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9772614丛书名: 工业和信息化蓝皮书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总结了2014年全球制造业及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态势和特点,以工业机器人、深海油气资源钻探与开发装备、OLED显示、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生物医药等11个我国已具备相关技术和发展基础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为重点,分析了其产业规模、技术进展、区域布局、产业化动态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思路和政策建议。
目 录
Ⅰ 总报告
1 2014年全球制造业与中国工业发展态势
一 2014年世界制造业发展态势与特点
二 2014年中国工业发展态势与特点
Ⅱ 行业篇
2 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3 深海油气资源钻探与开发装备发展现状及对策
4 OLED显示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5 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6 稀土永磁材料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7 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8 燃料电池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9 化合物半导体薄膜太阳能电池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10 生物制药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11 智能触摸屏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12 膜法水处理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1 2014年全球制造业与中国工业发展态势
一 2014年世界制造业发展态势与特点
二 2014年中国工业发展态势与特点
Ⅱ 行业篇
2 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3 深海油气资源钻探与开发装备发展现状及对策
4 OLED显示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5 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6 稀土永磁材料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7 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8 燃料电池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9 化合物半导体薄膜太阳能电池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10 生物制药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11 智能触摸屏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12 膜法水处理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前 言
前 言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低碳节能技术、关键材料技术等的不断突破和推进,全球进入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振兴时代。2014年,新兴产业依然是世界各国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和战略选择。而我国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产业竞争新优势、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的必然要求。在各国政策的支持和推动下,全球新兴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也取得初步成效。
为更好地研究、分析和对比国内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情况,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工业经济与政策研究部将《世界制造业发展报告(2014~2015)》研究主题锁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
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涵盖的内容较为庞大,难以一一展开分析。为了加大研究分析的深度,研究组在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长期跟踪的基础上,从7大战略领域中,各自挑选出1~2个基础性、重要性和代表性突出的,且我国已具备相关技术和产业发展基础的共11个分领域进行深入的研究,希望能“窥一斑而知全豹”,通过典型行业的发展现状、问题和趋势,呈现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面临的普遍问题,并结合全球的新动向,勾勒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前景和方向。
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重点分析OLED显示和智能触摸屏;节能环保产业重点分析水处理膜;生物产业重点分析生物制药;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重点分析工业机器人和深海油气资源钻探与开发装备;新能源产业重点分析燃料电池和化合物半导体薄膜太阳能电池;新材料产业重点分析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与稀土永磁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重点分析电动汽车。各个领域分别从产业概况、产业规模、区域布局、企业动态、技术进展、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思路与对策建议几个方面展开分析。
在本年度研究报告的研究编写过程中,编写组得到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相关领导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我们诚挚的谢意。同时,由于时间和水平所限,报告中的错误和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工业经济与政策研究部
2015年1月
序 一
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人类社会已经并正在加速进入新的历史时期。这个历史时期的主要特征是融合、智能、基于网络和大数据的资源配置平台。融合是全方位的,主要体现在信息技术和工业技术的融合、信息资源和材料能源的融合、人和机器的融合,在这样的融合洪流下,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军事诸领域的发展模式和世界竞争格局发生重大变革;智能也是全方位的,产业、日常生活、教育和医疗、科研和设计、军事与战争、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正在并加速走向智能化,从局部的智能走向全局的智能;网络和信息结合在一起的大平台是这个新时代关键的基础设施,这一大平台的拓展和影响也是全方位的,是融合和智能发生发展的基础,更是其效率和质量的关键要素。
这是全球性的历史变革。分析变革现状、梳理变革脉络、把握变革趋势是做出科学的、符合国情决策的基础,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组织编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工业和信息化蓝皮书”正是在这一方面做出的积极探索。这次出版的蓝皮书覆盖了制造业、信息技术产业、移动互联网、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五大领域,既有全球动态,也注意立足国情;既有综合情况介绍,也有案例剖析,还有深入的重点问题专题研究,值得一读,更希望能持之以恒,越办越好。
是以为序。
杨学山
2015年3月14日
序 二
进入新世纪以来,信息革命和信息化有了别开生面的创新发展。信息产业已经成为影响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战略制高点,全球信息化正在朝着泛在化、宽带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加快发展,网络空间建设和网络安全日益成为各国竞相关注的焦点。
在充满前所未有的创新活力的同时,全球信息化正在步入一个新的阶段,以更快的速度推进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生产关系的变革,重塑全球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技和军事格局。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围绕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智能制造、网络空间、网络安全、信息经济等领域展开的新一轮博弈和竞争,再一次唤醒世人,信息化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国家、城市、企业,乃至个人的核心竞争力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
过去十余年,中国的信息化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和进步,缩短了与主要发达国家在信息化领域的跨代差距。然而,迎面而来的新一轮信息化发展的大潮,犹如阵阵长鸣的汽笛,警示我们,信息化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果我们不能紧追信息化的时代潮流,有效地利用和调度国内、国际的各种资源,我们与发达国家已经缩小的信息化差距,还有可能重新拉大。
2014年2月27日,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正式成立,由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亲自担任组长,反映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我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发展的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网络强国的战略部署要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同步推进,向着网络基础设施基本普及、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信息经济全面发展、网络安全保障有力的目标不断前进。这标志着中国的网络空间和信息化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真正进入了一个“一把手工程”时代,一个中国信息技术和产业、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大发展的时代。
信息革命和信息化在中国能否快速而健康的发展,还取决于两个重要因素。一是要准确地把握国外信息革命和信息化发展的趋势、方向和目标,认真地跟踪、研究和学习国外的经验和做法,广泛地开展国际合作和充分利用全球的人才和智慧。二是要清楚地认识到,中国信息产业和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必须从中国经济社会和信息化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与中国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科技发展的紧迫需求相结合,与维护中国国家安全的紧迫需求相结合,脚踏实地地前进。对于中国信息化的发展和进步,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估计过高。中国信息化的大厦,不是空中楼阁,是要“一块砖、一块砖”扎扎实实地堆砌才能建立起来的,才能为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奠定百年的根基。任何的浮躁和华而不实、盲目追风,以及不负责任的炒作,都可能为政府、企业的信息化努力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这一点值得我们所有的信息化的推进者警惕。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是一个成立逾56年的资深研究所,拥有一支优秀的,训练有素、经验丰富、作风严谨的高端人才队伍,长期以来,为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近年来,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的领导下,他们依托自身优势,密切跟踪全球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的前沿动态,在广泛而深入研究、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连续多年推出相关领域的系列报告,颇有深度,不仅为政府决策和企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咨询和参考,也广受各有关方面的学者和读者的欢迎。2015年,他们的相关系列研究报告首次以“工业和信息化蓝皮书”的形式公开出版,主题覆盖宽广、内容翔实丰富、数据图表完备、前沿探索富有成效。可以相信,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学术界的读者都会发现,本书不仅可读性很强,而且是一本较具参考价值的工具书。当然,随着他们研究分析工作的不断深入,这套系列研究报告和蓝皮书的价值也还会不断地有所发展、有所前进。
值此“工业和信息化蓝皮书”付诸出版之际,谨以此序表示祝贺,并衷心地期待在本系列蓝皮书的影响之下,我国的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的理论和实践,能够有一个更快、更健康的发展。
周宏仁
2015年2月28日于北京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低碳节能技术、关键材料技术等的不断突破和推进,全球进入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振兴时代。2014年,新兴产业依然是世界各国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和战略选择。而我国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产业竞争新优势、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的必然要求。在各国政策的支持和推动下,全球新兴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也取得初步成效。
为更好地研究、分析和对比国内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情况,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工业经济与政策研究部将《世界制造业发展报告(2014~2015)》研究主题锁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
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涵盖的内容较为庞大,难以一一展开分析。为了加大研究分析的深度,研究组在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长期跟踪的基础上,从7大战略领域中,各自挑选出1~2个基础性、重要性和代表性突出的,且我国已具备相关技术和产业发展基础的共11个分领域进行深入的研究,希望能“窥一斑而知全豹”,通过典型行业的发展现状、问题和趋势,呈现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面临的普遍问题,并结合全球的新动向,勾勒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前景和方向。
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重点分析OLED显示和智能触摸屏;节能环保产业重点分析水处理膜;生物产业重点分析生物制药;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重点分析工业机器人和深海油气资源钻探与开发装备;新能源产业重点分析燃料电池和化合物半导体薄膜太阳能电池;新材料产业重点分析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与稀土永磁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重点分析电动汽车。各个领域分别从产业概况、产业规模、区域布局、企业动态、技术进展、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思路与对策建议几个方面展开分析。
在本年度研究报告的研究编写过程中,编写组得到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相关领导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我们诚挚的谢意。同时,由于时间和水平所限,报告中的错误和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工业经济与政策研究部
2015年1月
序 一
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人类社会已经并正在加速进入新的历史时期。这个历史时期的主要特征是融合、智能、基于网络和大数据的资源配置平台。融合是全方位的,主要体现在信息技术和工业技术的融合、信息资源和材料能源的融合、人和机器的融合,在这样的融合洪流下,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军事诸领域的发展模式和世界竞争格局发生重大变革;智能也是全方位的,产业、日常生活、教育和医疗、科研和设计、军事与战争、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正在并加速走向智能化,从局部的智能走向全局的智能;网络和信息结合在一起的大平台是这个新时代关键的基础设施,这一大平台的拓展和影响也是全方位的,是融合和智能发生发展的基础,更是其效率和质量的关键要素。
这是全球性的历史变革。分析变革现状、梳理变革脉络、把握变革趋势是做出科学的、符合国情决策的基础,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组织编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工业和信息化蓝皮书”正是在这一方面做出的积极探索。这次出版的蓝皮书覆盖了制造业、信息技术产业、移动互联网、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五大领域,既有全球动态,也注意立足国情;既有综合情况介绍,也有案例剖析,还有深入的重点问题专题研究,值得一读,更希望能持之以恒,越办越好。
是以为序。
杨学山
2015年3月14日
序 二
进入新世纪以来,信息革命和信息化有了别开生面的创新发展。信息产业已经成为影响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战略制高点,全球信息化正在朝着泛在化、宽带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加快发展,网络空间建设和网络安全日益成为各国竞相关注的焦点。
在充满前所未有的创新活力的同时,全球信息化正在步入一个新的阶段,以更快的速度推进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生产关系的变革,重塑全球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技和军事格局。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围绕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智能制造、网络空间、网络安全、信息经济等领域展开的新一轮博弈和竞争,再一次唤醒世人,信息化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国家、城市、企业,乃至个人的核心竞争力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
过去十余年,中国的信息化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和进步,缩短了与主要发达国家在信息化领域的跨代差距。然而,迎面而来的新一轮信息化发展的大潮,犹如阵阵长鸣的汽笛,警示我们,信息化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果我们不能紧追信息化的时代潮流,有效地利用和调度国内、国际的各种资源,我们与发达国家已经缩小的信息化差距,还有可能重新拉大。
2014年2月27日,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正式成立,由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亲自担任组长,反映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我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发展的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网络强国的战略部署要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同步推进,向着网络基础设施基本普及、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信息经济全面发展、网络安全保障有力的目标不断前进。这标志着中国的网络空间和信息化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真正进入了一个“一把手工程”时代,一个中国信息技术和产业、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大发展的时代。
信息革命和信息化在中国能否快速而健康的发展,还取决于两个重要因素。一是要准确地把握国外信息革命和信息化发展的趋势、方向和目标,认真地跟踪、研究和学习国外的经验和做法,广泛地开展国际合作和充分利用全球的人才和智慧。二是要清楚地认识到,中国信息产业和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必须从中国经济社会和信息化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与中国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科技发展的紧迫需求相结合,与维护中国国家安全的紧迫需求相结合,脚踏实地地前进。对于中国信息化的发展和进步,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估计过高。中国信息化的大厦,不是空中楼阁,是要“一块砖、一块砖”扎扎实实地堆砌才能建立起来的,才能为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奠定百年的根基。任何的浮躁和华而不实、盲目追风,以及不负责任的炒作,都可能为政府、企业的信息化努力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这一点值得我们所有的信息化的推进者警惕。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是一个成立逾56年的资深研究所,拥有一支优秀的,训练有素、经验丰富、作风严谨的高端人才队伍,长期以来,为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近年来,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的领导下,他们依托自身优势,密切跟踪全球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的前沿动态,在广泛而深入研究、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连续多年推出相关领域的系列报告,颇有深度,不仅为政府决策和企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咨询和参考,也广受各有关方面的学者和读者的欢迎。2015年,他们的相关系列研究报告首次以“工业和信息化蓝皮书”的形式公开出版,主题覆盖宽广、内容翔实丰富、数据图表完备、前沿探索富有成效。可以相信,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学术界的读者都会发现,本书不仅可读性很强,而且是一本较具参考价值的工具书。当然,随着他们研究分析工作的不断深入,这套系列研究报告和蓝皮书的价值也还会不断地有所发展、有所前进。
值此“工业和信息化蓝皮书”付诸出版之际,谨以此序表示祝贺,并衷心地期待在本系列蓝皮书的影响之下,我国的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的理论和实践,能够有一个更快、更健康的发展。
周宏仁
2015年2月28日于北京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