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8423751
认识了他们,
就认识了整个大宋,
那一段段宛如传奇般的故事,
注定成为千年轮回中一段段永恒的记忆,
在你的心中缱绻留存。
相关阅读推荐
1、走近唐诗系列:
2、走近宋词系列:
3、走近古典系列一:
4、走近古典系列二:
5、走近安宁三部曲:
每个人的心底都藏着一个宋朝,一个兼具柔情与豪放的年代。作为一个朝代的标签,宋代的才子们总会出现在记忆的前沿,在他们一首首美丽的诗词中,让今时的我们得以触摸大宋历史的脉搏,轻抚内心难以言说的情愫。
本书将带你走进一系列宋代才子的一生,苏东坡、欧阳修、范仲淹、秦少游、晏几道、文天祥……的生命轨迹,认识了他们,就认识了整个大宋,那一段段宛如传奇般的故事,注定将成为千年轮回中一段段永恒的记忆,在你的心中缱绻留存。
第一章
风月情浓:迷失在红尘里的诗魂
沉醉风月帝王心:词中之帝李煜/002
多情自古伤离别:白衣卿相柳永/029
桥边红药为谁生:扬州词者姜夔/049
第二章
豪情傲骨:风雨路上的追寻
数千古风流人物:文采斐然苏东坡/068
先天下之忧而忧:秉性高洁范仲淹/091
赢得生前身后名:笔墨英雄辛弃疾/108
第三章
情志高远:笔墨里的泛光岁月
人生自是有情痴:铁骨柔情欧阳修/122
春风又绿江南岸:聪颖博学王安石/139
无可奈何花落去:天赋诗才晏殊/155
第四章
风骨清雅:缠绕在诗意的世俗里
金风玉露一相逢:文丽思沉秦少游/170
去年春恨却来时:云锁浓愁晏幾道/179
江湖夜雨十年灯:文笔通神黄庭坚/188
第五章
豪侠英者:用生命熬成赞歌
铁马冰河入梦来:忧国伤时陆放翁/198
酒阑挥泪向悲风:英伟豪迈张孝祥/207
一颗丹心照汗青:忠肝赤胆文天祥/216
第六章
笔墨飞扬:醉在千古柔情里
问世间情是何物:痴情才子元好问/224
自古情痴有几人:梅花使者陈亮/233
不须怅望家何许:满腹忧愁范成大/242
后 记/251
不倾城,不倾国,只倾我所有:宋代才子词传
序 言
历史的长河奔流不息,许多人、事、物,都在河流中失去了立足之地,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线里。或许有些人早已成为沉淀在河底的淤泥;或许有些事情早已不再被任何一个人所想起;或许有些城池早已成为了一片荒芜的土地。然而,在这河流中,还是有一些不曾改变的东西,那便是精神世界中的珍宝。
那一年,赵匡胤发动了陈桥兵变,建立了宋朝。那些年,宋太宗喜好诗赋,令文化艺术之气充满了整个朝野。之后,宋真宗继位,宋朝进入全盛时代。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宝座上的君王没有了他们祖先的英勇,他们开始懦弱,开始胆怯,面对外敌的入侵,他们或避而不应,或借酒浇愁。
在这样的年代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或出生于乱世,或成长于乱世。在这样的环境里,他们体内蕴藏着的才华迸发而出,创作出了大量优秀的作品。相比之下,宋朝留下的建筑或文物是稀少的,然而它为后人留下的诗词歌赋却数不胜数。
每当去看那些才子的一生,我心中总会产生不同的感触。李煜,生于帝王之家却只愿沉醉于风月之中;柳永,一生才华出众却一直无法顺利走入仕途;姜夔,看似清冷却有一颗比谁都敏感的心……
本书记录了一系列宋代才子的一生,苏东坡、欧阳修、范仲淹、秦少游、晏幾道、文天祥……这些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名字,人们看到他们的名字,便能随口背诵出他们的名作或名句。不错,他们每一个人都有许多流传千古的佳作,而佳作的诞生,与他们与众不同的人生经历密不可分。
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在波涛中挣扎了许久,最后仍然没能逃过命运的安排,以悲剧收场;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在一片又一片泥沼间穿行,却始终不曾染上丝毫污浊和腐臭;他们当中的一些人,为了初心,一生无求,无视身边人对他们的指责和轻视。他们骨子里那种只有文人才有的真性情,都流淌在了诗句中。
最后,他们的身体虽化作了泥土,永远埋在地下,可灵魂和精神却永远停驻,不曾苍老。于是,我们可以偶尔放下疲惫,穿越到那些时光里,与他们一同经历一次岁月的洗礼,并在洗礼中唤醒我们沉睡的心灵。
温飞卿之词,句秀也;韦端己之词,骨秀也;李重光之词,神秀也
——王国维评李煜“
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②论大道似韩愈,论事似陆贽,记事似司马迁,诗赋似李白。
——苏轼评欧阳修
文章赡丽,应用不穷,尤工诗,闲雅有情思”。
——《宋史》评晏殊
少游词境*为凄婉,至“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则变而为凄厉矣。
——(清)评秦观
也算得中国古代田园诗的集大成
——在《宋诗选注》中评范成大
白石才子之词,稼轩豪杰之词。才子、豪杰,各从其类爱之,强论得失,皆偏辞也。姜白石词幽韵冷香,令人挹之无尽。拟诸形容,在乐则琴,在花则梅也。
——(清代文学家)
第一章
风月情浓:迷失在红尘里的诗魂
沉醉风月帝王心:词中之帝李煜
一
自古帝王心多有野心。他们的心之所向,无不是外有疆土辽阔,众国前来朝圣,内有后宫佳丽三千,为皇室开枝散叶。即便不然,他们也会心系百姓,整日忙于批文,以令百姓安居乐业。若是世间有这样一位君王,无心领土的扩张,面对外来的侵犯时反而要将国家拱手相让,便少不了要遭到世人的唾弃和埋怨。
李煜,李后主,南唐最后一位君王。他令多少人恨过、怨过、叹过、惜过。恨他的不理朝政,怨他的胆小懦弱,叹他的多情重义,惜他的满腹才华。
自小,他便喜欢那些清丽的文字和优美的韵律,每当碰触到它们,他都不禁想要融入其中,成为它们的一部分。那些东西对他仿佛有一种说不出的魔力,让他无法抽离。渐渐地,他长大了,那种吸引力也变得更加强烈,让他无时无刻不想沉浸其中,远离尘世的喧嚣。
那双清澈的眼睛里,有着重瞳,不知是否与此有关,这孩子眼中的世界也总与其他人看到的不同。他似乎总能看得到其他人忽略的美好,那颗幼小的心灵似乎总能感受得到世间万物的生机。
有时,他会对一棵花草生情,想它是如何穿过厚厚的土壤,将头探到地面之上。有时,他会对一片云出神,想它为何那么自由,能够随意到达任何地方。
又或许是因为生于七夕,那样一个有着牛郎织女浪漫凄美传说的日子里,他的骨子里也带着一些浪漫,一些多愁善感。对于感情,他总是格外期待和重视,无论爱情、亲情或是友情,哪怕只是有着萍水之缘的人,他若是将对方当成了朋友,便会对其付出真心,绝不怀疑。
这样的一个孩子,若是生于平凡人家或是书香门第,自然是不错的,闲时,可以躲到一处安静的角落里,细细慢慢地品一品那书中的字句,享受着精神上的滋润;也可以静静地感受身边的一草一木,听风舞蹈的声响,嗅风带来的花香。
然而,他不能。
书自然是要读的,却不全是自己喜欢的东西。他希望阅读到的都是些美好的字句,能够让他小小的心灵感受到无比的欢畅和舒适,而事实上,送到他手中的,往往是些读起来十分沉重的典籍。里面的内容枯燥晦涩,让他读过之后感到喘不过气。
自小,他便知自己与人不同,无论走到哪里,身后都有众多的随从跟随,他们对他和颜悦色,小心翼翼,甚至低声下气,他每迈出一步,这些人的心都会随着他的步子上下起伏一次。只因,他是南唐中主李璟的第六位皇子。那时,他的名字还是李从嘉。
虽然不是太子,但身份同样尊贵。他的身上尽是华贵的服饰,每天享用的都是皇宫里专人制作的精美食物,许多事情无须他亲自动手,宫人们便会替他做好,他若是想要什么东西,身边的人也自然会尽全力为他得来。
有时,他也对外面的世界产生好奇心,想要出去看一看,却碍于各种规矩不得出宫。母亲虽然知书达理,却也不可能时常伴他左右。身边围绕着他的,或是侍卫,或是宫女,他们读书甚少,难以与他有共同的话题,让他感到十分无趣。
这样的生活,李从嘉并不喜欢。虽然衣食无忧,却也没有自由。他多想能够自由自在地游览外面的世界,看一看那些他未曾见过的风景,有了兴致便吟诗一首,然后继续游览。他也想能够携着心爱之人的手,在林间自在地散步,乘小船漂过清澈的河流。
除了读书,李从嘉对书画和音乐也颇有兴趣。不知是因为继承了父亲的才华,或是因为生活的环境中充满了文化气息,他在艺术方面有着极高的造诣,这造诣不但远远超出了许多同龄的孩子,也超出了家中的其他兄弟。
在书法方面,李从嘉对王羲之非常崇拜,时时临摹其作品。然而年龄渐渐大一些,他的心气也渐渐高了,竟然时不时批评起王羲之弟子们的作品来,虽有年少气盛的成分在,却也十分经得起推敲。令人们更惊讶的是,他居然还自创了一种兼顾了华丽和阳刚双重感觉的“金错刀体”。
铺纸、备墨、蘸墨、落笔,书写时手腕轻轻地抖动,洁白的宣纸上便出现了一道又一道微微颤动的线条。一横、一竖、一撇、一捺、一点,每一笔都透着十足的男子汉气概,而这些笔画构成的字也个个充满神韵,如同冬季的翠竹。有时,仅仅一团绸布或是衣襟都能被他当成书写的工具,似乎只有在书法的世界里,他才能拥有如此的洒脱。
曾有人请他在一幅《春江钓叟图》上题字,他想了想,写下这样的词句:
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队春。一壶酒,一竿身,世上如侬有几人? 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
一笔一画中透出他的洒脱,一字一句中透出了他对隐士生活的欣赏。这不仅仅是他对画的领悟,也是他对人生的希望。他想要过的,便是这样一种无官一身轻,简单却又诗情画意的生活。
书画不离家,李从嘉也爱画,最爱画的是竹。此外,他的山林和飞鸟也受到了许多人的好评。见画如见人,看着他的画,人们便能感受到他喜爱自然、渴望自由的心态。
在李从嘉的书房里,各种各样的真本和善本是最令人惊叹的奇景,有关于书法的,有关于画的,还有些是重要典籍。这里是书香的世界,是艺术的世界,是他珍爱的世界。有了这些珍贵的图书,他那时时感到寂寞的心才得到些许安慰,他那略微孤独的世界才增添了些许色彩。
音乐是李从嘉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他爱那萦绕在空气中轻盈的旋律,爱那看不见触不到却能撩拨人心的音符,爱那不用言语便能表达得淋漓尽致的感情和情绪。
同样的曲子,听到他的耳中,就有了不一样的意义。有一些曲中透着作曲者对故人的思念,有一些曲中透着浓得化不开的爱恋,有一些曲中透着无尽的绝望,有一些曲中充满浓浓的哀伤。有些曲子在他听来是不可多得的高雅之作,有些曲子在他听来却是不应入耳的靡靡之音。
有时,他还会亲自作一些难度极高的曲子,那旋律、那节奏、那内涵,令人听了不由得赞叹此曲只应天上有。这样一位天生的才子,若是配上一位才貌俱佳的佳人,二人相视而笑,随曲而和歌,吟诗而作画,倒也是人间一段佳话。
或许此时的李从嘉也曾幻想过那样的画面吧,他这般浪漫之人,怎会不希望有一位艺术上的知己、生活中的眷侣,与他共享艺术的美好,共度美妙的人生。
皇宫之中,多少人觊觎那高高在上的宝座,想要坐在上面,享受万人朝拜。李从嘉却从未对这件事有过丝毫兴趣。此时的李从嘉俨然一位闲散的贵族公子,读读典籍,写写画画,作作曲子,见到喜欢的典籍便花重金去购买,他的世界被文艺所充满,整个人也散发着无尽的灵性。这样的生活让他感到安心和踏实。
李从嘉知道,自古以来,远离皇位,便是远离纷扰。所以当他的大哥李弘冀对他心生猜忌时,他将自己深埋于各种经籍之中,整天只知看书,不问政事,并给自己起了“钟隐”“钟山隐士”“莲峰居士”“钟峰隐者”“钟峰白莲居士”等一系列名号。正如他当初在别人画上题的词中所表达的思想一般,他只希望自己能够在这皇宫之中做一名“隐士”,偷得一丝平静,等到年老,便寻一处安静之所,吟诗作画,听琴品茶。
不知是命运的捉弄,还是他命中注定要有此劫。李从嘉一向无心皇位,然而显德六年,李弘冀在毒害了皇叔之后病逝,而李从嘉的其他几位哥哥也早已身故,于是李从嘉被父亲封为吴王,并不得已参与了朝政。之后,他的父亲在迁都时命他为太子监国,将他留在了金陵。而就在那一年,他的父亲病逝,他成为了皇帝,改名李煜。
有人猜想,会不会是上天想要给他一个无与伦比的幸福来生,才许他如此坎坷的今世。从此,他不再是天真烂漫的六皇子,不再是怡然自得的吴王,而是南唐的一国之君。于他而言,这是一场沉重的意外,他本以为自己可以在父亲和兄长的庇护下一生自在随性地生活,而如今,他却距离他理想的生活越来越远,他的自由,被彻底剥夺了。
一朝错生帝王家,美梦只得来世寻。李煜坐上了他最不想坐上的位置,他知道,自己这一生怕是要永远被禁锢在这四方的牢笼里了。登基那一天,他望着高高在上的龙椅,缓缓挪动着脚步,在别人眼中,他在一步步走向权力和幸福,只有他自己知道,等待他的并不是幸福。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