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info@easterneast.com

购物车

 查看订单

  • 我的帐户
东东购 | EasternEast
  • 中文书店
    • 畅销排行榜
      • 小说 畅销榜
      • 童书 畅销榜
      • 外语畅销榜
      • 管理畅销榜
      • 法律畅销榜
      • 青春文学畅销榜
    • 热门分类
      • 社会小说
      • 成功/励志 畅销榜
      • 人物传记
      • 大陆原创
      • 绘本童书
      • 影视小说
    • 文学推荐
      • 文集
      • 戏剧
      • 纪实文学
      • 名家作品
      • 民间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新书热卖榜
      • 小说 新书热卖榜
      • 青春文学 新书热卖榜
      • 童书 新书热卖榜
      • 管理 新书热卖榜
      • 成功/励志 新书热卖榜
      • 艺术 新书热卖榜
  • 精选分类
    • 小说
    • 保健养生
    • 烹饪/美食
    • 风水/占卜
    • 青春文学
    • 童书
    • 管理
    • 成功/励志
    • 文学
    • 哲学/宗教
    • 传记
    • 投资理财
    • 亲子家教
    • 动漫/幽默
    • 法律 Legal
    • 经济 Economics
    • 所有分类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搜索
查看购物车 “世界摄影史(摄影领域必读的经典宏篇巨著)” 已被添加到您的购物车。
首页艺术摄影浦东人家:十年变迁图志(中英对照)

浦东人家:十年变迁图志(中英对照)

一位异乡摄影师镜头下的浦东十年变迁

作者:吴建平 著 出版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07月 

ISBN: 9787532298488
年中特卖用“SALE15”折扣卷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全球包邮!
trust badge

EUR €206.99

类别: 摄影 SKU:5d84b55d5f9849104541d9d1 库存: 有现货
  • 描述
  • 评论( 0 )

描述

开 本: 12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2298488

编辑推荐
  本书由上海历史博物馆研究员薛理勇任顾问与学术文章撰稿,上海本土文化研究者、著名平面设计师姜庆共任整体设计。薛理勇作为长期研究上海史方面的专家,从城市学、史料学与社会学的角度,为本书奠定其独有的文献价值。反映上海市民生活的摄影集以往出版过,但拍摄地点如此集中(陆家嘴周边),拍摄持续时间长达十年,整体拍摄质量如此上乘,拍摄视角如此有意味,编排和写作如此有学术性的反映上海市民生活的摄影集着实少见。书籍从地域学的角度重作素材整理与研究,不单单是一本影像志,更是社会学研究文本。

 

内容简介
《浦东人家:1997—2006十年变迁图志》(中英对照)记录了1997年始浦东十年的变迁历程。收入本书稿的主要为陆家嘴一带的影像,涵盖陆家嘴、烂泥渡路、东宁路、东昌路、歇浦路、银城路、望江路、上南路、十八间、民生路等东方明珠塔周边地块。本书以拍摄时间为序,浓缩了深刻的人文历史背景,从城市学、社会学角度呈现和阐述的图文画册。书内的照片均是首次公开发表,对于广大市民、老照片的收藏者和爱好者,对于浦东历史以及海派文化的研究者都是一份弥足珍贵的文史档案。
作者简介
吴建平,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1997年,中国摄影出版社出版《藏族人像写真》摄影画册;1999年,在德国柏林举办《西藏人像》、《浦东老家》等摄影展;2000年,中国摄影出版社出版《山里的太阳》摄影画册;2003年,在上海陆家嘴绿地举办《浦东老家》摄影展;2006年,赴美国参加约翰·塞克斯顿(John sexton)“黑白暗房表现”学习班进修。2015年,“长城”系列作品获巴黎首届国际艺术博览会摄影类金奖、终身成就奖。
目  录

看浦东:1997–2006        薛理勇

作品

附录

拍摄偶记                  吴建平

浦东地区部分地名变迁      赵解平

我拍老浦东人的生活        吴建平

致谢

前  言

看浦东:1997–2006

薛理勇

上海历史博物馆研究员

 

照相的主要功能是捕捉“瞬间”,使“空间”永存,此只是一种记录方式。成语有“述而不作”,出自《论语》,意为阐述前人成说,自己并不创新。当照相机日益普及,照相技术日益进步,它除了一般的捕捉“瞬间”功能外,摄影师凭借自己的睿智和观察力,把“捕捉瞬间”作为一种创作,于是,照相或摄影又超越艺术本身,是摄影师表达自己对社会、事物的理解和态度,由“捕捉瞬间”进入到“作品创作”,由“述而不作”进步到“述而又作”。这是摄影作品或摄影师更高的境界。自上海建埠以来,为上海留下写真者众多,尤现今拍摄上海新貌、浦东新貌的摄影师亦大有人在,但像吴建平这样拍摄浦东人家而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并不多,他的作品生动活泼,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回过头,讲一讲何谓浦东。纵贯上海的黄浦江,把上海分割为浦西和浦东。上海人把河道拐弯处,河岸内凹处叫作“湾”,外凸处形似动物的嘴或角,称之“嘴”或“角”。黄浦江曲折多弯,它流经外滩后形成一个180 度的急转弯,在浦东形成一个外凸的“嘴”,这里是明朝诗文家、书法家,官至国子监祭酒,充经筵讲官的陆深(1477—1544年,字子渊,号俨山)的家乡,于是被叫作“陆家嘴”。浦东、浦西只是以黄浦江为界划分出来的地理区域名称,而不是行政区域名称。从广义上来讲,黄浦江以东的区域都可以叫作浦东,黄浦江以西的区域都可以叫作浦西。

地名不能无限制地延伸,清雍正以前,浦东界浜(高桥港)以北,隶属嘉定县;以南,隶属上海县。雍正初,析嘉定县东部置宝山县;析上海县东南部置南汇县;嘉庆十五年(1810 年),析上海县东北部置川沙厅,1912 年改川沙县。从此,浦东地区分别属于上海、宝山、川沙、南汇四县。1927 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上海特别市(1929年改上海市),将南汇县之周浦、宝山县之浦东的区域划入上海市,于是浦东地区又分隶上海市、上海县、川沙县、南汇县;新中国成立后,又把浦东滨江的区域分别划归杨浦区、黄浦区、南市区,于是,狭义上的“浦东”则指黄浦江东岸濒黄浦江的上海市和上海县的区境。

近代以后,上海浦西逐渐发展成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国际“大都会”,外滩更是繁华,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而由于黄浦江的分割,浦东的城市化进程相对缓慢,沿江集中了大量的码头、工厂、作坊,密集着无数的贫民窟、棚户区,与对岸的浦西、外滩反差巨大。“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成了上海人的口头禅。

1990年4月以后,上海市人民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开发开放浦东的政策和措施。9月,国务院批准了开放浦东的具体政策规定。陆家嘴成了浦东开发开放的排头兵、急先锋,从此如白驹过隙,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许多摄影师、摄影爱好者立即感觉到这是一个捕捉“瞬间”,为城市留下记忆,反映“城乡巨变”的好机会。那时我任职于上海市历史博物馆,长期从事上海城市历史文化研究,于是便有机会认识了许多摄影师和摄影爱好者,也见识了他们拍摄的无数照片。2003 年,陆家嘴开发集团和中国摄影家协会在浦东陆家嘴联合举办“我拍老浦东人的生活”摄影展览会,这实际上是吴建平先生的个人摄影展览,由此见到了令人“眼睛一亮”的照片,并认识了吴建平先生。

吴先生是浙江衢州人,父亲是电工,他自幼跟随父亲在全国各地的水电站工地颠沛流离,没有太多固定的朋友,照相机就成了他的朋友,拍照片成了他的兴趣爱好。他的作品在水电站工地展出,不少被放成大照片挂在工地十分显眼的位置。1997 年的一次偶然机会,他与朋友在上海东方明珠旋转餐厅小聚,居高临下,放眼望去,发现在高耸的东方明珠脚下居然还有那么多低矮的民房群,一新一旧,形成十分鲜明的时代落差感。善于捕捉“瞬间”的吴建平立即意识到这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摄影母题。他一反当时大多数摄影师的“功利主义”——争拍浦东的变化,讴歌改革开放成就;而是别出心裁,选择老浦东人的生活,为浦东新区留下珍贵的历史图片资料,至今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

吴建平的难能可贵之处,在于他为了时刻记录这些转瞬即逝的变化,虽家居浙江,却几十次地往返于浙沪之间,无怨无悔,自己承担费用,不计体力、精力和时间的消耗,坚持不懈,长年在浦东走街串巷,“串门访友”。许多浦东人因此认识了这位从外地来的摄影师,从早期拍摄的拒绝、防范到之后亲切地称他“小吴”。不少人家甚至允许他随意出入自家门庭,任意拍摄,使吴先生的影像记录工作未受任何阻挠;有的人家因暂时外出,还会客气地对他说:“我马上回来,等我回来再拍。”熟视无睹是人的通病,上海人看惯了上海人的生活状态,会显得麻木不仁,吴先生是浙江人,反而能以另一种眼光观察上海人,观察上海的浦东人。吴先生曾对我说,他在上海拍摄的几年中,主要精力集中在浦东,也去过上海其他的地区,他认为,上海区域面积不大,但是,不同地区的人在生活习惯诸方面还是会有细小的差异的。我赞同他的看法,也正是由于长期坚持,不懈努力,吴先生以自己的睿智和摄影师特有的观察力,令其拍摄的照片不仅是“瞬间艺术”,还带有“文艺创作”;不仅记录了“老浦东”的上海状态,还用生动活泼的画面叙述了“老浦东”一个又一个的故事,当然也是用另一种方式讴歌浦东开放的光辉成就。

吴先生的照片大多摄于20、21世纪之交,并对每张照片作了详细的记录。而这一时期也是浦东进行大规模建设的关键时间节点,在浦东的面貌日新月异的同时,也是浦东道路重作规划、调整,区域功能重作划分的重要时刻。一些老浦东人为熟悉的小路在建设中被注销了,老浦东人的家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很难根据当时的影像记录找到今日相应的位置。如吴先生记录的“烂泥渡路”是今天的浦明路北段,其昌栈是今天的钱仓街,其他如东宁路、望江路、冰厂田路、仁记路、高资路、海兴路等均在所谓的“小陆家嘴”区域。好在吴先生的影像是记录当年浦东人在动迁前后的生活状态,而不是浦东的风景,他以一位外来者对上海的好奇与关注,以一位纪实摄影家敏锐的艺术眼光与职业精神,忠实捕捉了1997年至2006年间浦东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与人生百态。

在线试读
书摘插画
插图

插图

插图

插图

插图

插图

抢先评论了 “浦东人家:十年变迁图志(中英对照)” 取消回复

评论

还没有评论。

相关产品

加入购物车

摄影的艺术——摄影的本质、观察与创意

EUR €51.99
评分 5.00 / 5
阅读更多
缺货

苏紫紫:左脸 右脸(90后艺术&思想先锋,有图有真相——面对世俗,做真实而完整的自己)

EUR €27.99
加入购物车

摄影入门:拍出美照超简单

EUR €33.99
评分 5.00 / 5
加入购物车

手机摄影从入门到精通

EUR €25.99
评分 4.67 / 5

东东购的宗旨是服务喜爱阅读中文书籍的海外人民,提供一个完善的购书平台,让国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沉浸在书香之中,读着熟悉的中文字,回忆着家乡的味道。


安全加密结账 安心网络购物 支持Paypal付款

常见问题

  • 货物配送
  • 退换货政策
  • 隐私政策
  • 联盟营销

客户服务

  • 联系东东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 货物追踪
  • 会员登入

订阅最新的优惠讯息和书籍资讯

选择币别

EUR
USD
CAD
AUD
NZD
NOK
GBP
CHF
SEK
CNY
UAH
ILS
SAR
MXN
KRW
MYR
SGD
HUF
TRY
JPY
HKD
TWD
facebookinstagram
©2020 东东购 EasternEast.com

限时特卖:用“SALE15”优惠券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 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