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9781098丛书名: 贵阳蓝皮书
Ⅰ 总报告
1 观山湖区:实施产城互动、推动全面发展打造“发展升级版”的实践与探索/001
一 观山湖:贵州省*年轻的建制区和贵阳的都市新区/002
二 产城互动、全面发展,在打造“贵阳发展升级版”中当先锋、作表率/010
三 观山湖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016
四 对观山湖区未来发展的战略思考/021
Ⅱ 评估篇
2 观山湖区“六个贵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评估分析报告/027
Ⅲ 理论篇
3 打造绿色宜居之城的理论探讨与实践借鉴/043
4 推进新区开发建设、促进发展与提质增效的思考/060
5 改革基层社会管理体制与提升社区治理能力的研究/077
Ⅳ 调研篇
6 关于观山湖区会展金融业融合发展的调研与思考/097
7 关于观山湖区产业园区建设与发展的思考/111
8 关于观山湖区创新流动人口“四化”服务管理模式的调研/122
Ⅴ 案例篇
9 观山湖区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创新探索群众监督员制度/133
10 从百花湖“生态守护”行动看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生根发芽”/141
11 百花湖乡“美丽乡村”建设的探索实践/148
12 观山湖区“道德讲堂”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载体/157
13 从“明珠歌舞团”的发展看社区服务社会化实践/164
14 碧海社区“新型社区”模式与社区规范化、标准化建设/172
15 观山湖区“两严一降”网底工程的实践探索/186
16 观山湖区探索新型养老模式解决养老难题/194
17 以西南国际商贸城为例看民营小微企业发展与创业就业问题/201
18 世纪城社区“绿丝带”爱心银行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化/211
19 公益律师服务团以“专业”+“公益”化解矛盾纠纷/217
20 新世界社区爱心车队积“小爱”为“大爱”/221
观山湖是贵州省*年轻的建制区,是贵阳市一个新区,也是贵阳市**一个城市功能发展区。这个区域,必然要成为贵阳创新发展的重要承载空间、绿色发展的重要生态屏障,挑起贵阳实施双赢战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大梁”。
功能重构:做实平台推进产业集聚
培育提升城市功能重在优化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重在创新驱动。城市功能发展区的一个主要特点是经济体量增长速度快,其既是产业集聚的承载空间,也是**创新能力的区域。当前,贵阳的经济增长质量与效益对城市功能划分要求越来越高。作为贵阳城市功能发展区,观山湖区把重点聚焦到产业集聚与创新发展上。以贵阳牵手中关村为契机,观山湖区建设中关村贵阳科技园观山湖产业园、贵州金融城、贵阳国际会展中心、高铁现代服务业聚集区、西南商贸服务业聚集区“五大载体”,做实做优实体经济发展平台,打造西南地区高端服务业聚集高地,推动结构优化、产业升级。其中,抓实新兴产业、推进科技引领则是重中之重。观山湖区围绕大数据、新医药等新兴业态,加快新兴产业示范引领,全力推进大数据呼叫中心与健康产业园建设;做好与中关村贵阳科技园创新体系的衔接,加快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基地,着力培育一批技术水平高、商业模式新、持续创新能力强的优秀科技初创企业;大力推进大数据科技成果运用,探索建设智慧城管、智慧社区,打造智慧城区。以创新为内核的产业集聚,使观山湖区逐步实现内涵增长,优化和提升城市功能,是推动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
空间重构:公园城市建设生态屏障
拓展城市空间,绝不仅仅是修公路、建高楼那么简单。有序拓展,产城融合,保护好与城市核心功能区和城市功能拓展区之间的生态环境,是实现城市空间重构的关键。2014年,贵阳市出台《疏老城·建新城布局规划及五年分期工作实施方案》,提出要在老城区重点调整用地结构、疏解传统功能、推动产业转型、保护历史文化,在新城区重点优化功能布局、完善配套服务、发展实体经济,以“蒸小笼取代摊大饼”,实现组团式发展。观山湖区落实“疏老城、建新城”部署要求,实施中心区重要交通节点立交工程建设,不断提升中心城区通行力;在有条件的乡镇、社区建设小公园、小绿地、小广场,扩大市民休闲空间;大力实施“碧水治理计划”、“蓝天守护计划”、“绿地保卫计划”、“清洁保护计划”、“田园保护计划”,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治理重构:提升区域全面发展水平
面对升级发展的新形势、全面发展的新任务,今后一个时期观山湖区的重要使命,就是要紧紧围绕贵阳市实施“六大工程”全面打造贵阳发展升级版的总目标,始终坚持“全面发展”这一个核心,牢牢守住“发展、生态”两条底线,准确把握“新常态、新机遇、新挑战”,全力实施治理重构。
抓严依法治区推进社会治理。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依法治理的决策部署,深入开展依法治区,着力建设务实政府,扎实推进“两严一降”和禁毒工作,进一步做强社区、做实居委会、做精网格,夯实社会治理网底功能,全力维护社会稳定,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提升市场环境、政务环境和社会环境。
抓牢建纲铸魂推进文化惠民。充分发挥各级“道德讲堂”和“身边的榜样”宣讲团、“中国梦·少年心”青少年道德论坛的平台载体作用,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社区、进农村、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弘扬正能量;加快观山湖大剧院以及区档案馆、文化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切实增强文化服务功能;深入推动“开拓创新、奋勇拼搏、永不懈怠、争创一流”观山湖精神不断升华,为全面发展凝聚强大精神动力。
抓好富民安民推进凝心聚力。大力提升就业保障水平,把发展实体经济作为扩大就业、保障增收的根本途径,落实各项就业扶持政策,打造失地不失业、离土不离乡的就业典范;积极发展村集体经济,带动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全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紧紧围绕解决民生“十困”(2014年,贵阳市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下大力气解决“十困”,包括:“用水难”、“收入低、就业难”、“上学难、上好学难”、“看病难”、“养老难”、“治安差”、“住房难”、“出行难”、“买菜难、买菜贵”、“活动场所少”),把更多资金、资源投入公益事业建设,进一步完善公共医疗服务体系,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加快推进城中村、棚户区改造,深入实施“菜篮子”工程,大力发展养老事业;着力加强安全工作,进一步加大“两严一降”、禁毒工作力度,健全完善群防群治防控体系,切实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