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info@easterneast.com

购物车

 查看订单

  • 我的帐户
东东购 | EasternEast
  • 中文书店
    • 畅销排行榜
      • 小说 畅销榜
      • 童书 畅销榜
      • 外语畅销榜
      • 管理畅销榜
      • 法律畅销榜
      • 青春文学畅销榜
    • 热门分类
      • 社会小说
      • 成功/励志 畅销榜
      • 人物传记
      • 大陆原创
      • 绘本童书
      • 影视小说
    • 文学推荐
      • 文集
      • 戏剧
      • 纪实文学
      • 名家作品
      • 民间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新书热卖榜
      • 小说 新书热卖榜
      • 青春文学 新书热卖榜
      • 童书 新书热卖榜
      • 管理 新书热卖榜
      • 成功/励志 新书热卖榜
      • 艺术 新书热卖榜
  • 精选分类
    • 小说
    • 保健养生
    • 烹饪/美食
    • 风水/占卜
    • 青春文学
    • 童书
    • 管理
    • 成功/励志
    • 文学
    • 哲学/宗教
    • 传记
    • 投资理财
    • 亲子家教
    • 动漫/幽默
    • 法律 Legal
    • 经济 Economics
    • 所有分类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搜索
查看购物车 “梁[精装](随书赠送“梁思成与已消逝的古建”系列图卡一套)” 已被添加到您的购物车。
首页建筑建筑史与建筑文化民国上海名人故居地图(按图索骥品读丰子恺、鲁迅、郭沫若、巴金、丁玲、沈从文、张爱玲、钱钟书、傅雷、蔡元培、戴望舒等名人往事)

民国上海名人故居地图(按图索骥品读丰子恺、鲁迅、郭沫若、巴金、丁玲、沈从文、张爱玲、钱钟书、傅雷、蔡元培、戴望舒等名人往事)

导览民国时期上海名人故居,重温老上海人物与建筑的沧桑和风韵

作者:顾寒山;凤凰空间 出品 出版社: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04月 

ISBN: 9787571309510
年中特卖用“SALE15”折扣卷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全球包邮!
trust badge

EUR €38.99

类别: 建筑 新书热卖榜,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SKU:5ec937f85f9849146721a49c 库存: 有现货
  • 描述
  • 评论( 0 )

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锁线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71309510

编辑推荐

1926 年,丰子恺住进了永义里 27 号,他的老师弘一法师云游至上海,来此小住,应邀为此屋手书横匾“缘缘堂”。从此,“缘缘堂”的名字便伴随丰子恺一生的行踪。

1927 年,茅盾在横浜路的景云里写出了他*部小说《幻灭》。

1929 年,丁玲和沈从文在萨坡赛路 204 号办起了《红黑》杂志。

1933 年,鲁迅从拉摩斯公寓搬至大陆新村 9 号,在这里完成了《且界亭杂文》,并掩护过瞿秋白、冯雪峰等共产党人,萧红亦是这里的常客。

1944 年,张爱玲住赫德路口的爱丁顿公寓,胡兰成一次次地悄然抵达六楼的 65 室,紧握爱玲的双手,两人爱得死去活来。

1944 年,钱钟书在辣斐德路 609 号开始动笔写《围城》,1947 年《围城》出版面世后,震惊同行,引起轰动。

……

民国时期的上海名人荟萃,让这个城市在那段蒙尘的岁月中焕发出了别样的光彩,此书把这些名人在上海的居住轨迹串联起来,辅以地图,方便人们参观游访,是了解上海、品读上海故事的不错选择。

 

内容简介

民国时期,众多文化名人聚集上海,他们的身影,让上海这座城市在那段蒙尘的岁月中焕发出了别样的光彩。本书介绍了鲁迅、张爱玲、丁玲、艾青、丰子恺、钱钟书等22位文化名人在上海的生活轨迹,以他们生活过的建筑为载体,串联起一段段或慷慨、或悠闲、或悱恻、或悲凉的经年旧事。每位名人的的篇章后面,都配有生活轨迹图和居住地点的地图,将22位名人故居建筑的精确地址、背景信息和欣赏看点一一道来,还给出了具体寻访路径,且手绘了多幅街巷小地图,便于读者按图索骥。

作者简介

 顾寒山:人称顾公子,自由写作者,人文风光摄影师。酷爱民国建筑与名人故居。著有《那座城里的旧时光》

目  录

傅雷 安定坊 5 号,孤独的赤子

徐汇中学 念法文的少年

巴黎公寓 铁锤和棉花胎的爱情

安定坊 5 号 孤独的赤子

傅雷在上海的足迹

丁玲 昆山花园路 7 号,上海一九三三

淡水路 196 号 《红黑》太匆匆

万宜坊 60 号 痛失也频

昆山花园路 7 号 上海一九三三

丁玲在上海的足迹

巴金 武康路 113 号,你就永远这样年轻

宝山路宝光里 14 号 《家》的诞生

襄阳南路 306 弄 22 号 《春》的续写

从淮海坊 59 号到武康路 113 号 《秋》

的创作

巴金在上海的足迹

蔡元培 华山路 303 弄 16 号的学界泰斗

升平街 243 号 先生初到上海

万航渡路 320 弄 笔墨纸笺,心系苍生

静安别墅 52 号 书馆遭焚,先生痛哭

华山路 303 弄 16 号 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蔡元培在上海的足迹

戴望舒 永利村 30 号的《新诗》杂志社

震旦大学 雨巷,油纸伞

水沫书店 激进的文学岁月

《新诗》杂志社 叶赛宁诗抄

戴望舒在上海的足迹

费穆 树德坊,旧时光风流云散

树德坊 旧时光风流云散

长江剧场 花褪残红青杏小

费穆在上海的足迹

丰子恺 陕西南路 39 弄 93 号,日月楼中日月长

立达学园 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

永义里 27 号 “缘缘堂”的故事

陕西南路 39 弄 93 号 蛰居“日月楼”

丰子恺在上海的足迹

郭沫若 溧阳路 1269 号,革命风雷激荡

《时事新报》社 “女神”引领诗坛

泰东图书局 “创造社”蜚声文坛

多伦路 201 弄 89 号 隐居岁月

溧阳路 1269 号 革命风雷激荡

郭沫若在上海的足迹

柯灵 复兴西路 147 号,下午 4 点以后会客

老西门 少年和他的《时事周刊》

长乐路 682 弄 传奇的电影生涯

复兴西路 147 号 下午 4 点以后会客

柯灵在上海的足迹

鲁迅 大陆新村 9 号,俯首甘为孺子牛

景云里 23 号 景云深处是吾家

拉摩斯公寓 子弹洞穿而入

大陆新村 9 号 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在上海的足迹

钱钟书 复兴中路 573 号的围城岁月

光华大学 青春恣意正风华

复兴中路 573 号 《围城》岁月

钱钟书在上海的足迹

瞿秋白 东照里 12 号的萍踪侠影

彬兴里 306 号 美人如玉剑如虹

顺泰里 12 号 秋之白华

东照里 12 号 萍踪侠影

瞿秋白在上海的足迹

柔石 多伦路 201 弄 2 号,为了忘却的纪念

公啡咖啡馆 为革命开个会

中华艺术大学 为了忘却的纪念

柔石在上海的足迹

邵洵美 霞飞别墅,他长得像徐志摩

静安寺路 400 号 长得像徐志摩的“洋场阔少”

平凉路21号 混迹上海文坛的“孟尝君”

霞飞别墅 转角遇到项美丽

邵洵美在上海的足迹

沈尹默 海伦路504号,纵横书法的江湖

南昌路 148 弄 1 号 “五四”诗人南下卜居

海伦路 504 号 纵横书法的江湖

沈尹默在上海的足迹

施蛰存 愚园路 1018 号,老骥伏枥

县府路 20 号 去乡万里艰消息

惠安坊 8 号 赢得洋场恶少名

愚园路 1018 号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施蛰存在上海的足迹

夏衍 乌鲁木齐南路 178 号的旧梦录

唐山路 685 弄 42 号 “左翼”电影的领

军人物

重华新邨 59A 从西装革履到一身戎装

乌鲁木齐南路 178 号 2 号楼 懒寻旧梦录

夏衍在上海的足迹

叶圣陶 景云里 11 号,多收了三五斗

景云里 11 号 多收了三五斗

复兴中路 512 号 温柔的避难所

叶圣陶在上海的足迹

艾青 丰裕里 4 号,我爱这土地

丰裕里 4 号 我爱这土地

福州路 436 号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艾青在上海的足迹

张爱玲 常德公寓的倾城之恋

白尔登公寓 传奇

康定东路 85 号 半生缘

常德公寓 倾城之恋

张爱玲在上海的足迹

郑振铎 高邮路 5 弄 25 号,爱书的痴人

商务印书馆 《小说月报》的得力主编

东庙弄 44 号 “振铎,你欠我一顿饭”

高邮路 5 弄 25 号 “书就是他的命!”

郑振铎在上海的足迹

邹韬奋 万宜坊 54 号,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申城岁月 一生颠沛流离

万宜坊 54 号 患难余生记

三联书店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邹韬奋在上海的足迹

民国上海名人故居不完全名录

著者申明

前  言

序

 

来上海,喝一杯摩登的咖啡

 

北京和上海,是中国现代文化城市中的一对“孪生兄弟”,又如同左手与右手相依相映。

北京的胡同四合院像须眉皓白的百岁老者,温和低调,隐隐地藏着许多光阴故事;而上海的小弄堂、老洋房更像韶华不再的名媛,颓靡奢华中浸着几分胭脂气。但总归,它们都是我心中的故乡,常常让我魂牵梦萦。

忘了是什么时候开始,悄无声息地爱上这些气韵朴厚的古老房子。2010 年我第一次来上海,在下着小雨的街头,我撑了伞,一次又一次地经过那些充满怀旧气息的街道。一栋栋砂浆外墙、红瓦尖顶的弄堂房子,就那样突兀地闯入我的视线,不容分说地将我打动。还有路边一棵棵身姿直朗的法桐,虬枝旖旎。它们就是我的前世。如果不是,怎么我看了,总会百感交集?

就在八九十年前。是的,不远,就是八九十年前。这座城市承载过一段沉甸甸的历史——民国历史。彼时,中华大地风起云涌,局势乱透,无数文人学者云集相聚,蛰居上海滩。他们用血和泪、用文辞和诗章,给这座城留下了一段段刻骨铭心的记忆。

1927 年,茅盾在横浜路的景云里写出了他第一部小说《幻灭》;

1929 年,丁玲和沈从文在萨坡赛路 204 号办起了《红黑》杂志;

1931 年,诗人艾青从巴黎回到上海,看到闸北遭敌机炸毁后的断墙残壁,忍不住掩面痛哭;

1936 年,戴望舒在亨利路永利村 30 号办起了《新诗》诗刊;

1944 年,张爱玲住赫德路口的爱丁顿公寓,胡兰成一次次地悄然抵达六楼的 65 室,紧握爱玲的双手,两人爱得死去活来;

……

而 2018 年的冬天,我循了他们的遗踪来到上海。我站在武康路 113 号巴金故居门前的一株蜡梅下,看着漫天飘扬的小雪,忽然就感动得泪流满面。那些百年的光阴,那些过往的人事,它们已经消失殆尽了吗?不,它们分明还攀附在记忆的砖墙间,犹如顽强的菌种,只要温度适宜,只要水分充足,随时都会复活过来。

逛荡在上海的街头,走过那些清幽深静的街巷,转过拐角,总会有一两家咖啡小店惊现眼前,明净的玻璃,温暖的灯光,总有一些什么东西深触心弦似的。我知道,若在昔年,那个风流雅致、长得酷似徐志摩的民国公子——邵洵美一定会频频光顾这些场合。

李欧梵在《上海摩登》里说:“二三十年代的咖啡馆与电影院一样,成了最受男女欢迎的休闲场所。”于是又想起夏衍和鲁迅,当年北四川路底的公啡咖啡馆,就是这些“左联”革命人士的聚集之地。他们通常喝一杯咖啡,开一次会议,“左联”便是在这样的一来一往中悄然诞生。岂止在“二三十年代”,今天的大上海,咖啡馆仍是俊男美女频频光顾之地。

正是缘于种种对上海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遂决意写此书。不然,你亦来一趟上海,慕着旧人的渺渺遗踪,觅一间咖啡小店,挑一个安静角落,喝一杯摩登的咖啡?

是为念,是为序。

 

顾寒山

2019 年 11 月

免费在线读

抢先评论了 “民国上海名人故居地图(按图索骥品读丰子恺、鲁迅、郭沫若、巴金、丁玲、沈从文、张爱玲、钱钟书、傅雷、蔡元培、戴望舒等名人往事)” 取消回复

评论

还没有评论。

相关产品

加入购物车

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

EUR €68.99
评分 5.00 / 5
加入购物车

中国大百科全书(普及版):结构之美–中国历代建筑

EUR €18.99
加入购物车

藏在木头里的灵魂:中国建筑彩绘笔记

EUR €40.99
评分 5.00 / 5
加入购物车

古拙:梁思成笔下的古建之美

EUR €50.99
评分 5.00 / 5

东东购的宗旨是服务喜爱阅读中文书籍的海外人民,提供一个完善的购书平台,让国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沉浸在书香之中,读着熟悉的中文字,回忆着家乡的味道。


安全加密结账 安心网络购物 支持Paypal付款

常见问题

  • 货物配送
  • 退换货政策
  • 隐私政策
  • 联盟营销

客户服务

  • 联系东东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 货物追踪
  • 会员登入

订阅最新的优惠讯息和书籍资讯

选择币别

EUR
USD
CAD
AUD
NZD
NOK
GBP
CHF
SEK
CNY
UAH
ILS
SAR
MXN
KRW
MYR
SGD
HUF
TRY
JPY
HKD
TWD
facebookinstagram
©2020 东东购 EasternEast.com

限时特卖:用“SALE15”优惠券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 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