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9641311
- 数字商业模式的独到解读。数字技术为商业模式带来了巨大变革,这也是当今商业类图书的热点所在。作者基于多年研究经验,创新性地提出“升维、变道、刷新、深潜”四条数字商业进化之路,并以阿里巴巴、小米、华为等大量详实的案例进行了解读,启发读者反思和追问自己的商业实践。
- 契合时下热点。疫情影响,使得数字经济在国家经济版图中地位日益重要,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将成为中国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引擎。因此,本书所提出的数字商业进化的路径对于广大企业尤其是传统制造企业来说,可谓是抓住时代与政策机会,实现商业模式进化重构的“及时雨”。
- 作者资源、背景加持。作者为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理事,曾为上百家企业和地方政府提供过决策咨询和培训服务,长期跟踪研究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领域的创新创业实践,密切关注传统业态的数字化转型,在数字商业方面具有权威性。
- 系列书籍的推出。对于数字商业,作者提出“蝶变”这一概念,已出版《蝶变:解密社会化时代的产业变革与重构逻辑》,是该系列*本,本书为该系列第二本。下一本同一主题书籍会延续这个系列。
其他图书推荐:
从万维网诞生至今的30多年中,不同阶段互联网发展对传统业态进行了重塑;因人工智能技术而生发出的智能经济新形态,为经济社会带来了深刻的改变;区块链技术也在赋能经济社会创新……数字技术正在引发全新的数字经济浪潮,共同推动人类社会向数字世界迈进。
在这样的环境下,数字商业进化的路径可归纳为四条:升维、变道、刷新、深潜。升维是商业模式纵向进阶,变道是商业模式横向拓展,刷新是商业结构水平复制,深潜是技术创新纵深制胜。阿里巴巴、小米、华为等数字先锋无一不是经历了这样的历程,实现了商业的进化。这些企业的蝶变经历能启发读者思考,进而反思和追问自己的商业实践。
目录
序章
第一部分 数字经济浪潮
第一章 数联网
1.0阶段:只读互联网
2.0阶段:可读写的互联网
3.0阶段:移动互联网
4.0阶段:万物互联
第二章 智联网
运算智能
感知智能
认知智能
第三章 信联网
数字现金
区块链技术
蝶变链
区块链经济
第二部分 数字商业化的四种路径
第四章 升维
维度困境
维度空间
升维进化
运营商
第五章 变道
出行大战
野蛮变道
跨界互博
第六章 刷新
暗潮汹涌
一股清流
从一粒米到一碗粥
一锅八宝粥
第七章 深潜
商业蛟龙
智能深潜
深海物种
第八章 未来数字商业畅想
后记
二
本书的主题内容基于如下三个假设。
假设一:商业组织是有生命的。你可能觉得这是一句废话,但在我看来,大部分组织的失败恰恰就在于忽视了组织是生命体这一根本。从法理上来讲,组织都是“法人实体”,是跟自然人相对应的。所以,几百年前,当大英帝国的主政者们为东印度公司这一组织形态颁发许可证的时候,他们就认定了商业组织具备像人一样的生命特征,只不过组织不是自然人,而是一类新的物种—法人。1
假设二:组织始终进化。这是假设一的推论。所有生命体都展现出了进化特征。我们每个人的脑海里都有一幅人类进化图:现在的人类是智人的后代,而智人是直立人进化而来的,直立人又是猿人进化来的……总之,生命在于进化。只不过,进化分为大时间尺度下的进化和小时间尺度下的进化,人类整体的进化可以归到前者,而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旅程可以看作小时间尺度下的进化。组织也是如此,总体上从手工作坊到合伙企业再到股份制的过程可以视为大时间尺度下的组织进化,而一家公司从创立到倒闭的过程则属于小时间尺度的范畴。理解进化,时间尺度是核心,不同的尺度决定了我们看到的是完全不同的进化场景。本书采用的是小时间尺度,但却不会只聚焦于一家公司的生老病死,时常会将进化尺度从组织个体放宽到行业整体的范畴。大时间尺度和宏观经济不在本书的讨论范围内。
假设三:进化是非线性的。线性意味着规模增长,而非线性通常伴随着质的突变。打个比方,小苹果长成大苹果,这是线性增长;苹果长成橘子,就是非线性的,因为基因突变了,也就是说换种了。需要强调的是,非线性并非没有循环往复,甚至很多时候都会出现周期性轮回的现象。实现循环的可能不是现象本身,而是现象背后的结构或者逻辑。假如苹果进化成了橘子,虽然作为现象的橘子是与苹果不同的,但它仍然符合水果这一基本结构。用混沌理论的术语来说,就是不同的进化阶段遵从了同样的“吸引子”。是的,进化是混沌的。
基于以上三个假设,我们很容易做出如下推断:商业组织都是混沌的。商业组织就是在进化中穿越混沌,在混沌中涌现秩序,在秩序下重归混沌,然后又通过进化穿越混沌,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这听上去是不是挺难理解?没关系。接下来让我们先简述数字商业的基本环境,然后给出数字商业进化的主要路径,就能简单“透视”本书的逻辑结构和中心思想了。
本书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数字经济浪潮,详细阐述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是如何引发全新的数字经济浪潮的,共分为三章。之所以拆分为三章,并非因为这三章的内容相互独立,而是为了内容呈现的方便。我希望读者能够从整体上把握数字技术的深刻影响。几年前,我曾把影响未来的数字技术归纳为一个单词:BASIC,可以形象地称之为数字“原力(basic forces)”。这个单词包含了五个字母,每个字母都代表重要的数字技术。其中,B 这个字母代表两项重要的数字技术—大数据(Big Data)和区块链(Block Chain);A 这个字母代表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S 代表的是网络安全(Network Security);I 是指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最后一个字母C 指的是云计算(Cloud Computing)。这五个字母代表的六项数字技术相互交叉影响,共同推动了人类社会向数字世界的迈进。我希望读者在阅读第一章到第三章的内容时,能够始终将数字原力印在脑海中。
第一章的主题是“数联网”。追述了从万维网诞生(1989年)直到现在这30 多年历程中,不同阶段互联网发展对传统业态的重塑。我划分了四个阶段来讨论,分别阐述了1.0 阶段互联网对传统广告业的重塑,2.0 阶段对内容产业和制造业的改造,3.0 阶段本地生活服务业的数字化崛起,以及4.0 阶段万物互联即将对全社会的重构。这一章贯穿的主线是数据和数据联网,所以定名为“数联网”。
第二章的主题是“智联网”。阐述的是因人工智能技术而生发出的智能经济新形态,从运算智能、感知智能、认知智能这三个等级的技术发展所带来的不同智能资源的角度,讨论了智能商业的全新样貌,尤其是综合利用了三个等级的智能资源的自动驾驶将会给我们经济社会带来的深刻改变。
第三章的主题是“信联网”。重点讨论区块链技术如何赋能经济社会创新。这项出现不久的年轻技术实则具有更为深远的思想理念基础,对经济社会最大的作用是赋信—赋予主体数字信用。当然,区块链在中国的落地应用具有非常鲜明的中国特色,未来是否能够发挥出真正的价值,还有待进一步的观察。无论如何,不能降低市场交易成本的数字技术在经济上都是没有意义的。在厘清了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关于区块链的商业应用前景,重点分享了我本人深度参与、提供想法和建议的一个实践案例—糖链。
本书的第二部分给出了数字商业进化的四条路径。基于我每年对上百家数字先锋公司的密切接触和近场观察,我将数字商业进化的路径归纳为四条:升维、变道、刷新、深潜。升维是商业模式纵向进阶,变道是商业模式横向拓展,刷新是商业结构水平复制,深潜是技术创新纵深制胜。说得形象一点,就是上(升维)、下(深潜)、左(变道)、右(刷新)。
第四章讨论升维。打个比方来简单说明,升维好比是这样一个场景:你本来在一条路上徒步前行,走着走着你就得到了一辆自行车,当你骑着自行车在这条路上前进的时候,效率显然比徒步时提升了一个量级,但骑自行车所需要的能力也比徒步高出一个量级。更重要的是,自行车的出现对生态配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得有自行车的设计、生产、销售、维修、零部件供应商等机构配合才行,这意味着生态复杂度也随之提升一个量级。
假如你骑着自行车前行的时候,又得到一辆汽车,那么,你开着汽车在这条路上前行的效率又比骑自行车要高出一个量级。但显然,汽车所需要的能力也比自行车高出一个量级,自行车自学就会,驾驶汽车却必须参加正规考核取得权威机构颁发的驾驶证才行。当然,汽车的生态配套比自行车复杂多了,除了设计、生产、销售、维修的各个环节都更加复杂,汽车还对道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保险在这个阶段就是必须的了,而在自行车时代却可有可无。
沿着这条升维路线,你还可以自行想象飞机的出现又会怎样改变商业生态。总之,升维概括的是商业模式纵向进阶,它趋向于更加复杂也更难驾驭的生态体系。需要指出的是,升维的原动力往往来自于技术革新,企业的商业模式将外部的技术演进内化以后,通常升维就会发生。这一点我们在后续的章节中还会进一步论述。
第五章讨论变道。变道不改变商业模式的结构,但会扩展商业模式的适用场景。打个比方来说,你本来开着车在这条路上行走,开着开着一打灯就开到了另外一条路上。车还是原来的车,但路不再是原来的路了,这就是变道。车隐喻了商业模式,而不同的路就是不一样的应用场景。所以,变道不是商业模式的自我升维,而是既有商业模式势能的跨赛道释放。变道体现的往往不是将外部技术变革内化,恰恰相反,它是内部商业力量的对外释放。
变道进化表现出更强的跨界侵略性,通常是对新进入场景中既有物种的降维打击。正如你开着汽车闯进了自行车的队伍,那些蹬着自行车的人只能眼睁睁看着你的汽车绝尘而去,再怎么用力蹬都抵不上你轻轻一脚油门。更加要命的是,商业模式在变道进化的时候,都不会给你打转向灯提示,它会一脚跨进来,然后将整条路都给堵死,让你连蹬自行车的机会都没有了。
变道的原动力来自商业势能,而商业势能在很多时候表现为用户规模,所以变道进化的组织一般在既有赛道上积累了足够庞大的用户数。换言之,一旦积累起庞大的用户数,那么组织进行变道进化的窗口期就打开了。
升维是纵向进化,变道是横向拓展。这两条进化路径可以用来解释大量的商业变革实例,还能帮助我们进一步预测某个组织的下一步进化机会。应该说,大部分数字先锋企业都是升维或者变道的产物,当然也可能是既升维又变道的产物。
就像阿里巴巴,早期是中外贸易平台,一变道就变出了淘宝网,淘宝所秉持的商业结构没有发生变化,但场景实现了扩展,由外贸平台扩展到了“内贸平台”。再之后,淘宝网又变道出了天猫,商业结构没变,但消费场景进一步拓展了,天猫将阿里巴巴的用户引向了更加高端的消费赛道。
有了淘宝之后,阿里巴巴发现当时中国的信用环境很难顺畅进行线上交易,突出表现在卖家害怕发了货收不到款,而买家则担心付了钱收不到货。由此,买卖双方需要一个第三方信用担保机构,支付宝应运而生。有了支付宝以后,大量的交易借助支付宝进行信用中介,这就产生了兑付时间差,总有很多钱是买家付给了支付宝,但支付宝还没有付给卖家的。支付宝很自然地具有了金融属性,一路升维出了如今的蚂蚁金服。
解决了信用担保问题之后,挡在“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这一目标面前的另一大障碍就是物流。为了解决物流问题,阿里巴巴又升维进化出了菜鸟网络,以数据技术整合现有物流设施来为阿里巴巴生态提供便捷的物流服务。接下来,支付和物流的数据化引发了淘宝店的数字化转型,尤其是随着越来越多的淘宝原生店铺的出现,云服务变得不可或缺,阿里巴巴趁势升维出了阿里云。
如今,阿里巴巴已经成长为庞大的数字经济体,位居中国互联网公司头把交椅,是世界上最大的10 家互联网公司之一,每天为国家产生的个人所得税高达1.45亿元人民币,生态年收入超过阿根廷国内生产总值。究其根本,是升维和变道的商业进化使然。
第六章讨论刷新。如果说变道是把汽车开到另一条道路上的话,那么刷新就是把人行道改造为车道,以使传统道路的运行效率大幅度提升。所以,刷新不是把自己的车开到别人的道上,而是修好了道,让别人的车来开。这种做法是数字商业结构在传统经济中的复制型改造,其要害是不改变结构本身,但刷新之后呈现出不一样的内容。就像我们上网的时候点击浏览器的刷新按钮一样,网站的结构没有因此而改变,甚至很多过去的内容都予以保留,但却同时呈现出了之前不曾有过的全新内容。这一部分的主题借鉴了微软现任CEO萨提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在《刷新:重新发现商业与未来》一书中提出的理念2,但本书刷新了纳德拉的刷新理念,用于解释更广泛的数字商业进化之道。这一章内容将重点讨论中国手机产业的刷新之路,主角是小米公司。
第七章讨论深潜。深潜相当于通过挺进纵深的技术创新来重塑整个商业生态的玩法,既改变了车,也重新塑造了道路。这是最难的一条进化路径,也是最考验数字企业实力和生存能力的一条路径。甚至面对当前的全球化局势,数字企业未来的发展将不得不学会深潜,不得不学会在黑暗、高压、低温、高盐的环境下生存。在这一章中,我们将详细讨论华为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深潜布局。这家公司的极限生存能力值得每个数字先锋学习,而未来在中国大地上,必将出现越来越多像华为这样的“深海生物”。
数字商业的进化是一场冒险但又必须的旅程,无论升维、变道,还是刷新、深潜,企业都会经历脱胎换骨式的商业价值重构和组织蜕变。这个过程恰如由蛹羽化蜕去丑陋无用的茧壳,变成轻盈美丽的蝴蝶,是破茧成蝶的质变过程。引申到商业上,每一轮技术变革在孕育出新兴业态的同时,也会束缚人们的认知。等到下一代新技术来临的时候,旧技术所产生的认知茧壳就必须予以打破,才能迎来新时代的曙光。我在2015 年1 月出版的《蝶变:解密社会化时代的产业变革与重构逻辑》(以下称为《蝶变Ⅰ》)中指出在互联网充分普及的社会化时代,传统产业将沿着链接、互动、解构、共创的基本路径完成从工业化时代向互联网时代的迈进。这当中,产业的价值创生方式会从价值链变身为价值矩阵,并最终演变成柔性价值网。每一程的蝶变都会带来商业模式的重构,那些过去习以为常的经营模式和策略瞬间失效,只有完成极其复杂的形态变换才能迎来全新的发展空间。一句话,蝶变是组织价值创造方式的质变。
作为《蝶变Ⅰ》的思想延续,本书的重点放在了最近五年我密切跟踪研究的数字商业上。所谓的数字商业,是指那些已经航行在数字浪潮里的商业形态,其主要的价值创造方式是由数字技术驱动的。由此,我会在书中的第一部分阐述这些数字商业是因何而来的,而在第二部分中详细讨论航行在数字浪潮里的诸多先锋企业,呈现它们升维、变道、刷新、深潜的故事,以启发更多的后来者决战数字浪潮之巅。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