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email protected]

购物车

 查看订单

  • 我的帐户
东东购 | EasternEast
  • 中文书店
    • 畅销排行榜
      • 小说 畅销榜
      • 童书 畅销榜
      • 外语畅销榜
      • 管理畅销榜
      • 法律畅销榜
      • 青春文学畅销榜
    • 热门分类
      • 社会小说
      • 成功/励志 畅销榜
      • 人物传记
      • 大陆原创
      • 绘本童书
      • 影视小说
    • 文学推荐
      • 文集
      • 戏剧
      • 纪实文学
      • 名家作品
      • 民间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新书热卖榜
      • 小说 新书热卖榜
      • 青春文学 新书热卖榜
      • 童书 新书热卖榜
      • 管理 新书热卖榜
      • 成功/励志 新书热卖榜
      • 艺术 新书热卖榜
  • 精选分类
    • 小说
    • 保健养生
    • 烹饪/美食
    • 风水/占卜
    • 青春文学
    • 童书
    • 管理
    • 成功/励志
    • 文学
    • 哲学/宗教
    • 传记
    • 投资理财
    • 亲子家教
    • 动漫/幽默
    • 法律 Legal
    • 经济 Economics
    • 所有分类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搜索
首页社会科学社会学走向协同

走向协同

互联网时代社会治理的抉择

作者:骆毅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01月 

ISBN: 9787568022798
年中特卖用“SALE15”折扣卷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全球包邮!
trust badge

EUR €33.99

类别: 社会学 SKU:5d86b7775f98494bcc142e90 库存: 缺货
  • 描述
  • 评论( 0 )

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8022798丛书名: 网络舆情与网络社会治理研究丛书

编辑推荐
本书是国内di一本系统研究互联网时代社会协同治理理论的专著,在理论分析框架、基本要素、机制体系框架的构建方面提出了若干观点和主张,提出了三个“协同模式”的理论。本书通过分析和研究,指出互联网时代中国社会协同治理创新的zui终方向,应是政府在开放社会公共数据的改革前体下,推进基于“大众知识汇集与智慧贡献”的开放式社会协同治理。 
内容简介
本书是系统研究互联网时代社会协同治理理论的专著,在理论分析框架、基本要素、机制体系框架的构建方面提出了若干观点和主张,提出了三个“协同模式”的理论。本书通过分析和研究,指出互联网时代中国社会协同治理创新的zui终方向,应是政府在开放社会公共数据的改革前提下,推进基于“大众知识汇集与智慧贡献”的开放式社会协同治理。 
本书为深入认识和把握中国社会协同治理的目标和主要措施提供了理论基础。可为政府部门或公共部门推动社会治理转型提供理论借鉴,也可为社会机构或管理机构运用互联网技术平台推进多元协同治理提供参考。
作者简介
骆毅,男,1983年出生,湖北武汉人,华中科技大学讲师,华中科技大学舆情研究中心研究员,管理学博士。先后获武汉大学通信工程工学学士和通信与信息系统工学硕士学位,华中科技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管理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社会协同治理和社会公共政策,先后在国内SSCI期刊发表论文3篇、其它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篇,担任《江汉学术》期刊审稿专家。
目  录
目录 

章绪论(1) 
节研究背景(2) 
第二节研究意义(4) 
第三节国内外相关研究(8) 

第二章互联网时代:社会协同治理的新形势(23) 
节社会协同治理的理论范式(24) 
第二节互联网时代(28) 
第三节互联网时代中国社会总体特征(35) 
第四节社会治理转型的三个方向(41) 
第五节社会协同治理的新形势(45) 
第六节本章小结(46) 

第三章基本要素:互联网时代社会协同治理的分析框架(47) 
节社会协同治理的基本要素(48) 
第二节社会协同治理的主体(49) 
第三节社会协同治理的组织形式(55) 
第四节多元主体协同的动力(64) 
第五节社会协同治理的基本条件(66) 
第六节本章小结(69) 

第四章美国的启示:透视“开放政府”改革(71) 
节改革的背景(72) 
第二节“开放政府”理论与实践述评(74) 
第三节案例分析:“公众专利评审”项目(82) 
第四节对中国的启示(90) 
第五节本章小结(99) 

第五章中国的实践:协同治理创新的三种模式(101) 
节协同模式的研究意义(102) 
第二节协同模式的分析框架(104) 
第三节三个典型案例与案例分析(105) 
第四节社会协同治理创新的三种模式(118) 
第五节协同模式的差异性与关联性(128) 
第六节协同模式的阶段性与适应性(131) 
第七节技术平台的选择(135) 
第八节本章小结(137) 

第六章协同治理的“藩篱”:障碍解析(139) 
节障碍分析的意义(140) 
第二节五个方面的障碍(141) 
第三节障碍的原因分析(149) 
第四节本章小结(158) 
目录走向协同:互联网时代社会治理的抉择 
第七章走向协同:机制构建与对策建议(161) 
节协同机制设计的考虑(162) 
第二节协同机制体系框架设计(165) 
第三节加强协同机制体系构建的对策建议(179) 
第四节本章小结(192) 

第八章结论与展望(193) 
节结论(194) 
第二节展望(199) 

参考文献(202) 
后记(215)

前  言
总序 

地球上每天都有人仰望星空,我们看到的是以恒星为主的“恒定”的星空。日升日落,月盈月亏,周而复始,亘古不变。假如,在太空中,有一群外星人也在观察地球,或者如中国美丽的传说,月亮之上的嫦娥在广寒宫思念她的地球故乡,千百年来日复一日地眺望着这颗让她伤心纠结、更让她魂牵梦萦的蔚蓝色星球,嫦娥看到了什么?嫦娥眼中的地球故乡,一如既往地浮在空中,飘在远方。从宇宙、太空的大尺度视角看地球,千百年来地球还是那颗地球,地球没变。但是,生活在地球上的我们,浩渺宇宙中这珍稀的几十亿个生灵,切切实实感受到,近几十年来,我们的地球在变,我们的时代在变,我们的社会在变,并且在迅速改变!这一切变化,是由于信息技术,是由于计算机、手机,特别是由于将计算机、手机连接起来的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 
我们已确定无疑地进入到互联网时代。根据“互联网女皇”Mary Meeker的报告,到2015年底,全球互联网用户超过30亿,互联网渗透率达到42%。发达国家互联网渗透率普遍在70%以上,发展中国家互联网也在快速普及,印度2014年和2015年互联网用户分别增加了33%和40%。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数据,截至2015年12月31日,中国网民总数为6.8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0.3%。从网民数量、网站数量、域名数量、电子商务等规模和数量指标看,中国已经是世界网络大国。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4月19日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国有7亿网民,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数字,也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在人类文明和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突出、有带动性、有影响力的技术总是划分时代和社会的标准与标志。种植、养殖技术的应用让人类从蒙昧走向文明,人类历史进入农业时代,产生了埃及、中国等一批文明古国。蒸汽机和工业革命让人类进入工业时代,社会加速发展,产生了英国、德国、美国等一批工业强国。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12月6日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纵观世界文明史,人类先后经历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每一次产业技术革命,都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巨大而深刻的影响。现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引领了社会生产新变革,创造了人类生活新空间,拓展了国家治理新领域,极大提高了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可以说,世界因互联网而更多彩,生活因互联网而更丰富。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动力要素及其治理总序当今,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带领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时代的中国,正在被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快速且深刻地改变着,中国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本身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呈现出崭新的态势和特征。习近平在2016年4月19日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现在,互联网越来越成为人们学习、工作、生活的新空间,越来越成为获取公共服务的新平台。 
曾几何时,碰到未知的知识和不懂的问题,人们会去图书馆、资料室查阅,会翻字典、辞典和百科全书,会去询问和请教老师、同学、朋友。如今,“外事不决问谷歌,内事不决问百度”,谷歌、百度、维基、知乎会告诉你一切你想要的知识和答案。互联网时代,人们的信息获取和知识学习主要来自甚至依赖互联网。互联网极大地方便和改变了人们的教育学习和信息获取方式。甚至,国外有研究表明,因为互联网查阅知识和搜索答案的便利,人类的脑神经回路和记忆结构、知识结构都在发生改变。信息前所未有地丰富,知识也不再是稀缺资源,人们从报刊书籍等印刷文字中获取知识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从广播、电视等传统大众媒体获取信息的时代也正在成为过去,互联网成为知识和信息的主要来源。近年来,互联网向知识领域和教育领域扩展渗透,互联网 教育正蓬勃发展,正在深刻改变人们教育和学习的方式与格局。 
从烽烟报警、鸿雁传书到电报、电话,再到今天的微博、微信,人们的交流沟通方式不断发生着深刻的改变。互联网时代,人们通过电子邮件、贴吧、微博、微信、QQ等方式即时联系,五湖四海的人们通过互联网随时随地、每时每刻地联系、沟通、交流。即使你远在天边,你也近在咫尺,你的音容笑貌时刻可以生动地呈现在四面八方的亲友面前。作为社会化动物的人们,通过互联网的连接和频繁的沟通交流而更加社会化、组织化。原来分散的、弱小的个人,经由互联网的连接,成为一个个有组织、有力量的群体。千千万万的圈群将亿万网民时刻连在一起,形成一支崭新的社会力量——网民大军。社会的基础结构、组织方式和力量分布由此发生深刻的变化,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也随之发生巨大的改变。在经由互联网连接起来的亿万网民面前,国家的权威和力量相对衰落,社会的力量兴起并日益强势,传统的权力配置、治国理政和社会运行方式因此而发生改变,面临新的巨大的挑战。 
现在,不管你是在繁华都市还是在穷乡僻壤,不论你是老是少、是穷是富、是学历高还是学历低,互联网已经在空间上覆盖了所有的区域,在社会上已经渗透到所有的人群。互联网的广泛存在和深入渗透,已经深刻改变了我们这个时代以及这个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互联网信息技术是经济发展的引擎和火车头,与互联网相关的产业和企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和潜力,是有活力、有带动性的经济增长源,一批市值百亿级、千亿级甚至万亿级的企业在数年、十几年时间内成长起来,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互联网深刻改变着中国乃至世界的经济结构、经济面貌和经济未来。与此同时,中国乃至世界的政治基础、政治运行、力量分布也深刻改变。被互联网时刻联系、组织的亿万网民,蕴藏着巨大的社会政治能量,不但改变了当今的国际关系,改变了社会力量对比,改变了信息传播方式,还深刻改变甚至彻底颠覆了既有的媒体格局、舆论态势和话语权。草根的众声喧哗、亿万网民的声音改变了言论表达和舆论形成的格局与走势,互联网极大地赋予了人们言论表达的自由,赋予网民特别是草根网民、底层群众以表达权利和参与便利。民众经由互联网表达出来的态度、意见和行为倾向,形成无所不在的网络舆情,成为影响公共政策、司法行政、突发事件等公共事务乃至国家社会政治走向的重要因素。网上流动的信息,网络空间产生的态度意见、行为倾向和群体行动,改变着我国的舆论氛围和执政环境,对社会稳定、公共治理和国家安全带来巨大的挑战。 
互联网带领我们进入到互联网时代,并将我们所处的社会改变为网络社会。如同蒸汽机不仅是机器和工具一般,互联网也不仅是技术工具和物理网络,互联网还是关键的社会政治因素。互联网所造就的网络社会,具有许多不同于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的新特点。互联网时代的中国,互联网自身的技术特点,加上中国独特的国情和网情背景,使得中国社会的技术基础、经济基础、思想文化基础、社会结构基础和社会力量基础都发生了深刻的改变。互联网时代的中国社会具有泛在化、虚拟化、离散化、极速化、圈群化的显著特征,成为一个变化极快、能量极大的“高能社会”。这样的社会,蕴藏并可能激发天文数字级别的社会政治能量,既有巨大的发展进步的动能与机遇,又有巨大的混乱倾覆的风险和挑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古往今来,很多技术都是‘双刃剑’,一方面可以造福社会、造福人民,另一方面也可以被一些人用来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民众利益。”互联网社会既具备极速发展变化、推动万物互联、助力行业融合、加速社会变革等众多机遇,又蕴含极易组织和动员、不确定性与低可控性、能量颠覆式转化、社会动能和政治势能转换切变等诸多风险和挑战,需要正确认识和把握,有效防控风险和应对挑战,维护好网络安全,实现网络社会的良好治理。 
深刻认识互联网和互联网时代,正确理解和把握网络舆情和网络社会的特征规律,探索网络社会的有效治理之道,正是“网络舆情与网络社会治理丛书”的目标使命,也是我们研究团队的中心任务。近年来,华中科技大学非传统安全研究中心、舆情信息研究中心研究团队依托多项基金课题,围绕着互联网与公共管理和国家治理这个主题,就互联网与网络舆情、互联网虚拟社会风险、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化、网民政治态度、网络社会治理等问题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获得了若干研究成果。丛书所呈现的,就是这些探索和努力的结晶。 
当然,互联网技术和应用还在日新月异、突飞猛进地发展,互联网时代才刚刚拉开帷幕,互联网社会也才刚刚形成,还在快速演进中。对于互联网社会,对于网络舆情和网络社会的研究探索才刚刚起步,我们的研究还非常粗陋。本丛书的推出除了汇报我们所做的工作外,更是想作为引玉之砖,吸引更多的人对网络舆情与网络社会展开更全面、更系统、更深入、更专业的研究。 
网络时代的大幕已经拉开,网络社会的航船刚刚起锚。我们庆幸生逢这个激动人心、深刻变化的网络时代。我们深知,互联网对社会的深刻影响才刚刚呈现,对网络舆情和网络社会的研究也刚刚起步,网络社会这个新大陆需要持续不断地进行探索。让我们搭乘这艘互联网的快船,一起探索,一起冒险,一起迈向未来! 

王国华2016年7月6日 

后记 
终于到了本书完稿的后时刻,除了激动、喜悦、感恩之外,我更愿意用“敬畏”二字表达此刻对撰写本书的真切感受——对“学术”二字,我一直充满“敬畏”。 
本书由我的博士论文及四篇学术论文组成。陈述这个事实,是想更加确切地说明:完成一部作品不可能一蹴而就,“万丈高楼平地起”,做学术需要积累。 
学术的“智慧火花”常常在积累中不经意涌现。在撰写前两篇学术论文之后,我开始构思和撰写博士论文;在完成博士论文后,我有了更成熟的学术视角,并在已有的学术成果基础上,写出了后两篇学术论文。 
在之前的学术积累之上,我又重新整合、提炼和创新了我的学术成果,终形成了本书的全部。我不敢断定这本书在学术上的创新价值,也不敢预料它的社会意义,但我却很想坦率地说:对于完成本书,我倾注了心血和真诚。 
学术的道路永远都是动态的。无论是学术天才还是普通的研究者,无论其学术创新的价值几何,其前一阶段的学术研究永远都有积极意义。所谓成果,往往都出自研究者在实验室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数据,或出自作家一次又一次扔进垃圾桶的废稿。学术人永远都无法确切地知道,研究成果能否以理想的形式呈现,但是,只要坚持,胜利的果实就在不远处。当然,现实往往很残酷,追求胜利果实的道路往往充满艰辛和曲折,甚至会遥遥无期。学术人的寂寞,也只有他自己能懂,学术人“永远都在路上”。 
寂寞追求,只为心中的一个理想,值得吗?我的答案是肯定的。 
总体来说,本书从构思、文献阅读、整理、写作到修改和完善,历时一年半。所有这些学术方面的积累,都是在我来北京工作后,利用业余时间完成的。我几乎投入了我所有的业余时间。我很享受在写作本书过程中所经历的每一个点滴片段,它们都是由读书、写作、思考串联而成的。 
本书的完稿,离不开诸多帮助过我和关心过我的师长及朋友。 
我的导师王国华教授是一位真正的学者和一位难得的好老师。王老师不仅具备广阔的学术视野、严谨的学风、求实的学术态度,而且淡泊名利,为人朴实,他的人格魅力令我深受感染。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王老师的全程指导,包括十余次面谈、百余封往来的电子邮件。 
感谢我的父母在我学习道路上的倾力付出,为我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感谢我的妻子对我学术之路的鼓励、支持和帮助。我的博士论文的开题报告、期刊论文、博士论文以及本书的初稿,她均是位读者。她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对我的帮助很大。 
要感谢的人还有很多,包括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老师、同学,还有学校的一些同事和朋友,在此难以悉数提到,一并致以谢意。 
后,还要感谢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的编辑,他们对本书的编辑、排版付出了辛勤劳动,使得本书得以顺利付梓。 
本书是我的本专著,纰漏之处在所难免,从学术启发性、创新性来看,也仍有许多值得深入研究的地方。学术的道路永远都是动态的,我将在今后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以飨读者。 

骆毅2016年3月

抢先评论了 “走向协同” 取消回复

评论

还没有评论。

相关产品

加入购物车

儿童的世纪:旧制度下的儿童和家庭生活

EUR €25.99
加入购物车

乡土中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传世经典,研究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与社会结构,认识中国国情的杰作。畅销七十年,了解中国文化必读的经典)

EUR €19.99
加入购物车

欲望与尊严:转型期中国的阶层、性别与亲密关系

EUR €43.99
加入购物车

失控:全人类的最终命运和结局

EUR €65.99
评分 5.00 / 5

东东购的宗旨是服务喜爱阅读中文书籍的海外人民,提供一个完善的购书平台,让国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沉浸在书香之中,读着熟悉的中文字,回忆着家乡的味道。


安全加密结账 安心网络购物 支持Paypal付款

常见问题

  • 货物配送
  • 退换货政策
  • 隐私政策
  • 联盟营销

客户服务

  • 联系东东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 货物追踪
  • 会员登入

订阅最新的优惠讯息和书籍资讯

选择币别

EUR
USD
CAD
AUD
NZD
NOK
GBP
CHF
SEK
CNY
UAH
ILS
SAR
MXN
KRW
MYR
SGD
HUF
TRY
JPY
HKD
TWD
facebookinstagram
©2020 东东购 EasternEast.com

限时特卖:用“SALE15”优惠券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 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