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0459996
内容简介
本《年鉴》中分量最重的是包括上述论坛中的学术报告在内的有关朱子学和宋明理学方面的研究论文。此外,《年鉴》收录了关于武夷文学、历史、旅游、艺术、民俗以及与武夷山相关的闽台文化研究等方面的论文和资料,还收录了国内外朱子学研究和“武夷文化”研究方面的一些论著目录,选介了与之有关的部分专家、学者和研究人员,为国内外研究者提供了大量信息。可以说,这部《年鉴》是联系海内外有关专家学者的纽带,为开展以朱子理学为核心的“武夷文化”研究提供了平台。
目 录
前言
一、研究成果选萃
(一)武夷文化综论
武夷文化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提纲)
在武夷文化论坛暨武夷文化研究院迁址庆典上的讲话
武夷文化研究新的跨越——在武夷文化研究院迁址庆典上的讲话
论武夷学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的学术价值
科学发展观与区域内源现代化——兼论武夷文化与闽北经济社会发展
武夷文化及其当代研究
(二)朱子理学研究
1.朱子学与和谐社会论坛
儒学和新儒学与和谐社会
朱子《易》说对现代和谐社会之启发
儒商与和谐社会
朱熹的“无为而治”与企业的现代管理
朱熹的和谐观与当代社会
朱熹“诚信”思想与当代社会
2.哲学
程朱的“格君心之非”思想
“所以然”与“所当然”如何统一——从朱子对存在与价值问题的解决看中西哲学之异同
朱熹絮矩思想研究
朱子理学美学的二重性影响及其功过
朱熹理学文化养生及其现代意义
朱熹哲学的生命意识
朱熹对杨时、罗从彦、李侗“静坐”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朱熹哲学本体论的构建及其“理”蕴
3.经学
朱熹《四书》学与儒家工夫论
朱子学与经学研究的新突破——评蔡方鹿先生的《朱熹经学与中国经学》
朱熹对孔子中庸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4.教育学
朱熹的礼仪观与《朱子家礼》
朱熹《小学》的蒙养教育思想
5.法律与道德
传统儒家德刑关系理论的传承和嬗变——论朱熹德刑关系理论
从朱熹按劾唐仲友看南宋贪官与营妓的关系
朱熹的生态伦理思想与环境道德
6.历史
从吕留良对朱学的阐发与传布看程朱理学在清代的发展与演变——兼就“理学在 明清之交终结”说质疑
《朱文公文集》版本源流考
朱子家人略考
朱熹及从祀孔庙的福建人
7.朱子学在外国
朱子学在越南
朱子学在日本江户时期急速兴起的原因及其特色
8.湖湘学派中的武夷籍理学家
胡寅的理学思想
(三)武夷文学研究
南宋朱熹、吕祖谦“淫诗说”驳议述评
论朱熹《诗集传》叶音对吴械《毛诗补音》的改订
朱子说诗的语言学思想札记
格物致知 即物穷理——朱熹咏物诗的理学思想内蕴
柳永屯田家法探论
论柳永的豪放词
爱在烟花的感悟——评词人柳永对女性情感的特殊关怀
歌妓在柳永词创作中的作用
李纲的武夷山水诗歌创作
读罗从彦哲理诗笔记
严羽唐宋诗“词理意兴”论辩略
严羽诗禅理论与宗杲禅学
严羽《沧浪诗话》美学思想初探
(四)世界遗产武夷山研究
论世界遗产武夷文化研究基地建设的意义
(五)武夷民俗研究
福建闽北建瓯挑幡——中华民间一绝活
(六)武夷旅游文化研究
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旅游客源市场预测与定位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问卷调查
(七)武夷茶文化研究
武夷岩茶
武夷茶艺的美学探究
(八)武夷艺术研究
朱熹音乐著述文化背景之探究
方从义与武夷山水
(九)海峡文化研究
台湾“山夷”与古越渊源考
(十)武夷医学典籍研究
《洗冤集录》传世考述
(十一)新武夷文化群体研究
解读与超越——论新武夷山文化群体对武夷山文化的贡献
二、宋明理学研究中心
福建社会科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宋明理学研究中心简介
宋明理学研究中心组织机构及其主要成员名单
宋明理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
宋明理学研究中心章程
宋明理学研究中心主任陈筠泉研究员在宋明理学研究中心成立庆典上的讲话
福建省政协副主席黄瑞霖在宋明理学研究中心成立庆典上的讲话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朱佳木研究员在宋明理学研究中心成立庆典上的讲话
宋明理学研究中心第一次主任会议
宋明理学研究中心秘书长办公会议
宋明理学研究中心五年发展规划
宋明理学研究中心特聘教授(武夷学者)计划
宋明理学研究中心(武夷学院)研究生培养及学位论文支持计划
三、2005年武夷文化大事记
四、历史回眸
(一)朱子学宋明理学与武夷文化2005年论文索引
(二)武夷学院(筹)(南平师专)和闽北地区武夷文化研究成果要目
1.南平师专武夷文化研究部分论文目录(1998—2005年)
2.武夷文化研究院院刊《武夷文化研究》论文要目
3.2005年前武夷文化著作选介
(三)国内外朱熹与宋明理学研究专著要目
1.中国学者朱熹与宋明理学研究成果选目
2.韩国朱熹研究专著要目
3.日本朱熹研究专著要目
4.东南亚朱熹研究专著要目
5.欧美朱熹研究专著要目
6.武夷文学研究专著要目
(四)国内外朱熹研究机构分布地区要览
1.国内
2.国外
(五)南平市武夷文化研究机构简介
(六)武夷文化刊物简介
(七)武夷文化网站简介
(八)朱子学与武夷文化部分研究者简介
附录 世界遗产重要典籍选录
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
(一)世界遗产
(二)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武夷山
世界遗产应成为“第三国策”——访复旦大学文物博物馆学系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教授陆建松
世界遗产的不可再生价值
后记
一、研究成果选萃
(一)武夷文化综论
武夷文化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提纲)
在武夷文化论坛暨武夷文化研究院迁址庆典上的讲话
武夷文化研究新的跨越——在武夷文化研究院迁址庆典上的讲话
论武夷学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的学术价值
科学发展观与区域内源现代化——兼论武夷文化与闽北经济社会发展
武夷文化及其当代研究
(二)朱子理学研究
1.朱子学与和谐社会论坛
儒学和新儒学与和谐社会
朱子《易》说对现代和谐社会之启发
儒商与和谐社会
朱熹的“无为而治”与企业的现代管理
朱熹的和谐观与当代社会
朱熹“诚信”思想与当代社会
2.哲学
程朱的“格君心之非”思想
“所以然”与“所当然”如何统一——从朱子对存在与价值问题的解决看中西哲学之异同
朱熹絮矩思想研究
朱子理学美学的二重性影响及其功过
朱熹理学文化养生及其现代意义
朱熹哲学的生命意识
朱熹对杨时、罗从彦、李侗“静坐”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朱熹哲学本体论的构建及其“理”蕴
3.经学
朱熹《四书》学与儒家工夫论
朱子学与经学研究的新突破——评蔡方鹿先生的《朱熹经学与中国经学》
朱熹对孔子中庸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4.教育学
朱熹的礼仪观与《朱子家礼》
朱熹《小学》的蒙养教育思想
5.法律与道德
传统儒家德刑关系理论的传承和嬗变——论朱熹德刑关系理论
从朱熹按劾唐仲友看南宋贪官与营妓的关系
朱熹的生态伦理思想与环境道德
6.历史
从吕留良对朱学的阐发与传布看程朱理学在清代的发展与演变——兼就“理学在 明清之交终结”说质疑
《朱文公文集》版本源流考
朱子家人略考
朱熹及从祀孔庙的福建人
7.朱子学在外国
朱子学在越南
朱子学在日本江户时期急速兴起的原因及其特色
8.湖湘学派中的武夷籍理学家
胡寅的理学思想
(三)武夷文学研究
南宋朱熹、吕祖谦“淫诗说”驳议述评
论朱熹《诗集传》叶音对吴械《毛诗补音》的改订
朱子说诗的语言学思想札记
格物致知 即物穷理——朱熹咏物诗的理学思想内蕴
柳永屯田家法探论
论柳永的豪放词
爱在烟花的感悟——评词人柳永对女性情感的特殊关怀
歌妓在柳永词创作中的作用
李纲的武夷山水诗歌创作
读罗从彦哲理诗笔记
严羽唐宋诗“词理意兴”论辩略
严羽诗禅理论与宗杲禅学
严羽《沧浪诗话》美学思想初探
(四)世界遗产武夷山研究
论世界遗产武夷文化研究基地建设的意义
(五)武夷民俗研究
福建闽北建瓯挑幡——中华民间一绝活
(六)武夷旅游文化研究
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旅游客源市场预测与定位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问卷调查
(七)武夷茶文化研究
武夷岩茶
武夷茶艺的美学探究
(八)武夷艺术研究
朱熹音乐著述文化背景之探究
方从义与武夷山水
(九)海峡文化研究
台湾“山夷”与古越渊源考
(十)武夷医学典籍研究
《洗冤集录》传世考述
(十一)新武夷文化群体研究
解读与超越——论新武夷山文化群体对武夷山文化的贡献
二、宋明理学研究中心
福建社会科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宋明理学研究中心简介
宋明理学研究中心组织机构及其主要成员名单
宋明理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
宋明理学研究中心章程
宋明理学研究中心主任陈筠泉研究员在宋明理学研究中心成立庆典上的讲话
福建省政协副主席黄瑞霖在宋明理学研究中心成立庆典上的讲话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朱佳木研究员在宋明理学研究中心成立庆典上的讲话
宋明理学研究中心第一次主任会议
宋明理学研究中心秘书长办公会议
宋明理学研究中心五年发展规划
宋明理学研究中心特聘教授(武夷学者)计划
宋明理学研究中心(武夷学院)研究生培养及学位论文支持计划
三、2005年武夷文化大事记
四、历史回眸
(一)朱子学宋明理学与武夷文化2005年论文索引
(二)武夷学院(筹)(南平师专)和闽北地区武夷文化研究成果要目
1.南平师专武夷文化研究部分论文目录(1998—2005年)
2.武夷文化研究院院刊《武夷文化研究》论文要目
3.2005年前武夷文化著作选介
(三)国内外朱熹与宋明理学研究专著要目
1.中国学者朱熹与宋明理学研究成果选目
2.韩国朱熹研究专著要目
3.日本朱熹研究专著要目
4.东南亚朱熹研究专著要目
5.欧美朱熹研究专著要目
6.武夷文学研究专著要目
(四)国内外朱熹研究机构分布地区要览
1.国内
2.国外
(五)南平市武夷文化研究机构简介
(六)武夷文化刊物简介
(七)武夷文化网站简介
(八)朱子学与武夷文化部分研究者简介
附录 世界遗产重要典籍选录
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
(一)世界遗产
(二)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武夷山
世界遗产应成为“第三国策”——访复旦大学文物博物馆学系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教授陆建松
世界遗产的不可再生价值
后记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