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大32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5100093丛书名: 20世纪外国文化名人传纪
- 1. 鲍勃·迪伦为什么会获诺贝尔文学奖
鲍勃·迪伦获奖消息一出,几乎所有人都直呼“冷门”。
这肯定是诺贝尔文学奖历*具轰动效应的一次,因为鲍勃·迪伦从身份上来讲,是一个音乐家、歌手。
鲍勃·迪伦的获奖实际上让人们重新认识到文学与音乐之间的关系。不能说文学高于音乐,也不能说音乐是文学的附庸。他们的关系应该是鱼和水之间的关系,水乳交融。鲍勃·迪伦配得上诺贝尔奖吗?他当然配。
- 2. 鲍勃·迪伦实至名归——他曾获得过的荣誉
相比村上春树、阿多尼斯等热门得奖候选作家来说,文学界对于鲍勃·迪伦得奖颇感意外,但这次并非实鲍勃·迪伦首次与诺奖触电。
早在1996年,戈登·鲍尔代表竞选委员会为鲍勃·迪伦正式提名诺贝尔文学奖,他向媒体宣读艾伦·金斯伯格的推荐信:“虽然他作为一个音乐家而闻名,但如果忽略了他在文学上非凡的成就,那么这将是一个巨大的错误。事实上,音乐和诗是联系着的,迪伦先生的作品异常重要地帮助我们恢复了这至关重要的联系。”
2006年,鲍勃·迪伦凭借回忆录《像一块滚石》再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当时诺贝尔奖评委员会对鲍勃·迪伦的评价是:“他把诗歌的形式以及关注社会问题的思想融入到音乐当中,他的歌充满激情地表达了对民权、世界和平、环境保护以及其他严重的全球问题的关注。”
鲍勃·迪伦还得到过包括格莱美、金球奖和奥斯卡金像奖在内的多个奖项。2008年摘得普利策文学奖时,评委会称其“对流行音乐和美国文化产生深刻影响,以及歌词创作中非凡的诗性力量”。
- 3. 这次颁奖和拒奖
自从1993年托尼•莫里森获奖之后,美国作家已经有二十多年和诺贝尔奖绝缘。虽然过去几年,乔伊斯•卡罗尔•欧茨和菲利普•罗斯等美国作家依然高居赔率榜,但大部分美国作家心里已经放弃了争取诺奖的希望。但这个时候,瑞典文学奖终于把奖颁到了美国,但却跳过了众多美国作家,颁给了以音乐成就闻名的鲍勃•迪伦。
凭借当年参加各种政治运动积累的政治经验,鲍勃•迪伦断定,这里面肯定有不可告人的目的。
在鲍勃•迪伦看来,这次诺贝尔奖,是欧洲文化界重返大西洋,实现“欧美再平衡”战略的*步。
首先,他们要渗透美国音乐圈。
格莱美已经举办58届,有数百位音乐人获得该奖,所以对美国的*音乐圈,格莱美已经不算什么了。相比之下,诺贝尔文学奖一届只颁一个人,而且目前获奖歌手只有一个。
这就给美国的音乐人一个暗示:诺奖含金量更高,更难拿。这样一来,美国的音乐人就会把诺贝尔文学奖,当成格莱美之后更高级的音乐奖。
其次,他们要扩大诺贝尔的控制范围。
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音乐人,等于扩张了文学的边界,以后甚至可以颁给电影、电视剧、动漫、脱口秀。毕竟这些都有文本,都具备“文学性”,符合诺奖的标准。
*后,有了电影音乐,诺贝尔奖就可以办得更加盛大隆重。
目前,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典礼可以说是非常寒酸,电视直播收视率也非常低。但今年,瑞典文学院就可以邀请众多知名音乐人参与。世界上许多音乐人都受到鲍勃•迪伦的影响,所以他们肯定不能不给鲍勃面子。当这群音乐人齐聚斯德哥尔摩,瑞典文学院就可以举办一个长达三小时的颁奖仪式,并由瑞典电视台全球直播。
颁奖仪式可以仿照流行颁奖典礼,除了五分钟的颁奖环节,还有剩下二小时五十五分钟的歌舞表演、脱口秀段子和一堆插播广告。
据经纪人透露,鲍勃•迪伦获奖的那天晚上一秒都没有睡,对着墙上的欧美地图坐了整整一夜。
凌晨,鲍勃•迪伦打电话给了经纪人,宣布了自己的决定,拒领诺奖:
“我们美国人的音乐,不需要欧洲人指手画脚。”
除了拒绝领奖之外,鲍勃•迪伦还准备在全世界范围内发起一场抵制诺贝尔奖的运动。
届时,鲍勃•迪伦将邀请众多诺贝尔“遗珠”参加,包括跑男村上春树,还有被中国人民钦定的阿多尼斯。
本书是关于著名音乐人鲍勃·迪伦的传记。鲍勃·迪伦是现代流行音乐界无比重要的艺术家。他是一位伟大的歌星,一位非凡的现场表演家,一个流行文化的标志形象,也是他那个时代*为杰出的歌曲创作人。鲍勃将诗化歌词引入流行音乐,从而改变了20世纪60年代的音乐风格。
作者以新的研究成果为基础进行写作,并与鲍勃生活中几乎每一个重要的人物都建立了联系,并对其中的大部分人进行了新的专访,从而清晰地描绘出鲍勃人生的每一个方面。
作者序
序章 昨日已逝,过往犹存
第一章 北方乡村的孩童时期
第二章 奔向荣耀
第三章 梦想中的城市
第四章 崇拜
第五章 全速前进
第六章 乡间小路
第七章 再次上路
第八章 忠诚
第九章 闪现
第十章 并非黑暗
尽管有那么多作家拼力去深挖鲍勃的人生,但从没有人能做得像霍华德·桑恩斯那般出色,那般魅惑人心。
——《波斯顿环球报》
迪伦活灵活现……桑恩斯为鲍勃·迪伦的研究增添了新的财富。
——《纽约时报·书评》
在《沿着公路直行》中,霍华德·桑恩斯尽其所能极好地表现了这个既叫人着迷又叫人恼火的男人……这本传记让我们此时此刻意识到,这个男人,他依然和我们在一起,他在我们持续四十年的文化中担纲着何等重要的角色。
——《奥兰多前哨报》
备受欢迎的类型写作里程碑……桑恩斯创建了一个标准,但几乎没有哪本摇滚乐编年体传记能达到如此高的水准。
——伦敦《独立报》
桑恩斯……在谜一般多面的迪伦身上开启种种崭新的视角……不朽的传记。
——美国《国家》杂志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