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大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1248133
编辑推荐
你造么?张飞是个帅哥!关羽耍的不是大刀而是长矛!空城计是假的!过五关斩六将也是假的!
可能会颠覆你三(国)观的历史真相,揭秘罗贯中的千年骗局!
凭战绩排出的英雄座次 名将之争的终极答案
讲凭据、讲史实、讲道理 有排名、有故事、有意思
且停下无穷尽的口争舌辩,暂撇开说不清的演义传奇,听一位历史学家给你讲事实、摆战绩,比一比谁才是三国的大英雄!
可能会颠覆你三(国)观的历史真相,揭秘罗贯中的千年骗局!
凭战绩排出的英雄座次 名将之争的终极答案
讲凭据、讲史实、讲道理 有排名、有故事、有意思
且停下无穷尽的口争舌辩,暂撇开说不清的演义传奇,听一位历史学家给你讲事实、摆战绩,比一比谁才是三国的大英雄!
内容简介
一吕、二赵、三典韦……这些中国人耳熟能详的三国名将座次是从哪里来的?看演义?听评书?拼名气?比勇力?还是……看脸?“三国探客”说,煮酒论英雄,还是要靠战绩说话!运筹帷幄的三军统帅周瑜、诸葛亮、曹操……披坚执锐的沙场勇将关羽、赵云、邓艾、张辽……方北辰教授凭着三国英雄真刀真枪的战绩,给出了一份历史学家的“排行榜”。
目 录
开场白
吴国名将篇
主帅型名将第一名——周瑜
主帅型名将第二名——吕蒙
主帅型名将第三名——陆逊
主帅型名将第四名——朱然
主帅型名将第五名——陆抗
吴国名将篇
主帅型名将第一名——周瑜
主帅型名将第二名——吕蒙
主帅型名将第三名——陆逊
主帅型名将第四名——朱然
主帅型名将第五名——陆抗
蜀国名将篇
主帅型名将第一名——诸葛亮
战将型名将第一名——关羽
战将型名将第二名——张飞
战将型名将并列第二名——赵云
战将型名将第四名——马超
魏国名将篇
主帅型名将第一名——曹操
主帅型名将第二名——司马懿
战将型名将第一名——邓艾
战将型名将第二名——张辽
战将型名将第三名——许褚
附录
后记
在线试读
周瑜篇节选
人品美玉
三国多名将,正说也精彩。
本书讲述三国名将,采用的是新的排列顺序,从孙吴开始讲起。首先登场的这一位,是出身高贵的美男子,又娶了大美女为妻,还打得曹操落荒而逃,开创了三国鼎立的最初局面,堪称孙吴主帅型名将的第一名——他就是著名的周瑜。但是,现今人们对他的了解,多半是从《三国演义》得来。而《三国演义》中的周瑜,人品的缺陷很严重:一是心眼小,容不下比他高明的诸葛亮;二是气量小,一受挫折就生气,最后活活被气死;三是无良心,赤壁之战中孔明多次帮他的大忙,他反而恩将仇报要杀孔明。心眼、气量两个小,再加无良心,这就叫“两小无良”。那么周瑜的人品真是如此恶劣吗?真相究竟怎么样?《三国演义》又为何要将他写成这个样子呢?
主帅型名将第一名——周瑜
先来说第一个问题,周瑜的人品,是否真的是“两小无良”?既然是罗贯中这样写,那么破解谜团,就从他的《三国演义》入手好了。“演义”这个词,早在三国之前的东汉就已经出现,那时候是指对儒家经典的诠释和发挥。至于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最初全名叫《三国志通俗演义》,意思是对陈寿《三国志》的通俗化推广。
陈寿是西晋的史学家,早年在蜀汉当官。蜀汉灭亡,他下岗在家待业。后来再度上岗,到西晋王朝的京城洛阳,担任撰写史书的史官。西晋统一天下,他开始撰写三国历史,完成《三国志》六十五卷。这本书优点很多,因而流传至今,列入正史“二十四史”,成为研究三国的首选史书。这部书是用文言文写成,不适合广大普通读者阅读。到了千年之后的元代末期,罗贯中使用当时的白话来改写。因为属于通俗化的推广,所以取名《三国志通俗演义》,简称《三国演义》。在韩国和日本,直接就叫《三国志》。
既然罗贯中的书,号称是在对陈寿《三国志》进行通俗化的推广,那么要破解周瑜的人品究竟如何的谜团,直接去查《三国志》不就行了吗?好,彻查《三国志》,从头查到尾,得到如下两点结果:一、周瑜人品“两小无良”的具体情节,包括心眼小,容不下孔明;气量小,“三气周瑜”,他被活活气死;还有无良心,恩将仇报,孔明帮他草船借箭、七星坛借东风,他却派人杀孔明等等,这些在《三国志》中,全都没有记载。二、周瑜的死因,《周瑜传》中明确记载是在出差途中“病卒”。《鲁肃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中所记周瑜临终前给孙权的报告,也说是“道遇暴疾”,即途中突发急病。所以他的死与诸葛亮没有任何关系。
再将搜索范围,扩大到与三国历史相关的所有现存其他史书,如范晔的《后汉书》、袁宏的《后汉纪》、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许嵩的《建康实录》等等,依然是同样的结果。
查证的结果很清楚:《三国演义》中与周瑜人品心眼小、气量小、无良心等相关的情节描写,在传世的正规史书中,全都没有记载,纯属虚构,不可当真。既然纯属虚构,那么周瑜的人品的真实情况,到底如何呢?
我们依然还是从《三国志》来考察。陈寿《三国志》笔下的周瑜的人品,归纳起来是三个“大”:大方,大义,大度,可以称为“三大天王”。
先看第一个大,大方。周瑜字公瑾,庐江郡舒县人氏,当时的舒县,在今安徽省庐江县西南。关于周瑜的籍贯,还有一种说法,说是在舒城县,这是有问题的。因为正史明确记载,东汉的庐江郡之下,只有舒县,而没有舒城县;舒城县最早出现,是在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即公元735年,已经是周瑜去世五百多年之后才发生的事了。
《周瑜传》中记载,他出身高官名门,家中极为富有,年轻时又“长壮有姿貌”,即身高体壮,外貌英俊。总之,他是典型的“高高富帅”一个,比现今大家说的“高富帅”,还多了一个高,高官名门的高。
但是,当时这位高高富帅,在平时干些什么事儿呢?他并没有胡作非为到处干荒唐事,而是认认真真在干正经事。东汉献帝初平元年(190),虚岁才十六的周瑜,前往北面不远的寿县(今安徽省寿县),去拜访一位叫孙策的非凡人物。不料这一去,就与孙氏家族结下了不解之缘。
孙策,字伯符,吴郡富春县(今浙江省富阳市)人氏,是孙权的大哥。当时他父亲孙坚,因为在中原讨伐董卓,就将家眷带到接近前方的寿县。周瑜与孙策一见面,彼此就觉得十分投缘。一是志趣相投,都有远大抱负;二是话语相投,双方都十六岁,孙策只大一个月,于是二人结为生死之交。在这里插一句,当时人们计算年龄,都是按照虚岁,而不是实岁来算,史书里面都是这样。
五年之后的东汉献帝兴平二年(195),孙策二十一岁,父亲已经去世,他决心从江北打回老家江东,自创一番事业。他所经过的历阳县乌江渡,是长江的重要渡口,据说当初楚霸王项羽就在此处自刎。现今孙策要从这儿打过江东去创业,他能成功吗?
老实说,事情很悬。因为江东地域广大,而他力量很小。江东,也就是当时扬州的江南部分,有丹阳、吴郡、会稽、豫章四郡,共计六十四县,大体相当于现今江苏和安徽两省的江南部分,再加上浙江、福建、江西三省的全部,在册人口多达三百四十多万。而他才有一千多步兵,几十名骑兵,要吞下这么大一块地盘,你说悬不悬?
但是,他从乌江渡口上船时,队伍却陡然变成五六千人马,什么原因呢?原来,早已得到孙策通报的周瑜,千方百计筹措巨资,在此招募军队打造船只,预先做好准备,单等孙大哥的到来。《孙策传》说孙策最初“兵才千余,骑数十匹。比至历阳,众五六千”。从一千多猛增到五六千,这多出来的四五千,正是周瑜无偿奉献给孙策的超级大礼包。孙策也正是凭借这支兵马横扫江东,打下了孙吴的基业。你说周瑜大方不大方?
后世有人认为,周瑜的伯父周尚,在丹阳郡当太守,当时周瑜曾到丹阳郡探亲,所以这批军队,不是他自己招募来的,而是从周尚的郡政府带过来的,完全是借花献佛。这一说法,是因为不熟悉当时丹阳郡的地理和政局而产生的误解。周尚当过丹阳郡太守,的确是事实。但是,扬州的丹阳郡,位于长江南岸,正是孙策打过江东时,最先要登陆的地方。更为关键的是,孙策渡江之时,丹阳郡的沿江一线,早就已经被东汉朝廷委任的扬州刺史刘繇占据,并且严密封锁了南岸的沿江渡口,目的是要阻止袁术的势力打过江南。而当时还属于袁术部下的孙策,正是刘繇防备的主要对象;孙策渡江之后,首先攻击的敌对目标也正是刘繇。所以刘繇预先就把手下的两个得力下属——吴景、孙贲强行驱逐出境,因为吴景是孙策的舅舅,孙贲是孙策的堂兄。在这种情况下,刘繇会允许周瑜从自己手中的丹阳郡,随便带走一大批军队,而且顺利通过自己的封锁线,前往北岸去资助自己的死对头孙策吗?只要去看一下《三国志》中《吴书》的相关传记,再翻查谭其骧先生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就会明白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
再说第二个大,大义。大义是伦理道德上的重要道理和基本原则。当时儒家思想盛行,最看重的是君臣大义。那么周瑜深明君臣大义吗?
东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四月初,孙策被仇家刺杀,年仅二十六岁。他十九岁的二弟孙权匆忙接了班。突发巨变,使得江东的政局顿时严峻起来。
在外部趁火打劫的,有西面上游的军事小强人黄祖。黄祖与孙家是世仇,孙坚九年前就死在他部下之手。黄祖一听孙策丢了命,马上顺流而下,进攻对方的边境重镇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西)。
在内部动手作对的,还有山越。当时丹阳、会稽、豫章三郡的交界,也就是现今浙江、安徽、江西三省交界的山区,有大量被称为“山越”的山民。孙策曾严厉镇压山越,他一死,山越马上加强了武装反抗,成为孙氏政权的心腹之患。
内外形势严峻,仓促上台的接班人又太年轻,孙吴的政局就开始波动。三国志卷四十七《孙权传》中就说:“天下英豪布在州郡,宾旅寄寓之士以安危去就为意,未有君臣之固。”这一段话,以往多次有人提及,但是多半都没有解释到位。此处的“天下英豪”“宾旅寄寓之士”,都不是泛指,而是各自有特定的含义。孙吴的统治基础,主要由三大力量组成,即孙氏宗族、从江北前来投奔的士大夫以及江东的土著大家族。此处的天下英豪,是指江东本地土著家族的英雄豪杰,他们分布在扬州江南各郡;而宾旅寄寓之士,则是指此前从江北投奔过来的人。这两大类人物,都在观望政局的安危,以便决定去留,动摇不定,没有同孙权形成稳固的君臣关系。这“未有君臣之固”一句,可谓完全点中了当时政局的要害。
危急时刻,幸好有人站出来,起了关键性的维稳作用,他就是周瑜。
孙策突然死亡时,周瑜还远在庐陵郡的巴丘县(今江西省峡江县),镇守西部边境。当他点起精兵,风尘仆仆赶回政治中心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的时候,正是政局动荡的紧急关头。周瑜一到,立即采取了行动。什么行动呢?《三国志》卷五十四《周瑜传》记载:“是时权位为将军,诸将宾客,为礼尚简;而瑜独先尽敬,便执臣节。”说是孙权刚刚继承权位,身份上只是将军称号,所以手下的将领和宾客,对他的礼节还很简略随便;唯独周瑜带头向孙权尽心尊敬,履行臣僚的谦卑礼节,比如见面要行跪拜大礼,孙权在座时要肃立两旁,等等。
周瑜此举,实在是当时维护稳定的有力措施。你想,为何人心会浮动?因为孙权这根主心骨没有立起来。怎样立起来?先就要树立他的君主权威。怎样树立权威?关键是要使臣僚充分尊敬他。怎样尊敬他?必须在朝堂之上建立起严格的君臣尊卑礼仪秩序,不能自由散漫,目无君主。那么由谁来带头最好?自然非周瑜莫属:功劳最大,当初孙策创业,主要兵力就是由他提供;威信最高,是首席将领,战功卓著;实力最强,此番随身就带回一支精锐兵马,作为稳定政权局势的坚强后盾;身份关系最特殊,十年前就与孙策亲如兄弟,孙权的母亲将他当作亲生儿子,小他七岁的孙权也将他视为兄长。
周瑜这样毕恭毕敬一带头,孙吴朝堂之上,那种君不君臣不臣、无组织无纪律的状态,很快消失干净。孙权高坐在上,威严庄重,发号施令,像模像样地当起君主来。抵抗黄祖,解决山越,一切有序进行。主心骨立起来了,人心安定了,危机也就自然消除了。这算不算周瑜深明大义的证据?当然算。
最后说第三个大,大度。周瑜的性格度量,《周瑜传》也有记载:“性度恢廓,大率为得人,唯与程普不睦。”性格度量恢宏开朗,大体上说很得人心,只是与程普关系不和睦。《三国演义》把周瑜描绘成心眼很小,难以与人相处,就是从他与程普关系不好这一句生发出来的。那么他与程普关系不好,又是为何呢?
孙吴的将领群体,按年资分为三期:孙坚时加入的,可以称为黄埔一期,孙策时加入的是二期,孙权时加入的是三期。周瑜是二期的佼佼者,而程普则是一期的老资格。关于两人的矛盾,《孙皎传》中也有档案:“昔周瑜、程普,为左、右部督,共攻江陵;虽事决于瑜,普自恃久将,且俱是督,遂共不睦,几败国事。”赤壁大战,孙权出兵三万,分为左、右部分,任命周瑜、程普分别担任主将;虽然全军的指挥权属于周瑜,但是程普认为自己资格比周瑜老,职务又是平级,就与周瑜闹矛盾,闹意气,差点坏了国家抗御强敌的大事,造成严重后果。
周瑜又是如何对待程普的呢?《周瑜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记载说:“普颇以年长,数凌侮瑜;瑜折节容下,终不与校。普后自敬服而亲重之,乃告人曰:‘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程普仗恃年纪大,多次欺辱周瑜;周瑜总是放下身段容忍对方,始终不与之计较。程普后来认识到自己不对,对周瑜敬重佩服之至,告诉别人说:“我与周公瑾交往呀,就好像饮用醇厚的醪糟酒,不知不觉自己就被他感化醉倒了!”那时候,还没有经过蒸馏的高度数白酒,人们饮用的是米酒。米酒连带米糟,叫做“醪”,又称“浊酒”,酒味更醇厚。去除了米糟,则称清酒。
将上面的档案对照起来看,就真相大白了。原来周瑜和程普不和睦,只是出现在赤壁大战的短时间内,后来就完全化解了。而且起因在程普,与周瑜无关。周瑜气量大,始终不计较,结果不仅使程普惭愧佩服,更重要的是顾全了赤壁之战的大局。
史书中周瑜真实的人品,是大方、大义和大度。陈寿笔下的“陈三点”,与罗贯中“两小无良”的“罗三点”,显然有天渊之别。问题就来了,罗贯中为何要把周瑜的人品,写成与真实情况绝然不同的模样呢?
谜团也要从陈寿《三国志》开始破解。这部书为纪传体正史,是以皇帝的本纪,即正统皇朝的编年大事为经线,人物的列传为纬线,编织起历史的全貌。但是三国分立,大家都称皇帝,选取哪家做本纪,也就是作为正统呢?两个原因使陈寿必须选曹魏。一是事理。曹魏最先称帝,而且皇冠直接从东汉献帝手中得来,用古玩收藏家的话来说,属于传承有自。二是处境。陈寿的书写于西晋,而西晋的皇冠又从曹魏得来;不以曹魏为正统,就是不以西晋为正统。果真如此,陈寿不仅书写不成,小命都可能不保。于是,本纪就放在记载曹魏历史的《魏书》中,比如《武帝纪》《文帝纪》等;而记载其他两国历史的《蜀书》和《吴书》中,其君主则被当作割据的诸侯来对待,君主编年大事被称为传,如《先主传》《吴主传》等。
陈寿此举,后来引起“尊刘抑曹”人士的抵制。东晋习凿齿《汉晋春秋》、南宋朱熹《通鉴纲目》,就都改以蜀汉为正统来写三国历史。东晋和南宋,都是中原汉族王朝灭亡之后,偏安江南的小王朝,处境与蜀汉类似,所以会有如此反应。习凿齿的影响小,儒学泰斗朱熹的影响却很大。《三国演义》恰好产生于朱熹之后不久的元末明初,所以有浓厚的“尊刘抑曹”倾向,也就很容易理解了。而清代初年,毛宗岗全面整理《三国演义》,又在朱熹《通鉴纲目》的影响之下,再度加重了这方面的倾向。比如开篇第一回,就是美化蜀汉君臣的“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全书的正面形象中,君主群体的第一主角是刘备,文臣群体的第一主角是诸葛亮,武将群体的第一主角是关羽;另外,蜀汉的人物,在全书中占据的文字分量也很大。
要“尊刘”,就必须大力增添蜀汉人物的光辉,特别是孔明的光辉。孔明出山第二年,就碰上赤壁大战,这正是增添他光辉的大好机会。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陪衬法,挑选著名的精英来陪衬。陪衬者的人品和人才,处处都比他差一大截,处处都不是他的对手,孔明不就大放光芒了吗?不幸被选中的著名精英,第一位就是周瑜,另外还有鲁肃。于是,“陈三点”就变成了“罗三点”。
周瑜和鲁肃,两人还各有分工。在人品方面做陪衬的活儿,主要安排周瑜去干,心眼小,气量小,再加无良心,不是两小无猜,而是成了“两小无良”。在人才方面做陪衬的任务,则主要安排鲁肃去干。历史上真正的鲁肃,其实是一位志向远大、善于策划的大能人。孙吴的发展规划,或者说孙吴版的“隆中对”,就出自他之手,这在《三国志》卷五十四《鲁肃传》当中,有详细的记载。但是在《三国演义》中,他却是一个迂腐得有点呆傻的人,就像一个没有智商的玩具木偶,被孔明支配得团团转,叫他干什么就干什么。除了陪衬法之外,还有另外的手段来为孔明增添光辉,比如无中生有法、移花接木法,等等。
你会问,这样一来,周瑜的人品就严重失真了,罗贯中能这样做吗?回答是:能。因为在《三国演义》问世之前,民间文艺作品已经在这样做了。比如元代《三国志平话》就说,赤壁之战时,孙权任命周瑜去抗击曹操,周瑜舍不得自己的娇妻小乔,不想上任去为国家效力,亏得诸葛亮来劝他,给他做思想工作,说要是不去,曹操打过江东,定会把你的宝贝娇妻抢了去,周瑜这才赶紧上了前线。又如元代杂剧中,就有《七星坛诸葛祭风》《诸葛亮赤壁鏖兵》《诸葛亮火烧战船》的剧目。只要吸收类似的民间素材,再经过自己的深加工,“两小无良”的“罗三点”就可以新鲜出炉了。
由此可见,罗贯中对陈寿的《三国志》,并非完全如他原来书名所标示的那样,是对于原著的通俗性推广,而是有重大的改写。一是主题倾向,从“尊曹”变成“尊刘”;二是内容成分,加入了大量的虚构和移植。作为文学范畴内的小说,书中这种做法完全没有问题。我们把它作为艺术作品来尽情欣赏,也完全没有问题。不过,正是因为里面有大量的无中生有和移花接木,所以它已经不再是正规的史书了,也就不能当作完全真实可信的历史来加以引用、阐述和借鉴。换句话说,罗贯中打一开始,就压根儿没把这本书作为史书来写,而后世的我们,要是把它当作史书来看,不是一个大误区吗?打个比方来说,这有点像是艺术品收藏中,后代高级仿品与当时文物真品的区别。青花瓷的后代高级仿品,古雅漂亮,赏心悦目,放在家中作为艺术品欣赏完全没有问题。但是,如果哪天认了真,拿去找专家鉴宝,硬要说它是当年的官窑真品,就不合适了。
周瑜,字公瑾,瑜和瑾都是美玉,屈原的《怀沙》中有“怀瑾握瑜”的诗句。古人以美玉比喻美好的品德,孔子就说:“君子比德于玉。”周郎完美的品德,正如他的名字,闪耀着美玉一般亮丽的光辉,完全可以给他一个最佳品德的金奖。
三国是典型的竞争时代。当时究竟靠什么竞争?答案是靠才能,也要靠品德。人品高下在竞争中的重要性,从周瑜深明君臣大义,从而稳定孙吴政局,大度对待程普,从而取得赤壁的完胜中,就可以得到充分证明。但是,才能容易外露,品德却比较隐蔽,如果不留心观察,往往会将三国说成是一个完全依仗才干,尔虞我诈,欺弱凌小,毫无正能量可取的阴暗时代。今天开宗明义讲周瑜的人品,就是想强调:品德也是一种强大的力量。他的例证,对于现今正在各种场合参与竞争的人来说,是非常值得深思的。这正是:
竞争不仅凭才干,美玉周郎有丽光。
……
人品美玉
三国多名将,正说也精彩。
本书讲述三国名将,采用的是新的排列顺序,从孙吴开始讲起。首先登场的这一位,是出身高贵的美男子,又娶了大美女为妻,还打得曹操落荒而逃,开创了三国鼎立的最初局面,堪称孙吴主帅型名将的第一名——他就是著名的周瑜。但是,现今人们对他的了解,多半是从《三国演义》得来。而《三国演义》中的周瑜,人品的缺陷很严重:一是心眼小,容不下比他高明的诸葛亮;二是气量小,一受挫折就生气,最后活活被气死;三是无良心,赤壁之战中孔明多次帮他的大忙,他反而恩将仇报要杀孔明。心眼、气量两个小,再加无良心,这就叫“两小无良”。那么周瑜的人品真是如此恶劣吗?真相究竟怎么样?《三国演义》又为何要将他写成这个样子呢?
主帅型名将第一名——周瑜
先来说第一个问题,周瑜的人品,是否真的是“两小无良”?既然是罗贯中这样写,那么破解谜团,就从他的《三国演义》入手好了。“演义”这个词,早在三国之前的东汉就已经出现,那时候是指对儒家经典的诠释和发挥。至于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最初全名叫《三国志通俗演义》,意思是对陈寿《三国志》的通俗化推广。
陈寿是西晋的史学家,早年在蜀汉当官。蜀汉灭亡,他下岗在家待业。后来再度上岗,到西晋王朝的京城洛阳,担任撰写史书的史官。西晋统一天下,他开始撰写三国历史,完成《三国志》六十五卷。这本书优点很多,因而流传至今,列入正史“二十四史”,成为研究三国的首选史书。这部书是用文言文写成,不适合广大普通读者阅读。到了千年之后的元代末期,罗贯中使用当时的白话来改写。因为属于通俗化的推广,所以取名《三国志通俗演义》,简称《三国演义》。在韩国和日本,直接就叫《三国志》。
既然罗贯中的书,号称是在对陈寿《三国志》进行通俗化的推广,那么要破解周瑜的人品究竟如何的谜团,直接去查《三国志》不就行了吗?好,彻查《三国志》,从头查到尾,得到如下两点结果:一、周瑜人品“两小无良”的具体情节,包括心眼小,容不下孔明;气量小,“三气周瑜”,他被活活气死;还有无良心,恩将仇报,孔明帮他草船借箭、七星坛借东风,他却派人杀孔明等等,这些在《三国志》中,全都没有记载。二、周瑜的死因,《周瑜传》中明确记载是在出差途中“病卒”。《鲁肃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中所记周瑜临终前给孙权的报告,也说是“道遇暴疾”,即途中突发急病。所以他的死与诸葛亮没有任何关系。
再将搜索范围,扩大到与三国历史相关的所有现存其他史书,如范晔的《后汉书》、袁宏的《后汉纪》、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许嵩的《建康实录》等等,依然是同样的结果。
查证的结果很清楚:《三国演义》中与周瑜人品心眼小、气量小、无良心等相关的情节描写,在传世的正规史书中,全都没有记载,纯属虚构,不可当真。既然纯属虚构,那么周瑜的人品的真实情况,到底如何呢?
我们依然还是从《三国志》来考察。陈寿《三国志》笔下的周瑜的人品,归纳起来是三个“大”:大方,大义,大度,可以称为“三大天王”。
先看第一个大,大方。周瑜字公瑾,庐江郡舒县人氏,当时的舒县,在今安徽省庐江县西南。关于周瑜的籍贯,还有一种说法,说是在舒城县,这是有问题的。因为正史明确记载,东汉的庐江郡之下,只有舒县,而没有舒城县;舒城县最早出现,是在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即公元735年,已经是周瑜去世五百多年之后才发生的事了。
《周瑜传》中记载,他出身高官名门,家中极为富有,年轻时又“长壮有姿貌”,即身高体壮,外貌英俊。总之,他是典型的“高高富帅”一个,比现今大家说的“高富帅”,还多了一个高,高官名门的高。
但是,当时这位高高富帅,在平时干些什么事儿呢?他并没有胡作非为到处干荒唐事,而是认认真真在干正经事。东汉献帝初平元年(190),虚岁才十六的周瑜,前往北面不远的寿县(今安徽省寿县),去拜访一位叫孙策的非凡人物。不料这一去,就与孙氏家族结下了不解之缘。
孙策,字伯符,吴郡富春县(今浙江省富阳市)人氏,是孙权的大哥。当时他父亲孙坚,因为在中原讨伐董卓,就将家眷带到接近前方的寿县。周瑜与孙策一见面,彼此就觉得十分投缘。一是志趣相投,都有远大抱负;二是话语相投,双方都十六岁,孙策只大一个月,于是二人结为生死之交。在这里插一句,当时人们计算年龄,都是按照虚岁,而不是实岁来算,史书里面都是这样。
五年之后的东汉献帝兴平二年(195),孙策二十一岁,父亲已经去世,他决心从江北打回老家江东,自创一番事业。他所经过的历阳县乌江渡,是长江的重要渡口,据说当初楚霸王项羽就在此处自刎。现今孙策要从这儿打过江东去创业,他能成功吗?
老实说,事情很悬。因为江东地域广大,而他力量很小。江东,也就是当时扬州的江南部分,有丹阳、吴郡、会稽、豫章四郡,共计六十四县,大体相当于现今江苏和安徽两省的江南部分,再加上浙江、福建、江西三省的全部,在册人口多达三百四十多万。而他才有一千多步兵,几十名骑兵,要吞下这么大一块地盘,你说悬不悬?
但是,他从乌江渡口上船时,队伍却陡然变成五六千人马,什么原因呢?原来,早已得到孙策通报的周瑜,千方百计筹措巨资,在此招募军队打造船只,预先做好准备,单等孙大哥的到来。《孙策传》说孙策最初“兵才千余,骑数十匹。比至历阳,众五六千”。从一千多猛增到五六千,这多出来的四五千,正是周瑜无偿奉献给孙策的超级大礼包。孙策也正是凭借这支兵马横扫江东,打下了孙吴的基业。你说周瑜大方不大方?
后世有人认为,周瑜的伯父周尚,在丹阳郡当太守,当时周瑜曾到丹阳郡探亲,所以这批军队,不是他自己招募来的,而是从周尚的郡政府带过来的,完全是借花献佛。这一说法,是因为不熟悉当时丹阳郡的地理和政局而产生的误解。周尚当过丹阳郡太守,的确是事实。但是,扬州的丹阳郡,位于长江南岸,正是孙策打过江东时,最先要登陆的地方。更为关键的是,孙策渡江之时,丹阳郡的沿江一线,早就已经被东汉朝廷委任的扬州刺史刘繇占据,并且严密封锁了南岸的沿江渡口,目的是要阻止袁术的势力打过江南。而当时还属于袁术部下的孙策,正是刘繇防备的主要对象;孙策渡江之后,首先攻击的敌对目标也正是刘繇。所以刘繇预先就把手下的两个得力下属——吴景、孙贲强行驱逐出境,因为吴景是孙策的舅舅,孙贲是孙策的堂兄。在这种情况下,刘繇会允许周瑜从自己手中的丹阳郡,随便带走一大批军队,而且顺利通过自己的封锁线,前往北岸去资助自己的死对头孙策吗?只要去看一下《三国志》中《吴书》的相关传记,再翻查谭其骧先生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就会明白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
再说第二个大,大义。大义是伦理道德上的重要道理和基本原则。当时儒家思想盛行,最看重的是君臣大义。那么周瑜深明君臣大义吗?
东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四月初,孙策被仇家刺杀,年仅二十六岁。他十九岁的二弟孙权匆忙接了班。突发巨变,使得江东的政局顿时严峻起来。
在外部趁火打劫的,有西面上游的军事小强人黄祖。黄祖与孙家是世仇,孙坚九年前就死在他部下之手。黄祖一听孙策丢了命,马上顺流而下,进攻对方的边境重镇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西)。
在内部动手作对的,还有山越。当时丹阳、会稽、豫章三郡的交界,也就是现今浙江、安徽、江西三省交界的山区,有大量被称为“山越”的山民。孙策曾严厉镇压山越,他一死,山越马上加强了武装反抗,成为孙氏政权的心腹之患。
内外形势严峻,仓促上台的接班人又太年轻,孙吴的政局就开始波动。三国志卷四十七《孙权传》中就说:“天下英豪布在州郡,宾旅寄寓之士以安危去就为意,未有君臣之固。”这一段话,以往多次有人提及,但是多半都没有解释到位。此处的“天下英豪”“宾旅寄寓之士”,都不是泛指,而是各自有特定的含义。孙吴的统治基础,主要由三大力量组成,即孙氏宗族、从江北前来投奔的士大夫以及江东的土著大家族。此处的天下英豪,是指江东本地土著家族的英雄豪杰,他们分布在扬州江南各郡;而宾旅寄寓之士,则是指此前从江北投奔过来的人。这两大类人物,都在观望政局的安危,以便决定去留,动摇不定,没有同孙权形成稳固的君臣关系。这“未有君臣之固”一句,可谓完全点中了当时政局的要害。
危急时刻,幸好有人站出来,起了关键性的维稳作用,他就是周瑜。
孙策突然死亡时,周瑜还远在庐陵郡的巴丘县(今江西省峡江县),镇守西部边境。当他点起精兵,风尘仆仆赶回政治中心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的时候,正是政局动荡的紧急关头。周瑜一到,立即采取了行动。什么行动呢?《三国志》卷五十四《周瑜传》记载:“是时权位为将军,诸将宾客,为礼尚简;而瑜独先尽敬,便执臣节。”说是孙权刚刚继承权位,身份上只是将军称号,所以手下的将领和宾客,对他的礼节还很简略随便;唯独周瑜带头向孙权尽心尊敬,履行臣僚的谦卑礼节,比如见面要行跪拜大礼,孙权在座时要肃立两旁,等等。
周瑜此举,实在是当时维护稳定的有力措施。你想,为何人心会浮动?因为孙权这根主心骨没有立起来。怎样立起来?先就要树立他的君主权威。怎样树立权威?关键是要使臣僚充分尊敬他。怎样尊敬他?必须在朝堂之上建立起严格的君臣尊卑礼仪秩序,不能自由散漫,目无君主。那么由谁来带头最好?自然非周瑜莫属:功劳最大,当初孙策创业,主要兵力就是由他提供;威信最高,是首席将领,战功卓著;实力最强,此番随身就带回一支精锐兵马,作为稳定政权局势的坚强后盾;身份关系最特殊,十年前就与孙策亲如兄弟,孙权的母亲将他当作亲生儿子,小他七岁的孙权也将他视为兄长。
周瑜这样毕恭毕敬一带头,孙吴朝堂之上,那种君不君臣不臣、无组织无纪律的状态,很快消失干净。孙权高坐在上,威严庄重,发号施令,像模像样地当起君主来。抵抗黄祖,解决山越,一切有序进行。主心骨立起来了,人心安定了,危机也就自然消除了。这算不算周瑜深明大义的证据?当然算。
最后说第三个大,大度。周瑜的性格度量,《周瑜传》也有记载:“性度恢廓,大率为得人,唯与程普不睦。”性格度量恢宏开朗,大体上说很得人心,只是与程普关系不和睦。《三国演义》把周瑜描绘成心眼很小,难以与人相处,就是从他与程普关系不好这一句生发出来的。那么他与程普关系不好,又是为何呢?
孙吴的将领群体,按年资分为三期:孙坚时加入的,可以称为黄埔一期,孙策时加入的是二期,孙权时加入的是三期。周瑜是二期的佼佼者,而程普则是一期的老资格。关于两人的矛盾,《孙皎传》中也有档案:“昔周瑜、程普,为左、右部督,共攻江陵;虽事决于瑜,普自恃久将,且俱是督,遂共不睦,几败国事。”赤壁大战,孙权出兵三万,分为左、右部分,任命周瑜、程普分别担任主将;虽然全军的指挥权属于周瑜,但是程普认为自己资格比周瑜老,职务又是平级,就与周瑜闹矛盾,闹意气,差点坏了国家抗御强敌的大事,造成严重后果。
周瑜又是如何对待程普的呢?《周瑜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记载说:“普颇以年长,数凌侮瑜;瑜折节容下,终不与校。普后自敬服而亲重之,乃告人曰:‘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程普仗恃年纪大,多次欺辱周瑜;周瑜总是放下身段容忍对方,始终不与之计较。程普后来认识到自己不对,对周瑜敬重佩服之至,告诉别人说:“我与周公瑾交往呀,就好像饮用醇厚的醪糟酒,不知不觉自己就被他感化醉倒了!”那时候,还没有经过蒸馏的高度数白酒,人们饮用的是米酒。米酒连带米糟,叫做“醪”,又称“浊酒”,酒味更醇厚。去除了米糟,则称清酒。
将上面的档案对照起来看,就真相大白了。原来周瑜和程普不和睦,只是出现在赤壁大战的短时间内,后来就完全化解了。而且起因在程普,与周瑜无关。周瑜气量大,始终不计较,结果不仅使程普惭愧佩服,更重要的是顾全了赤壁之战的大局。
史书中周瑜真实的人品,是大方、大义和大度。陈寿笔下的“陈三点”,与罗贯中“两小无良”的“罗三点”,显然有天渊之别。问题就来了,罗贯中为何要把周瑜的人品,写成与真实情况绝然不同的模样呢?
谜团也要从陈寿《三国志》开始破解。这部书为纪传体正史,是以皇帝的本纪,即正统皇朝的编年大事为经线,人物的列传为纬线,编织起历史的全貌。但是三国分立,大家都称皇帝,选取哪家做本纪,也就是作为正统呢?两个原因使陈寿必须选曹魏。一是事理。曹魏最先称帝,而且皇冠直接从东汉献帝手中得来,用古玩收藏家的话来说,属于传承有自。二是处境。陈寿的书写于西晋,而西晋的皇冠又从曹魏得来;不以曹魏为正统,就是不以西晋为正统。果真如此,陈寿不仅书写不成,小命都可能不保。于是,本纪就放在记载曹魏历史的《魏书》中,比如《武帝纪》《文帝纪》等;而记载其他两国历史的《蜀书》和《吴书》中,其君主则被当作割据的诸侯来对待,君主编年大事被称为传,如《先主传》《吴主传》等。
陈寿此举,后来引起“尊刘抑曹”人士的抵制。东晋习凿齿《汉晋春秋》、南宋朱熹《通鉴纲目》,就都改以蜀汉为正统来写三国历史。东晋和南宋,都是中原汉族王朝灭亡之后,偏安江南的小王朝,处境与蜀汉类似,所以会有如此反应。习凿齿的影响小,儒学泰斗朱熹的影响却很大。《三国演义》恰好产生于朱熹之后不久的元末明初,所以有浓厚的“尊刘抑曹”倾向,也就很容易理解了。而清代初年,毛宗岗全面整理《三国演义》,又在朱熹《通鉴纲目》的影响之下,再度加重了这方面的倾向。比如开篇第一回,就是美化蜀汉君臣的“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全书的正面形象中,君主群体的第一主角是刘备,文臣群体的第一主角是诸葛亮,武将群体的第一主角是关羽;另外,蜀汉的人物,在全书中占据的文字分量也很大。
要“尊刘”,就必须大力增添蜀汉人物的光辉,特别是孔明的光辉。孔明出山第二年,就碰上赤壁大战,这正是增添他光辉的大好机会。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陪衬法,挑选著名的精英来陪衬。陪衬者的人品和人才,处处都比他差一大截,处处都不是他的对手,孔明不就大放光芒了吗?不幸被选中的著名精英,第一位就是周瑜,另外还有鲁肃。于是,“陈三点”就变成了“罗三点”。
周瑜和鲁肃,两人还各有分工。在人品方面做陪衬的活儿,主要安排周瑜去干,心眼小,气量小,再加无良心,不是两小无猜,而是成了“两小无良”。在人才方面做陪衬的任务,则主要安排鲁肃去干。历史上真正的鲁肃,其实是一位志向远大、善于策划的大能人。孙吴的发展规划,或者说孙吴版的“隆中对”,就出自他之手,这在《三国志》卷五十四《鲁肃传》当中,有详细的记载。但是在《三国演义》中,他却是一个迂腐得有点呆傻的人,就像一个没有智商的玩具木偶,被孔明支配得团团转,叫他干什么就干什么。除了陪衬法之外,还有另外的手段来为孔明增添光辉,比如无中生有法、移花接木法,等等。
你会问,这样一来,周瑜的人品就严重失真了,罗贯中能这样做吗?回答是:能。因为在《三国演义》问世之前,民间文艺作品已经在这样做了。比如元代《三国志平话》就说,赤壁之战时,孙权任命周瑜去抗击曹操,周瑜舍不得自己的娇妻小乔,不想上任去为国家效力,亏得诸葛亮来劝他,给他做思想工作,说要是不去,曹操打过江东,定会把你的宝贝娇妻抢了去,周瑜这才赶紧上了前线。又如元代杂剧中,就有《七星坛诸葛祭风》《诸葛亮赤壁鏖兵》《诸葛亮火烧战船》的剧目。只要吸收类似的民间素材,再经过自己的深加工,“两小无良”的“罗三点”就可以新鲜出炉了。
由此可见,罗贯中对陈寿的《三国志》,并非完全如他原来书名所标示的那样,是对于原著的通俗性推广,而是有重大的改写。一是主题倾向,从“尊曹”变成“尊刘”;二是内容成分,加入了大量的虚构和移植。作为文学范畴内的小说,书中这种做法完全没有问题。我们把它作为艺术作品来尽情欣赏,也完全没有问题。不过,正是因为里面有大量的无中生有和移花接木,所以它已经不再是正规的史书了,也就不能当作完全真实可信的历史来加以引用、阐述和借鉴。换句话说,罗贯中打一开始,就压根儿没把这本书作为史书来写,而后世的我们,要是把它当作史书来看,不是一个大误区吗?打个比方来说,这有点像是艺术品收藏中,后代高级仿品与当时文物真品的区别。青花瓷的后代高级仿品,古雅漂亮,赏心悦目,放在家中作为艺术品欣赏完全没有问题。但是,如果哪天认了真,拿去找专家鉴宝,硬要说它是当年的官窑真品,就不合适了。
周瑜,字公瑾,瑜和瑾都是美玉,屈原的《怀沙》中有“怀瑾握瑜”的诗句。古人以美玉比喻美好的品德,孔子就说:“君子比德于玉。”周郎完美的品德,正如他的名字,闪耀着美玉一般亮丽的光辉,完全可以给他一个最佳品德的金奖。
三国是典型的竞争时代。当时究竟靠什么竞争?答案是靠才能,也要靠品德。人品高下在竞争中的重要性,从周瑜深明君臣大义,从而稳定孙吴政局,大度对待程普,从而取得赤壁的完胜中,就可以得到充分证明。但是,才能容易外露,品德却比较隐蔽,如果不留心观察,往往会将三国说成是一个完全依仗才干,尔虞我诈,欺弱凌小,毫无正能量可取的阴暗时代。今天开宗明义讲周瑜的人品,就是想强调:品德也是一种强大的力量。他的例证,对于现今正在各种场合参与竞争的人来说,是非常值得深思的。这正是:
竞争不仅凭才干,美玉周郎有丽光。
……
书摘插画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