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21702224丛书名: 无
•日本#MeToo运动核心事件全纪实,非虚构版《房思琪的初恋乐园》
•作为事件当事人,作者伊藤诗织是日本首位公开长相和姓名控诉性侵的女性
•作为独立女性,从迷茫无助,到勇敢发声。凭一己之力改变社会认知,以坚韧之姿直面司法壁垒
•作为资深记者,用坦诚态度记录内心感受,用冷静笔触解析事件全过程,用莫大勇气反思社会沉疴
•荣获日本第7届自由报道协会奖大奖,授权全球多个语种
• BBC为其制作的纪录片《日本之耻》引发全球热议,豆瓣评分9.1。
•梁鸿、蒋方舟、苏枕书、淡豹、陈希我合力推荐
性侵的案发现场,隔绝的私密空间,被称为“黑箱”,而揭开这个“黑箱”时,暴露出来的则是调查机构与司法体系中的更为巨大的“黑箱”。
本书是日本#MeToo运动核心事件全纪实。2015年,4月3日,伊藤诗织就工作签证问题与当时TBS电视台华盛顿分局长、首相晋三传记作者山口敬之相约进餐会谈,却遭对方性侵。之后的一年,面对媒体、社会、司法的重重壁垒,她不断诉诸法律……为何司法系统无法制裁伤害女性的人?作为弱势群体的女性,在社会不公、大众冷漠、舆论暴力兴盛的今天,应当如何生存、如何自救?
“在日本,女性公开承认遭受性侵不可想象,我并非勇敢,只是别无选择。”
致中国读者
前言
第1章 那日之前
在纽约与山口结识 / 5
成长史 / 8
“身为人姐”是一份新的职责 / 9
“轨道之上的人生”,结束了 / 12
“要在那里留下血迹” / 16
决心前往纽约读书 / 18
所有努力,都是为了成为一名记者 / 20
第2章 那天,我被杀死了一次
回国在路透社工作 / 26
简历和签证 / 28
四月三日,星期五 / 31
一阵剧痛把我弄醒了 / 35
以为自己“要被杀掉了”的瞬间 / 36
“不就是条内裤嘛,送你一条行了吧!” / 38
第3章 混乱与冲击
一通若无其事的电话,像什么都没有发生 / 43
没有提供检查和咨询的窗口 / 47
饭局和膝盖痛 / 49
做记者究竟是为了什么? / 53
前往原宿警署 / 55
“这种事太常见了,不好办呐。” / 57
没有用来愤怒的能量 / 59
酒店入口的监控录像 / 61
“我利用职权跟你套近乎、说服你发生性关系了吗?” / 64
“你能说出发生在几点几分吗?” / 71
山口的调任,“没准儿能行” / 73
提交了报案书和起诉书 / 77
第4章 攻与防
山口人在哪里? / 81
不想听到的声音 / 83
警方难道就没调查一下,山口是否有出国记录? / 93
“我有那方面的毛病” / 95
寿司店令人费解的证词 / 99
出租车司机的证词 / 102
“还原案发过程”的屈辱 / 104
“将在成田机场予以逮捕” / 106
给我沉重一击的电话 / 108
第5章 不起诉
刑侦一课不得要领的解释 / 116
在警局,警察力劝我寻找和解律师 / 119
乘坐警车前往律师事务所 / 122
与山口再度碰面的恐惧 / 126
令我倍感鼓舞的伙伴出现了 / 128
起诉书递交检察厅与不起诉判定 / 131
第6章 “准强奸罪”
强奸发生率全球的国家是瑞典? / 140
“自愿的高墙” / 144
无法表示拒绝的“假死”状态 / 147
使用迷药的约会强奸案 / 149
日本的案例报告 / 151
打破“自愿的高墙”的案例 / 155
第7章 挑战
读了清水洁先生写的书 / 162
媒体的冷漠反应 / 166
玛丽•F.卡尔弗特的摄影 / 169
向检察审查会提出申请 / 173
出租车司机的二次证词 / 175
对“警视厅调查笔录”的疑问 / 177
决心召开记者会 / 178
接受《周刊新潮》的采访 / 180
“我已做出判定” / 183
第8章 我有话要说
我不是“受害者 A ” / 190
沉默不会换来安稳 / 192
绝不会一帆风顺的记者会 / 193
我不会关机崩溃 / 196
不管我是谁,事实都不会改变 / 199
做坏的打算,相信好的结果 / 200
不知不觉被支配的恐惧 / 202
只穿过一次的泳衣 / 205
没有什么“穿了容易被强奸的衣服” / 208
无法涌起愤怒之情 / 212
想问中村格几个问题 / 214
后记 / 217
附录:Me Too以来的一年(法文版序) / 221
前 言
二〇一七年五月二十九日,我在司法记者俱乐部召开了一场新闻发布会。关于我的性侵受害一案,检察厅给出的判定结论是“不起诉”。为此,我向检方的审查机构递交了复议申告书,并通过本次发布会,面向公众宣布了这一决定。
自遭受性侵之日起,实际上已过去两年多了。
大概有不少人,是经由本次发布会才刚刚获知此事的。然而这两年间,我却记不清已在警方、律师事务所或媒体人员面前,把相同的话复述了多少遍。
当时,国会方才提出了包括强奸罪在内的刑法修正案。对强奸罪加以问责的刑法,自明治时代制定之后,历经百余年,却从未进行过大幅度的修订。包括“亲告罪”制度在内,日本的刑法可谓故态依然。也就是说,只要性侵受害人不主动提出指控,性暴力的实施者就不会被问罪。
针对修正案的议程也一再延后,我不免觉得:“如今,对法律的修订在国会里难道是不能成立的?”
不仅是对法律的修正,对性犯罪受害人的调查方式,乃至整个社会的接受程度与态度等,方方面面都有必要加以改善。
针对这一点,我有义务主动发声,将见解公之于众。
假若只是被动等待他人的关切,事态将永远不会改变——对此,我开始有所醒觉。
就在我抛头露面,将自己的姓名公之于世,终于吐露心声,并获得了理解和同情的那一刻……
二〇一七年九月二十二日,检察审查会做出了判定。
“本案不予起诉。”
终结论是:检察官对此案的判定正确无误。
作为检方判定依据的所谓“事实”,究竟是什么?
借用负责本案的检察官的原话:事件发生在私密空间之内,是一个“黑箱”。
截至今日,多少个日子里,我作为当事人,作为一名新闻记者,专心致志,不断向这只“黑箱”投以探照的光束。
然而,越是试图打开这口“黑箱”,就越是在日本的调查机构和司法体系中发现更多的“黑箱”。
我希望诸位读者能经由本书,对当日发生的事件——即依据我自身的体验、对方当事人山口敬之的说辞、警方的调查、媒体的采访而得以还原的清晰事实,有所了解。不知大家读完此书会作何感想。
不过,假如当今的司法系统没有能力对本案作出裁决,那么我相信,借由此书厘清事件的脉络经过,在更大范围内展开社会讨论,才是有益于公众的结果。这是我决定出版此书的理由。
听到“强奸”这个词,人们脑中首先浮现的,恐怕是走夜路时突然遭遇陌生人袭击的那种情况。
然而,据日本内阁府二〇一四年的某项调查显示,实际上,被完全不认识的人暴力胁迫发生的性行为只有11.1%,更多的性侵害都来自熟人;事后向警方寻求帮助的受害人仅占整体比例的4.3%,并且其中仅有半数,是遭受陌生人的强暴。
因为她们清楚,如果遭受了熟人的性侵,就连去警局报案也有难度。另外,倘若性侵当时受害人神志不清,那么依照当今日本的法律制度,想要提起刑诉会有极高的门槛。
正如我的案子,就属于这种情况。
拿起这本书的每位读者,此刻对于我的情况,又了解多少呢?一位遭遇了强奸的女性;一位有勇气面对公众的女性;一个明明在控诉强奸,出场时,却敞开衬衣领口纽扣的女性。
新闻发布会后,我用一种打量陌生人的眼光,审视着那个被各路媒体大书特书的“诗织小姐”。
那个与我拥有相同的面孔,而我却从不认识的“诗织小姐”,在互联网上,被形形色色的八卦缠身:朝鲜间谍、毕业于大阪大学、爱搞 SM(性虐待)的肉食女、有政治方面的背景……许多和我没有半毛钱关系、闻所未闻的爆料,都和我的形象捆绑在一起。原本想竭力保护的
家人和朋友,也被窥探、扒料,乃至到了令人毛骨悚然的程度。
新闻发布会过去一个月后,我听朋友说,这一回,众人的口径又变成:
“诗织小姐失踪了。”
“诗织小姐躲到哪里去了?”
我和发布会之前过着一模一样的生活。不曾去任何地方。也不曾人间蒸发。
人活于世,真的会遭遇各种各样的事。有一些,想都想不到。还有些,就像电视里演的那样,你以为只会发生在某个遥远地方的陌生人身上……
我的理想,是成为一名新闻记者,在美国的大学里学习新闻和摄影。二〇一五年回国后,开始在路透社做实习生的工作。然而,正值此时,却发生了一件足以扭转我整个人生的事。
在此之前,我曾游历过大约六十个国家,也曾报道过哥伦比亚的游击战,探访过秘鲁种植可卡叶的热带丛林。每当向人提及这些经历,听者都会问:“那你一定遇到过不少危险吧?”
而事实上,我在这些边缘国家的偏远之地逗留、采访,从未遭遇过什么危险。真正有危险降临在我的头上的,却是在亚洲以安全著称的我的母国——日本。并且,之后发生的种种,也将我彻底击垮。无论是医院、援助热线,还是警方,没有任何一个机构对我伸出援手。
我发自心底感到震惊:自己竟在这样冷酷的社会里,对一切懵然无知地生活至今。
性暴力,将任何人都不愿经历的恐惧与痛苦,施加在别人身上,并长时间折磨着对方的心灵。
为什么被强暴的人是我?关于这个问题,没有确切的答案。我也曾无数次责怪自己。
可惜,这种事已经发生了。已经发生的事,任何人都无法改变。
但我希望,这段经历不会就这样过去。我也是当不幸落在自己头上时,才领教了其中的苦楚。对这件从未想象过自己也会遭遇的厄事,该怎样去应对呢?起初,我全无头绪。
不过,如今,我已明白什么才是必需的。要想做出良好而有效的应对,就必须同时改善与性暴力相关的社会和法律系统。为此,首先我希望,整个社会拥有受害者可以开放谈论自身遭遇的宽松氛围——为了我自己,为了我深爱的妹妹和友人,为了将来的孩子们,也为了许许多多我素不相识、不知其名的陌生人。
假如我对自己还抱着羞耻与愤怒,恐怕什么也改变不了。因此,在本书中,我将坦言自己真实的所思所想,以及不得不致力改变的事。
再说一遍,我真正想要告诉大家的,并不是那件“已经发生的事”本身。
怎样才能避免这种事发生?
万一发生时,该怎样寻求救助?
我想讨论的,是这些事关未来的命题。而为了谈论未来,方才斗胆提及那桩“过去的事”。
阅读本书的过程中,恳请您想象一下:在某个时间、某个地点,曾经发生在我身上的这件事,如果也发生在您自己,或您亲爱的人身上呢?对此,谁也无法预测。
另外,在二〇一七年的刑法修订中,“强奸罪”“准强奸罪”两项罪名,已分别变更为“强制性交等罪”“准强制性交等罪”。内容中的变动在于,旧刑法中仅规定了女性是性犯罪的对象,而新刑法则把针对男性实施的性侵行为也包含进来;“性交”的定义更加宽泛,经由肛门、口腔施行的侵犯行为也被视为定罪的对象。
关于修订版的刑法,我稍后会再谈。本书所采用的,仍是案件发生当时的法律称谓,以及现今依旧比较普遍使用的“强奸罪”说法。
此外,本书依据我的个人经验写就,对性暴力的描写也有所涉及,因此,假如您有创伤重现( Flashback )、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方面的担忧,请务必优先考虑自身的情况。
当#MeToo运动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发酵、扩大之后,人们突然发现,在权力结构的深处,女性地位并没有真的得到提高。如果#MeToo运动能够深入下去,那么将发生的社会变革决不仅限于男女关系层面的变革,而是对深层文化偏见的动摇,对权力结构的重新设计都会产生巨大影响。
——梁鸿 著名作家,学者
不知道会不会有那样的时代到来:人们读到这本书,读到我们这一代人的血泪,会非常震惊,像我们常常痛惜过去人们的遭遇一样痛惜我们的遭遇。这是诗织的抗争与记录带来的重要意义,我们都在这场战争里。
——苏枕书 青年作家
这是一本关于“日本之耻”的书。作为“耻感文化”之国,日本人的“耻”是否包括性之“耻”?在性中强奸是否是“耻”中之“耻”?伊藤诗织的遭遇让我们看到日本社会对强奸之“耻”的漠视,相反,受害人的控诉却被视为不知“耻”。
——陈希我 作家
前 言
二〇一七年五月二十九日,我在司法记者俱乐部召开了一场新闻发布会。关于我的性侵受害一案,检察厅给出的判定结论是“不起诉”。为此,我向检方的审查机构递交了复议申告书,并通过本次发布会,面向公众宣布了这一决定。
自遭受性侵之日起,实际上已过去两年多了。
大概有不少人,是经由本次发布会才刚刚获知此事的。然而这两年间,我却记不清已在警方、律师事务所或媒体人员面前,把相同的话复述了多少遍。
当时,国会方才提出了包括强奸罪在内的刑法修正案。对强奸罪加以问责的刑法,自明治时代制定之后,历经百余年,却从未进行过大幅度的修订。包括“亲告罪”制度在内,日本的刑法可谓故态依然。也就是说,只要性侵受害人不主动提出指控,性暴力的实施者就不会被问罪。
针对修正案的议程也一再延后,我不免觉得:“如今,对法律的修订在国会里难道是不能成立的?”
不仅是对法律的修正,对性犯罪受害人的调查方式,乃至整个社会的接受程度与态度等,方方面面都有必要加以改善。
针对这一点,我有义务主动发声,将见解公之于众。
假若只是被动等待他人的关切,事态将永远不会改变——对此,我开始有所醒觉。
就在我抛头露面,将自己的姓名公之于世,终于吐露心声,并获得了理解和同情的那一刻……
二〇一七年九月二十二日,检察审查会做出了判定。
“本案不予起诉。”
终结论是:检察官对此案的判定正确无误。
作为检方判定依据的所谓“事实”,究竟是什么?
借用负责本案的检察官的原话:事件发生在私密空间之内,是一个“黑箱”。
截至今日,多少个日子里,我作为当事人,作为一名新闻记者,专心致志,不断向这只“黑箱”投以探照的光束。
然而,越是试图打开这口“黑箱”,就越是在日本的调查机构和司法体系中发现更多的“黑箱”。
我希望诸位读者能经由本书,对当日发生的事件——即依据我自身的体验、对方当事人山口敬之的说辞、警方的调查、媒体的采访而得以还原的清晰事实,有所了解。不知大家读完此书会作何感想。
不过,假如当今的司法系统没有能力对本案作出裁决,那么我相信,借由此书厘清事件的脉络经过,在更大范围内展开社会讨论,才是有益于公众的结果。这是我决定出版此书的理由。
听到“强奸”这个词,人们脑中首先浮现的,恐怕是走夜路时突然遭遇陌生人袭击的那种情况。
然而,据日本内阁府二〇一四年的某项调查显示,实际上,被完全不认识的人暴力胁迫发生的性行为只有11.1%,更多的性侵害都来自熟人;事后向警方寻求帮助的受害人仅占整体比例的4.3%,并且其中仅有半数,是遭受陌生人的强暴。
因为她们清楚,如果遭受了熟人的性侵,就连去警局报案也有难度。另外,倘若性侵当时受害人神志不清,那么依照当今日本的法律制度,想要提起刑诉会有极高的门槛。
正如我的案子,就属于这种情况。
拿起这本书的每位读者,此刻对于我的情况,又了解多少呢?一位遭遇了强奸的女性;一位有勇气面对公众的女性;一个明明在控诉强奸,出场时,却敞开衬衣领口纽扣的女性。
新闻发布会后,我用一种打量陌生人的眼光,审视着那个被各路媒体大书特书的“诗织小姐”。
那个与我拥有相同的面孔,而我却从不认识的“诗织小姐”,在互联网上,被形形色色的八卦缠身:朝鲜间谍、毕业于大阪大学、爱搞 SM(性虐待)的肉食女、有政治方面的背景……许多和我没有半毛钱关系、闻所未闻的爆料,都和我的形象捆绑在一起。原本想竭力保护的
家人和朋友,也被窥探、扒料,乃至到了令人毛骨悚然的程度。
新闻发布会过去一个月后,我听朋友说,这一回,众人的口径又变成:
“诗织小姐失踪了。”
“诗织小姐躲到哪里去了?”
我和发布会之前过着一模一样的生活。不曾去任何地方。也不曾人间蒸发。
人活于世,真的会遭遇各种各样的事。有一些,想都想不到。还有些,就像电视里演的那样,你以为只会发生在某个遥远地方的陌生人身上……
我的理想,是成为一名新闻记者,在美国的大学里学习新闻和摄影。二〇一五年回国后,开始在路透社做实习生的工作。然而,正值此时,却发生了一件足以扭转我整个人生的事。
在此之前,我曾游历过大约六十个国家,也曾报道过哥伦比亚的游击战,探访过秘鲁种植可卡叶的热带丛林。每当向人提及这些经历,听者都会问:“那你一定遇到过不少危险吧?”
而事实上,我在这些边缘国家的偏远之地逗留、采访,从未遭遇过什么危险。真正有危险降临在我的头上的,却是在亚洲以安全著称的我的母国——日本。并且,之后发生的种种,也将我彻底击垮。无论是医院、援助热线,还是警方,没有任何一个机构对我伸出援手。
我发自心底感到震惊:自己竟在这样冷酷的社会里,对一切懵然无知地生活至今。
性暴力,将任何人都不愿经历的恐惧与痛苦,施加在别人身上,并长时间折磨着对方的心灵。
为什么被强暴的人是我?关于这个问题,没有确切的答案。我也曾无数次责怪自己。
可惜,这种事已经发生了。已经发生的事,任何人都无法改变。
但我希望,这段经历不会就这样过去。我也是当不幸落在自己头上时,才领教了其中的苦楚。对这件从未想象过自己也会遭遇的厄事,该怎样去应对呢?起初,我全无头绪。
不过,如今,我已明白什么才是必需的。要想做出良好而有效的应对,就必须同时改善与性暴力相关的社会和法律系统。为此,首先我希望,整个社会拥有受害者可以开放谈论自身遭遇的宽松氛围——为了我自己,为了我深爱的妹妹和友人,为了将来的孩子们,也为了许许多多我素不相识、不知其名的陌生人。
假如我对自己还抱着羞耻与愤怒,恐怕什么也改变不了。因此,在本书中,我将坦言自己真实的所思所想,以及不得不致力改变的事。
再说一遍,我真正想要告诉大家的,并不是那件“已经发生的事”本身。
怎样才能避免这种事发生?
万一发生时,该怎样寻求救助?
我想讨论的,是这些事关未来的命题。而为了谈论未来,方才斗胆提及那桩“过去的事”。
阅读本书的过程中,恳请您想象一下:在某个时间、某个地点,曾经发生在我身上的这件事,如果也发生在您自己,或您亲爱的人身上呢?对此,谁也无法预测。
另外,在二〇一七年的刑法修订中,“强奸罪”“准强奸罪”两项罪名,已分别变更为“强制性交等罪”“准强制性交等罪”。内容中的变动在于,旧刑法中仅规定了女性是性犯罪的对象,而新刑法则把针对男性实施的性侵行为也包含进来;“性交”的定义更加宽泛,经由肛门、口腔施行的侵犯行为也被视为定罪的对象。
关于修订版的刑法,我稍后会再谈。本书所采用的,仍是案件发生当时的法律称谓,以及现今依旧比较普遍使用的“强奸罪”说法。
此外,本书依据我的个人经验写就,对性暴力的描写也有所涉及,因此,假如您有创伤重现( Flashback )、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方面的担忧,请务必优先考虑自身的情况。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