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email protected]

购物车

 查看订单

  • 我的帐户
东东购 | EasternEast
  • 中文书店
    • 畅销排行榜
      • 小说 畅销榜
      • 童书 畅销榜
      • 外语畅销榜
      • 管理畅销榜
      • 法律畅销榜
      • 青春文学畅销榜
    • 热门分类
      • 社会小说
      • 成功/励志 畅销榜
      • 人物传记
      • 大陆原创
      • 绘本童书
      • 影视小说
    • 文学推荐
      • 文集
      • 戏剧
      • 纪实文学
      • 名家作品
      • 民间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新书热卖榜
      • 小说 新书热卖榜
      • 青春文学 新书热卖榜
      • 童书 新书热卖榜
      • 管理 新书热卖榜
      • 成功/励志 新书热卖榜
      • 艺术 新书热卖榜
  • 精选分类
    • 小说
    • 保健养生
    • 烹饪/美食
    • 风水/占卜
    • 青春文学
    • 童书
    • 管理
    • 成功/励志
    • 文学
    • 哲学/宗教
    • 传记
    • 投资理财
    • 亲子家教
    • 动漫/幽默
    • 法律 Legal
    • 经济 Economics
    • 所有分类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搜索
首页医学内科学眩晕症的诊断与治疗(第5版)-名医世纪传媒

眩晕症的诊断与治疗(第5版)-名医世纪传媒

作者:张素珍 出版社: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10月 

ISBN: 9787534988011
年中特卖用“SALE15”折扣卷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全球包邮!
trust badge

EUR €46.99

类别: 内科学 SKU:5d84ae2b5f9849104541c751 库存: 有现货
  • 描述
  • 评论( 0 )

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4988011

内容简介
本书由耳鼻咽喉科、神经内科、康复科专家撰写,在前4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全书共20章,系统阐述了眩晕症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和前庭功能检查技术,详细介绍了梅尼埃病及位置性、中枢性、外伤性、药物性、精神性眩晕的诊断、鉴别诊断与治疗方法,对运动病、前庭神经病变、迷路炎及伴眩晕的各种全身性疾病亦有详细介绍.本版新增了近年来眩晕症基础研究和临床诊疗的一些新成果和新技术,内容先进,图文并茂,反映了国内外对眩晕症研究的新进展,适于耳鼻咽喉科、神经内科、康复科医师阅读参考,亦可供眩晕症患者求医时参阅。
作者简介
张素珍,教授。1956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本科系,毕业后一直在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科工作,其间曾以访问学者身份赴美国及加拿大学习,重点研究前庭功能及眩晕诊断。在国内较早引进空气冷热试验;首先发表了“人体姿势图及视动功能检查”的研究文章,建立梅尼埃病内淋巴积水的动物模型,研究积水前后位听功能改变;内淋巴K+浓度及Ca2+GATP酶的改变,为梅尼埃病治疗提供了理论根据。1994年获中央保健委员会奖状1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教学二等奖1项,军队教学一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及三等奖8项,*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12年获北京市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突出贡献奖。近30多年来,侧重眩晕症及前庭功能的研究及临床工作。发表论文50余篇,主编专著2部,参编图书20部。曾任多家杂志编委及定稿员;兼任«中华耳科学杂志»及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眩晕学组顾问。已培养硕士研究生多人,协助带教博士研究生及博士后5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吴子明,主任医师,医学博士,中央保健委员会会诊专家。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眩晕诊疗中心主任。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眩晕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眩晕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眩晕学组副组长等。在国内率先在临床领域开展椭圆囊(主观垂直视觉)和球囊(前庭诱发的肌源性电位检查)功能检查,较早开展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及偏头痛型眩晕的诊治与研究。出版译著作«前庭康复»(2003年)并出版光盘«前庭康复操»(2005年)。主编与副主编专著3部。发表文章50余篇。
目  录
第1章眩晕概述(1)一、定义及生理病理学基础(1)二、眩晕的分类(2)三、诊断和定位(4)四、眩晕症治疗原则(6)第2章前庭器的进化、胚胎发育、解剖及超微结构(8)一、前庭器的进化(8)二、前庭器的胚胎发生学(8)三、前庭器的解剖与组织学超微结构(11)四、迷路的供血(14)五、前庭神经传导路径(15)第3章前庭系统的生理功能(19)一、前庭系统生理学研究历史回顾(19)二、人体怎样维持平衡(19)三、半规管的生理功能(20)四、耳石器官的生理(22)五、前庭神经核及其传导束的生理(23)六、前庭中枢部的生理(24)七、前庭附属器的生理(24)八、失重对前庭功能的影响(26)九、前庭系统的频率特性(26)第4章前庭功能检查(33)节眼球震颤(33)一、概述(33)二、生理性眼震(34)三、病理自发性眼震(36)四、位置性眼震(39)五、诱发性眼震(41)第二节眼震电图(43)一、眼震电图描记的发展史(43)二、ENG的原理(44)三、常规ENG检查程序及注意事项(44)四、检查项目(45)五、影响ENG质量的因素(50)六、眼震电图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50)七、不同频段的前庭功能检查(50)第三节姿势图(52)一、静态平衡姿势图(52)二、动态平衡姿势图(54)第四节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检查(59)一、颈源性VEMP(60)二、眼源性VEMP(64)第五节诊室或床旁前庭功能检查(66)一、直立倾倒试验(66)二、过指试验(67)三、原地踏步试验(67)四、星状步迹试验(67)五、摇头试验(68)六、头脉冲试验(68)七、扭颈试验(68)第5章梅尼埃病(71)一、概述(71)二、病因(72)三、发病机制(74)四、组织病理学改变(75)五、临床症状(77)六、体征(78)七、诊断与鉴别诊断(81)八、治疗(83)九、研究方向(89)第6章位置性眩晕(94)节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94)一、病因(94)二、临床特征(95)三、发病机制(96)四、诊断(96)五、治疗(98)六、并发症处理(101)七、疗效评估(101)第二节中枢性位置性眩晕(102)第7章中枢性眩晕(104)一、中枢性眩晕的发病机制(104)二、血管源性眩晕(104)三、颅内肿瘤与眩晕(107)四、炎症及脱髓鞘性疾病所致眩晕(110)五、眩晕性癫(112)六、脑外伤后眩晕或头晕(113)七、中枢性眩晕的治疗(115)八、血管源性孤立性中枢性眩晕(116)第8章外伤性眩晕(122)节脑外伤后综合征(122)一、病因(122)二、临床表现(122)三、治疗(123)第二节迷路震荡(123)一、发病机制(123)二、临床表现(123)三、诊断(124)四、治疗(124)第三节外伤性前庭衰竭(124)一、病因(124)二、临床表现(125)三、诊断(125)四、治疗(125)第四节外伤性外淋巴瘘(125)一、病因(126)二、发病机制(126)三、临床表现(127)四、诊断(127)五、治疗(128)第五节爆震性前庭损伤(129)一、病因及发病机制(129)二、病理(129)三、临床表现(129)四、诊断(129)五、治疗(130)第六节内耳减压病(130)一、病因(130)二、发病机制(130)三、病理(131)四、临床表现(131)五、诊断(131)六、鉴别诊断(131)七、治疗(132)八、预防(133)第七节迟发性膜迷路积水(133)一、病因与发病机制(133)二、临床表现(134)三、诊断(134)四、治疗(134)第八节颈外伤性眩晕(135)一、病因(136)二、发病机制(136)三、临床表现(136)四、治疗(136)第九节挥鞭伤性眩晕(137)一、病因及发病机制(137)二、致晕机制(137)三、临床表现(137)四、治疗(138)第9章运动病的概念及研究(140)一、运动病的概念(140)二、运动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140)三、运动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142)四、运动病的预防与治疗(143)五、运动病易感性的研究(145)第10章药物性眩晕(148)一、前庭耳毒性药物的种类(148)二、前庭耳毒性机制(150)三、前庭耳毒性的药动学(152)四、前庭耳毒性的病理(152)五、影响药物性前庭耳中毒的因素(153)六、前庭耳毒性的临床表现(154)七、前庭耳毒性的预防(155)八、前庭耳毒性的治疗(157)第11章前庭神经病变(160)节前庭神经炎(160)一、流行病学特点(160)二、病因(160)三、发病机制(161)四、病理(161)五、临床表现(161)六、诊断标准(162)七、鉴别诊断(162)八、治疗(162)九、预后(162)第二节前庭神经系统供血不足(163)一、前庭神经系统的供血(163)二、椎G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表现(164)三、迷路动脉栓塞(165)第三节听神经瘤(166)第四节前庭阵发症(前庭神经血管压迫综合征)(170)一、临床表现(171)二、病因与发病机制(172)三、诊断(172)四、治疗(174)第12章迷路炎(177)节局限性迷路炎(迷路周围炎或迷路瘘管)(177)第二节浆液性迷路炎(178)第三节化脓性迷路炎(179)第四节骨化性迷路炎(180)第五节病毒性迷路炎(180)第13章伴眩晕的各种全身性疾病和综合征(182)节伴眩晕的全身性疾病(182)一、脑血管性眩晕(182)二、脑肿瘤性眩晕(183)三、颅脑感染疾病性眩晕(183)四、流行性眩晕(184)五、颈源性眩晕(184)六、眼源性眩晕(185)七、心血管疾病性眩晕(186)八、内分泌疾病致眩晕(186)九、血液病致眩晕(186)十、高原病(187)十一、神经官能性眩晕(187)十二、肾衰竭与眩晕(187)十三、颅颈结合部畸形所致眩晕(187)第二节伴眩晕的综合征(189)一、Dandy综合征(189)二、Cogan综合征(190)三、Firedreich共济失调综合征(190)四、Lermoyez综合征(191)五、Gower综合征(191)六、过度换气综合征(192)七、Alport综合征(192)八、Paget综合征(193)九、Hennebert综合征(193)十、RamsayHunt综合征(194)十一、大前庭水管综合征(194)十二、前半规管裂综合征(197)第14章精神性眩晕(200)节概述(200)一、发病概况(200)二、病因与发病机制(200)三、临床症状(201)四、诊断(201)五、治疗(202)第二节与精神性眩晕有关的几种病症(202)一、过度换气(202)二、焦虑症(202)三、恐慌症(202)四、病态恐惧焦虑症(203)五、抑郁症(203)第三节精神心理性眩晕的发展(203)一、对精神心理性眩晕认识的历史沿革(203)二、慢性主观性眩晕(CSD)(204)三、PPPD(204)四、精神心理性眩晕的诊断和评估建议(204)第15章偏头痛与眩晕(206)节偏头痛(206)一、病因与发病机制(206)二、临床类型(207)三、诊断(208)四、治疗(209)第二节前庭型偏头痛(210)一、前庭型偏头痛的命名与流行病学(210)二、前庭型偏头痛的发病机制(211)三、前庭型偏头痛的临床诊治(212)第三节复发性前庭病(214)第16章儿童眩晕(217)一、流行病学(217)二、儿童眩晕的临床症状和表现(217)三、儿童眩晕的临床检查(218)四、儿童眩晕的诊断原则和常见疾病(219)五、儿童眩晕的治疗原则(220)六、结语和展望(221)第17章中医学对眩晕症的辨证施治(222)节概述(222)第二节辨证与治疗(222)一、风火上扰型(223)二、肝阳上亢型(223)三、脉涩血亏型(224)四、肝肾阴虚型(225)五、气血两虚型(226)六、瘀血内阻型(226)第18章颈性眩晕(228)一、病因和发病机制(228)二、临床表现(231)三、诊断和鉴别诊断(231)四、康复治疗(233)第19章眩晕的外科治疗(240)一、内淋巴囊的外科手术(240)二、前庭神经切断术(243)三、迷路切除术(246)四、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外科治疗(248)五、微血管减压术(252)六、其他眩晕的外科治疗(253)第20章前庭康复(254)一、前庭中枢系统传递模式的特性(254)二、前庭康复的原理(255)三、前庭康复治疗技术和目标(258)四、前庭代偿的评价(258)五、前庭康复患者选择标准(259)六、前庭康复常用技术(260)七、前庭康复的临床应用(261)
前  言
第5版前言

眩晕症是继发热、头痛两大临床症状之后的第三大临床就诊症状,介于耳鼻咽喉科与神经科之间的复杂综合征,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深不可测,真是玄之又玄,相关的研究与临床文章层出不穷。作者于2001年春邀请对眩晕症诊治有经验的相关科室专家,撰写了《眩晕症的诊断与治疗》一书,深受广大医务工作者及患者的青睐,曾3次修订再版,多次印刷,发行22000余册。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节奏加快,工作紧张、竞争压力增大,环境中高速、振动、电磁、辐射波、化学物质等刺激因素增多,使眩晕症有增多趋势,且近年来对眩晕症的研究与诊治方法又有所进展,有必要在原有基础上增添新的内容,故决定出版第5版。第5版新增加近4年来,在眩晕诊治方面造诣较深的新秀之文章若干篇,他们的加盟使本书内容更新颖、丰富、实用。其中第7章“中枢性眩晕”全部为新写,第11章“前庭神经病变”、第14章“精神性眩晕”和第15章“偏头痛与眩晕”做了较大修改,并新增第16章“儿童眩晕”。此外,在编排方面亦做了相应改进。眩晕症的客观体征及影像学、病理学资料较少,医生主要依据病史及位、听功能检查诊治。其中,听力学检查及研究进展较快,已有公认的检查方法和统一的判断标准;而前庭功能检查方法需要第二器官眼肌、颈肌、胃肌反射表达,较为间接、落后,有待进一步发展。第4版新修订了“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检查”,该方法是以强声刺激听觉系统及椭圆囊斑,在眼下斜肌处记录到诱发电位,称为眼源性肌源电位(oVEMP),借以判断椭圆囊斑的功能,与颈源性肌源电位(cVEMP)联合应用,可以判断前庭上、下神经的功能。另外,在“眼震电图”一节中,新增加了“冷热试验”中慢相角速度(SPV)值变化的含义,从而更准确地判断半规管及前庭器的功能;还有固视指数可判断中枢抑制功能。对于慢性顽固性头晕患者,要注意心理及康复治疗,经心理及前庭康复锻炼,使异常脑皮质空间定位觉恢复寻常状态,大脑达到新的平衡,从而消除眩晕及平衡障碍。《眩晕症的诊断与治疗》一书自出版发行以来,深受广大读者的青睐,希望第5版的发行能给受眩晕症困扰而束手无策的医生和饱受眩晕之苦的患者带来福音。书中不足之处,恳请各位专家、读者批评指正。

张素珍
2017年5月于北京
第1版序
眩晕症在中医学史中有较多记载,迄今仍是临床常见综合征之一。据一般统计,眩晕症占耳鼻咽喉科门诊病人的15%,内科病人的5%。眩晕发作时病人产生恐惧心理,对病人有较大威胁,医生常常凭主观症状诊断,客观体征较少,且若明若暗,很难捕捉,给诊断、鉴别诊断带来困难。近40多年来各种前庭功能检查仪相继问世,基础研究成果颇多,大大提高了眩晕症诊断的准确性,但仍存在病理资料不足、疾病命名紊乱、诊断治疗标准不统一及发病机制不清等问题,很有必要整理出版新书。眩晕症几乎涉及十余个学科几十种疾病,可视为一种交叉学科疾病,要求医生具有广博的医学理论基础及丰富的临床经验。本书著者们均在临床一线工作,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基础研究方面有较深的造诣,并吸取国外先进经验撰写成书。全书包括各种前庭功能检查及眩晕症的诊断治疗,侧重于临床应用,是一部内容充实、资料丰富、很有参考价值的书,切合国内专业医务工作者需要,不但使耳鼻咽喉科医师受益,对神经科及康复科医技人员亦有裨益。

姜泗长
2001年2月

抢先评论了 “眩晕症的诊断与治疗(第5版)-名医世纪传媒” 取消回复

评论

还没有评论。

相关产品

加入购物车

神经内科 临床护理一本通

EUR €34.99
加入购物车

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三基训练习题集-内科

EUR €21.99
阅读更多
缺货

北京协和医院内科住院医师手册

EUR €40.99
加入购物车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规划教材·内科学 风湿免疫科分册

EUR €31.99

东东购的宗旨是服务喜爱阅读中文书籍的海外人民,提供一个完善的购书平台,让国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沉浸在书香之中,读着熟悉的中文字,回忆着家乡的味道。


安全加密结账 安心网络购物 支持Paypal付款

常见问题

  • 货物配送
  • 退换货政策
  • 隐私政策
  • 联盟营销

客户服务

  • 联系东东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 货物追踪
  • 会员登入

订阅最新的优惠讯息和书籍资讯

选择币别

EUR
USD
CAD
AUD
NZD
NOK
GBP
CHF
SEK
CNY
UAH
ILS
SAR
MXN
KRW
MYR
SGD
HUF
TRY
JPY
HKD
TWD
facebookinstagram
©2020 东东购 EasternEast.com

限时特卖:用“SALE15”优惠券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 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