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3225039
编辑推荐
《现代三大经济理论体系的比较与综合》无疑只是一个初步的探索。面对这样一个研究题目,笔者深感才疏学浅:这也许是我20年后才能作的文章;那时可能将会有更多的其他同行的研究成果可供利用。但是,考虑到我们这一代经济学家的历史责任及其紧迫性,便只有以一种“不揣冒昧”的心情仓促上阵了。只要《现代三大经济理论体系的比较与综合》能为同行们提供一个批判的对象,能激发起一些新的研究,引起一些新的思想和新的思考问题的角度,笔者就已感到十分满足了。
目 录
上篇 总 论
1
近代经济学历史的简要回顾
1.1 各理论体系形成历史的简要回顾
1.2三大理论体系在今天
1.3历史与现状的总结
2
新古典主义
2.1 基本理论结构
2.2个别行为主体理论
2.3 市场经济机制的运行与结果
2.4 背景条件、市场变量与理论分析结构的基本特征
3
凯恩斯主义和后凯恩斯主义
3.1 凯恩斯主义的基本内容
3.2被新古典主义“接纳”的凯恩斯主义
3.3 与新古典主义对立的凯恩斯主义
3.4结论:凯恩斯主义的几个基本特征
4
马克思主义
4.1 经济范畴的物质内涵和社会内涵
4.2经济现象与社会本质
4.3经济利益矛盾的决定作用
5
经济活动的多面性与理论研究角度的差异
5.1 研究对象问题
5.2社会经济活动的二重性和经济问题的二重性
5.3 一个基本的划分:不同的经济理论着重研究了社会经济活动的
某一特殊方面
5.4经济活动二重性的具体表现:行为目标、运行机制和经济变量
决定的二重性
5.5 一个进一步的比较:经济目标与不同限制条件的关系
附录 有关化经济行为的几个问题
6
片面性、科学性与新的理论综合
6.1 “片面的科学性”
6.2 理论发展的更高要求:各种理论的互补与综合
6.3 理论的新综合:我们自己面临的挑战
6.4马克思主义新综合——经济学家的理性选择
下篇具体理论
7
价值一价格理论
7.1 劳动价值论
7.2交换价值理论
7.3抽象使用价值——效用
7.4价格理论
7.5小结
附录 均衡价格理论与价值理论
8
分配理论
8.1 导论:分配关系与分配理论
8.22 简单商品经济中的分配关系
8.3所有权介入价值运动
8.4 生产当事人之间的分配
8.5工资收入的上下限及“对抗系数”
8.6“制度变量”的现实意义
9
生产和社会生产
9.1 生产问题概论
9.2 经济生产函数
9.3社会生产
9.4社会生产与宏观分析
10
增长与循环
10.1 导论:经济增长与循环
10.2均衡增长模型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10.3后凯恩斯主义增长模型
10.4马克思主义资本积累理论和经济危机理论
10.5动态理论的综合研究
10.6小结:各种动态理论与社会主义经济问题
结束语
参考文献
1
近代经济学历史的简要回顾
1.1 各理论体系形成历史的简要回顾
1.2三大理论体系在今天
1.3历史与现状的总结
2
新古典主义
2.1 基本理论结构
2.2个别行为主体理论
2.3 市场经济机制的运行与结果
2.4 背景条件、市场变量与理论分析结构的基本特征
3
凯恩斯主义和后凯恩斯主义
3.1 凯恩斯主义的基本内容
3.2被新古典主义“接纳”的凯恩斯主义
3.3 与新古典主义对立的凯恩斯主义
3.4结论:凯恩斯主义的几个基本特征
4
马克思主义
4.1 经济范畴的物质内涵和社会内涵
4.2经济现象与社会本质
4.3经济利益矛盾的决定作用
5
经济活动的多面性与理论研究角度的差异
5.1 研究对象问题
5.2社会经济活动的二重性和经济问题的二重性
5.3 一个基本的划分:不同的经济理论着重研究了社会经济活动的
某一特殊方面
5.4经济活动二重性的具体表现:行为目标、运行机制和经济变量
决定的二重性
5.5 一个进一步的比较:经济目标与不同限制条件的关系
附录 有关化经济行为的几个问题
6
片面性、科学性与新的理论综合
6.1 “片面的科学性”
6.2 理论发展的更高要求:各种理论的互补与综合
6.3 理论的新综合:我们自己面临的挑战
6.4马克思主义新综合——经济学家的理性选择
下篇具体理论
7
价值一价格理论
7.1 劳动价值论
7.2交换价值理论
7.3抽象使用价值——效用
7.4价格理论
7.5小结
附录 均衡价格理论与价值理论
8
分配理论
8.1 导论:分配关系与分配理论
8.22 简单商品经济中的分配关系
8.3所有权介入价值运动
8.4 生产当事人之间的分配
8.5工资收入的上下限及“对抗系数”
8.6“制度变量”的现实意义
9
生产和社会生产
9.1 生产问题概论
9.2 经济生产函数
9.3社会生产
9.4社会生产与宏观分析
10
增长与循环
10.1 导论:经济增长与循环
10.2均衡增长模型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10.3后凯恩斯主义增长模型
10.4马克思主义资本积累理论和经济危机理论
10.5动态理论的综合研究
10.6小结:各种动态理论与社会主义经济问题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