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7525443丛书名: “新人文论”纪念版
“新人文论”丛书作者是一批如今活跃在学术界和文化领域的著名学者与知识分子。他们以自己学术素养、独立品格及人文关怀,记录了一个时代的记忆与思想。
“新人文论”丛书映照着三十年前文学观念嬗变的思想大潮。对于文学创作及新文学研究,有着持续深远的影响,随时间推移愈显其原创文本的经典性。
我与批评——代自序
当代文学中的宏观研究.
深刻的片面
“诂”诗和“悟”诗
艺术创造和艺术理论
附:关于癞蛤蟆先生和蜈蚣小姐的一些传闻
得意莫忘言——关于“文学语言学”的研究笔记之一
从云到火——论公刘“复出”之后的诗
郭小川诗歌中的时空意识
艾青:从彩色的欧罗巴带回了一支芦笛
道路:扇形地展开——略论青年诗作的美学特点
“沉思的老树的精灵”——林斤澜小说论(1978—1982)
我读《绿化树》
“若是真情,就经看……”——读韩蔼丽的小说集《湮没》
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
蒋韵的《少男少女》
宋学武的《山上山下》
艺术短论四篇
黑空儿.白空儿.灰空儿——关于郑万隆的三篇“异乡异闻”
论中国当代短篇小说的艺术发展
同是天涯沦落人——一个“叙事模式”的抽样分析
后记
附录 文学的“意思”
再版后记
并非遥远的期待
——序
谢冕
我们有幸生活在一个重大的文学时代。经历了长期的曲折之后,文学正在进入更新生命的蜕变期。当代文学纷繁变化的事实,令我们目眩。我们承受着它的“胎动”所带来的惊喜。纷至沓来的无视传统艺术规范(这种规范化的事业我们已有效地进行了数十年之久)的艺术创新,在我们面前展开了新、奇、怪的特殊文学景观。我们的喜悦之情是我们的前人所不曾有的,我们为此充满了幸福感。这种幸福不是所有的中国人都能获得的。与此类似的场面也许要追寻到二十世纪最初那一二十年的新旧两种文化的特殊激烈论争并最后导致变革的伟大时代。但我们也理所当然地承担了一份苦难,我们经历着无休止的因文学的蜕变而带来的不同观念、不同思维方式的冲撞与折磨,我们不得不以充分的耐心承受着历史的重负所给予的无尽的磨难。
但与二十世纪末叶展开的这场文学创作上划时代的变革性冲击相比,我们的理论批评显然要沉寂得多。理论未曾如同我们的“五四”前辈那样以勇猛的姿态为文学新潮呐喊着开辟前进的道路。
我们感到了某种匮乏。现实的理论批评界缺少那种立志于勇猛冲杀哪怕是有些偏激所带来的旋风式的呼啸。因此我们充满了期待。我们期待与文学创作的水准大体相称的文学批评,期待一种摆脱了对于非艺术因素的依附从而恢复了艺术良知的批评。这种批评不以一人一事的精致诠释为它的极致,而以建立于深厚的历史意识的显示文学大的走向的预测和判断来体现它的优势。这个工作需要整整几代人的争取。因为趋于凝固的思维模式给文学批评所造成的惰性力量是相当强顽的,它受到某种氛围的鼓励,因此,它的根本性变革将是一种长久的期待。
但“新的转机和闪闪星斗,正在缀满没有遮拦的天空”(北岛),文学的整个的跃动的环境不能不带给文学批评以新的冲动。一些没有受到太深批评惰性影响的批评力量,正在以无拘束的态度闯入了这个近于沉寂的园地。黄子平这样判定他的文学批评的观念:“批评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自我表现,是自我的一种存在方式”,“文学批评尤其需要创造性,创造性靠一种无拘束的自由心态”(《我与批评》)。这本身便是一种巨大的反拨,一种挣脱了禁锢之后的宣告。批评曾经只是某种附庸,批评的缺乏主体意识曾经是普遍的现实。不仅黄子平,他的许多同时代人,都对批评的某些业已僵化的模式观念表现了轻蔑。他们对自己的使命怀有充分的神圣感,他们无视那些要理论批评屈从于自己的非艺术的偏见与积习,而各自实践着自己的使命。单从这一点看,便可发觉理论自身孕育着何等惊人的内在活力。
黄子平不止一次地谈到张承志“老桥”这一意象给他的启发。他不仅把中年一代的评论家的任务归结为桥的使命,而且把自己的命运归结为一块“桥板”。王光明在介绍黄子平的理论追求时对此有过评论。他肯定黄子平的文学批评活动把当代文学的具体材料放置于整个文学发展史的宏大背景中考察,即他认为的“坚守理论观照与历史观照的有机配合”(《他说自己是一块“桥板”》,《文艺报》453期)。但王光明又感慨他“那种浓重的老桥意识,是不是产生得太早了一些呢”?这正是黄子平批评意识中的富有魅力之处。像他这样冷静地把自己和别人清醒地放置于历史的大趋势中以考察各自的价值,并对自己的恰当位置作出判断的人并不多。这种价值判断,不是短浅的和近视的,它建立于一种深邃的思考,即对于文学发展的相当宏阔的希望之上。黄子平深知要达到那样一种境界,需要有人前赴后继地作出牺牲。桥和桥板,乃至他在一次座谈会上谈到的“先锋的倒下”,都透露出了某种悲凉感,但他无疑清楚地意识到,不付出代价而换取文学的进步,这完全是不可能的。那么,黄子平文学观念中的这种悲凉,不正是他对中国文学的渊源及其历史经验认识的深刻所在么?过早到来的“老桥意识”,说明中国文学更迭的快速,说明一代人的早熟,或许这正是我们所期待的。
令人欣然的是王光明的慨叹乃是一种过虑。在包括王光明本人在内的一代人的早熟中——他们过早地,甚至与他们的阅历、年龄不甚相称的忧患感,并不说明他们的落寞与颓唐。事情完全相反。他们是在进取途中,了解了中国历史的浓重惰性从而激发出更为韧性的坚持与更为清醒的争取,他们期望甚高,于是他们并不以他们眼前的成就作为终极。他们觉得在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大迈进中,他们不过是一个过渡。他们期待的是更为壮丽的文学发展的事实呈现。这就说明,不仅仅是骤跑速度的惊人,而且标示出的跨越的高度也是惊人的。我们所期待的与我们所达到的,超出了我们预定的范围。在考虑了我们眼前出现的这一新的文学梯队的现实之后,我们充满了信赖感与信心感。
不论是作为一座桥,或是谨慎地称之为“一块桥板”,其所指绝非是磨得发光的圆润和“全面”的平和。剖析黄子平的文学评论观念,他所有思考、论证和判断都充满了基于深刻的历史反思萌发的批判精神。黄子平有时追求幽默,但他的不擅长的诙谐感却透出批判的尖刻,他的批判性经过了思考的过滤;它的深刻性几乎是以“不容讨论”的方式出现的。他的文风与其说是诙谐,毋宁说是严峻(尽管他追求轻松,但历史的沉重负荷却使他轻松不起来),打动人的正是这种严峻的沉重。我们从这种沉重中认识到他的早熟的文学性格。他从吴亮的两篇著作中,概括出一个令人震惊的命题:“深刻的片面”。在这篇“评论的评论”中,黄子平以不加掩饰的景仰,征引了新文学运动的前辈陈独秀、钱玄同、鲁迅、胡适等面对旧文学的坚强堡垒所发出的愤世嫉俗的呼喊。他认识到,处于“五四”那样的大时代,“一切面面俱到的‘持平之论’只能有利于保守僵化的一面,只有那片面的、不成熟的观点,却代表了生机勃勃推动历史的深刻力量”。他的这种惊世骇俗的宣告是基于文学实际的启示,他深深觉察到了传统文化因素的顽强,刻意以立论的“片面”打破那万古不移的平衡和稳定。
他在作真诚的期待:期待中国现今评论家卸下一种“思想重负”,打破一种定型的观念,即“他所代表的总是一个万无一失的思想体系”,“他所下的每一个判断都总是关于真理的声誉”。在另一篇文章中,他更以十分果断的语气阐发了上述的观点:“对于整个理论进程来讲,不成熟是绝对的,成熟是相对的。历史已经证明,就中国的文学理论及评论现状而言,可怕的不是‘不成熟’和片面性(只要此一片面正常地得到彼一片面或众多片面的补充驳诘),而是那个过分成熟的、驾凌万物之上的唯一正确的成熟。” (《通往不成熟的道路》)他的这些言论,表现了他并不令人担心的一代青年勇猛的文学思考。黄子平没有要求别人走向他那怀有极大警惕的“成熟”——那种在中国传统文化性格中被铸造得圆润精滑、玲珑剔透的“成熟”,令人可怕的八面圆通的“成熟”。他自己也以他的有锋芒的,甚至带着天真的炽热的冲撞进入文坛。黄子平的这种早熟的关于“不成熟”的呼吁,正表现了他对中国文化“深渊”的熟悉和理解。所有的疑惧和警惕,均产生于这个理解之中。要是说他是一块桥板,则这块桥板的木质是与腐朽无缘的。在通往文学彼岸的途中,这一代人所展现的无负自己世纪的精神是鲜明的。
黄子平以他的大学毕业论文《从云到火》开始了他独特的文学批评活动。也许这篇论文充分的概括能力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但最为动人的还是他对于公刘诗中那一团火的发现和向往。从那时起,这位青年评论家便以包裹着一团烈火的冷峻的批评风格出现在人们面前:“这是火。不是那呼呼作响的跳动的火,不是那种耀眼的闪亮的火,而是一种不动声色地散发热力的火,甚至是一种以冷峻的外表包裹着的火。”《从云到火》黄子平把握这位诗人从云到火的创作历程的准确性,在于他一开始就把艺术的思考和关于人民命运的思考联系在一起,在他的艺术评论中跃动着对于时代和人民命运的关切,他能够把这种严重的关切包容在并不激烈的语言形式中。他追求的是实质,而不是表面的效果。犹如他论述的“如云的火和如火的云”,他能够精到地以冷峻的外表包裹着火。黄子平的批评艺术个性一下子就得到显示。他能够以与他的年龄并不相称的成熟体现出他以激情装裹的充满进取精神的“不成熟”。
文学批评在现阶段的前进,体现在批评家多少意识到改变那种固定的单向的价值判断为多面的综合的价值判断的必要性。文学批评的层次感开始以异常丰富和繁复的姿态出现。黄子平说过:“真正的艺术品大概总是多层次、多结构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由此可以推及:有价值的对于艺术品的评论,也应当如此。在对于文学批评的繁荣的争取中,黄子平的批评活动不仅是严谨的(在同辈人中,他似乎比谁在下笔时都更为矜持。他的思路活跃、宏阔与他的吝于笔墨谨慎为文似乎构成了一种背反),而且也是丰富的。他总是在他涉及的范围内寻找尖新的命题,出乎意料而又引人注目地开掘着批评的新范畴。如他很早就关注于诗歌的时空意识的研究;在短篇小说的研究中,他从“结构—功能”的角度作了新的开拓;近年来他更致力于文学语言学的研讨;他的力作《同是天涯沦落人》更是以对于一个叙事模式的抽样分析的方法为审美批评开了一个新生面。黄子平对于各个作家作品的微观研究,作家如对林斤澜的创作的综合考察;作品如对《绿化树》、《你别无选择》等所发表的见解,都以体现了作者独到见解的睿智与深刻给人以印象。
黄子平的批评是杜绝了陈词滥调的(这在他是一个起点,但就是这一点,也表现了对于现有文学批评的极大超越),他力求以自己的语言,讲与作品实际紧密相连的自己对于艺术的领悟,这是黄子平此类批评的最坚实的基础。请读读他关于刘索拉那篇名作的那篇评论。他随意地侃侃而谈,从人的自我选择,从历史规律不可超越的不存在无限可能性的无可选择,从贝多芬与巴赫的存在,谈到人总是在地球规定重力条件下跳舞,而人却总是对这样客观的不可移易的历史条件予以主观的解释:人们总是如此这般无休止地追问正常与失常,动机与效果,折磨着别人也折磨着自己。这才归到他要阐发的“正题”上来:“刘索拉戏谑揶揄而又不动声色,凝练集中而又淋漓尽致”,“人物几乎没有历史和过去,他们并不‘带着档案袋上场’。这里永远是现在时,永远像银幕上的映象用一束光把‘当前’呈示在你面前。”读到这样的言辞,你会感到他对作品艺术特征的把握的准确,但这还只是在平和之中闪现他那高度概括的精到。及至读到:“我们的理论至今无法对这种形象化的抽象作出令人满意的解释。而正是这种形象化的抽象,使小说通向嘲讽、通向诗和哲学。对话灵活地用来转换时空并勾勒出人物,每一个人都是主人公因而并没有一个专门的主人公。人物都有一个被夸张了的特征,因而你只记住了这个特征,而不再晓得‘性格立体感’为何物。”这才展示出这位青年批评家的对于传统理论“绵里藏针”的挑战意味。
对于固有的文学观念的怀疑,化入了这些行云流水般的叙述的“潜台词”之中。要是说这里有着某种刻意标明的“片面”,那也是并非不深刻的。我们当然可以从这些与我们习见不同的叙述方式和并不随俗的理论提倡中得到一些新异的感受和启发。但显示了他的文学批评的强大力度的还是他基于历史和现实的事实而阐发的、带有鲜明针对性的判断:“如果你愿意,也可以把它看作人类主体创造性的永恒赞美。我却宁可把它看作特定时空下,我们民族走向现代化、民主化进程中一代人‘情绪历史’的一个浓缩。”这是他对《你别无选择》所作的最后归纳。在别人那里可能是要绕了许多弯儿才庶几可以达到的目的,黄子平寥寥数言便射中了箭靶。
我们寄希望于青年批评家的显然比他们目前已达到的为多——尽管他们在这个领域已作出了令人羡慕的成绩。我们这种寄望基于我们已有的文学(特别是文学理论批评)曾经衰落的事实,更受到了一个开放的社会要求开放的文学的现实的鼓舞。以我们这样有着令人羡慕的悠久而丰富文化传统的民族,以我们的全体人民所经历的巨大的历史的和现实的磨难,以我们如今正在争取的充满艰险的大事业,我们理应有一个引起世界重视的文化和文学的繁荣,我们理应有经得起时间考验,与我们的历史和现实相称的文学家和批评家。一代人没有辜负时代寄予他们的厚望,他们为此作出了认真的努力。黄子平入研究生院不久发表了《当代文学中的宏观研究》, 他宏观地考察了当代文学研究中具有实质意义的问题,提出了一个新鲜中肯的命题:它的“特长”也就是它的“特短”。这就是,当代文学的研究由于是当代人对于同时代文学的研究,时间的筛子对它来说表现为极大的吝啬。“他的近距离观察常常局限了他的视野或局限了他的判断所应有的‘超时间性’。他往往为激情的迸发牺牲了研究工作的‘客观性和科学性’,不可避免地带有同时代人共通的局限和偏见。”《当代文学中的宏观研究》这些论证依然体现了我们前面论及的他对于社会和文学问题的敏锐判断力,体现了他求实的科学学风,更重要的是,就是他尝试着以远距离的、“超时间性”的长镜头考察文学实际的开端。这种考察的特点在于,他试图把他所掌握、涉及的“材料”都纳入他对中国的,乃至世界的文学的历史整体性思考中去。当他这样做的时候,当然断然地拒绝了以往习见的那种人为的支离破碎的“切割”,那种貌似注重实际实则近于瞎子摸象式的推理和分析。因为获得了纵深的历史感,他的批评风格呈现了青年人难得的那种老练精到的特点。从局部说,他很苛刻,甚至显得挑剔;从整体说,他又宽容和大度。当他把一个个具体的文学现象放置于宏阔的历史背景中考察,那种拘于一时一地的浅层次的好、坏的判断消失了,而表现了一种对于存在的合理性的理解。他提倡的宏观研究,以双向的立体思维打破了单向的平面思维模式,由于他把文学现象看作了多层次多结构的整体,要求在丰富的“历史储存”中接受并阐述全部新的文学信息,呈现在评论家面前便是一片超脱了以往那种拘于时事和气候而作出的某种判断的局限性。
黄子平发表于《文学评论》的《论中国当代短篇小说的艺术发展》是他对自己艺术批评主张的一个有力的实践。它不仅是美学的批评,而且还是历史的批评。那篇文章中一如往常,在对历史事实作出判断时,具体而又不流于琐屑;既尖锐又“平和”,表现出历史纵深感和理论穿透力。他的“超脱”具体材料而对一个时期的历史现象作出精约概括的能力,显示了他成熟的老练。黄子平所从事的是对于困扰我们甚久的目光窄狭的、甚而是非艺术的干扰的弃置。他呼吁一种对生动的由平面到立体、由平行到交错的艺术的历史过程的研究。他特别强调的这种研究必须是以“贴近艺术”的方式进行的。
他们的文学活动刚刚起步,他们有待于经受更艰难的考验,他们现今的实践也还存在着有待克服的弱点和不足。尽管如此,一代人确已实行了对于原有文学批评的超越。但我们的期待显然不会在他们现有的水平线上停步。我们的期待是宏伟的,是不以一时的热烈反响为终极的。尤其当我们想到一百多年前勃兰兑斯所进行的文学批评巨大工程以及同样是一百多年前别林斯基和他的同代人的所进行的划时代的工作,我们的不可满足的心理便愈益其甚了。
我们的期待有如别林斯基那样在历史地和现实地把握俄国文学时所拥有的那种胸怀的博大、视野的开阔,无处不跳动着对于现实问题的充分关切,而又无处不渗透着对于俄罗斯和世界文学浓厚的历史意识。我们期待的是他那天风海涛般的评论的非凡气度和充满智慧与激情的语言,以及他自一个具体作家、一部具体作品出发而推及整个一个时期俄国文学的针砭,乃至对于当代文学巨人的不留情面的批判,他对于文学发展的整体性把握和精明预见,都正是我们所期待的。
我与批评
——代自序
这两个词一出现,前意识里闪过的词组或短句多半是:“批评我”,“我挨批评”,或是:“自我批评”。这也难怪。我从小就挨批评。长大之后,又虔诚地做着自我批评,口头的或书面的。我从中得益匪浅,修身养性谦虚谨慎,一辈子受用不尽。忽然(糟就糟在这个“忽然”),有那么一天,我发现还有另外一种组合方式,曰:“我批评”。
批评,是自我意识的产物。
因此,不可避免地,批评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自我表现,是自我的一种存在方式。压制批评的人,总爱说人家在“顽强地表现自己”。这真是不幸而言中。不敢表现的自我是见不得人的自我,只好拿抽象的“大我”来遮掩。敢于表现的自我,才能与他人的、公众的自我相通,相比较、相促进。
但我不是在自言自语。我所使用的语言是既定的、公众的、历史的、文化的。“在语言中,我根据他人的见地给自己以形象。”我用“他人的”语言表达自己,才能使表达具有意义。我和语言互相占有,彼此在对方那里消失并得到实现。因而我并不是在表现自我,而是在表现我所体验到的一种人类感情,人类思想。
我庆幸,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平庸的读者。我读书的时候不动脑子,任由作者牵着我的目光漫游他所创造的艺术世界,即使事后发现这个“艺术世界”是多么拙劣。我读政论小说、哲理小说、文化或半文化小说和侦探小说、推理小说、武侠小说、言情小说,我听交响乐也听流行音乐。我看获奖影片和破绽百出的电视剧。我觉得在“看”的阶段,好奇心是比别的什么都重要而可贵的。
当我拿起笔的时候,批评意识才结束其“冬眠状态”。这时候我开始看第二遍。感觉当然有所不同。
一些朋友诉苦说,读过几本“文学原理”之后,再也享受不到随心所欲地欣赏文学作品的乐趣。理性的分析挥之不去,主题如何,人物如何,结构如何……其实,放下架子,复归到一个无知而好奇的顽童的心态,可能并不困难。
当然,简单的回复已不可能。批评意识的某种潜伏、隐退却不难做到。口诀是:“来吧,来和作者一同游戏!”游戏的心态是一种可贵的心态,游戏中最可能冒出创造性的几星火花。于是你添加柴草,燃成篝火,并围绕着这火拍手舞蹈。
文学批评尤其需要创造性。创造性靠一种无拘无束的自由心态。写得最好的文章常常是最来情绪时的文章。思想和语言都松了绑,奔跑、跳跃。但我所向往的还是宗白华先生所用的那个词:散步。散步是一种最从容不迫的境界。在艰苦的时代,却难得有这样的境界。有时我们不得不匍匐前进,没准儿在翻越某个障碍时中弹伏倒。唉,能够散步是多么好啊!
我喜欢高深,也喜欢清浅,写文章时却多半趋于后者。就像我读各种各样的东西一样,我写各种各样的东西:论文、小序、短论、点评、札记、对话,甚至寓言。用各种各样的文体写:“学术性”的,印象主义的,嬉笑怒骂的,思辨的,描述性的,都想试试。文学批评的各种方法、模式、理论,我觉得都很有启发。但受自己的经历、气质、爱好、知识结构的制约,我更侧重于文学作品的社会历史方面与美感形式方面的有机把握。写起文章来,东一榔头西一棒,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广种谈不上,薄收是一定的。
我尽量少用生僻的费解的术语和陈词滥调。不得不用时,我想办法暗示这只不过是一种借用,一种多少带点揶揄的借用或隐喻。于是爱用引号,这是从鲁迅先生那里学来的简便方法。长句子和复句、排比句便于组织思想,却每每冗赘不堪,纠结成一团。我警告自己,多用句号来避免这个毛病。感叹号用得极少,我以为不动声色好过声嘶力竭。但动感情的时候总是有的。冒充冷静,跟假装客观一样不老实。我体会到,倘能从“风格上”都对批评对象有些呼应或暗示,效果会很好。但文章中常常出现空白,出现思路的中断或跳跃。有时是故意留“空儿”,像画水墨画的人常说的那样。但更多的时候是论点没展开,自己对这个论点没想透,或思维材料不足,以空白掩饰单薄。这一点,许多朋友都指出来了,福建的一位朋友击中了要害,我很感激他。
没有一刻不意识到自己的片面和不成熟。更愿意自己有一种理论的操守和内在活力。坦白地说,从小挨批评的我,听到表扬或嘉奖总止不住地高兴。爬格子很辛苦,需要支持、激励和关切。经不起“捧杀”正如经不起“骂杀”一样,活该。至于被“打杀”或“压杀”,则又是另一回事了。但我经常批评自己的批评。从小养成的好习惯,不会放弃的。
1985年11月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