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info@easterneast.com

购物车

 查看订单

  • 我的帐户
东东购 | EasternEast
  • 中文书店
    • 畅销排行榜
      • 小说 畅销榜
      • 童书 畅销榜
      • 外语畅销榜
      • 管理畅销榜
      • 法律畅销榜
      • 青春文学畅销榜
    • 热门分类
      • 社会小说
      • 成功/励志 畅销榜
      • 人物传记
      • 大陆原创
      • 绘本童书
      • 影视小说
    • 文学推荐
      • 文集
      • 戏剧
      • 纪实文学
      • 名家作品
      • 民间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新书热卖榜
      • 小说 新书热卖榜
      • 青春文学 新书热卖榜
      • 童书 新书热卖榜
      • 管理 新书热卖榜
      • 成功/励志 新书热卖榜
      • 艺术 新书热卖榜
  • 精选分类
    • 小说
    • 保健养生
    • 烹饪/美食
    • 风水/占卜
    • 青春文学
    • 童书
    • 管理
    • 成功/励志
    • 文学
    • 哲学/宗教
    • 传记
    • 投资理财
    • 亲子家教
    • 动漫/幽默
    • 法律 Legal
    • 经济 Economics
    • 所有分类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搜索
查看购物车 “古本竹书纪年辑校订补” 已被添加到您的购物车。
首页历史史料典籍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录·第十五卷

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录·第十五卷

作者:郝春文 游自勇 王兰平 侯爱梅 董大学 聂志军 李芳瑶 陈于柱 赵玉平 宋雪春 杜立晖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10月 

ISBN: 9787520110785
年中特卖用“SALE15”折扣卷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全球包邮!
trust badge

EUR €43.99

类别: 史料典籍 SKU:5d84b9c25f9849104541e3f9 库存: 有现货
  • 描述
  • 评论( 0 )

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20110785

内容简介
《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录》共三十卷,本书系第十五卷。此套书以英国国家图书馆收藏的全部汉文非佛教文献为数据源,将这些数百年前或一千多年前的古代写本,全部按号释录成通行的繁体字,并对原件的错误加以校理,尽可能地解决所涉及文书的定性、定名、定年等问题。每件文书释文后附有校记和一百年来学术界有关该文书的研究文献索引。本书收录的文献对于研究我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军事、宗教、民族、历史、艺术、语言、文学、音乐、舞蹈、社会、建筑、科技及中西交通等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郝春文,男,1955年7月出生于北京。中共党员,历史学教授,历史学博士。现为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院长、教授,历史研究所所在。上海市重点学科域外汉文古文献学学科负责人,人文学院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敦煌吐鲁番文献研究方向博士生指导教师、中国古代史专业隋唐五代史研究方向硕士生指导教师。兼任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副会长、上海师范大学域外汉文古文献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市高校教师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委员会历史学科组副组长、北京历史学会理事、兰州大学兼职教授、*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敦煌研究院兼职研究员、《敦煌学国际联络委员会通讯》主编、《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编委、《敦煌吐鲁番研究》年刊编委兼编辑部主任等社会职务多种。

游自勇,男,出生于1978年,福建莆田人。现任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96年9月~2000年6月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本科毕业;2000年9月~2003年6月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系,获得硕士学位;2003年9月~2006年6月就读于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系,获得博士学位;2006年7月~2008年6月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科研工作。从事隋唐史、敦煌吐鲁番文献,中国中古时期的信仰、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的整理与研究等。王兰平,宁波工程学院党委办公室。

侯爱梅,女,出生于1977年10月,河南省三门峡人。现任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历史学讲师。1995年9月~1999年7月就读于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获历史学学士学位;2004年9月~2007年6月就读于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院,获历史学硕士学位;2009年9月~2013年7月就读于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获历史学博士学位。1999年9月~2004年7月在河南省三门峡市高中任教。2013年7月在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任教。研究方向包括宋元文献等。董大学,2009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获得硕士学位。现任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讲师。聂志军,著有《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录(第十一卷)》等。
李芳瑶,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博士后。
陈于柱,男,生于1977年11月,籍贯江苏邳州。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兰州大学。现任天水师范学院文史学院历史系党支部书记。主讲课程《中国古代史》。
宋雪春,女,山东梁山人,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2009级博士研究生。
杜立晖,男,1976年5月出生,山东滨州人,历史学博士,滨州学院讲师。于山东省滨州学院黄河三角洲文化研究所工作,兼任中国唐史学会会员、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员、中国元史学会会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黑水城文献、黄河三角洲历史文化。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山东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多项,获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奖多项。
韩锋,男,山东泗水人,1971年9月出生,历史学博士,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6年由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教育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2002—2007年在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攻读硕、博学位,2007年6月获历史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历史文献学、中国儒学史、中国文化史。
目  录
斯三○○五   防大佛行人名目
斯三○○七   佛説十一面神呪心經一卷題記
斯三○○八   太上業報因緣經卷
斯三○一一A  論語集解(先進—顏淵)
斯三○一一A背 一 雜寫
        二 詩格一部抄
        三 雜寫
        四 天青白雲外詩抄
        五 雜寫(兵馬使張弘慶、軍資庫司、都頭曹住信等)
斯三○一一B  論語集解(子路、憲問)
斯三○一一B背 一 乳酪菜茹抄
        二 雜寫(沙州索君使等)
        三 今朝到此寺詩並題名
        四 雜寫
        五 書儀抄(與表弟書)
        六 雜寫
        七 粟豆抄
        八 雜寫
        九 場地兩畝半
        一○ 雜寫
        一一 昔聞先代古人名詩
        一二 雜寫
        一三 辛酉年(公元九六一年)十二月神沙鄉百姓李繼昌雇工契抄
        一四 雜寫(張吉昌身亡轉帖等)
斯三○一四   大乘無量壽經題記
斯三○一六   太上元陽經卷第十
斯三○一六背  心海集(迷執篇、解悟篇、勤苦篇、至道篇、菩提篇)
斯五九九六 斯三○一七 六禪師與貴賤等酬答
斯三○一八   金剛頂瑜伽理趣般若經勘經題記
斯三○二一   大涅槃經卷第廿六題記
斯三○二四背  一 雜寫
        二 妙法經中在詩
斯三○三二   大乘無量壽經題記
斯三○三三   大乘無量壽經題記
斯三○三四   大乘無量壽經題記
斯三○三五   大乘無量壽經題記
斯三○三六   大乘無量壽經題記
斯三○三七   大乘無量壽經題記
斯三○三八   大乘無量壽經題記
斯三○四六   般心讚一本
斯三○四六背  背題(般心讚一本)
斯三○四八   丙辰年(公元九五六年)東界羊籍(附丁巳年至辛酉年注記)
斯三○五○   雜寫
斯三○五○背  一 雜寫(竊以敦煌勝境等)
        二 雜抄(竊以業緣雖大等)
        三 善惠借花獻佛因緣
斯三○五四   觀世音經一卷題記
斯三○六一   太上洞玄靈寶中元玉京玄都大獻經
羽六七三 斯三○七一 金録晨夜十方懺
斯三○七一背 羽六七三背 巳年午年沙州諸寺請、付、收經歷
斯三○七四   高僧傳略(康僧會、鳩摩羅什、竺道生、法顯、釋弘明、佛圖澄)
斯三○七四背  吐蕃時期某寺破歷
斯三○七九   妙法蓮華經卷第四題記
斯三○八二   妙法蓮華經卷第五題記
斯三○八三   妙法蓮華經卷第二題記
斯三○八七   雜寫
斯三○九二   一 阿彌陀佛供養受持文抄
        二 還魂記
斯三○九四   妙法蓮華經卷第二題記
斯三○九六   一 大乘淨土讚
        二 太子成道變文
斯三一○九   太上洞玄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
斯三一一一背  一 大業五年(公元六○九年)六月十五日隊副賈宗申甲槊弓箭帳牒
        二 隸古定尚書(大禹謨)
斯三一一五   佛説無量壽觀經一卷題記
斯三一二一   佛説無量壽宗要經題記
斯三一二六背  新菩薩經一卷
斯三一三五   太玄真一本際經卷第二
斯三一三九   太玄真一本際經證實品卷第五
斯三一四○背  雜寫
斯三一四七   佛説閻羅王授記經題記
斯三一四七背  佛説閻羅王授記經題記
斯三一五六   豎幢傘文
斯三一五六背  己卯年十二月十六日僧正守志轉帖
斯三一五七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二百二勘經題記
斯三一五八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三二一勘經題記
斯三一六一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二七○題記
斯三一六六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二一九題記
斯三一六六背  雜寫
斯三一七三   太上妙法本相經
斯三一七七   梁武帝問志公和尚如何修道
斯三一七八   蓮花部普讚歎三寶
斯三一八○背  某月廿八日某衙爲大寶國皇帝百辰設供追念請諸寺僧尼降赴疏
斯三一八九   癸未年十月一日衙内轉經翻替曆
斯三一九八背  一 殘片(同將去)
        二 某年三月廿四日翁家梁孟温家書
        三 委曲付男沙州作院僕射
斯三二○七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五九八勘經題記
斯三二二一背  經目
斯六二○八背 斯三二二七
 一 十二月
             二 古賢集
             三 失名韻文
             四 學郎詩
             五 韓朋賦一首
斯三二二七背 斯六二○八
 一 雜集時要用字
             二 雜寫
             三 新商略古今字樣撮其時要并引正俗釋下卷
斯三二五二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題記
斯三二七九   大乘無量壽經題記
斯三二八○   大乘無量壽經題記
斯三二八一   大乘無量壽經題記
斯三二八二   大乘無量壽經題記
斯三二八三   大乘無量壽經題記
斯三二八五   大乘無量壽經題記
斯三二八七   一 千字文一卷
        二 學郎詩
        三 王羲之書論抄
        四 十五願禮佛懺
        五 六十甲子納音
        六 早出纏
        七 樂入山
        八 樂住山
        九 李(利)涉法師勸善文
        一○ 開經文
斯三二八七背  一 吐蕃子年擘三部落百姓氾履倩等户手實
        二 雜寫
        三 汋淚研磨墨詩一首
        四 雜寫(千字文)
        五 送遠還通達詩一首
        六 王羲之書論抄
斯三三○三   大乘無量壽經題記
斯三三○三背  大乘無量壽經題記
斯三三○八   大乘無量壽經題記
斯三三○九   大乘無量壽經題記
斯三三一○   大乘無量壽經題記
斯三三一一   大乘無量壽經題記
斯三三一二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五二六勘經題記
斯三三二三   僧智照等布抄
斯三三二六   一 氣象占
        二 星圖
        三 電神像
        四 卷題(其解夢及電經一卷)
斯六一六一A 斯三三二九 斯一一五六四 斯六一六一B 斯六九七三 伯二七六二
        勑河西節度兵部尚書張公功德記抄
伯二七六二背+斯六九七三背+斯三三二九背+斯六一六一背B+斯一一五六四背+斯
六一六一背A
  一 狀
        二 吐蕃文漢文對譯字詞
        三 唐佚名詩抄
        四 雜寫
斯三三三○   毛詩(小雅鴻鴈—十月之交)
斯三三三○背  一 狀抄
        二 乾寧四年(公元八九七年)二月廿八日整門官牒抄
        三 致夫人書抄
        四 習字(?)
        五 神智與某使君書抄
   
前  言
凡  例
        
        一 本書係大型文獻圖集《英藏敦煌文獻》的文字釋録本。其收録範圍、選擇内容均與上書相同。但增收該書漏收的部分佛教典籍以外文獻;對於該書未收的佛經題記,因其具有世俗文書性質,亦予增收;對於該書所收的部分佛經,本書則予以剔除。凡屬增收、剔除之文書,均作説明。
        二 本書的編排順序係依收藏單位的館藏編號順序排列。每號文書按正背次序排列,背面以“背”(V)表示。文書正背之區分均依文書原編號。發現原來正背標錯的情況,亦不改動,但在校記中加以説明。
        三 凡一號中有多件文書者,即依次以件爲單位進行録校。在每件文書標題前標明其出處和原編號碼。
        四 每件文書均包括標題、釋文兩項基本内容;如有必要和可能,在釋文後加説明、校記和有關研究文獻等内容。
        五 文書的擬題以向讀者提供盡量多的學術信息爲原則,凡原題和前人的擬題符合以上原則者,即行採用;不符者則重新擬題。
        六 凡確知爲同一文書而斷裂爲兩件以上者,在校記中加以説明;若能直接綴合,釋文部分將逕録綴合後的釋文。
        七 本書之敦煌文獻釋文一律使用通行繁體字釋録。釋文的格式採用兩種辦法,對有必要保存原格式的文書,以忠實原件、反映文書的原貌爲原則,按原件格式釋録;沒有必要保存原格式的文獻,則採用自然行釋録。原件中之逆書(自左向右書寫),亦不改動;一件文書寫於另一件文書行間者,分別釋録,但加以説明。保存原格式的文書,原文一行排不下時,移行時比文書原格式低二格,以示區別。
        八 釋文的文字均以原件爲據,適當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如已發表的釋文有誤,則逕行改正,並酌情出校。
        九 同一文書有兩種以上寫本者,釋録到哪一號,即以該號中之文書爲底本,以其他寫本爲參校本;有傳世本者,則以寫本爲底本,以傳世本爲參校本。
        一○ 底本與參校本内容有出入,凡底本中之文字文義可通者,均以底本爲准,而將參校本中之異文附於校記,以備參考。若底本有誤,則保留原文,在錯誤文字下用()注出正字;如底本有脫文,可據他本和上下文義補足,但需將所補之字置於〔〕内;改、補理由均見校記。
        一一 原件殘缺,依殘缺位置用(前缺)(中缺)(後缺)表示。因殘缺造成缺字者,用□表示,不能確知缺幾個字的,上缺用表示,中缺用表示,下缺用表示,一般佔三格,但有時爲了保持原文格式,可適當延長,視具體情況而定。
        一二 凡缺字可據別本或上下文義補足時,將所補之字置於□内,並在校記中説明理由;原文殘損,但據殘筆劃和上下文可推知爲某字者,逕補;無法擬補者,從缺字例;字跡清晰,但不識者照描,在該字下注以“(?)”,以示存疑;字跡模糊,無法辨識者,亦用□表示。
        一三 原書寫者未書完或未書全者,用“(以下原缺文)”表示。
        一四 原件中的俗體、異體字,凡可確定者,一律改爲通行繁體字;有些因特殊情況需要保留者,用()將正字注於該字之下。
        一五 原件中的筆誤和筆劃增減,逕行改正;出入較大的保留,用()在該字之下注出正字,並在校記中説明理由。
        一六 原件中的同音假借字照録,但用()在該字之下注出本字。
        一七 原件有倒字符號者,逕改;有廢字符號者,不録;有重疊符號者,直接補足重疊文字;均不出校。有塗改、修改符號者,只録修改後的文字;不能確定哪幾個字是修改後應保留的,兩存之。有塗抹符號者,能確定確爲作廢者,不録;不能確定已塗抹的文字,則照録。原寫於行外的補字,逕行補入行内;不能確定補於何處者,仍照原樣録於夾行中。
        一八 原件中的衍文,均保留原狀,但在校記中注明某字或某字至某字衍,並説明理由。
        一九 文書中的朱書和印跡,均在説明中注明。
        二○ 本書收録與涉及的敦煌文獻,在標明其出處時,使用學界通用的略寫中文詞和縮寫英文詞,即:
        “斯”:倫敦英國國家圖書館藏敦煌文獻斯坦因(Stein)編號
        “北敦”(BD):北京中國國家圖書館藏敦煌文獻編號
        “Ch
BM”:倫敦英國國家博物館藏敦煌絹紙畫編號
        “Ch
IOL”:倫敦英國印度事務部圖書館藏敦煌文獻編號
        “S.P”:倫敦英國國家圖書館藏敦煌文獻木刻本斯坦因(Stein)編號
        “伯”:巴黎法國國立圖書館藏敦煌文獻伯希和(Pelliot)編號
        “Дх”:聖彼得堡俄羅斯聯邦科學院東方文獻研究所藏敦煌文獻編號
        “Ф”:聖彼得堡俄羅斯聯邦科學院東方文獻硏究所藏敦煌文獻弗魯格(Флуг)編號
   

抢先评论了 “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录·第十五卷” 取消回复

评论

还没有评论。

相关产品

加入购物车

小腆纪传(中国史学基本典籍丛刊·全2册)

EUR €57.98
阅读更多
缺货

左传纪事本末(历代纪事本末·简体横排本·全3册)

EUR €68.97
阅读更多
缺货

战天京:晚清军政传信录(2017修订增补版)

EUR €25.99
阅读更多
缺货

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

EUR €32.99

东东购的宗旨是服务喜爱阅读中文书籍的海外人民,提供一个完善的购书平台,让国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沉浸在书香之中,读着熟悉的中文字,回忆着家乡的味道。


安全加密结账 安心网络购物 支持Paypal付款

常见问题

  • 货物配送
  • 退换货政策
  • 隐私政策
  • 联盟营销

客户服务

  • 联系东东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 货物追踪
  • 会员登入

订阅最新的优惠讯息和书籍资讯

选择币别

EUR
USD
CAD
AUD
NZD
NOK
GBP
CHF
SEK
CNY
UAH
ILS
SAR
MXN
KRW
MYR
SGD
HUF
TRY
JPY
HKD
TWD
facebookinstagram
©2020 东东购 EasternEast.com

限时特卖:用“SALE15”优惠券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 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