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3455279丛书名: 有效教学丛书
教学是与教育相伴随的人类活动。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和对教育要求的不断提高,有效教学也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有效教学的概念虽然是近些年来才在我国教育领域逐步流行起来,但从有效教学的理论层面看,它是一个与教学理论相伴生的隐性命题,因为,任何一种教学理论在学理追求上总是为有效教学辩护的,很难想象有哪一种教学理论将无效教学作为理论诉求。从这一角度看,任何教学理论都是有关有效教学的、理论。
当然,一种教学理论是否有效或者有效的程度,是要通过教学实践予以检验的。只是在检验理论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判断理论实施的条件和边界问题,因为验证的结果与这些因素密切相关。在这个意义上,理论的有效性与其实施结果往往也不能简单地画上等号,在实际的教学改革中,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是十分复杂的。本书的编写也力图反映并剖析这种复杂性。
本书的內容由外国篇和中国篇两大部分构成。外国篇主要涉及国外有关有效教学的理论诠释问题,属理论研究。该篇从有效教学的角度,梳理了外国著名教育家的教学论思想。这些教育家,有的是历史人物,有的是当代著名学者,国內的读者大都十分熟悉。但从有效教学的角度透视这些教育家的教学理论,考察他们间的相互关系,也算是一项较有新意的工作。了解这些教育家的有关有效教学的思想,对我们在实际教学中更好地理解教学情境、提高教学效率是十分有益的。
前言
外国篇——有效教学的理论诠释
章 夸美纽斯的有效教学思想
第二章 赫尔巴特的有效教学思想
第三章 杜威的有效教学思想
第四章 布鲁纳的有效教学思想
第五章 布卢姆的有效教学思想
第六章 奥苏伯尔的有效教学思想
第七章 德国范例教学中的有效教学思想
第八章 赞可夫的有效教学思想
第九章 苏霍姆林斯基的有效教学思想
中国篇(上)——效教学的模式探讨
章 双基教学
第二章 目标教学与掌握学习
第三章 情感教学
第四章 主体性教学
第五章 生命性教学
第六章 新课程教学
中国篇(下)——效教学的典型案例
章 杜郎口中学
第二章 洋思中学
第三章 东庐中学
第四章 基于案例的分析与思考
章 夸美纽斯的有效教学思想
夸美纽斯是近代教育学的奠基者。他撰写的《大教学论》全面论述了教育的目的、作用,以及学制、教学法、体育、德育、宗教教育、学校管理等一系列问题,是西方教育史上部体系完整的教育学著作。从有效教学思想的角度看,夸美纽斯也称得上是教育早系统思考有效教学问题的教育家。他在《大教学论》的卷首即明确指出,写这本书的主要目的在于“用一种简易而又可靠的方法”,阐明“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使得教员因此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这种“少教多学,’的思想实际上就是一种典型的教学效率观。如何才能少教多学?这是夸美纽斯《大教学论》通篇论述的内容。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的全部著述都是围绕着如何“少教多学”展开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也就是一本有效教学论的论著。下面选取几个重要的部分阐述夸美纽斯的有效教学观。
一、论教学内容——以有用为原则
夸美纽斯虽然生活在宗教势力极为强盛的时代,但他对教育应当给予学生什么是十分明确的,那就是要给予学生当前和日后都是有用的知识。他指出:“学校应组织得使学生除了有价值的事项外,不学别的。”要求“凡是你所教的东西应该作为真正存在的和有一定用处的事物,学生应当看得出,他们所学的不是乌托邦,也不是属于柏拉图理想的什么东西,而是真正在我们周围的,彻底认识了就会给生活带来真正益处的东西。夸美纽斯明确指出,对于每门科目,都要考虑它的实用性,不学无用的东西。对于那些“知道了的人没有用处,不知道的人也不感觉到缺乏的科目”和那些“时过境迁”的科目要坚决摈弃。除学校在科目设置上要考虑对学生的发展是否有用外,夸美纽斯还强调,教学过程也应当注意学生对知识的运用,同时引导学生形成善于进行知识的融会贯通和灵活运用的心向,使学生“习惯于把自己的认识和智慧运用到工作上去”,把学生培养成“在活动中有经验,善于利用知识、善于行动的人”。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