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email protected]

购物车

 查看订单

  • 我的帐户
东东购 | EasternEast
  • 中文书店
    • 畅销排行榜
      • 小说 畅销榜
      • 童书 畅销榜
      • 外语畅销榜
      • 管理畅销榜
      • 法律畅销榜
      • 青春文学畅销榜
    • 热门分类
      • 社会小说
      • 成功/励志 畅销榜
      • 人物传记
      • 大陆原创
      • 绘本童书
      • 影视小说
    • 文学推荐
      • 文集
      • 戏剧
      • 纪实文学
      • 名家作品
      • 民间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新书热卖榜
      • 小说 新书热卖榜
      • 青春文学 新书热卖榜
      • 童书 新书热卖榜
      • 管理 新书热卖榜
      • 成功/励志 新书热卖榜
      • 艺术 新书热卖榜
  • 精选分类
    • 小说
    • 保健养生
    • 烹饪/美食
    • 风水/占卜
    • 青春文学
    • 童书
    • 管理
    • 成功/励志
    • 文学
    • 哲学/宗教
    • 传记
    • 投资理财
    • 亲子家教
    • 动漫/幽默
    • 法律 Legal
    • 经济 Economics
    • 所有分类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搜索
首页文化传统文化中华文化故事:书法的故事

中华文化故事:书法的故事

讲述中华文化故事,梳理书法源流演变。毕飞宇、余华、苏童、范景中、叶兆言、丁帆联袂推荐

作者:李晓愚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03月 

ISBN: 9787544714389
年中特卖用“SALE15”折扣卷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全球包邮!
trust badge

EUR €25.99

类别: 文化 新书热卖榜, 传统文化 SKU:5ec9d3795f9849146721a7c4 库存: 有现货
  • 描述
  • 评论( 0 )

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平装-锁线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4714389丛书名: 中华文化故事

编辑推荐

“中华文化故事”丛书以生动活泼的笔调、诙谐灵动的文风,介绍了汉字的创制演变与造字方法,探寻词语的来龙去脉,品读古典诗词的意境之美,趣谈古画背后的逸闻典故,追溯书法的渊源历史,精选承载丰富文化内涵的传统物件、风俗习惯,为读者呈现出中国古代文化和社会流光溢彩、魅力无限的风貌。《书法的故事》梳理书法的源流演变,详解36位书法家、75件书法遗迹与名作,获著名作家叶兆言诚意推荐。

 

内容简介

《书法的故事》沿着书体、书写材料、书法名家三条线索,回溯了汉字书法的源流,重点介绍了36位书法家,详解了75件书法遗迹、书法名作,并以“书画同源”的眼光结合相关古画分析,娓娓道来,妙语迭出。作者梳理了书法从实用工具发展到艺术追求的演变,展现了其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国历代文人道德气节养成方面的筋骨作用,以及在图书出版与园林建筑方便的审美影响。

作者简介

李晓愚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本科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后获英国外交部全额奖学金赴剑桥大学攻读发展经济学硕士学位,以zui高荣誉毕业。回国后师从中国美术学院范景中教授研习中西方艺术史,获美术学博士学位。2010年起任教于南京大学,从事艺术史与视觉传播的教学研究工作。独立主持国家及省级社科基金项目若干项。出版多部艺术、文化专著,发表三十余篇专业论文、近百篇文化艺术随笔,翻译了数十万字西方艺术理论著作。荣获江苏省文学zui高荣誉——紫金山文学奖;曾连续三年担任江苏省广电总台“微讲堂”及“好书大家读”栏目撰稿及主讲人,被江苏省委宣传部授予“首批江苏省青年文化人才”称号。

目  录

Di一章 商: 书法的黎明
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青铜器上的铭文
毛笔的使用
第二章 西周: 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
子子孙孙永宝用
铸件铜器当契约
第三章 春秋战国: 群雄争霸时代的书法
鸟虫书
歃血为盟
丝帛与竹简
石鼓上的赞歌
黑夫的一封家书
第四章 秦: 统一的帝国与文字
字体的统一
刀笔吏与俗体字
第五章 汉: 从“实用的文字”到“大写的艺术”
隶书的兴盛
事事皆立碑
马王堆帛书
瓦当与刑徒砖
草书的诞生
第六章 魏晋: 率意时代的潇洒书法
钟繇与楷书
帖: 率意的便签
“Di一行书”《兰亭序》
王羲之的一封短信
“大王”“小王”谁更强?
第七章 北朝: 石窟中的质朴艺术
为祈福而书写
第八章 隋: 短暂时代的永恒书法
悼念美人的书法
推广王字的僧人
第九章 唐: 典范的形成与“字如其人”的观念
初唐三家: 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
帝王书法家: 唐太宗与唐玄宗
草书高手: 贺知章、张旭、怀素
字如其人: 颜真卿与柳公权
第十章 五代: 动荡时代的风流蕴藉
杨凝式与《韭花帖》
第十一章 宋: 不俗之人与尚意书风
“逆风行船”欧阳修
“无意于佳乃佳尔”
“不俗人”黄庭坚
高超的作伪者
“天下一人”与瘦金书
第十二章 元: 以书入画
全能书家赵孟頫
第十三章 明: 婉丽端庄的楷书与狂放苍劲的草书
台阁体
“明代草书Di一人”
道德楷模文徵明
狂放之中存精微
“字须熟后生”
无处不在的书法
第十四章 清: 碑学兴起与偏爱复古
“一代异人”王铎
傅山与金石学的复兴
“扬州八怪”与隶书新风格
对复古的偏爱
参考文献

前  言

序言
这是一本讲述书法故事的小书。谈及书法,人们多少会生出些高冷的感觉,认为那是一些被称为“书法家”的风雅之士寂然凝虑、思接千里,继而临池研磨、挥毫落纸创作出的艺术品。它们经过精心装裱之后,被送进展览馆、美术馆,供人隔着玻璃瞻仰膜拜。
其实,书法的故事并不是这样开始的。
艺术史家贡布里希宣称“没有大写的艺术”(There really is no such thing as Art)。我且将他的话略作改动,那就是“没有大写的书法”——我们今天视为艺术品的古代书迹大多不是为着艺术的崇高目的而制作出来的,而是有着实际的功用:商朝人为了侦探神灵的喜好,在龟甲兽骨上刻字;西周的君王为了标榜赫赫战功,在青铜器上铸铭文;汉代的囚徒为了给客死他乡的伙伴留下点记录,便于其家人来找寻骸骨,会在随葬的砖块上刻下亡者的基本信息。还有悼念先人的文章、戍边兵士的家书、观赏书画的读后感、为园林题写的牌匾,它们的首要目的是“有用”。
我援引一件价值连城的书法作品——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它可是乾隆皇帝zui珍爱的宝贝。据说每到入冬初雪的时候,乾隆都要把它拿出来细细把玩,并一次次地赋诗,一次次地写下长篇观后感。那么,王羲之究竟为何要书写这件作品呢?他心里恐怕没有抱着什么“大写的艺术”的念头。这只是一封写给友人的信:“羲之顿首。快雪时晴。佳想安善。未果为结。力不次。王羲之顿首。山阴张侯。”翻译成白话,大致意思如下:“山阴县张侯先生你好。刚才下了一阵雪,现在天又转晴了,景致不错。想必你那里一切都好吧。那件事因为种种原因没能帮上忙,心里纠结至今。世界上很多事情就是那么无奈。王羲之拜上。”
你可能会恍然:这不就是一封短信吗!可不是吗,如今科技发达,我们跟亲友联络写封邮件、发条微信就行。王羲之那时没有移动通信、互联网,只能手写。其实王羲之流传后世的许多帖都是写给朋友的寻常书信。信自然没有题目,但当它们变成后人尊崇的法帖之后,为了记忆方便,就给取了题目。命名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取信的开头两个字或者四个字。这封短信的开头是“快雪时晴”四个字,那就叫《快雪时晴帖》吧。或许你已经发现了,跟今天的一些书法家不一样,古人挥毫泼墨不是为展览、为比赛、为悦目。对他们来说,书法是工具,不是目的;是生活,不是表演。正因如此,他们的字才活泼生动、元气满满。而我写这本小书目的之一,就是想把今天被视为艺术品的古代书迹还原到它们zui初的语境中,通过书法去展现各个时代人们的生活情态、体会他们的内心感受。
王羲之随手给朋友写了封短信,寥寥二十八个字,却能够穿越千余年的时光,成为中国艺术史上一件不朽的杰作。这让我意识到“传播”和“传承”是很不一样的两件事。“传播”是在空间中传递信息,而“传承”是在时间中传递信息。前者不易,后者更难。王羲之的书法已经没有真迹存世,就连大名鼎鼎的《兰亭序》也是唐代人的摹本,那是什么促成了王字传统跨越时空的传承?王羲之书法本身的艺术水准固然重要,但仅凭其一己之力,根本无法坐稳千年“书圣”的宝座,其中既有技术的助力,亦有文化的加持。就技术层面而言,中国艺术有临、摹、刻帖、拓片等特有的复制手段,书画原迹一经好手摹拓,便可一本化为千本,有如明月倒影千江。文化层面的因素更丰富,包括体制(复古传统、艺术史书写、皇家与文人趣味)、机构(宫廷、博物馆收藏)、个人实践(历代书法家的追摹和转化)等等。技术与文化因素的共同作用,保证了王字传统在过去和当下之间循环。因此在这本小书中,我不仅仅谈论书法家和他们的作品,还想试着从技术与文化的角度探讨中国书法的经典是如何形成,又是如何延续的。
法国媒介学家雷吉斯·德布雷认为,我们正处于一个“传播社会”(la société de communication)中。我们在征服空间上具有越来越完备的现代性——与朋友联络无须像王羲之那样提笔作书,再派人跑腿送信;只要动动手指,甚至语音输入就可写信,然后一键便可速达全球任何角落。然而,我们在掌握时间上却越来越衰弱——作品有多少能流传,又能流传多久,心中毫无把握。如何同时驯服时间与空间,我们或许能从古代书法的传承中汲取些有益的经验。
李晓愚
2019年8月

媒体评论

李晓愚以优美、生动的叙述把一件件珍贵的古代书迹还原到其zui初的历史语境中,使读者得以通过书法去洞察各个时代人们的生活情态与生命体验。她尝试从技术与文化的角度探讨中国书法的经典如何形成,又如何延续,令人耳目一新。——叶兆言

抢先评论了 “中华文化故事:书法的故事” 取消回复

评论

还没有评论。

相关产品

加入购物车

蒋勋三讲:华语经典畅销书(套装全3册,生活十讲+孤独六讲+品味四讲)

EUR €92.97
评分 5.00 / 5
加入购物车

国家宝藏 100件文物讲述中华文明史

EUR €73.99
加入购物车

资治通鉴(全18册)(传世经典 文白对照)

EUR €558.82
加入购物车

书读完了(精装

EUR €43.99
评分 5.00 / 5

东东购的宗旨是服务喜爱阅读中文书籍的海外人民,提供一个完善的购书平台,让国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沉浸在书香之中,读着熟悉的中文字,回忆着家乡的味道。


安全加密结账 安心网络购物 支持Paypal付款

常见问题

  • 货物配送
  • 退换货政策
  • 隐私政策
  • 联盟营销

客户服务

  • 联系东东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 货物追踪
  • 会员登入

订阅最新的优惠讯息和书籍资讯

选择币别

EUR
USD
CAD
AUD
NZD
NOK
GBP
CHF
SEK
CNY
UAH
ILS
SAR
MXN
KRW
MYR
SGD
HUF
TRY
JPY
HKD
TWD
facebookinstagram
©2020 东东购 EasternEast.com

限时特卖:用“SALE15”优惠券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 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