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软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807537069丛书名: 中华传世文萃
本书(主编崔钟雷)是《中华传世文萃》中的一册。
本书集合韩愈、柳宗元、欧阳修、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八位大家之文章精粹,品读散文、书信,杂记、山水游记、赠序、书序、传记、祭文、寓言、诗歌等众多文体。
“漱涤万物,牢笼百态”,品大家之精粹,赏千古之奇文。
韩愈文集
原毁
杂说四
师说
进学解
答李翊书
送孟东野序
祭十二郎文
柳子厚墓志铭
论佛骨表
送董邵南序
原道
杂说一
争臣论
与于襄阳书
送李愿归盘谷序
柳宗元文集
驳复仇议
箕子碑
吊屈原文
捕蛇者说
种树郭秦驼传
童区寄传
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封建论
小石城山记
愚溪对
段太尉逸事状
六逆论
鞭贾
钴□潭西小丘记
永州韦使君新堂记
欧阳修文集
梅圣俞诗集序
五代史伶官传序
醉翁亭记
秋声赋
祭石曼卿文
泷冈阡表
养鱼记
樊侯庙灾记
朋党论
纵囚论
五代史宦官传论
丰乐亭记
画舫斋记
洛阳牡丹记
与高司谏书
曾巩文集
寄欧阳舍人书
墨池记
送刘希声序
熙宁转对疏
祭王平甫文
醒心亭记
王安石文集
读孟尝君传
游褒禅山记
伤仲永
答司马谏议书
本朝百年无事札子
祭欧阳文忠公文
同学一首别子固
泰州海陵县主簿许君墓志铭
三槐堂铭
苏洵文集
管仲论
辨奸论
心术
利者义之和论
上文丞相书
苏轼文集
刑赏忠厚之至论
范增论
留侯论
贾谊论
晁错论
超然台记
凌虚台记
石钟山记
秋阳赋
前赤壁赋
后赤壁赋
苏辙文集
六国论
上枢密韩太尉书
黄州快哉亭记
巢谷传
墨竹赋
答黄庭坚书
为兄轼下狱上书
国子监的先生清晨来到太学,把学生召集到学堂里,教导他们说:“学业的精深是依靠勤奋,学业的荒废则由于嬉戏:德行的养成是依靠思考,德行的败坏则由于随波逐流。现今圣君贤臣相会,法律政令健全完备,除掉了凶险邪恶之人,提拔起才智贤良之辈。具有一点儿优秀品行的人都被录取,以一种技艺著称者无不任用。搜罗鉴别人才,消除他们身上的缺点,使他们的德才发出夺目的光辉。大概会有无才无德而侥幸获选的,但一定没有博学多能而不被举荐的。诸位学子只须担心自己的学业不能精通,无须顾虑主管长官选材不明;只须担心自己的德行不能养成,无须顾虑主管长官用心不公。” ‘
话没说完,队列中的一个学生冷笑说:“先生骗我们啊!学生我侍奉先生,到如今已经很多年了。先生口中从不停止吟诵‘六经’的文章,手中从不停止翻检百家的著述。阅读记事的作品必定列出提纲要领,研究评论的文章必定探索深奥宗旨。贪恋广博的知识,力争更大的收获。大处小处都不放过。点起灯烛而夜以继日,长期劳苦而终年不休。先生治学,可真称得上勤奋啊!抨击异端邪说,驳斥佛老之道;补正儒学的缺漏,阐发精深的思想。探寻那漫无头绪的失传的正道,独自去广征博求,远承那先哲的教导。拦堵众多的河川使它们东流大海,疏导那泛滥的狂涛使它复归故道。先生对于发扬儒家的道统,可真算得上辛劳!沉湎陶醉在典籍浓郁的情味之中,咀嚼体会那名著精湛的内容和文采。创作文章,书稿摆满了屋子。上以取法《虞书》、《夏书》的深奥无极,《周诰》、《盘庚》的简古艰涩,《春秋》的谨严精当,《左传》的夸饰铺排,《易经》的富有变化而有法则,《诗经》的内容端正和辞藻华美;下面直到《庄子》、《离骚》,太史公的《史记》,还有那异曲同工的司马相如和扬雄的辞赋。先生的文章,可以称得上有深博的内容和奔放雄奇的笔触。您年幼刚懂得读书,便勇于大胆实践;成年之后深明大义,一切行动都合情合理。先生的为人,可以说具备了高尚的品质。
然而仗义为公不能得到人们的信任,个人的事情也没有朋友相帮。进退两难,稍有举动就惹来祸殃。才当了几天监察御史,便获罪贬谪到荒远的阳山。做了三年的国子博士,闲散的职务难以发挥治国的才干。命运啊,似乎和仇敌早已商定,使您不时遭到挫败摧残。冬天即使温暖,儿女却衣服单薄不住地喊冷;年成尽管丰收,老妻却常常因饥饿而泪眼难干。自己头秃齿落,就是到死也难有什么补益改善。您不知考虑个人的遭际,反而教导别人也这样去做。”
先生说:“哦!请你站到前面,粗大的木料用来做梁,细小的木料便做成椽,还有那托梁的斗拱、梁上的短柱、门旁的竖木、门闩、门枢,各自得到适当的用处,用以构造整个的房屋,这便是土木工匠高明的技术。贵重的地榆、朱砂、天麻、青芝,粗贱的车前草、马屁菌,还有那破败的鼓皮,全都收存,一并蓄积,以备使用时无有遗漏,这便是医师精良的医理。提拔人才能明辨贤愚,选择良士能居心公正,有巧有拙量材使用。沉稳而有涵养的是良才,刚直而不阿附的是俊才,比较他们的长处和短处,各种人才都能合理安排,这就是宰相用人的原则。古时候孟轲能言善辩,孔子的学说由他而得到阐明,车辙遍布天下的道路,周游列国,一生消耗在奔波之中;苟况坚守儒学的正道,孔子的博大思想在他这里得到发扬.逃避谗言跑到楚国.免掉了职务而老死在兰陵。这两位儒者,他们的言论成为经典.他们的行为便是法则,远远超出了一般人士,达到了圣贤的境界,然而他们在世上的遭遇又是怎样呢?
现今先生我学习虽然勤奋,但并不能完全遵循儒学的正统;言论著述虽然很多,但却没有要领;文章虽然奇诡绚丽,却不切实用;德行虽然有一定修养,却不曾超凡出众。尚且月月领取朝廷的俸钱,年年耗费官仓的粟米;儿子不会耕种,妻子不懂纺织,胯下骑骏马,身后有随从,安坐于家中,不劳而得食;走的是寻常道路因循拘谨,剽窃前人著作毫无创新。然而圣明的君主不加惩罚,贤能的宰相不予斥逐,这难道不很幸运?一有行动便受到诽谤,名声也就要受影响,安置到闲散的职务上.这是情理应当的。
如果计较利禄财物的有无,较量官阶品秩的高低,忘掉自己的能力可以胜任什么职务,一味去指摘身居上位的大臣的缺点,这就好比责备工匠不用短小的木橛去做房柱,诋毁医师用菖蒲使人延年益寿,而自己却打算推荐给他人利尿的□苓啊!”
李翊,唐宣宗时乡贡进士。唐德宗贞元十七年(801年),他为诸生时,曾向韩愈求教,次年因韩愈举荐而考中进士。此篇文章就是韩愈给李翊的回信。
本文属书信体论说文。文章紧扣“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对李翊的文章予以肯定,作者详细介绍了学习古文的三个阶段,借这封信阐释自己的古文立论及写作经验,他借李翊对文章工整问题的发问,层层阐发,借题发挥,提出了“气盛言宜”、“务去陈言”的文学主张,表达了作者愤世嫉俗和顽强的进取精神。文章气势磅礴,比喻贴切,义正词严,极具艺术魅力。P21-23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