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email protected]

购物车

 查看订单

  • 我的帐户
东东购 | EasternEast
  • 中文书店
    • 畅销排行榜
      • 小说 畅销榜
      • 童书 畅销榜
      • 外语畅销榜
      • 管理畅销榜
      • 法律畅销榜
      • 青春文学畅销榜
    • 热门分类
      • 社会小说
      • 成功/励志 畅销榜
      • 人物传记
      • 大陆原创
      • 绘本童书
      • 影视小说
    • 文学推荐
      • 文集
      • 戏剧
      • 纪实文学
      • 名家作品
      • 民间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新书热卖榜
      • 小说 新书热卖榜
      • 青春文学 新书热卖榜
      • 童书 新书热卖榜
      • 管理 新书热卖榜
      • 成功/励志 新书热卖榜
      • 艺术 新书热卖榜
  • 精选分类
    • 小说
    • 保健养生
    • 烹饪/美食
    • 风水/占卜
    • 青春文学
    • 童书
    • 管理
    • 成功/励志
    • 文学
    • 哲学/宗教
    • 传记
    • 投资理财
    • 亲子家教
    • 动漫/幽默
    • 法律 Legal
    • 经济 Economics
    • 所有分类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搜索
首页建筑建筑外观设计高层建筑的美学价值与艺术表现

高层建筑的美学价值与艺术表现

作者:冒亚龙 著 出版社:东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年09月 

ISBN: 9787564113483
年中特卖用“SALE15”折扣卷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全球包邮!
trust badge

EUR €28.99

类别: 建筑外观设计 SKU:5d860cd95f98494bcc1303bd 库存: 缺货
  • 描述
  • 评论( 0 )

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4113483

内容简介
本书基于当代人文哲学和美学理论的相关成果,重点从艺术美学价值(精神层面)的视角阐述高层建筑的美学价值,包括高层建筑的城市美学价值及其艺术体验、科技美学价值与艺术形象、数学美学价值与美学形式、雕塑美及其艺术摹现、空间形态及其美学展现、模糊美学价值与形式蕴涵、政治美学价值与艺术表达、高层建筑的负面影响及其反思,以及高层建筑的当代审美趋向,涉及分形美学价值与人文艺术展现、信息论美学价值与艺术表意、生态美学价值及其艺术形态、反形式美学与高层建筑的奇特美学价值及表现。
本书可供建筑设计、建筑研究人员阅读,也可供艺术、美术等相关专业师生学习参考。
作者简介
冒亚龙,湖南省邵东县人,1966年出生,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工学)博士,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长沙理工大学建筑系主任,副教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博士后。
  学历与工作经历:
  1983.9-1986.7 湖南省建筑学校,建筑与城市规划专业;
  1986.7-1995.8
目  录
1 绪论
1.1 哲学的发展与建筑美学的嬗变
1.2 建筑美学的当代哲学新思维
1.2.1 建筑美学的系统科学论
1.2.2 建筑美学的现象学新思维
1.2.3 建筑美学的信息论
1.2.4 建筑美学的分形论
1.2.5 建筑美学的模糊论
1.2.6 建筑美学的生态哲学论
1.2.7 当代建筑美学的人文价值论趋向
1.3 西方建筑美学的人文情境
1.4 中国建筑美学的发展及其人文价值取向
2 从客体论走向价值论的建筑美学及其必然性
2.1 客体论建筑美学
2.1.1 客体论美学本质及溯源
2.1.2 客体论建筑美学及其特征
2.1.3 西方客体论建筑美学
2.1.4 中国古代建筑美论的现代意义
2.2 主体论建筑美学
2.2.1 现代主体论美学
2.2.2 主体论建筑美学及其特征
2.2.3 主体论建筑美学的多元价值观
2.3 价值论建筑美学
2.3.1 价值论美学及其本质
2.3.2 价值论建筑美学本质及其特征
2.3.3 价值论建筑美学的相关论著
2.4 建筑美学从客体论走向价值论的必然性
2.5 小结
3 系统科学论的建筑美学价值
3.1 价值论建筑美学的基本术语及其演绎
3.1.1 美学、建筑美学和高层建筑美学的概念及其关系
3.1.2 价值、美学价值与价值论释义
3.1.3 价值论建筑美学与高层建筑美学价值
3.1.4 价值论美学视野中的建筑本源意义
3.1.5 系统科学释名与建筑美学价值的系统性
3.2 耗散结构理论演绎下的建筑美学价值系统
3.2.1 建筑美学价值系统
3.2.2 建筑美学价值系统的耗散结构特性
3.2.3 建筑美学价值系统的整体属性和规律
3.2.4 高层建筑美学价值构成
3.3 系统科学论的高层建筑美学价值兼有科学与人文属性
3.3.1 人文精神的高扬
3.3.2 复杂科学之理性
3.4 小结
4 高层建筑美学价值与艺术表现
4.1 高层建筑的城市美学价值及其艺术体验
4.1.1 城市美学
4.1.2 高层建筑的城市空间美学价值及艺术呈现
4.1.3 高层建筑的城市形象美学价值与艺术形态
4.1.4 城市精神的象征
4.1.5 高层建筑是一把城市双刃剑
4.2 高层建筑的科技美学价值与艺术形象
4.2.1 科技美学释义
4.2.2 高层建筑的科学美学价值与艺术表现
4.2.3 高层建筑的技术美学价值及其美学形态
4.2.4 当代高层建筑人文和生态技术的美学价值
4.2.5 高层建筑的材料美学价值及其表达
4.2.6 价值论高层建筑科技美学的哲学本质
4.3 高层建筑的数学美学价值与美学形式
4.3.1 数学美学及其特征
4.3.2 高层建筑的整体秩序之美学形式
4.3.3 高层建筑的数量美学价值与艺术表达
4.3.4 高层建筑的几何美学价值及其形式建构
4.3.5 高层建筑的几何抽象美学价值与艺术展现
4.4 高层建筑的雕塑美及其艺术摹现
4.4.1 开放而空灵的现代雕塑
4.4.2 高层建筑具象抽象的美学价值与艺术形象
4.4.3 高层建筑的体积美
4.4.4 高层建筑的雕塑化“虚空”之美学形态
4.4.5 高层建筑的雕塑化质感和色彩美学表现
4.5 高层建筑的空间形态及其美学展现
4.5.1 高层建筑空间的演变
4.5.2 高层建筑空间的系统美与艺术显现
4.5.3 高层建筑空间的景观美学价值与表现
4.5.4 当代高层建筑空间的场所美学价值与艺术展示
4.5.5 当代高层建筑空间与赛伯空间的“超文本链接”
4.6 高层建筑的模糊美学价值与形式蕴涵
4.6.1 模糊美学及其哲学基础
4.6.2 建筑美学价值本身的模糊意蕴
4.6.3 高层建筑构成图式的模糊美学价值与形态蕴涵
4.6.4 高层建筑符号的模糊美学价值及其艺术表义
4.6.5 高层建筑空间之模糊美学表现
4.6.6 高层建筑的意境模糊美学价值与情境体验
4.7 高层建筑的政治美学价值与艺术表达
4.7.1 政治美学释疑
4.7.2 高层建筑的政治美学价值与艺术表达
4.8 高层建筑的负面影响及其反思
4.8.1 伦理恐慌与恐高心理
4.8.2 局域气候的灾变
4.8.3 安全的恐慌
4.8.4 科学论证匮乏与造价昂贵
4.8.5 穷兵黩武
4.9 小结
5 当代高层建筑的审美价值走向
5.1 高层建筑的分形美学价值与人文艺术展现
5.1.1 分形美学
5.1.2 建筑与城市的分形美学特征
5.1.3 高层建筑的分形美学价值与艺术展示
5.1.4 运用分形美学的高层建筑设计
5.1.5 分形美学为建筑设计与评价提供了一种科学理性的思维
5.2 高层建筑的信息论美学价值与艺术表意
5.2.1 信息论美学释名
5.2.2 建筑就是信息
5.2.3 建筑审美的本质就是传译信息
5.2.4 建筑美学价值体现在信息创新适度性及其层次性
5.2.5 高层建筑的信息论美学价值及其艺术表达
5.2.6 当代高层建筑的信息论美学价值与艺术形态
5.3 高层建筑的生态美学价值及其艺术形态
5.3.1 生态美学及其特征
5.3.2 生态建筑与高层建筑的生态美学特征
5.3.3 当代高层建筑的生态高技美学形象
5.3.4 高层建筑的生态美学价值与艺术表现
5.3.5 树立生态文化信仰的高层建筑美学价值观
5.4 反形式美学与高层建筑的奇特美学价值及表现
5.4.1 反形式美学的本质及其与传统美学的辩证关系
5.4.2 反形式美学与奇异高层建筑的美学价值及形态
5.4.3 反意义与高层建筑的含混美学价值和艺术表现
5.4.4 反形式美学之启示
5.5 小结
6 结论
6.1 主要研究成果
6.1.1 建筑美学价值的本质、构成和评价标准
6.1.2 价值论建筑美学的必然性与系统科学论的建筑美学价值观
6.1.3 分形美学是一种新的建筑设计观和方法论
6.1.4 建筑美学价值体现在适度的信息创新
6.1.5 从模糊美学和反形式美学中革新和发展建筑美学
6.1.6 树立生态文化信仰的高层建筑美学价值观
6.2 后续研究
参考文献
在线试读
1 绪论
哲学为文化建立起一套阐释系统,任何文化形式都是以一定的哲学作为根基,为文化行为提供根基性的依据和标准,作为审美文化的建筑美学亦如此。中国古代《易经•系辞上》里有:“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对建筑美学而言,“道”是隐藏在建筑美背后的深层次、结构性的本质,是美的“形而上”的学问,并且是深入建筑实质性的方面;“器”就是塑造具体建筑对象美的方法,因而“形而下”就是研究建筑美的形成和方法,具有操作性。故建筑美学既是建筑的“形而上”,又是“形而下”的学问,在这两部分中,结构性的本质是其重要方面。孔子在《论语•为政》里曰“君子不器”,就是要求研究工作不要拘泥于雕虫小技,而要把着眼点放在宏观整体上,对建筑美学的研究亦如此。
  1.1 哲学的发展与建筑美学的嬗变
在美学的历史发展过程之中,美学随着哲学的变迁一直在跌宕变化,不同的哲学就有根植于它的不同美学。而作为主体的人对世界的感悟和思索的哲学,常常历时地或共时地表现为几种不同的形态:,世界的本质是什么?这个问题就是哲学本体论,核心范畴是存在;第二,世界是以怎样的方式存在着?对这个问题的哲学回答就是哲学认识论,核心范畴是真理;第三,世界对人的意义是什么?对这个问题的哲学思考就是哲学价值论,核心范畴是价值。这三个问题彼此不同,但有机联系。与此相应,在上述三种哲学基础上便可以建立起三种不同的美学理论:本体论(客体论)美学、认识论(主体论)美学和价值论美学。
本体论哲学演绎了美是一种不依赖人而存在的客观实在的本体论美学。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一方面轻视客体的感性特点而认为美在于数的和谐,在于事物的理性内容符合数的观念,把抽象的、先验的数看成美之根本;另一方面他又认为具体事物的美是体现数的和谐的事物的感性形式,美是形式的和谐。故“规则与比例都是美的和有用的,而不规则与无比例则是丑的和无用的”。古代西方人把这种哲学美学巧妙地表现在神庙建筑上,和谐统一、端庄秀丽的古典建筑完美地体现了本体论美学思想,显示出古代西方建筑美学的永恒魅力,这种作为主流的传统建筑美学观念历经古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一直延续到19世纪末。
  ……

抢先评论了 “高层建筑的美学价值与艺术表现” 取消回复

评论

还没有评论。

相关产品

加入购物车

住宅设计解剖书2

EUR €31.99
加入购物车

DK伟大的旅程 随机赠送 史蒂夫.麦凯瑞 笔记本

EUR €80.99
加入购物车

全过程工程咨询实践指南

EUR €53.99
加入购物车

大拙至美:梁思成最美的文字建筑(精装)

EUR €34.99

东东购的宗旨是服务喜爱阅读中文书籍的海外人民,提供一个完善的购书平台,让国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沉浸在书香之中,读着熟悉的中文字,回忆着家乡的味道。


安全加密结账 安心网络购物 支持Paypal付款

常见问题

  • 货物配送
  • 退换货政策
  • 隐私政策
  • 联盟营销

客户服务

  • 联系东东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 货物追踪
  • 会员登入

订阅最新的优惠讯息和书籍资讯

选择币别

EUR
USD
CAD
AUD
NZD
NOK
GBP
CHF
SEK
CNY
UAH
ILS
SAR
MXN
KRW
MYR
SGD
HUF
TRY
JPY
HKD
TWD
facebookinstagram
©2020 东东购 EasternEast.com

限时特卖:用“SALE15”优惠券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 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