卖馒头 

第八章 女人当国(上) 

◎慈禧是美人吗 

◎一杯残茶选定的皇后 

◎同治中兴:纸糊的辉煌 

◎丁宝桢设计斩杀慈禧心腹 

◎“杨乃武与小白菜”冤案的背后 

◎清朝惊世奇案之刺马案 

◎红顶商人胡雪岩商海沉浮 

◎左宗棠收复百万领土之功 

◎慈禧为何要光绪帝称自己为“亲爸爸” 

◎慈禧为什么要称为“老佛爷” 

第九章 女人当国(下) 

◎光绪皇帝的死因 

◎离奇的“丁未大参案” 

◎晚清状元的气节表现不输文天祥 

◎慈禧属羊偏喜欢吃虎 

◎慈禧太后的海量陪葬品 

◎清末女英雄抗击八国联军 

◎龚自珍后人是否引导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清朝有哪些名将 

 

 

前  言

《一口气就能读完的大秦史》序: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以我多年读史的体会,培根这句话是相对于那有大智慧、大学问的人来说的。而对于我,除了增加点业余爱好、愉悦一下心情外,没有任何明智的迹象。

  我自打初中起,就捧着一本《史记》在看,倒不是说我有多聪明,看这种让很多大人都觉得枯燥无比的书籍,而是由于我们那个时代,可供学生阅读的课外读物实在少得可怜,只好用家里那几本经过“文革”浩劫后,残存下的老“古董”来打发时间,不想却因此落下了爱阅读历史书刊的毛病。久而久之,竟不知不觉应了孔老夫子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

  不过,读史也不是一点好处没有,从小的方面说,起码能充实自己,时不时的在同学们面前炫一把。另外,读史的人凡事爱问个出处,因此,那些未经证实的传闻及八卦,哪怕你登在头版头条,轻易不会相信,对电信诈骗更是有着天然的免疫力;从大的方面说,那就不得了,比如它能增加你做为中华民族一员的自豪感和自尊心,知道自己的国家是世界上文化起源最早的国家之一,拥有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在人类历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等等。

  而我第一次听说司马迁的名字,是在读书的时候,是学习收录在教学课本中的毛主席的《为人民服务》里有一句“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教我们语文课的是张老师,她好像有说不完的故事,讲起课来总爱结合内容即兴给我们来上一段,让我们听得津津有味。这不,在学习这篇课文的时候,她就特地给我们讲了司马迁与他的《史记》的故事。恰好我家就有一本《史记》,于是就拿它来消磨时间,而我父亲也是教语文的中学老师,不懂随时可以问。

  高考的时候,我本来是要选文科的,可老爷子说文科录取线太高,担心我考不上,况且可供选择的志愿没有理科多。父命难违,加上自己心里没底,我就这样成了一名理科男。可由于中毒太深,在大学期间,竟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了阅读历史、文学上,几乎把学校图书馆的文史类图书借了个遍。

  随着年纪的增长,我竟对春秋战国那段精彩纷呈的历史简直到了痴迷的程度,于是就产生了试着写点什么的冲动。经过好长时间的琢磨,发现那段历史精彩的人物和事件众多,不知从何下笔。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极大激发了国人自信心,随之来的是民族意识的觉醒,“民族复兴”、“中国梦”等已不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而是体会在了每位中华儿女的实际行动中。追根朔源起来,奠定中华民族大统一的人,不就是秦始皇吗?由此受到启发,因此,才写了这部《一口气就能读完的大秦史》。

  秦始皇嬴政是伟大的,他创立的大秦帝国,对中国和世界历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标志着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统一局面的形成,而且奠定了中国长达两千余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西方人有句彦语: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秦始皇能成就“千古一帝”的伟业,是他的祖先历经千年、无数代人用鲜血和汗水才积聚来的,他本人也不是孙猴子,能从石头里蹦出来。

  由于史料短缺,本书遵从司马迁的说法,将秦人的起源归到一个女人身上。可司马迁也未能免俗,将华夏民族人类的起源全都扯到黄帝身上,把这个叫女修的女人定性为黄帝的第六代后裔。

  中国人关于姓氏的起源,按照《说文解字》说:古之神圣母,感天而生子,故称天子。从女从生,生亦声。《春秋传》曰:天子因生以赐姓。由此说明,人是母亲生的,因而最古老的姓氏,如炎帝的姜,黄帝的姬,舜帝的姚等等,都从女。并且只有身份极其高贵的人,才配有姓。秦人的先祖伯益因协助大禹治水有功,被舜帝赐姓为“嬴”,还是离不开女。至此,秦人终于加入贵族集团。嬴氏家族到秦始皇统一中国时,就穿越了中国历史上有史可查的最漫长的夏、商、周三个朝代。

  伯益被大禹的儿子杀死后,秦人在整个夏朝是基本没戏。商汤崛起,秦人在部落首领费昌的带领下,协助商汤打败了夏朝末代君王夏桀,又重返贵族行列。

  商纣王在位,蜚廉、恶来父子充当打手,成了商纣王朝的帮凶。周武王灭商建周,秦人被边缘化,不断西迁,沦落到与戎人杂居的境地,这就是后来中原各诸侯将他们视为戎狄的原因。

  直到周孝王时期,秦人首领非子因为周王室养马有功,被封在秦地,他们就以地名为族称,“秦”即来源于此。

  西周末年,周幽王在作死的路上越玩越大,犬戎乘机攻入镐京,秦襄公保卫周王室、拥立周平王有功,正式被封为诸侯国,“秦”也升格成为国号。之后一直延续了下来,直到秦始皇统一中国。犬戎人将镐京砸了个稀巴烂,王室被洗劫一空,周平王自然恨之入骨。耍了点手段:将犬戎世代居住的岐山以西地区“赐”给秦襄公。说只要将犬戎人赶走,那些土地就归他。

  周平王此举无疑是以堂而皇之的理由,鼓励和怂恿属下用武力去强抢他人的住宅。尝到甜头的秦人,终于悟出一个道理,想扩充地盘就得用拳头说话。以至于后来的历代君主都把侵略扩张的行径,视为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事,通过不断征战和抢掠,将自己这个起步最晚的西陲小国,锻造成了军事实力最强大的诸侯国。

  本书用通俗的语言,以秦国为主线,结合当时的天下大势,跟随他们向东扩张的步伐,再现春秋战国那段浪澜壮阔的画面,感受华夏民族由分裂到大统一进程中那大气磅礴的气慨。

 

《一口气就能读完的大汉史》序言: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秦始皇三十六年  (公元前 211  年),为了巡视这个无敌的帝国,秦始 皇开始了第五次出巡,也是他最后的一次旅行。

  史料记载,如果要说这次出巡的场面,用四个字足矣———惊天动地。 秦始皇出巡的当天,咸阳城所有的百姓都要到在大街上,等待着跪 拜君王。那场面,真可谓人山人海、摩肩接踵、万人空巷。秦始皇的车

  队的奢华程度,更是让人瞠目结舌。 要知道,历代帝王出巡,无不要彰显自己的财富,所以秦始皇的车队更是奢侈无比,光前呼后拥者,就多达五千人。

  这么多的人,要是走乱了,那还不乱套了?所以这些人,要排成三个方阵前进。

  第一个方阵为  “护军方阵”。他们手持长枪利刃,身骑高头大马,威风凛凛、耀武扬威地走在队伍的最前面,负责开路护驾。看那车骑如云,枪戟蔽日,真是杀气腾腾、生人莫近。

  第二个方阵为  “卤簿旗幡方阵”,就是那些举旗的人。不要小看这些人,这个仪仗队可是烘托气氛、渲染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这些人,谁知道这是秦始皇出巡呢? 他们举的旗子分两种:悬挂侧面、迎风飘扬的为   “旗”;直挂上面、

  长条形的旗子叫  “幡”。这些旗子和幡子更是五彩缤纷、绚烂至极。 这些旗幡中,除了最大、最醒目的    “大秦黑色招牌旗” 外,还有鸾凤赤方旗、雉尾旗、孔雀旗、单龙黑字旗、双龙赤红旗、龙头幡、豹尾幡、降引幡、羽保幡,等等,真可谓  “百羽齐集、百旗争鸣”。

  位于最后面的方阵,为秦始皇的本阵,即  “战车方阵”。

  这些  “战车”,就是秦始皇的御车,也称为  “辂车”。根据种类和质地的不同,这些车分为大辂、玉辂、金辂、象辂、革辂、木辂等。根据它们的等级,分给各个阶级的人乘坐。

  在这些辂车周围,分布着衣着鲜明的皇家禁军。这些勇士身着华丽耀眼的铠甲,手拿豹尾枪、弓矢、仪刀等精良的武器,尽显大秦“虎狼之师”的威严。单是被这支军团的气魄所笼罩,就会让人不寒而栗。在这些皇家禁军两侧,更靠近辂车的一侧,有着为皇帝服务的宫女和太监。

  这些宫女和太监,女的身条婀娜多姿、青春靓丽,太监年轻英俊、帅气无比,这真是一群  “俊男靓女” 呀。在他们手中,怀抱着各种金香炉、金香盒、金唾索、金盆、金瓶、金交椅、金马桶,等等。这些皇家御用之物,一个价值连城,珍贵无比。

  可见,秦始皇把它们拿出了,就是要彰显自己的财富,让大家知道知道,什么叫作   “堆金积玉”,什么又叫作 “富甲天下”!

  在这个战车方阵的最中心,由六匹高头骏马拉着的马车,就是秦始皇的天子座驾了。座驾上,有一个巨型的九龙华盖,远远看上去,就像是一朵巨大的蘑菇。在这个  “蘑菇” 的下面,秦始皇就巍峨端正地坐在那里。

  此时的秦始皇,看着左右庄严威武、簇拥自己的臣子;瞅着那些跪拜接驾、连头都不敢抬的老百姓;他此时此刻的心情,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了———爽!

  朕,是天下至高至大、至尊至贵之人;朕,是掌管天下所有财富和权势的人;朕,说的每一句话,所有臣民都要洗耳恭听,对联俯首帖耳;朕,干的每一件事情,所有臣民都要全力以赴,绝无异议…… 朕,就是这个天下的主人。 然而,没有一个人知道,在这个本该属于秦始皇的舞台上,历史这个导演,他已经开始悄悄换人了。 史料记载,在这群不起眼的群众演员、跪拜的百姓中,有一位英俊潇洒、气宇轩昂的年轻人。虽然他只有二十四岁,但是此时的他,已经 能够力压万夫,气魄盖世了。

  面对秦始皇威风凛凛、盛况空前的车马仪仗,这个少年毫无惧色,他不屑地对自己的叔叔项梁说道:“早晚有一天,我能够取代他!”

  “彼可取而代也!”

  这个志比天高,夸下海口的少年,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四年后,即公元前206年,伴随着阿房宫的熊熊大火,秦朝的雄伟基业,就在这位少年的手中戛然而止。而这位少年,也完成了自己的宿命,为自己的祖先完成了复仇。

  这位少年,就是楚国名将项燕之孙,未来的西楚霸王项羽。

  史料记载,在这个舞台的另外一侧,一个非常不起眼的角落,一个几乎让人遗忘的阴影下,历史这个导演,依旧挥舞着手中的聚光灯,准确而无误地打在了另一个人身上。

  这是一位已经过了不惑之年,仅仅比秦始皇小三岁,几乎与秦始皇同一时期的人!

  当看见秦始皇宛若天上的太阳,辉煌无比,照耀四方的时候,这个男人,他只是怀着羡慕之情,发自内心地感慨道:   “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也许,当时连他自己也不相信:从这一刻开始,历史这个导演,已经彻底抛弃了秦始皇,也抛弃了这个大秦帝国,而这个异常低调的男人,已经被独具慧眼的历史所选定。

  在历史的安排下,这个男人,将成为这部书的第一主角;这个男人,将开创一个崭新的时代;这个男人,也将像秦始皇一样君临天下,受万人所敬仰!

  这个男人,就是未来的汉高祖刘邦。

  那么,这个异常低调,甚至毫无大志的刘邦,他是怎么开创大汉王 朝,最后登基为帝的呢?这个维持了数百年的大汉帝国,又有什么奇闻 趣事呢?

  现在开讲!

 

《一口气就能读完的大唐史》序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又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一个智慧的时代,又是一个愚蠢的时代;这是一个讲信用的时代,又是一个欺骗的时代;这是一个光明的时代,又是一个黑暗的时代。

  ———狄更斯《双城记》

  那么,本书介绍的这个时代,又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呢?

  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于公元618 年拉开序幕,一直到公元907 年落幕,共经历二十一位皇帝,历时二百八十九年。

  这个时代,我们称之为“大唐王朝”。

  这是一个伟大繁荣的时代,它最辉煌的时候,君明臣贤、国富民强、威震四海、万国来邦,即使到了千年后的今天,在大洋彼岸的很多国家里,还有振我中华、扬我国威的街道,我们称之为———唐人街。

  这也是一个混乱不堪的时代,在安史之乱后的一百五十多年里,这个王朝藩镇割据、宦官当权、牛李党争,社会矛盾愈演愈烈,各种冲突也越来越多。最后,民不聊生,爆发大规模起义,这个王朝终于退出了历史舞台,彻底走向了完结。

  一个伟大而神奇的王朝,为什么会虎头蛇尾地走完一生呢?它那辉煌、璀璨的文明,又是谁缔造、建设的呢?在将近三个世纪的时间里,这个曾经繁荣昌盛、不可一世的王朝,又是如何逐渐腐败透顶,最终彻底灭亡的呢?

  翻开这本书,你就会知道这一切的答案。

 

免费在线读

《一口气就能读完的大秦史》文摘:第四章 美人一笑失天下

  平心而论,周宣王执政的前三十几年,还是比较开明勤政的,确实让大厦将倾的大周王朝牛了一下。但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昙花一现。周宣王三十九年,西部有个姜戎部落,公然向周朝叫板。文治武功的周宣王,自然不能容忍有人挑战自己的权威,亲自领兵讨伐,决心要教训一下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竖子。

  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也许是中央军久不打仗,又可能是对地形不熟,总之这次被教训的对象,不是姜戎,而是大周。自己端着盘子给别人送菜,周宣王带去的队伍,被人家一勺烩了,损失殆尽。奇耻大辱,这口气实在难咽。周宣王就想在全国“抓壮丁”,补充兵源,却遭到一班老臣的极力反对,只好作罢。

  郁闷异常的周宣王在返回京城时,听见街道有儿童在唱歌,歌词是:月将升,日将没;糜弧箕胞,几亡周国。这段歌词很直白,周宣王听了很疑虑,就连忙召集人们开会,分析讨论这歌词的内容。

  召公捻着山羊胡子说:“糜,是山桑木,做弓用的。箕,是一种草,可以编成箭袋。据卑职看来,会有动乱发生。”

  周宣王说:“那我放姜戎一马(其实应该是求人家放一马才对),不备打仗了,把军火库里的弓箭全部烧光,这不就行了吗?”可伯阳父说:“‘月将升,日将没’意思是阴盛阳衰,看来要有女人出来扰乱朝廷了。”

  周宣王听完后心神不宁,闷闷不乐地回到后宫,跟老婆姜后把办公会议的情况说了一遍。姜后说:“宫中发生了一件怪事,我正想跟您说呢。”周宣王:“啥事?”姜后说:“您老爸留有一个宫女,五十多岁却怀了四十年的孕,昨晚才生出一女婴,你说怪吧?”“有这样的事?”

  于是,让人把那宫女叫来逼问缘由,那老宫女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说:“冤枉啊,我这辈子连男人都没碰过啊!这事要怪就怪你老爸……”为了方便阅读,在此有必要将这传说的故事做个梳理。

  原来在夏桀末年,天上突然飞来两条龙降落在王宫里,桀王虽然残虐,可看到两个大家伙占了自己的老巢,也非常害怕,就想杀了它们。太史掐指一算,杀不得!既然杀不得,只好将它们撵走。那太史再算,又不吉利。桀王不耐烦了:“杀不行,撵也不行,你倒是说个行的办法啊。”

  太史装神弄鬼地算了半天,出了个馊主意,对桀王说:“神龙下凡,不如留下精气,再放它们回去,必有后福。”精气算个什么玩意?那东西能留吗?别急,但凡装神弄鬼之人,自有他糊弄人的办法。于是,就按太史的指点,让两条龙吐了些唾液,用金匣子盛装并收藏了起来。

  夏朝灭亡后,这个金匣子就到了殷商的手里,自殷商以来历经六百年,一直没人敢动过。到了周厉王当政时,这哥们好奇心忒重,非要打开看看。这一看就出事了,一失手,唾液全洒在了地板上,黏稠稠的一片,擦又擦不去,洗又洗不掉。

  周厉王不知怎么就想了个歪主意,命宫女们脱光衣服,赤身裸体地在地板上狂魔乱舞。别说,这招还挺管用,那些唾液一会儿就化成一只蜥蜴一样的动物,直奔后宫,一个无辜的十二岁小宫女就这样不明不白地怀了孕。

  周厉王差点没气疯了,在自己的后宫竟然会发生未婚先孕的事情,哪个色胆包天的,敢在太岁头上动土?等老子查出来非扒了他的皮不可。于是,就命人把小宫女抓来,严刑逼供之下,那小宫女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总之一句话,自己没干过见不得人的事。

  好,你不说是吗,我就先把你关起来,这一关就是四十年。

  周宣王听完后也感到很蹊跷,联系起那童谣,周宣王总感觉这是个不祥之兆,问他老婆:“那女婴呢?”

  ……

《一口气就能读完的大汉史》文摘:楚汉争霸

 

  作为中国历史上家喻户晓、众人皆知的大戏,两千多年来,《鸿门宴》 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反复研读。古往今来,也诞生了不少深谙此戏的学 者、学究。

  但是,您可能还不知道,这场鸿门宴的精彩程度,要比您想象中的还 要精彩得多。

  有人说: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鸿门宴,实际上就是五个 “明白人”,陪一个 “糊涂蛋”吃的一顿饭。

  事实,正是如此!

  这部大戏的起因,我就不再阐述了,无非是一个人 “脑子短路”的结果。

  公元前206年十月,刘邦率军攻入咸阳,因为贪恋阿房宫的金银财宝、性感美人,他命人把守函谷关,不让其他诸侯入关。他准备当一个名正言顺的 “关中王”,从此逍遥快活一生。

  当然,刘邦这样做的结果,大家都知道。 《史记》的作者司马迁,他更是不费笔墨,用简练精辟的话语写道:“闻沛公已破咸阳,项羽大怒。”

  可见,项羽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刘邦也彻底悬了!

  殊不知,在这段家喻户晓的历史中,有两个很小的问题,两个经常被人 “忽视”的问题:

  第一,项羽为什么 “大怒”?

  第二,项羽为什么 “要大怒”?

  首先回答第一个问题:

  根据 《史记》的记载,项羽大怒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第一,汉军内奸曹无伤的密报,说刘邦要自立为王:

  “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第二,项羽 “亚父”范增的 “恶意中伤”:

  “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 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 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

  意思是说,以前刘邦居住山东的时候,他就是一个地痞、流氓、无赖。 如今进了咸阳,他却什么都不要,财宝也不取,女人也不幸,这是要收买 人心,自立称王呀!而且,我看这小子浑身冒青烟,有左青龙、右白虎的 劲头,还是一个五彩颜色的,这是天子才拥有的气呀!

  范增的这段话,看似说得头头是道,但是细细品味后,这里就一个中 心思想———栽赃陷害!

  要知道,刘邦不取财宝、不幸女人,怎么就成收买人心,自立称王了?

  也许,人家改邪归正了,或者当天身体不好呢?至于王者之气,那就更不靠谱了,谁见过呀?王者之气又不是PM2.5,你说有就有?给个数据、指标、浓度。

  再重复一遍,这就是在有意 “栽赃陷害”。

  话虽如此,但是范增的这番话,还是收到了奇效,至此,项羽  “大怒”。

  作为项羽最信任的谋士,“亚父”范增的这番话,确实能够勾起项羽无限的怒火。但是,范增到死也没有明白,项羽真正愤怒的原因,不是因为刘邦的所作所为,或者是准备跟他争夺天下。

  项羽真正愤怒的原因,是因为一样东西,一样能够满足他虚荣心和自尊心的东西。

  这个东西,就是我们常说的面子。

  ……

 

《一口气就能读完的大唐史》文摘:出水芙蓉惹人怜

  俗话说,名不正则言不顺,既然大唐历史的女一号已经出场了,那么我们必须交代一下,为什么叫她武则天。

  “则天”这两个字,并非这个女子的本名,而是皇帝李显给她起的尊号“则天大圣皇帝”中的前两个字。

  咱们前面讲过了, “则天”是取自《论语》“唯天为大、唯尧则之”,霸气十足,美则美矣,但毕竟是“尊号”,不是她真正的名字。

  那么,这位武则天,她有没有名字呢?

  武则天真正的名字,历史上有两个,第一个是她当了皇帝后,为了永载史册,她自己取的,名为“武?”。

  这个“?”字,是一个独创字,意思为“日月当空”,说自己就是太阳和月亮,照耀着自己的万里江山。要知道,虽然这个名字魄力十足,但是这是她六十七岁当皇帝时候的名字。在那之前,她到底叫啥?

  根据现代的很多连续剧台词,我们管她叫“武媚娘”,实际上这也不是她的本名,这是唐太宗为了好玩(后面再讲),专门给她娶的一个名字,而得到这个名字,也是武则天进宫以后的事情了。

  那么,这位历史上如雷贯耳,中国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她真正的名字,到底是什么呢?

  迄今为止,没有一个人,知道这个答案!

  好吧,不管你怀疑也好,瞠目结舌也罢,这位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再无一家的女皇,就是一个“无名英雄”,一个“有姓无名”的女子!

  因此,在武则天死后一千多年里,人们只要一提到这段历史,都称这个女子为“武后”。后来,到了民国时期,随着近代思想的崛起、女权运动的兴盛,这时人们才发现,这么一位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女皇帝,为什么能用一个“后”字呢?这怎么能彰显她特殊的身份呢?

  于是,人们根据约定俗成的原则,就用她的尊号起名,从此叫她“武则天”了。

  以上,就是这个霸气十足“武则天”名字的由来。

  ……

《熬通宵也要读完的大清史》文摘:与绝世美女东哥有关的故事

 

  明朝时,关外女真分为东海、海西、建州三大部分。

  东海女真散居于黑龙江流域,部落繁多却呈分散状态,并没有相对稳定的政治势力。

  海西女真有叶赫、哈达、乌拉、辉发四大部落,统称海西四部。

  建州女真分为建州卫、建州左卫、建州右卫三部。

  今天要讲的女主角是海西叶赫部首领布斋的女儿,名叫叶赫那拉.布喜娅玛拉,后人管她叫东哥。

  东哥的先世姓土默特氏,本是蒙古族,因灭掉扈伦那拉部,改姓那拉氏。那拉是太阳的意思。

  以太阳为姓的叶赫部依险筑城,称雄于海西女真,并渐有统一女真之想。

  东哥的出生,让叶赫首领统一女真的想法变得更加强烈。

  据说,东哥出生时,叶赫部的萨满(巫师)预言说:此女可兴天下,可亡天下。

  而东哥在七八岁跟哥哥布扬古出去打猎时,就吸引了一大片一大片人们的目光,人们都说,这个小女孩,将来一定是世间罕有的美女!

  在人们的赞美中,东哥的美名就像长了翅膀一样传遍了女真各个部落。

  许多部落首领都想尽办法来见东哥一面,见过之后便终身难忘。

  甚至人发誓非娶此女不可,不惜代价。

  东哥是万历十年(1582年)出生的,万历十九年(1591年)那年,她只有9岁,哈达部首领歹商就迫不及待地前来求婚了。

  早就想吞并哈达部的叶赫首领布斋和他的弟弟纳林布禄同意了歹商的求婚,让歹商亲自迎娶。

  歹商不知是计,准备了丰厚的聘礼,欢欢喜喜地来了。结果,在半路就被叶赫伏兵送上了西天。

  轻而易举地收获了聘礼及大批哈达的土地、物资、奴隶的布斋高兴得忘乎所以,把东哥紧紧搂在怀里说:你就是上天赐予叶赫部落的一大宝贝!有了你,不愁叶赫不能统一女真!

  可是,建州左卫的爱新觉罗族在统一女真这件事上,步伐走得更快。

  说起来,叶赫那拉氏和爱新觉罗氏两个家族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

  元末明初时,两家互相攻伐,打得你死我活。

  在一场大决战中,爱新觉罗家族的头领为了使叶赫那拉氏臣服,指着大地说:“我们是大地上最尊贵的金子(爱新觉罗是金子的意思)!”

  叶赫那拉的首领听了大笑,指着天上的太阳说:“金子算什么,我们姓它。”

  就在那一场大战中,叶赫那拉氏打败了爱新觉罗氏,成为当时女真族最大的部落。

  现在,爱新觉罗氏的当家人是努尔哈赤,此人凶悍强横,用铁腕手段统一建州三卫,成为了建州女真的首领。

  按照这势头发展,统一女真的恐怕不是他们布斋和纳林布禄兄弟,而是这个该死的努尔哈赤。

  不行,必须扼杀住努尔哈赤的势头。

  为此,布斋和纳林布禄兄弟召开有哈达、辉发,乌拉等部落首领参加的联席会议,准备搞一个大联盟,干掉努尔哈赤。

  哈达、辉发部热烈响应,乌拉部却无动于衷。

  为什么会这样呢?

  布斋挠了挠后脑勺,乌拉是个实力强大的部落,要是他不参加,打努尔哈赤就没有胜算。

  布斋问,你为什么不肯加入联盟呢?

  乌拉部首领满泰说出了原因,他的弟弟布占泰要娶到东哥才肯出兵。

  原来是这样,那没问题。

  布斋满口答应这桩婚事,并接受了满泰的聘礼。

  这样,布占泰以叶赫女婿的身份,率三千乌拉兵加入了联军。

  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九月,叶赫部、哈达部、乌拉部、辉发部,再加上长白山朱舍里、讷殷二部,蒙古科尔沁、锡伯、卦尔察三部,共九部,结成了以叶赫部为首的九部联军,号称3万人,浩浩荡荡地直奔建州老营佛阿拉扑来。

  联盟里的所有人,包括十一岁的东哥,都以为,努尔哈赤这回死定了。

  可是,谁也没有想到,努尔哈赤却在古勒山的山上布下了绊马阵,将九部联军杀得溃不成军。

  蒙古科尔沁首领明安的马匹陷入泥潭,为求脱身,不得不脱掉盔甲内衣,赤身裸体地跳上另一匹无鞍马仓皇逃窜。

  东哥的未婚夫乌拉部首领满泰之弟布占泰被活捉。

  ……

 

 

抢先评论了 “一口气就能读完的大秦史+大汉史+大唐史+大清史(套装全4册)” 取消回复

评论

还没有评论。

相关产品

加入购物车

图说中国历史·战国(权威疆域版图、专业战争地图,用地图重现历史的变迁;正说历史名人、正解历史事件,用文字追溯历史的底蕴。探访历史遗迹、鉴赏奇珍异宝,用图片记录历史的沧桑。)

EUR €30.99
加入购物车

明朝那些事儿全集 增补版

EUR €237.91
评分 5.00 / 5
加入购物车

图说中国历史·秦(权威疆域版图、专业战争地图,用地图重现历史的变迁;正说历史名人、正解历史事件,用文字追溯历史的底蕴。探访历史遗迹、鉴赏奇珍异宝,用图片记录历史的沧桑。)

EUR €30.99
加入购物车

大国宪制:历史中国的制度构成

EUR €52.99
评分 5.00 / 5

东东购的宗旨是服务喜爱阅读中文书籍的海外人民,提供一个完善的购书平台,让国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沉浸在书香之中,读着熟悉的中文字,回忆着家乡的味道。


安全加密结账 安心网络购物 支持Paypal付款

常见问题

  • 货物配送
  • 退换货政策
  • 隐私政策
  • 联盟营销

客户服务

  • 联系东东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 货物追踪
  • 会员登入

订阅最新的优惠讯息和书籍资讯

选择币别

EUR
USD
CAD
AUD
NZD
NOK
GBP
CHF
SEK
CNY
UAH
ILS
SAR
MXN
KRW
MYR
SGD
HUF
TRY
JPY
HKD
TWD
facebookinstagram
©2020 东东购 EasternEast.com

限时特卖:用“SALE15”优惠券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 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