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info@easterneast.com

购物车

 查看订单

  • 我的帐户
东东购 | EasternEast
  • 中文书店
    • 畅销排行榜
      • 小说 畅销榜
      • 童书 畅销榜
      • 外语畅销榜
      • 管理畅销榜
      • 法律畅销榜
      • 青春文学畅销榜
    • 热门分类
      • 社会小说
      • 成功/励志 畅销榜
      • 人物传记
      • 大陆原创
      • 绘本童书
      • 影视小说
    • 文学推荐
      • 文集
      • 戏剧
      • 纪实文学
      • 名家作品
      • 民间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新书热卖榜
      • 小说 新书热卖榜
      • 青春文学 新书热卖榜
      • 童书 新书热卖榜
      • 管理 新书热卖榜
      • 成功/励志 新书热卖榜
      • 艺术 新书热卖榜
  • 精选分类
    • 小说
    • 保健养生
    • 烹饪/美食
    • 风水/占卜
    • 青春文学
    • 童书
    • 管理
    • 成功/励志
    • 文学
    • 哲学/宗教
    • 传记
    • 投资理财
    • 亲子家教
    • 动漫/幽默
    • 法律 Legal
    • 经济 Economics
    • 所有分类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搜索
查看购物车 “美国货币史(1867—1960)” 已被添加到您的购物车。
首页历史世界史审判萨达姆

审判萨达姆

与“巴格达屠夫”面对面“聊天”式审讯用“心”对话 中东政治平衡遭到破坏 萨达姆预言成真 2016年蓝骑士出版社出版,引发全世界对美国中东政策的广泛思考。《黑旗》《军情五处》译者钟鹰翔作品

作者:(美)约翰·尼克松 出版社:中国致公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01月 

ISBN: 9787514511659
年中特卖用“SALE15”折扣卷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全球包邮!
trust badge

EUR €33.99

类别: 世界史 SKU:5d84612c5f9849104541338b 库存: 有现货
  • 描述
  • 评论( 0 )

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4511659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萨达姆说全世界他只有两个真心的朋友,是谁?

萨达姆自称自己是一个作家,他的书在生前出版了中文版。

绞死萨达姆是ISIS发展壮大的转折性事件。

作者审讯萨达姆时的高超技巧和犀利语言,多次使萨达姆“失控”;经过仔细审讯,却得出了与过去完全不同的结论。

美国政府发动伊拉克战争的两个主要理由并不存在,而且军事上完胜的结果是带来意想不到的恶果:动荡不安、IS崛起、难民潮涌……

作者本人亲自参加聆讯萨达姆近30天,并多次参与布什总统举行的“深潜”会议,作者如何与布什总统“舌战”,又与萨达姆的对峙,鲜活地场景再现,可读性强。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描述审判萨达姆并分析绞死这位中东强人后果的作品。

作者对萨达姆其人其事的分析和透析,可有助对中东问题和军事感兴趣的读者对14年前美国小布什总统发动的旨在推翻萨达姆统治的伊拉克战争“得与失”进行有价值的分析研究;从而明白奥巴马总统为什么不直接派军队推翻叙利亚巴沙尔政权的真正原因;再看今天特朗普时代对待叙利亚以及整个中东地区将采取什么样的态度?“一叶知秋”,伊拉克战争改变了美国乃至整个西方世界对中东和亚太地区的政策。这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也十分有趣的问题。

该书作者直接与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对话”(聆讯、审讯)近30 天,发现了与作者本人过去、中情局官员和白宫小布什总统认知完全不同的“萨达姆”。作者在书中阐述了如下观点:

观点一:萨达姆是推行强权政治的独裁者,但不是恐怖分子,他与本•拉登基地组织没有任何联系。相反,9.11事件后,他还期盼美国与他“联手”反恐。

观点二:伊拉克在两伊战争期间,的确使用过化学武器,使伊朗军队吃了大亏。当时美国支持伊拉克而没有深究其责。后来种种证据表明:在联合国小组监督下,伊拉克的确全面销毁了化学武器及设备。

观点三:布什总统发动伊拉克战争的理由除怀疑伊拉克储藏有大规模杀伤武器(化学武器)和与基地组织有勾结外,还有浓厚的私人情节:他受情报“误导”,真心相信萨达姆会组织暗杀队伍潜伏美国,暗杀他的父亲——老布什和他的一双女儿。

观点四:萨达姆在多国部队联军发动伊拉克战争之前,已经把军事外交等政务交给了副总理等下属。对国际严峻局势毫不了解,自己却热心著书立说,想把自己“塑造”成伊拉克历史上的“伟人”。当多国部队联军打进来时,他却束手无策,幻想联军会主动停战,找他谈判,重演历史。

观点五:萨达姆是个“独裁者”:对外入侵科威特,发动两伊战争;对内残酷镇压库尔德人的反抗和国内不同政见者,获得“巴格达屠夫”称号;但他在伊拉克又是一个强权统治者,他通过高压政策,使伊拉克各种宗教、政治势力相对“平衡”,使宗教*武装组织被压缩在边境一隅,在伊拉克“无所作为”。

观点六:多国部队联军在伊拉克取得了军事上的完胜,萨达姆政权被推翻,萨达姆本人被活捉;代价是花了数万亿美金,伊拉克各种宗教和政治势力争夺政权,社会长期动荡不安,引发了“阿拉伯之春”蔓延整个中东地区,“伊斯兰国”恐怖组织趁机坐大,无辜平民生灵涂炭。这绝不是西方各国特别是美国的初衷。胜利和代价不成比例。

通过与萨达姆近距离接触,通过在白宫与布什总统“深潜”(深入研讨),通过战后对伊拉克以及中东地区10年形势的分析研究,作者的结论是:美国政府发动伊拉克战争得不偿失,推翻萨达姆政权使伊拉克甚至中东地区陷入长期动荡不安局面。也许当时会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前提是布什政府要对中情局一线情报人员的报告和分析以及建议听得进去。

以上内容出自一个中情局资深情报分析员,他8次去伊拉克(*长一次呆了9个月),直接聆讯萨达姆 近30天,与小布什总统等人当面“深潜”数次。无论他观点是否偏颇,但其内容资源有其独占性,可信程度比较高。是当今研究萨达姆和伊拉克战争起源与结果的“*稿”——作者如是说。

作者从萨达姆被俘后的角度生动而形象地勾勒出他的“本来面目”并客观地呈现给了读者;而美国政府的宣传往往是把这类人物“妖魔化”,这一点也是本书难能可贵之处。

作者简介

作者:(美)约翰·尼克松:中东问题专家,曾在中央情报局服务13年,在伊朗和伊拉克问题方面卓有创见。离职之后,他现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从事地区政治和安全风险方面的顾问工作。

2011年到2015年间,尼克松一直在中东生活。他多次进入该地区,因此对于波斯湾沿岸国家的政治情况十分熟悉。他热爱历史、传记和政治类书籍。

译者:钟鹰翔,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英语教师、翻译。译有《塔利班》《黑旗》《军情五处》《二战数据:党卫队》《特种部队在行动》《审判萨达姆》等多种图书。

目  录

致读者

作者声明

前言

第 一章“天啊!这人真是萨达姆”

第二章“要敢于去做正确的事”

第三章目的地——巴格达

第四章临场表演

第五章掏指甲缝的萨达姆

第六章来自伊朗的威胁

第七章宗教里的政治

第八章“去死吧!”

第九章萨达姆“失控”

第十章在椭圆形办公室“深潜”

第十一章与总统“舌战”

第十二章在父亲的荫庇下

第十三章历史上的“稿”

第十四章抱憾离去

尾声午夜的绞刑

致谢

作者简介

前  言

致读者

2003年10月,美军导演了大规模的一次缉捕行动。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终被俘。萨达姆落网的地点,就在他的家乡提克里特(伊拉克萨拉赫丁省的首府。位于底格里斯河河畔,距离首都巴格达西北方140公里处,人口约26万)附近。过去9个月来,布什当局一直苦苦追捕此人,并数次遭遇假情报的欺瞒。同时,萨达姆拥有“替身”的传闻,也让美军觉得担心。因此,将此消息公告世界之前,白宫需要确认俘虏的身份。当时,本书作者约翰·尼克松在美国中央情报局担任情报分析工作。多年以来,伊拉克“独裁者”一直是尼克松的研究对象。因此,他接到命令,前去确认萨达姆的身份。在查看伤疤、纹身和一系列能确认萨达姆身份的个人特征之后,大家都已知道——这个人,真是萨达姆。不过,经过接下来几个星期的对话和聆讯,尼克松却又发现,他和美国政府,都对萨达姆有着太多的误解。《审判萨达姆》是一份真实、大胆的纪录,为我们还原了“中东强人”萨达姆的本来面目。约翰·尼克松,也是个和这位西方长期公敌展开对话的人。他们谈到了萨达姆的生活,也揭示了萨达姆的所思所想。作为一名长年研究萨达姆的“要人分析员”,尼克松通过忠实的记录,拨开了围绕在萨达姆周围的种种谜团,还原了一个“巴格达屠夫”复杂而嗜血的人生。同时,尼克松在作品中也冷静、客观的剖析了,因为先入为主的观念,英、美两国政府如何走上歧途。
企鹅兰登书屋

媒体评论

这是一个对重要情报真相被扭曲的致命控诉。——《伦敦时报》

中情局官员在回忆录中让当权派承担责任是极不寻常的,是爱国的表现。John Nixon这样做了,并且有很深刻很有型。《审判萨达姆》是历史结果的反转,是共和党不诚实的见证——Nick McDonell,《主要作战行动结束》作者

 Nixon先生是在萨达姆2003年12月被捕后*个审讯他的中情局官员,揭露了关于这个前伊拉克领导人令人吃惊的事实,从而提出了疑问:为什么美国会入侵伊拉克推翻他的权力?这些细节会让看着民族鲜血和财富浪费在伊拉克的美国人惊骇。更广泛地说,Nixon先生提供了一个C.I.A的激烈控诉,他认为中情局为总统和政策制定者提供情报的功能已经失调……特别是如今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已经与中情局开战,尼克松先生的书正好出版在这个非常时刻……《审判萨达姆》会对这个情况火上浇油。它给了那些指望中央情报局对抗特朗普的人一个冰冷的警告。——James Risen,《纽约时报》

扣人心弦……尼克松的书《提审萨达姆》让怀疑者们有了更多怀疑的理由;事实上,它的一些内容可以说是轰动的。——John Cassidy,《纽约人》

该书对那个粗暴的、精明的、操纵欲强的领袖形象进行了深入刻画,包括了他对美国的入侵、伊拉克的历史、以及自己在中东扮演的角色的看……一本充满智慧的可读性强的伊拉克战争后记,它将是未来历史学家宝贵的资料。 ——《柯克斯评论(星号书评)》

在线试读
第 一章 “天啊!这人真是萨达姆”

  截至2003年的12月13日,我已经在伊拉克待了整整8个星期。白天,这里的气候还算宜人——平均温度维持在70到75度(华氏)左右的水平。但是,伊拉克的夜晚总是那么冷冽,而且通常雨水不断。一觉醒来走出拖车,每当踩上“绿区”(GreenZone)?土地的时候,总会发现外边的积水已深达好几英寸。为此,警卫人员不得不找来木板、铺好“桥梁”,方便我们踏足而上,走向干燥的土地,同时也辟出一条通往中央情报局营区的道路。营区是我们开展秘密活动的据点,电脑等办公用品也存放在这里。
  在中情局驻巴格达分站,我的职位叫作情报分析师。本人的工作内容之一,就是为局里的行动小组和陆军特种部队(ArmySpecialForce)锁定抓捕对象。而后,我等情报分析师要从抓捕对象口中套出有用的情报。要想抓住萨达姆·侯赛因,当然先要抓住那些萨达姆身边的人。这类人有机会接近萨达姆,也能和萨达姆的一干近臣搭上关系。他们提供的信息,往往有价值。情报分析师的活计真不好做。我们要与军方时刻保持联系,也得和中央情报局的行动人员紧密接触。每天阅读的资料、经手的线索,总是千头万绪。而且,分析师还要应付各种问题。华盛顿方面经常发问,而伊拉克的新政府和军事部门也对我们的工作进展非常好奇——对了,我们的工作在于追捕那位“高价值目标”(HighValueTarget)当中的头面人物,也就是英文简称“HVT-1”的萨达姆·侯赛因(SaddamHussein)。
  1991年海湾战争结束之后,美国政府一度对伊拉克事务不管不顾。到了2003年,这种态度发生了转变。当时,本人坚信美国军队师出有名。华盛顿当局兵发伊拉克,一是为了找出并销毁所谓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weaponsofmassdestruction,WMD)。二是为了推翻萨达姆这个残暴的独裁者,解救当地的人民。我觉得“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这种东西一定存在,并且威力不小。毕竟,政府、学界中那么多的专家都对此深信不疑。他们无不觉得萨达姆要么正在加紧制造这种武器,要么就已经得手,各位专家的学识和经验可都远强于我。何况,我接触到的情报似乎也支持着他们的这种看法。那一天到来的时候,我的工作一切如常。上午9点30分,“联合小队”的会议循例开始。小队由来自中情局和军方的研究人员组成。会上,大家会互相交换信息,并对前一天搜罗而来的各种情报作出分析。那些自称目睹了萨达姆·侯赛因行踪的报告,自然让我们这十几个与会者感觉好奇。此类消息,被我等研究人员统称为“猫王来了”(Elvissightings)。同时,“联合小队”还要讨论下一步的抓捕计划。要想找出萨达姆的藏身之地,又该向何方神圣求助?相关内容,也是我们会议的话题之一。
大多数的情况下,“联合小队”的会议都在营地的辅楼里举行。有些与会伙伴来自美军中央司令部(CENTCOM,其行动区域囊括了中东地区)。他们的住地和辅楼相去不远。那个早上,陆军特种部队的专家带来了一条好消息:萨达姆的一些贴身保镖已经暴露了踪迹。此前,我们已经确认了这几个人和萨达姆的“莫逆”关系。不过,除了这点令人振奋的消息,会议其他内容并不那么出奇。几周以来,我们见识过的类似信息已经数以千计。
会议结束了,我打开邮箱,看了看里面的邮件和情报文献。总部对于萨达姆的关心,也需要我作出回应。时近晌午,我和同事兰迪(Randy)出发前往巴格达国际机场。这次出行,是为了邮寄东西。机场虽然位于“绿区”之外,我等情报人员却可以自由前往而无须安保人员随扈左右。当时在 巴格达,这样的地方可真是不多了。机场之中不但设有邮局,还有一处超市。我们日常需要的牙膏、剃须刀等个人用品,都能在那里买到。
   巴格达国际机场的魅力不止于此。作为美国人,要想在那个时候的巴格达找到一点家的感觉,机场里的“汉堡王”(BurgerKing)餐厅是的选择。当年3月,美军的伊拉克行动大获全胜,而后,汉堡王就在巴格达国际机场开设了分店。这当然是一门赚钱的生意——为了能够吃到一口“大号皇堡”(Whopper),军队里的一干男女青年简直可以不惜血本。可以想象,过不了多久,机场的这家快餐店将成为世界上为忙碌的“汉堡王”分店。皇堡和炸薯条的诱惑,我等中情局人员也不能抵御。我们经常冒着被简易爆炸装置弄得粉身碎骨的风险,前往机场汉堡王店去尝一尝鲜。那天,是12月12日。此前,我已经忍受了几个星期的粗糙伙食,对于汉堡已经思慕久矣。但是,待到我和兰迪站在餐厅门口,却发现那里已经闭门歇业。一切都源于食物短缺。就这样,我俩无惧牺牲、不怕残手断脚地辛辛苦苦赶到目的地,终却还是没能一饱口福。回程路上,我们发现机场高速路已经封闭。原来,有关部门在路肩附近发现了简易炸弹。没办法,我和兰迪只得另寻他途。前方虽然也属于巴格达,但那些街区我俩可是从未踏足。车上没有无线电话,车身也没有装甲保护。很快,我和兰迪就迷了路。街边涌出的人流,看上去好像刚刚完成周五的例行祷告。这时,我俩才恍然发现:自己已经置身什叶派信众的聚集地。周街的环境非常破败,这里的汽车颜色灰暗,仿佛是由几块配件拼凑而成。相较之下,我和兰迪的这辆代步工具真是崭新得有些刺眼。而且,我们身上的衣衫和防弹背心也是那么引人注目。周围是阿拉伯人的汪洋大海,只有我和兰迪两个孤零零的外来客。为不妙的一点在于,我们没有手机。(营地倒是配发了一台新款手机作为联络工具,不过被我忘在了宿舍。)即便有个三长两短,也没办法和大部队取得联络。有那么一刻,我觉得我俩应该弃车而走。我甚至认为:为了保证安全,我和兰迪只有徒手游过底格里斯河(TigrisRiver)这一条路了。还好,兜兜转转之间,我发现“绿区”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回到营地的那一刻,我真是万分高兴。美国大兵从来没给我这么亲切的感觉。假如这次历险发生在半年之后,恐怕我和兰迪就没有那么好的运气了。
书摘插画
插图

插图

插图

插图

抢先评论了 “审判萨达姆” 取消回复

评论

还没有评论。

相关产品

阅读更多
缺货

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第7版精装修订版,全二册)

EUR €103.98
评分 5.00 / 5
加入购物车

大国的兴衰(上)(全书共分上下两册,对公元1500年以后各国的军事和经济地位作了综合比较,是一部以全球性眼光综合分析诸大国国力此消彼长的著作)

EUR €48.98
评分 4.67 / 5
加入购物车

东南亚的贸易时代:年 第1卷 季风吹拂下的土地

EUR €19.99
加入购物车

人类简史三部曲: 人类简史+今日简史+未来简史

EUR €111.99
评分 5.00 / 5

东东购的宗旨是服务喜爱阅读中文书籍的海外人民,提供一个完善的购书平台,让国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沉浸在书香之中,读着熟悉的中文字,回忆着家乡的味道。


安全加密结账 安心网络购物 支持Paypal付款

常见问题

  • 货物配送
  • 退换货政策
  • 隐私政策
  • 联盟营销

客户服务

  • 联系东东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 货物追踪
  • 会员登入

订阅最新的优惠讯息和书籍资讯

选择币别

EUR
USD
CAD
AUD
NZD
NOK
GBP
CHF
SEK
CNY
UAH
ILS
SAR
MXN
KRW
MYR
SGD
HUF
TRY
JPY
HKD
TWD
facebookinstagram
©2020 东东购 EasternEast.com

限时特卖:用“SALE15”优惠券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 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