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email protected]

购物车

 查看订单

  • 我的帐户
东东购 | EasternEast
  • 中文书店
    • 畅销排行榜
      • 小说 畅销榜
      • 童书 畅销榜
      • 外语畅销榜
      • 管理畅销榜
      • 法律畅销榜
      • 青春文学畅销榜
    • 热门分类
      • 社会小说
      • 成功/励志 畅销榜
      • 人物传记
      • 大陆原创
      • 绘本童书
      • 影视小说
    • 文学推荐
      • 文集
      • 戏剧
      • 纪实文学
      • 名家作品
      • 民间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新书热卖榜
      • 小说 新书热卖榜
      • 青春文学 新书热卖榜
      • 童书 新书热卖榜
      • 管理 新书热卖榜
      • 成功/励志 新书热卖榜
      • 艺术 新书热卖榜
  • 精选分类
    • 小说
    • 保健养生
    • 烹饪/美食
    • 风水/占卜
    • 青春文学
    • 童书
    • 管理
    • 成功/励志
    • 文学
    • 哲学/宗教
    • 传记
    • 投资理财
    • 亲子家教
    • 动漫/幽默
    • 法律 Legal
    • 经济 Economics
    • 所有分类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搜索
首页畅销榜经济 畅销榜牛奶可乐经济学

牛奶可乐经济学

荣膺第四届“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通俗经济学鼻祖罗伯特?弗兰克经典力作,著名经济学家梁小民倾情推荐

作者:(美)罗伯特? 弗兰克(Robert H.Frank) 著 湛庐文化 出品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17年01月 

ISBN: 9787550292505
年中特卖用“SALE15”折扣卷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全球包邮!
trust badge

EUR €33.99

类别: 经济学理论, 经济 畅销榜 SKU:5d8606885f98494bcc12f51d 库存: 有现货
  • 描述
  • 评论( 0 )

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0292505丛书名: 财富汇

编辑推荐

《牛奶可乐经济学》是用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来解释我们在现实中司空见惯而又未注意到的现象,并通过这些事例和解释来加深人们对经济学的理解。可以说是通俗经济学开山之作。

荣膺第四届“国这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

著名经济学家梁小民、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索洛倾情推荐。

 

内容简介

  《牛奶可乐经济学》是用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来解释我们在现实中司空见惯而又未注意到的现象,并通过这些事例和解释来加深人们对经济学的理解。比如,为什么牛奶的盒子是方的,可乐的瓶子是圆的;为什么酒吧中不值钱的水要收费而花生米却免费;为什么女模特的收入高于男模特。

  虽说很多人以为经济学不可思议、难以理解,可它的基本原理简单又实际。根据具体事例理解这些原理,谁都能毫不费力地掌握它。本书收录的100多个事例是经济学家罗伯特·弗兰克在自己的经济学概论课上布置的书面作业,他要求学生利用经济学原理,探讨亲身观察到的事件或人们行为模式中的有趣问题,并将之写成普通人一看就懂的500字短文。仔细阅读本书,将教会您用经济学家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工作,并在不同的环境下巧妙地应用经济学原理。

  如果你正在犹豫是否去商场的折扣卖场,如果你正在为买博物馆套票举棋不定,如果你正在为租婚纱还是买婚纱犯愁,如果你正在考虑换一份清闲的工作……那么这本书中千奇百怪的例子,加上妙趣横生的分析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作者简介

罗伯特·弗兰克

  博物经济学家。

  康奈尔大学约翰逊管理学院经济学和管理学教授。

 《纽约时报》经济专栏特约评论员。

  弗兰克教授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在康奈尔的课堂上通过与学生问答的方式,收集本书中所讲到的生活中的经济学问题。经过二十多年的收集和整理,终于在2007年推出这本博物经济学著作。不同于传统经济学著作中充斥着艰涩的数学公式,本书中一个个妙趣横生的生活事例,将经济学化繁复为精妙。

 《华盛顿邮报》这样评价他:弗兰克不是一位学术型经济学家。他主张经济学应该是一门根植于经验和观察的社会科学,而不是以数学为核心的硬科学。他的这本书把经济学从数学中解放了出来,并为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生根发芽提供了无限的能量。

目  录

[目录]

推荐序 经济学解释生活

著名经济学家 梁小民

前 言  最妙趣横生的经济学课堂

引言   解开人类日常行为之谜

第1章  产品设计中的经济学/

为什么牛奶装在方盒子里卖,可乐却装在圆瓶子里卖?

第2章  供求关系实践/

为什么很多酒吧喝水要钱,却又提供免费花生米?

第3章  职场的奥秘/

为什么女模特比男模特收入高?

第4章  折扣中的经济学/

为什么很多餐厅都为饮料提供免费续杯?

第5章  军备竞赛与公地悲剧/

为什么许多超市24小时营业?

第6章  所有权之谜/

为什么鲸鱼濒临灭绝,鸡却没有繁衍之忧?

第7章  市场信号揭密/

为什么几乎全新的二手车比真正的新车便宜得多?

第8章  现实中的博物经济学/

为什么DVD格式各地区不同,而CD格式却到处都一样?

第9章  当心理学碰上经济学/

为什么在单行道上,谦让有时反而会导致效率降低?

第10章  非正式的人际关系市场/

为什么通常外表富有吸引力的人也更为聪明?

第11章    起源二题/

作者后记

媒体评论

[各方赞誉]

如果一开始就讲经济学原理,你一定会感到枯燥,但从这些你每天都见能到,却从未问过为什么的现象入手,你一定会兴趣盎然,迫不及待地想要读下去。而且读完之后你会有醍醐灌顶之感,这时你就会成为经济学的“粉丝”。

——著名经济学家梁小民

 

弗兰克的书告诉我们,多多观察生活,就会发现有趣的东西。而基础经济学概念会给这些行为和事件以合理的解释。这是学习经济学的一个好方法,适用于我们所有人。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索洛

 

《牛奶可乐经济学》用*生动有趣的生活化实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常用的经济学概念,完全没有枯燥的感觉。

——亚马逊读者评论

免费在线读

[精彩样章]

第1章     产品设计中的经济学

为什么打开冰箱时,冷藏室会亮,冷冻室却不会亮?

为什么笔记本电脑能在任何国家的供电标准下运作,其他大部分电器却不能?

为什么24小时营业的便利店门上要安锁?

为什么牛奶装在方盒子里卖,可乐却装在圆瓶子里卖?

铝制易拉罐的生产成本本来可以更低,可为什么人们不那么做?

为什么自动贩卖机卖报纸的时候,允许顾客付一份钱拿若干份报,卖饮料的时候却不是这样?

为什么有些车的加油孔在司机一侧,有些车却在副驾驶一侧?

为什么曼哈顿所有的出租车都是黄色轿车,而伊萨卡的出租车大多数是色彩各异的小货车?

为什么硬币上的人像都是侧面像,纸币上的人像却是正面像?

为什么DVD和CD的尺寸一样大,但DVD包装盒却比CD包装盒要大得多?

为什么女装的扣子在左边,男装的扣子却总在右边?

  为什么不同的产品有着不同的形状呢?对此问题,若不稍微考虑成本效益原则,再聪明的回答也算不得圆满。比方说,对高速公路旁取款机按键上的点字盲文,比尔·托亚的解释即是建立在此原理之上的。厂商留下了高速路取款机上的点字盲文,是因为生产两种不同取款机的成本,远远大于合理的预期收益。

  一般而言, 生产商并没有什么动力给产品增加新功能, 除非这种功能所带来的产品价值 (也就是收益) 大于其成本。 几乎所有的实例都表明, 产品设计既要包含最符合消费者心意的功能, 又要满足卖方保持低价、 便于竞争的需求。 这也就是说, 产品设计必须在两者之间实现平衡。

  汽车功能的演进,精妙地阐述了这一平衡关系。1961年春天,我买了自己的第一辆车,当时我还是个高中生。最吸引我眼球的二手汽车广告大致如下:“1955年产双门庞蒂克,V8发动机,带收音机、加热器,手动变速,售价375美元,可议价。”当然,如今所有的车都带加热器,可在1955年,它还只是个选配件。当年我住在南佛罗里达州,那儿卖的很多车都没有加热器。可是,在冬天最冷的那几天,有个加热器还是挺舒服的。那时人们的收入比现在低得多,不少买家宁愿放弃一时的享受,以换取更低的价格。要是制造商只卖带加热器的车型,恐怕有不少生意都会给卖不带加热器的便宜车型的对手抢走。

  然而,随着收入的提高,愿意冬天忍受严寒来省几个钱的消费者逐渐减少。等不带加热器车型的需求量降到某个限度以下,经销商也就不愿再把它们留在展厅了。当然,要是有人愿意出高价定制,经销商也可以卖给他们不带加热器的车型。可显而易见的是,没人会出高价故意不要加热器。最终,不带加热器的车型消失了。

  在1955年,庞蒂克的V8是买家通常的选择,因为如果不买V8,就只能选6缸引擎。V8的好处(也即收益)是它提速比6缸发动机快得多。它的成本,除去售价较高,就是耗油量也较大,但那些日子油价还很便宜。

  到了20世纪70年代,阿拉伯人搞起了石油禁运。1973年年中,1加仑1加仑=3.785升。——编者注汽油才卖38美分,一年以后就涨到了52美分。1979年第二次石油危机爆发,1980年油价涨到了1.19美元。由于油价暴涨,V8再也通不过成本效益测试了,于是不少消费者决定放弃它优越的提速性,所以,这种发动机差不多全都消失了。6缸发动机还算常见,可70年代以前美国很少见的4缸发动机,迅速走入市场。

  然而,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从绝对价格来看,油价保持平稳,与其他商品的价格相比,甚至还稍有下跌。到1999年,1加仑汽油的价格是1.4美元,从购买力来看,比1973年0.38美元的价格还要低(也就是说,1999年1.40美元能买到的商品和服务,比1973年的0.38美元能买到的要少)。这样一来,20世纪90年代发动机规格再度变动,也就不足为奇了。

  随着近年来油价攀升,20世纪70年代的趋势又重演了。比方说,早在2005年油价突破3美元之前,福特汽车公司就减产了旗下最大的SUV车型Excursion,该车重达7 500磅,10英里1英里=1.609 3公里。——编者注就耗油1加仑。而节能的混合动力车大受欢迎,经销商的售价甚至比标价还高。

  简而言之,产品设计的功能要符合成本效益原则。该原则认为,当且仅当收益不低于成本,才应采取行动。因此,只有收益(以愿意支付额外费用的消费者数量来衡量)不低于成本(以增加某一功能所能吸引的额外消费者数量来衡量)的时候,才应当增设某一产品功能。

  这一原则同样体现在汽车变速箱的演变当中。我那辆1955年产的庞蒂克,采用的是当时最标准的3挡变速箱。现在我开的车,早就用上了6挡变速箱。但在1955年,制造商制造6挡变速箱并非难事。为什么他们不这么做呢?

  制造商同样必须权衡产品增益与消费者买账的意愿。从成本方面来看,变速箱每多一个前进挡,制造成本亦相应增加,前进挡越多,整车售价自然越高。消费者愿意出高价吗?从收益方面来看,前进挡能带来更好的加速性,而且更省油。所以,答案取决于有多少消费者愿意为了这些优点买单。

  汽车变速箱至少应该有两个,甚至三个前进挡,才称得上是实用。所以从产品设计的角度来看,我那辆1955年产庞蒂克的3挡变速箱,显然只达到了最低限度。因为如今的经济比1955年更繁荣,所以,我们愿意为了提高加速性支付更多的钱。又因为更多前进挡省下的油钱,比以前多了很多,所以它们的魅力也就更大了。这些变化合在一起,解释了3挡变速箱的消失。

  本章讨论的例子将说明,不仅汽车设计的演变受制于成本效益原则,其他各种产品和服务都可套用它来进行解释。头三个例子阐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如果某项功能的确有用,可用得着它的时候很少,那这项功能添加到产品身上的可能性就不大。

抢先评论了 “牛奶可乐经济学” 取消回复

评论

还没有评论。

相关产品

加入购物车

薛兆丰经济学讲义

EUR €40.99
评分 4.50 / 5
加入购物车

世界经济简史——被看作是研究资本主义理论方面的经典读本,与马克思《资本论》齐名的经济学著作

EUR €28.99
加入购物车

经济学通识课:耶鲁大学权威出品

EUR €35.99
加入购物车

经济学原理 (第7版)(套装微观经济学分册+宏观经济学分册 曼昆)

EUR €93.97

东东购的宗旨是服务喜爱阅读中文书籍的海外人民,提供一个完善的购书平台,让国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沉浸在书香之中,读着熟悉的中文字,回忆着家乡的味道。


安全加密结账 安心网络购物 支持Paypal付款

常见问题

  • 货物配送
  • 退换货政策
  • 隐私政策
  • 联盟营销

客户服务

  • 联系东东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 货物追踪
  • 会员登入

订阅最新的优惠讯息和书籍资讯

选择币别

EUR
USD
CAD
AUD
NZD
NOK
GBP
CHF
SEK
CNY
UAH
ILS
SAR
MXN
KRW
MYR
SGD
HUF
TRY
JPY
HKD
TWD
facebookinstagram
©2020 东东购 EasternEast.com

限时特卖:用“SALE15”优惠券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 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