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6408780
篇 传播思想史个案研究——以《现代评论》为例
章 《现代评论》与科学传播
一、对中国科学现状的认识
二、对科学地位、科学精神的认识与呼吁
三、科学知识宣传与中西医对比
第二章 20世纪20年代《现代评论》捍卫白话文的论辩
一、文言文不利于繁荣文化和普及教育
二、恐“白”症的病因:自私与无知
三、提倡白话文并非源于不擅文言文
四、结语
第三章 《现代评论》中近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新闻观
一、对国际新闻的重视
二、对外国媒体的借鉴与批判
三、对新闻自由的矢志追求
四、对民族报业的反思与期待
五、结语
第四章 《现代评论》繁荣出版业的设想
一、对出版现状的总体看法
二、对出版领域具体问题的评析
三、繁荣出版业的设想路径第五章 《现代评论》小说建设及其成就
一、小说创作受青睐,作者群体多元化
二、域外文学的引进,翻译理论的升华
三、不菲的成就,深远的影响
第二篇 传媒品牌建设研究
章 互联网品牌形象的影响因素研究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文献研究综述
三、研究设计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发现
六、结论
第二章 全媒体时代电视媒体品牌策略观
一、中国电视媒体的品牌观
二、全媒体时代机遇与挑战并存
三、中国电视媒体全媒体品牌策略
第三章 基于数字营销的品牌作者经营策略
一、图书品牌作者的多重价值
二、图书营销的数字化变局
三、数字营销背景下品牌作者的经营本篇 参考文献
第三篇 变迁中的虚拟“迷群”
章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对象与目的
三、研究视角与框架
四、研究范围与限制
五、文献综述
第二章 理论探讨与研究
一、“迷”、“迷群”与虚拟“迷群”概念探析
二、相关的理论探讨
三、研究领域
四、研究方法
第三章 “越狱吧”的虚拟“迷群”分析
一、越狱吧概述
二、无法逃走的“越狱迷”
三、虚拟“迷群”的维系
第四章 研究总结和建议
一、研究总结
二、研究建议
本篇 参考文献
本篇 附录“越狱吧”成员半结构式访谈提纲
第四篇 “新锐”之道——《新周刊》专题研究
章 绪论
第二章 《新周刊》概况
一、简介
二、创刊经历
三、杂志定位
四、栏目设置
第三章 《新周刊》专题演变历程
一、专题策划雏形阶段
二、专题策划成长阶段
三、专题策划成熟阶段
四、专题策划革新阶段
第四章 “《新周刊》模式”和“标新立锐”的特色
一、“《新周刊》模式”
二、“标新立锐”的特色
第五章 《新周刊》专题的局限和出路
一、《新周刊》专题的局限
二、《新周刊》专题的出路
第六章 结论
本篇 参考文献
第五篇 《财经》杂志资本市场调查性报道研究
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选题目的及意义
三、研究内容及结构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第二章 资本市场调查性报道概述
一、概念厘清
二、资本市场调查性报道理论支持
第三章 《财经》杂志资本市场调查性报道发展历程研究
一、发展历程总述
二、发展阶段分析
第四章 《财经》杂志资本市场调查性报道内容研究
一、报道对象研究
二、报道议题研究
三、关注重点研究
第五章 《财经》杂志资本市场调查性报道的不足与建议
一、缺少后续报道,有调查无结果
二、议题分布偏颇
三、媒介监督功能缺失
四、结语
本篇 参考文献
前 言
如同语言和思维从来就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一样,媒介与人类社会的发展也一直“形影相随”。从远古人类的咿呀学语、结绳记事,到当代社会的电话电视、微博微信,媒介见证了人类从口语时代、文字时代、印刷时代到电子时代、信息时代的伟大跨越。而人类发展的同时也将媒介不断提升到新的高度。
从某些角度来看,正如麦克卢汉说过的那样,“媒介即信息”。媒介史就是人类发展史。媒介是人类发展详细的注脚,也是人类社会的基础和框架。因此,想要了解社会、认识人类自己,媒介研究是一个途径和窗口。过去、现在、未来,全部在媒介中凝结、发生和延展。媒介即世界。
因此,本书尝试从此出发,以历史研究、品牌建设、文化探索以及传媒自身发展为四个观察维度,通过全景式的扫描,展示时代发展脉络,呈现媒介与社会的“共呼吸、同命运”。
本书部分《传播思想史个案研究——以为例》,以《现代评论》这本民国时期的同人周刊为切入口,剥去时间带来的层层迷雾,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准确、清晰、鲜明的特定历史转折阶段:新文化运动时期。作者笔调平实,论据详尽,夹叙夹议中娓娓道来,以传播思想为主线,将属于那个时代的社会焦点一一展现:从科学精神的发轫,到从中医、西医的对比;从文言文、白话文之争,到现代小说的创造;从如何客观对待国外新闻媒介,到新闻自由精神的探讨。应当说,这些话题直到今天仍然保持着它的新鲜性,历经百年仍是当下思想的源泉。从媒介角度来讲,是媒介(《现代评论》)让思想穿越了时空;当然,媒介本身也因为思想而变被铭记。这篇文,让读者领悟百年思想的同时,也生动地展示了媒介和文明如何相互扶持前行。
如果说本书部分表明了思想因为媒介的记录而不朽,那么如何让媒介“不朽”则是本书第二部分探讨的重点。《传媒品牌建设研究》一文以互联网、电视以及图书为观察点,以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为传播背景,聚焦品牌建设,为读者勾勒出了网络时代下印刷、电子以及网络三种形态的媒介谋求“品牌”发展的脉络图。作者运用社会学调查研究方法,为读者揭示了数字时代互联网品牌成长的主要因素,同时探讨了湖南卫视、凤凰卫视这样的电视媒介机构,是如何利用包括互联网在内的全媒体打造全新的“品牌形象”。而图书出版界在数字化的冲击下,全力塑造韩寒、南派三叔这样的“品牌作者”的尝试,也在文中得以全面探讨。本文研究了不同媒介品牌建设的特点,同时,揭示出媒介环境变革所引发的传媒行业“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向读者表明了媒介与社会的紧密联系。
媒介机构发展需要“品牌”,而品牌的大行其道,造就了“粉丝”和各种各样的“迷”。这些“粉丝”又因为互联网提供的条件,在网络的虚拟世界构建一个庞大的社会组织——“迷群”。媒介的发展不仅改变了品牌的建设路径,同时还改变了人类的社会结构。本书第三部分《变迁中的虚拟“迷群”》一文,以电视剧粉丝群体为研究对象,针对网络世界中的“粉丝”文化,通过对该虚拟“迷群”的人员构成、发展经历以及互动内容的详细解读,探讨了新媒介条件下,一个新社会群体是如何形成、运作、发展的。一群纯粹因为兴趣相投而聚集到一起的人,利用媒介(网络)创造了一个崭新的世界。其中的例子生动形象地阐释了麦克卢汉的“媒介即信息”的论断,再次证明了媒介对于人类发展的重大影响。
当然,影响社会发展的不仅仅是媒介技术,“内容为王”依然是传媒业的金科玉律。故在本书的第四部分《“新锐”之道——专题研究》与第五部分《杂志资本市场调查性报道研究》两篇文章以《新周刊》和《财经》杂志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传媒从业者如何从新闻报道本身出发,围绕“内容”核心,进行全面的改革和探索,以期记录历史,参与历史。前者令读者看到一本普通的杂志如何创造性的利用“专题策划”这一工具,通过自身定位、选题、风格等方面的精心运作,抓住时代脉络,成为了一个伟大的“品牌”,也同时成为了时代的“守望者”。 而后者则从细微处着手,通过对报道对象、报道议题、关注重点的研究,既说明了财经类报道本身的发展轨迹,又展示了我国资本市场的波澜壮阔。无论是《新周刊》创造的“榜单文化”、“盘点文化”,还是《财经》通过《庄家吕梁》、《基金黑幕》、《银广夏陷阱》等文章掀起的证券界的阵阵波涛,在这里,媒介与社会再次融为了一体。作为本书的后一部分内容,媒介、文化、品牌的因素也在此得以全面呈现。
本书部分由北京工商大学新闻系沈毅教授撰写,第二部分由北京工商大学广告系高丽华副教授撰写,第三部分由媒体从业者孟祥路完成,第四部分由深圳报业集团宝安日报社记者胡晓娟完成,第五部分由中国农业银行北京分行孙玉媛完成。
本书系北京市*科技平台项目—“北京市传媒产业品牌建设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由于作者水平所限,书中难免有所不足,诚请读者批评指正。
由于“鲶鱼效应”逐渐发挥出功效,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一批新潮的新闻期刊涌现,他们清新时尚,一扫以往杂志的中规中矩,成为一批“新生代”的新闻期刊。不同于以往政治性极强的《半月谈》、《瞭望》等新闻类杂志,它们的内容、版式、选题视角、读者群、风格定位都有了突破性的创新。比如1995年创刊的《三联生活周刊》、1996年创刊的《深圳周刊》(原名为《深圳风采周刊》)先后面世;1998年《南风窗》改版,走上了时政新闻类期刊的发展道路;1999年上海文汇新民报业集团推出《新民周刊》;2000年1月中国新闻社主办的《新闻周刊》(现名为《中国新闻周刊》)正式创刊。在这其中,《新周刊》在内容、形式、运作和传播等方面都形成了区别于其他同类杂志的特色,为杂志行业注入了活力,成为一条刺激期刊市场现状的“鲶鱼”。
以新锐个性的姿态抢占眼球的《新周刊》杂志在中国期刊市场上占据了重要的一席之地。中国期刊协会会长张伯海把《新周刊》14年来不断探索和尝试的道路总结为:“铺筑出中国时政、社会类期刊的前行之路。”《新周刊》作为社会变迁的忠实记录者和敏锐的前瞻人,见证了中国新闻杂志的辉煌。《新周刊》既关注时事热点,又关心城市生活,在中国期刊市场有着强大的舆论影响力。
作为一本国内时事生活类期刊,《新周刊》算得上是专题策划中的“教父”,被视为先行者和集大成者的《新周刊》专题策划成为我国同类时事生活类期刊中的“《新周刊》模板”。《新周刊》专题策划的运作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已形成自己的稳定风格和特点,而它的这种大胆的探索和尝试,已成为我国期刊业的发展和学术研究的珍贵经验,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然而,面对市场大环境以及社会潮流的演变,《新周刊》的专题策划模式也呈现出弊端来。本文拟通过对《新周刊》专题策划的模式和特色进行描述和总结,找出《新周刊》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并指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文献分析法,通过对《新周刊》杂志及相关文本资料的剖析,梳理、概括其专题策划模式发展特点。所使用的文献分析的资料包括:①有关期刊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的资料;②已有的关于《新周刊》的学术论文;③《新周刊》人自己撰写的有关期刊和杂志社的相关文章;④有关《新周刊》的新闻报道、活动档案、采访实录等;⑤1996年创刊至2011年3月15日总计343期《新周刊》杂志电子版和纸质杂志;⑥《三联生活周刊》、《中国新闻周刊》、《南方人物周刊》、《新民周刊》数期杂志样本。
目前,对《新周刊》的研究大致集中于这样几个方面:从定性和期刊分类角度研究《新周刊》是否属于新闻周刊;从期刊编辑角度研究《新周刊》的策划选题、封面设计、图片的视觉冲击力等;从总结反思角度研究《新周刊》的十年得失等。
检索“CNKI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以往对《新周刊》研究的文章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1)新闻类期刊的比较研究。将《新周刊》与《中国新闻周刊》、《三联生活周刊》、《南风窗》、《新世纪周刊》等新闻时政类期刊放在同一背景下关照,从内容、风格、特点等文本角度进行比较归类。这类研究的典型文章有:《新闻类周刊的现状与发展》、《中国新闻周刊概览》、《新闻时政期刊:新锐与沉蕴的姿态》、《、比较观》、《生活与新锐共舞——与风格比较》等。
(2)新锐期刊研究。将《新周刊》的“新”和“锐”单独抽取出来,进行个案式分析,研究差异化竞争之路以及这种操作手法的利弊得失。这类研究的典型文章有:《差异化战略:新锐之道》、《将新锐进行到底》、《:你的“新”丢了》等。
(3)消费主义与文化研究。因《新周刊》杂志将青年实力派作为主要目标受众,这类人群具有高学历、高收入和高消费能力的特征,他们是消费群体中消费力旺盛、购买欲望强烈、容易受广告影响的人群,因此这类研究对杂志受众所表现出来的消费能力进行社会学意义上的研究。这类研究的典型文章有:《品牌与消费文化》、《时尚消费类杂志对本土中产阶层的形象建构——以、为例》、《新周刊的消费主义解读》等。
(4)专题策划与内容研究:作为期刊界专题策划的“教父”,《新周刊》在生活时政类期刊中的专题策划具有鲜明特色,它将“热点”与“卖点”结合了起来,为其期刊品牌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因此,这类研究多从典型专题出发,厘清专题策划的缘起、主题和发展脉络及其社会学意义。这类研究的典型文章有:《的封面革命》、《创新为魂——“寻找中国刀锋”选题方法的创新》、《浅析封面专题的强效传播》等。
与已有研究成果相比,本文的创新和突破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较新的研究素材
以《新周刊》为研究对象的硕士论文近研究成果为2009年4月《〈新周刊〉的传播特色研究》一文,其中选取的专题案例也多为2006年以前的专题。本文通过收集近年《新周刊》杂志作为研究素材,更新了《新周刊》专题汇总表,这是全文研究重要的基础。只有从手的原始素材出发,全文才能有理有据,严谨论证。本文所列举的专题案例多采用经典和的案例。同时,《新周刊》在发展过程中必然面临一些新的情况,《新周刊》因而适时调整了栏目的设置,这部分内容在下文中也有介绍。
2阶段划分的新提法
本文的主体部分是第四章对《新周刊》专题的模式和特色的总结,这主要是以成型的《新周刊》专题策划模式为研究对象的,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那么,对《新周刊》发展过程经历的阶段划分显得十分必要。从业界对《新周刊》的研究现状来看,把《新周刊》划分为三个阶段的划分法居多。本文创新地从内容特点和形态特征两方面进行考量,重点考察专题选题内容和封面设计形式,结合近几年《新周刊》出现的新变化,截止到2011年3月,与时俱进地提出四个阶段的划分法,每个阶段以某一期为明确的分界点,这样可以做到思路清晰。理顺《新周刊》发展脉络,为研究《新周刊》做必要准备。
3辩证分析问题的思维方法
从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来看,应该将《新周刊》的优势与劣势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这是事物的正反两个方面,在事物内在矛盾的运动、变化过程中,优势与劣势并不是“非此即彼”,在一定情况下优势可以转化为劣势,而利与弊也是同时存在的,只有把握适度的原则,才能使事物朝好的方向发展。
《新周刊》擅长“以图书的思维办杂志”,图书的思维帮助《新周刊》用策划的思路使杂志更具有可读性,这是图书思维的利;而另一方面,图书的思维也让《新周刊》过于注重编辑的策划,而使报道失去新闻性,这就成为了弊端。同样的,《新周刊》的专题已形成专题策划模式,这使《新周刊》的专题成为区别于其他同类期刊的特色,有利于使读者形成阅读习惯,促成对下一期的期待心理和购买倾向;而从另一个角度看,《新周刊》过度迷信专题策划模式,这会使专题策划模式僵化,在专题的框架思维下,形式不再是服务于内容,“填格子”的专题框架反而限制了发挥。再比如,《新周刊》的感性语言本来是吸引读者的一大特色,但是过度使用感性语言就会失去《新周刊》作为时事周刊定位的权威性。
4研究问题的新视角
对《新周刊》的研究视角,大多从经济学角度研究其品牌发展历程,或者从传播学角度出发研究其传播特点,或者从文化角度研究消费主义文化,而很少有从社会学角度研究其社会功能。《新周刊》的专题策划通过制造话题和概念,用社会学的视角策划概念纪录历史,其专题的锐度和深度远远超过了一本杂志的综合信息量,更像一本主题特定的图书,记录着中国前进过程中的诸多社会问题和民众思潮。这些都是《新周刊》作为传媒的社会功能的体现。
因而,本文尝试在研究《新周刊》的专题时着重研究《新周刊》专题的社会功能,分析媒介和社会的相互作用,着重研究大众传播对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和效果,分析媒介与社会的关系。
5指出新的出路
本文第二章对《新周刊》的地位和价值用“鲶鱼效应”做出了新评估。但是在“鲶鱼效应”发挥出功效后,市场被“鲶鱼”激活,《新周刊》的专题策划模式被复制和广泛效仿,这时的《新周刊》已不再是当初标新立异的“鲶鱼”,因而锐意进取和创新是《新周刊》的出路。在此背景下,本文研究《新周刊》面临的问题和出路时,并不孤立地研究《新周刊》这个个体,而是通过与同类期刊的对比来借鉴其他期刊的经验,汲取其精华。主要参照的期刊为北京的《三联生活周刊》、《中国新闻周刊》,广州的《南方人物周刊》,和上海的《新民周刊》这四本新闻类期刊。
另一方面,本文在研究《新周刊》解决问题的出路时十分重视对传播受众(即读者)的分析,对读者评价进行收集和例举,通过信息的传与受,形成信息反馈,从而给《新周刊》未来发展道路以启示。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