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info@easterneast.com

购物车

 查看订单

  • 我的帐户
东东购 | EasternEast
  • 中文书店
    • 畅销排行榜
      • 小说 畅销榜
      • 童书 畅销榜
      • 外语畅销榜
      • 管理畅销榜
      • 法律畅销榜
      • 青春文学畅销榜
    • 热门分类
      • 社会小说
      • 成功/励志 畅销榜
      • 人物传记
      • 大陆原创
      • 绘本童书
      • 影视小说
    • 文学推荐
      • 文集
      • 戏剧
      • 纪实文学
      • 名家作品
      • 民间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新书热卖榜
      • 小说 新书热卖榜
      • 青春文学 新书热卖榜
      • 童书 新书热卖榜
      • 管理 新书热卖榜
      • 成功/励志 新书热卖榜
      • 艺术 新书热卖榜
  • 精选分类
    • 小说
    • 保健养生
    • 烹饪/美食
    • 风水/占卜
    • 青春文学
    • 童书
    • 管理
    • 成功/励志
    • 文学
    • 哲学/宗教
    • 传记
    • 投资理财
    • 亲子家教
    • 动漫/幽默
    • 法律 Legal
    • 经济 Economics
    • 所有分类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搜索
查看购物车 “我喜欢生命本来的样子(周国平经典散文作品集)” 已被添加到您的购物车。
首页文学文集嘹亮的红—桂兴华研究图文集

嘹亮的红—桂兴华研究图文集

作者:桂兴华诗歌艺术中心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年05月 

ISBN: 9787552008203
年中特卖用“SALE15”折扣卷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全球包邮!
trust badge

EUR €44.99

类别: 文集 SKU:5d87713e5f98494bcc153637 库存: 有现货
  • 描述
  • 评论( 0 )

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2008203

编辑推荐

桂兴华,中国诗坛极具影响力的“红色诗人”,中国城市散文诗的开拓者之一,政治抒情诗由他开创了一片天地。近40年如一日,他始终执着地坚守在政治抒情诗与散文诗领域,用自己的声音澎湃着时代的正能量。在现今这个不是诗歌的时代,他一手牵名家,一手牵草根,让诗歌通过朗诵这一艺术形式,走入了寻常百姓家。

这本书作,以学者、专家、艺术家的研究评述和桂兴华的部分作品为主,带着我们一路了解政治抒情诗与散文诗一点一滴,一步一步走来的成长史,向我们展示了一段段与时代、文化名人、作品间的朴实故事,一幅幅对生命诗歌热爱至深的动情画面! 

内容简介
为研究桂兴华在政治抒情诗和散文诗领域的广泛社会影响和开拓性成就,本书首次汇集了贺敬之、李瑛、谢冕、张炯、屠岸、雷抒雁、金炳华、殷一璀、赵启正、高占祥、丁锡满、周汉民、陈东、罗洛、任仲伦、黄亚洲、杜宣、叶辛、野曼、李小雨、朱先树、石英、顾晓鸣、毛时安、何建华、陈圣来、孙琴安、宋妍、王山、柯蓝、郭风、邹岳汉、刘虔、徐成淼、宓月、王珂、秦怡、丁建华等70多位著名学者、专家、艺术家对桂兴华作品的研究评述,以及桂兴华与之有关的论文及演讲。与此同时,还收录了桂兴华从1976年至2015年的创作年表、出版书目、采访笔记、长诗手稿、策划文本、大型朗诵演出等系列资料。本书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可为后人深入这两个领域的研究提供翔实的史料参考。
作者简介

桂兴华,上海文广影视集团国家一级编剧,2010年上海世博会志愿者标志、口号评选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外散文诗学会副主席,中国散文诗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师范大学、上海电影艺术学院、上海电视大学兼职教授,浦东新区、二、三、四届政协委员。

1982年起,他注力于散文诗创作,出版了《美人泉》、《新年酒吧》、《金号角》、《靓剑》等多部散文诗集,并主编了我国新时期本青年散文诗选《散文诗的新生代》,是中国城市散文诗的开拓者之一。

1993年以来,连续创作了政治抒情长诗《跨世纪的*》、《邓小平之歌》、《中国豪情》、《祝福浦东》、《永远的阳光》、《青春宣言》、《智慧的种子》、《又一次起航》,并汇成《激情大时代》出版。后又出版了《城市的心跳》、《前进!2010》,发行了《大地的呼吸》朗诵CD及《中国在赶考:桂兴华朗诵诗插图本》,被誉为传播正能量的“红色诗人”。

其作品多次入选上海市重大文艺创作项目和全国重点书籍,中国作家协会、上海作家协会、《文汇报》曾在北京召开“桂兴华政治抒情诗研讨会”。近年来,荣获奖项有:《萌芽》文学创作荣誉奖、全国电视诗歌展播特别奖、中国人口文化奖、纪念中国散文诗90年优秀作品集奖、共青团中央“五个一工程”奖、《人民文学》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征文优秀作品奖、“甲午殇思”全国诗歌征文一等奖等。

桂兴华诗歌艺术中心,原名“桂兴华诗歌工作室”,于1999年开设在上海东方广播电台,2011年7月23日在浦东新区塘桥街道重新揭牌,是浦东个以文化名人命名的民间非营利性文化创意企业,曾被评为“浦东新区精神文明建设优秀创新项目”。

2015年正式揭牌为“桂兴华诗歌艺术中心”,贺敬之、秦怡分别为该中心题字。

目  录

序一 红色魅力 大放光彩——伴随桂兴华的正能量诗歌

…………………………………………………………………… 文/ 何建华 001

序二 桂兴华:不断涌动的正能量…………………………… 文/ 宋 妍 005

序三 我们这个时代需要桂兴华………………………………… 文/王 山 007

序四 桂兴华,一个有大情怀的诗人………………………… 文/ 黄亚洲 009

序五 桂兴华:一个以个性姿态出现而自觉占据时代坐标的诗人

…………………………………………………………………… 文/ 邹岳汉 011

序六 高蹈于红色广场上的深情歌者………………………… 文/ 刘 虔 017

序七 直指诗弊的一柄靓剑…………………………………… 文/ 徐成淼 019

自序:从《次诱惑》到《嘹亮的红》…………………… 文/ 桂兴华 023

上篇政治抒情诗

一、研究桂兴华的有关评论(1992—2015) …………………… 006

在《跨世纪的》初版首发式上的讲话………………… 文/ 罗 洛 007

沉寂诗坛上的一声春雷………………………………………… 文/ 余传诗 009

拉不住的汽笛回声……………………………………………… 文/ 郭在精 011

别具风格的“这一个”——桂兴华新作印象 ………………… 文/ 花 建 022

序桂兴华报告文学集《东方之珠》…………………………… 文/ 杜 宣 023

一首引人注目的政治抒情诗——读桂兴华《跨世纪的》

………………………………………………………………… 文/ 杨光治 026

在《邓小平之歌》初版首发式上的讲话……………………… 文/ 罗 洛 029

诗韵如潮颂时代………………………………………………… 文/ 王 泊

前  言

雄风舒展

——从中国文学史看桂兴华政治抒情诗

■文/孙琴安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

究竟应该如何看待政治抒情诗?或者说,当今的诗坛该如何给这些抒情诗定位?我想从文学的角度来加以观照。

中国曾经涌现出许多著名的大诗人,屈原、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苏轼、陆游、辛弃疾等。这些中国古代昀伟大的诗人,几乎都写有许多政治抒情诗。

屈原、杜甫、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政治性昀强的诗人,他们的诗早已成为政治诗的典范。后来白居易、元缜也大写政治抒情诗。而杜甫的诗也因此赢得了“诗史”的称号。由此可见,政治诗,在中国历史或文学史上,本身就居有非常崇高和重要的地位。

或许有人说,当今是经济时代,写作是多元的,政治诗也没有过去重要了。

其实,在唐宋时代,写作也是多元的,诗人们写诗也是比较自由的,朝廷也没有强调文学要政治挂帅,但为什么那些浅薄轻浮的诗篇并没有得到广泛流传,印编,而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陆游的爱国爱民的诗歌却代代相传呢?这就是文学史的选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桂兴华的政治抒情诗,在文学史上将会有他的一席之地。

或者有人会说,我们的文学史往往从题材内容出发,而我们国家又是重政治、讲政治的,才对政治抒情诗有如此高的评价。如果从文学的艺术审美角度出发,这些政治抒情诗未必重要。果真如此吗?就让我们再以艺术审美的角度来加以考察。

司空图著有《二十四诗品》一书,对中国古代的诗歌从艺术角度分为 24种风格,他把“雄浑”放在位。而成功的政治诗,大多都有气势雄浑壮阔的特点。如评唐人七绝,就把王昌龄的《出塞》列为压卷之作,清人王士祯又把王之涣的《黄河远上白云间》,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等列为压卷。清人沈德潜则把李益的《初上受降城闻笛》,刘禹锡的《石头城》等列为压卷,这些诗都是悲壮雄浑之作,而且都有极强的政治内容。再如评唐人七律,也首先考虑雄浑风格,如杜甫的《登高》、《秋兴》。评唐人五律,便会推杜甫的《春望》。评柳宗元七律,便会推他的“城上高楼接大荒”。这些诗的政治性都非常强。而那些只写个人琐事的诗根本就排不上号。在清代诗坛,曾流行过轻、巧、小,《蕙风词话》提出了“重、拙、大”的艺术审美理论。自古以来,有许多政治诗都有极高的艺术审美价值。

1949年以后的中国长篇政治抒情诗,以郭小川和贺敬之昀有代表。他们当时所写的《向困难进军》、《雷锋之歌》等长篇政治抒情诗,曾影响了整整一个时代。我以为,在他们之后,桂兴华是极具代表性的、当之无愧的后继者。

先谈谈桂兴华政治抒情诗的语言。写政治抒情诗要具备各种条件,别的不说,就拿语言来说,也要具备相当的驾驭能力。一般来说,写长诗比写短诗容易露出破绽,而写长篇政治抒情诗比一般的长诗更容易露出破绽。而桂兴华在驾驭全局上,包括对语言的驾驭,都能舒卷自如,十分老到。如他在《邓小平之歌》的开篇写道:

“满目是他/新开辟的地平线/整个世界/云一般聚在了我的四周/顿时/眺望有了从未有过的高度/俯瞰也有了从未有过的感受/我,跟着他一路攀登/获得了从未有过的抖擞”。

他在《中国豪情》的开篇写道:

“所有的钟都盼望着同一个时辰/每一朵花都呼吸得仿佛刚刚诞生/在这样一个春夜/世纪风/正赴约于每一扇敞开的大门……”

这些诗句都漂亮,前者有力,后者充满诗意,令人赞赏。写小说,写

散文,写诗都各有自己的常用语汇,同样,写政治抒情诗也有自己的常用语

汇。而桂兴华在充分掌握和运用郭小川、贺敬之那一时代的政治抒情诗的常

用语汇基础上,又能紧跟时代步伐,创造出一系列属于当今时代政治抒情诗

所需要的精彩语汇。也就是说,他既继承了郭小川、贺敬之那个时代政治权

抒情诗的语言特色和常见语汇,又融入了他根据当今社会状况所自创的一系

列政治抒情诗的语言特色和精彩语汇,把中国的长篇政治抒情诗推向了一个

新的高度。

再谈桂兴华政治抒情诗的构思。写政治抒情诗容易流于空洞,长篇更甚。

然而,桂兴华为了避免这种弊端,却有他自身的构思和布局。就拿《城市的心

跳》来说,其中就有不少巧妙的构思。如我手上的精选本,从“序诗”开始就

用具体形象的载体,写了世博会给白莲泾所带来的变化和历史机遇。如一位

意大利女孩的选择,一曲《卖红菱》,一块旧瓦片,一片苦水(写水患之苦),一条弄堂(写当时的艰难),一个居委干部的脚印(写动迁工作),又以“51号兵站”这个电影名称来写动迁办公室的日日夜夜。这样从小处写来,就避免了那些空洞的叙述和议论。《轮渡站的昀后一夜》,虽然只有短短的十二行诗句,却意味深长,令人难忘。诗人之所以记下这一刻,因为他知道这一夜将被载入历史。然后,诗人又以区长的鲜花、一道防汛墙、年夜饭的酒令等这些具体的物件与场景,来表现和渲染了人们在动迁后的庆贺气氛,以及悲喜交集的复杂心情。正是这样的构思与布局,使长诗中的每一个部分,每一个章节,都与《城市的心跳》的题目紧紧相连,丝丝入扣,丰富了“上海表情”,避免了可能产生的空泛与苍白。

由此可见,桂兴华所写的政治抒情诗,虽然有着强烈的政治意识和明确的

政治内容,但他仍时时处处地考虑到诗的因素,并尽可能地以一种诗的方式来

加以表达,艺术地再现了其中的政治内涵,因而这些诗仍都具有一定的艺术审

美价值。

然而,当今的许多诗人却都远离政治,不少新秀则热衷于日常琐事或私下隐情,甚至是身体写作,像桂兴华这种仍充满政治激情的诗人反而是少数。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过去诗歌曾一度成为政治宣传的工具,此固然不当;如今诗歌远离政治,亦不妥当。因为政治毕竟是诗的一个重要对象和重大题材,而诗人也总是在一种政治环境中进行写作的。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包括诗在内的文学创作首先应该是自由的,它对政治应该是一种自由的选择;而政治也应该给诗人以创作上的自由权力和空间。

一个十分耐人寻思的现象是:诗人反映政治有主动与被动之分。凡主动反映,其艺术成就与价值相对较高;凡被动反映,其艺术成就与价值相对较低。像当年贺敬之写《雷锋之歌》,李瑛写《一月的哀思》,同样的,桂兴华写

《邓小平之歌》、《中国,冲向新的高度》等,也都是由衷而发,自发而写,并不是哪一部门指派的政治任务,因而都获得了成功。为了写好《中国,冲向新的高度》,真实反映神舟六号飞天的背景,他独自一人冒着零下20多度的严寒来到酒泉发射基地深入生活;为了写好《城市的心跳》,他又冒着 30多度的酷暑来到上海白莲泾,走家串户。正因为这些诗都是诗人自己要写,有激情,有生活,完全是主动状态,所以其艺术成就与审美价值也相对较高。与过去那些标语口号式的假大空的政治诗,完全是两码事。

在经济大潮的一次次冲击下,政治抒情诗似乎面临着更多的挑战。这种挑战有来自外部的,也有来自内部的。在目前的社会转型期中,中国的政治抒情诗又应该如何发展?诗人们又该如何把握时代的脉搏?而桂兴华创作的一系列长篇政治抒情诗,实际上已经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文本。

他的诗让我们看到一个新世界

——对桂兴华的再一次造访

■ 文/傅 亮 (原复旦诗社社长)

认识诗人桂兴华,是在1982年秋天。那时,我还是复旦大学中文系的学生,一个诗歌爱好者,复旦诗社社长。那一夜,当校园里的香樟树叶在秋风中沙沙作响时,桂兴华应邀前来参加大学生诗歌朗诵会,会后,30多岁的他握着我的手,对我说了一句:“你才20岁,真年轻!”

20多年过去了,我却觉得 50多岁的桂兴华比我更年轻了。他不断有新作品问世,每次都轰轰烈烈;他不断出现在关注城市人文进程的人们的视野中,频频扔出“重磅炸弹”;甚至他能够兴致勃勃地带你去意料不到的时尚场所消费、体味,让人惊讶他的独到发现。这些都不像一个年过半百的正统文人的状态,但是,就像他当年创作长诗《跨世纪的》一样,桂兴华就是这样令人赞叹地、精彩地活着、写着、生存着、创造着!

在我与桂兴华20多年的友谊发展史中,有一段情节是令我十分荣幸和骄傲的。1993年深秋的一天,下着凉凉的细雨,我登上火车,向南京匆匆赶路。我肩负的使命,就是赶到南京大学印刷厂,为诗人桂兴华取回200册刚装订好、还散发着油墨芳香的《跨世纪的》。列车隆隆行进,我的心情恰如一个走上战场的士兵——在过去的一年里,我目睹了诗人桂兴华创作这首长诗的呕心沥血。如今,这部日后引起中国诗歌界巨大反响的力作终于问世了。而我,则有幸成为个亲手触摸到它的人,并能作为诗人群中的一分子,为沉寂的中国诗坛终于发出一声强音而兴奋。我冒着雨,小心翼翼地提着这沉甸甸的

媒体评论

对于后来的桂兴华同志,我要说:他不仅比我写得多,而且比我写得好。新时期以来,桂兴华同志以及其他同志在政治抒情诗创作上取得的新开拓、新成就和新经验,一直是我倍觉珍贵并努力学习的。

——贺敬之

桂兴华反映大时代的政治抒情诗十分有个性,即非常注重细节,生活气息很浓。这一点使他的诗不空洞。我认为:强烈的审美感,决定了政治抒情诗的生命。桂兴华的一系列作品,是对郭小川、贺敬之风格的一种发展。

——高占祥

桂兴华以深厚的情感积累、思想积累和生活积累,连续创作了一系列紧扣时代脉搏的政治抒情长诗。这些诗在形象塑造中表达政治激情,读来朗朗上口。

——金炳华

读桂兴华富有激情、美感和新浦东符号的诗,人们会随着时代的脉搏跳动,并变得年轻!

——赵启正

桂兴华的诗走向社会,走进人民群众,反响热烈,像鼓舞和凝聚民心奔向小康的嘹亮号角。

——殷一璀

桂兴华在政治抒情诗方面成绩是巨大的。

——谢 冕

桂兴华对重大题材的创作,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李 瑛

桂兴华很有才华,诗中的佳句不少。

——屠 岸

桂兴华完全有驾驭重大事件的创作能力。

——雷抒雁

桂兴华在我国政治抒情诗领域里是很突出的一位诗人。

——张同吾

这本书反映了正能量诗歌能通过朗诵走向社会,拓展了红色文化资源的教育功能,将会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力。

——新华网、人民网推荐

这是一部介绍名人草根齐参与传播中华民族优秀诗歌艺术的好作品。

——上海市公共文化服务办公室推荐

在线试读
 

序三  我们这个时代需要桂兴华

■文/王山 (中国作家协会《中国作家》杂志主编)

    很早就认识桂兴华先生了。

    时光如梭,桂先生对于政治抒情诗的热情始终未减。

几年之前,有一次我和桂先生一起参加辽宁省的一个诗歌活动,和他谈起了政治抒情诗不仅应有政治,更要有真情实感,更要注重艺术细节。桂先生深表赞同,我们的认识高度一致,而桂先生在政治抒情诗的创作上也一直是如此实践的。即便随着社会的变迁,有些人已经对这类诗歌抱着一种不以为然的态度了。但是,桂先生的诗歌依然嘹亮。他还以此为题写了一篇专论,发在了《文艺报》上,当时,我还在《文艺报》工作。

    2013年春天,我有幸应邀来到了上海浦东塘桥,参加“第二届中国政治抒情诗高峰论坛”。身为此次活动发起者的桂先生,他那忙碌的身影,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他的“红”,是发自内心的。立足点很低,但立意很高,视野也开阔,确确实实是热血沸腾的“红”。因此,获得了非常多的“草根”的支持。有广大“草根”支持的红,才是真正的红。

    那天,他新创作的组诗就在上海的地铁站台上朗诵,中午筹备活动的人就一起吃着盒饭,那时还没“八项规定”呢。

    中国文学素有政治抒情诗的传统,也产生了不少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时至今天,如何通过诗歌表达时代精神和历史主题,在这方面,桂先生作出了自己不懈的很有影响的努力。

    他的《跨世纪的》、《邓小平之歌》、《中国豪情》、《祝福浦东》、《青春宣言》、《永远的阳光》、《城市的心跳》、《前进! 2010》、《金号角》、《中国在赶考》,以及近发表在《中国作家》上的《希望:有更大的吞吐量》等作品,无疑都是有艺术感染力的,起到了鼓舞人心、提供正能量的作用。

    从这个角度说,桂兴华先生的作品既是政治抒情诗,又不是那种喊口号的空洞的所谓“政治抒情诗”。桂先生在意的不是政治,而是艺术地表达百姓的心声,是一种民意的表达。

我们需要桂兴华。我们这个时代需要桂兴华。

2015年 3月 31日

序四  桂兴华,一个有大情怀的诗人

■文/黄亚洲(《诗刊》编委,鲁迅文学奖获得者,电影《开天辟地》、《邓小平1928》编剧,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编剧之一)

    桂兴华有一次应邀来我们浙江参加一次文化活动。在台下,他微笑,谦谦有礼地应答与叙述,有节制地表达他对文化的各种意见,轮到他上台发言,他说着说着忽然就爆发,吼叫似地发表他的激情澎湃的想法,顿时激起全场雷鸣。我当时就想,这就是一个典型的诗人了。

诗人不这样,谁这样?现在这年头,诗歌很有点横行的意思了,除了网络时代的特色推送之外,就有赖于诗人与诗歌的任性。

    由于这种难以抑制的激情,桂兴华写诗,就特别善于表达大江东去的气势,擅长用“大词”。这一点我跟他有点相像,也有朋友批评我抑或是表扬我喜用“大词”,我一直想,这不一定是坏事,至多算是一种个性,连现今大家热捧的乡土诗人余秀华表达那种纯私人的暧昧“睡你”,都要“穿过大半个中国”,把气势鼓捣得很大,何况我们这些在新中国历史中“穿过大半部忧患”的人。

    当然,在用大词,抒发大感情方面,桂兴华要比我更纯熟,比我更带制高点,从而眼光与声调也更辽远,这就有点像屈子,心间始终横亘着一个国家,搬它不动,也推它不动。

    这是我们这一拨人难以挣脱的桎梏、镣铐,也是我们这一拨人暗自的骄傲。谁叫我们选择这个寒寒暑暑的时代摆下了我们的年龄段。

而且,有趣的是,桂兴华的诗歌不仅是在脱口而出的一刹那具有爆炸性的特质,而且还长着脚,会走路。当然我这里指的不是韵脚,指的是极强的行动能力。

    桂兴华善于建造与经营各种朗诵场子,他有指挥诗歌起舞的名为“桂兴华诗歌艺术中心”的工作场所。为了辅导学员,他还编写了全套教材;他还专门组建了诗歌朗诵团,并且经常设计各种有关诗歌的文化活动,也常邀我去参加。

    我曾去上海参加过他发起与主持的诗歌研讨会,研讨的当然是特别宏大的主题,在那次会议上他不仅请来了上海市主管宣传文化事业的领导,甚至还请来了上海电影界的年已九旬的老艺术家秦怡女士,这叫大家很意外也很惊喜。他总是站在阵地上高高举着旗帜,他手中的“大词”总是吱吱地冒着白烟,导火索是已经拉开的。

    “所有的钟都盼望着同一个时辰,每一朵花都呼吸得仿佛刚刚诞生!在这样一个春夜,世纪风,正赴约于每一扇敞开的大门! ”他挥动的手,总是像旗杆。

    桂兴华的诗以及他的诗的行动力,现在已经是一方土地的文化标识。要做到这一点,一个诗人是不够的,非得是一个战士;一个战士也是不够的,非得是一个将军。

     我就经常去这个将军的营帐报到,因为我也希望我腰间佩着的诗歌会吱吱冒烟,能投掷出去,能看到前方的火光与响声。

真希望这个年代的诗歌,有大情怀,见风骨。

2015年 3月 20日

抢先评论了 “嘹亮的红—桂兴华研究图文集” 取消回复

评论

还没有评论。

相关产品

加入购物车

镜湖(2018庆山/安妮宝贝全新散文集锦)

EUR €30.99
评分 5.00 / 5
阅读更多
缺货

丁立梅十年散文自选集(套装三册)

EUR €62.97
加入购物车

醒来觉得甚是爱你:朱生豪情书集

EUR €30.99
评分 5.00 / 5
阅读更多
缺货

王小波杂文套装(共4册)(附赠李银河王小波手写情书稿,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沉默的大多数+爱你就像爱生命+我的精神家园)

EUR €99.96
评分 5.00 / 5

东东购的宗旨是服务喜爱阅读中文书籍的海外人民,提供一个完善的购书平台,让国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沉浸在书香之中,读着熟悉的中文字,回忆着家乡的味道。


安全加密结账 安心网络购物 支持Paypal付款

常见问题

  • 货物配送
  • 退换货政策
  • 隐私政策
  • 联盟营销

客户服务

  • 联系东东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 货物追踪
  • 会员登入

订阅最新的优惠讯息和书籍资讯

选择币别

EUR
USD
CAD
AUD
NZD
NOK
GBP
CHF
SEK
CNY
UAH
ILS
SAR
MXN
KRW
MYR
SGD
HUF
TRY
JPY
HKD
TWD
facebookinstagram
©2020 东东购 EasternEast.com

限时特卖:用“SALE15”优惠券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 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