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email protected]

购物车

 查看订单

  • 我的帐户
东东购 | EasternEast
  • 中文书店
    • 畅销排行榜
      • 小说 畅销榜
      • 童书 畅销榜
      • 外语畅销榜
      • 管理畅销榜
      • 法律畅销榜
      • 青春文学畅销榜
    • 热门分类
      • 社会小说
      • 成功/励志 畅销榜
      • 人物传记
      • 大陆原创
      • 绘本童书
      • 影视小说
    • 文学推荐
      • 文集
      • 戏剧
      • 纪实文学
      • 名家作品
      • 民间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新书热卖榜
      • 小说 新书热卖榜
      • 青春文学 新书热卖榜
      • 童书 新书热卖榜
      • 管理 新书热卖榜
      • 成功/励志 新书热卖榜
      • 艺术 新书热卖榜
  • 精选分类
    • 小说
    • 保健养生
    • 烹饪/美食
    • 风水/占卜
    • 青春文学
    • 童书
    • 管理
    • 成功/励志
    • 文学
    • 哲学/宗教
    • 传记
    • 投资理财
    • 亲子家教
    • 动漫/幽默
    • 法律 Legal
    • 经济 Economics
    • 所有分类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搜索
首页艺术建筑艺术张克群古建筑笔记(套装5册)

张克群古建筑笔记(套装5册)

新京报“匠心写作奖”得主、建筑学大师梁思成弟子张克群趣说中外古建筑,以及背后的历史与文化渊源!

作者:张克群 著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04月 

ISBN: 7122160123920
年中特卖用“SALE15”折扣卷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全球包邮!
trust badge

EUR €169.95

类别: 艺术 新书热卖榜, 建筑艺术 SKU:5eca95f05f98491444efd4e3 库存: 有现货
  • 描述
  • 评论( 0 )

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7122160123920

编辑推荐

1.建筑学大家梁思成先生亲传弟子张克群心血之作
2.明明白白看懂500余处中外著名古建筑,了解古建筑背后的历史文化传承
3.精装小开本,便于随身携带
4.四色印刷,图文结合,精彩手绘,一次讲透中外古建筑

 

内容简介

《张克群古建筑笔记》(套装5册)是建筑学大师梁思成弟子张克群的古建筑随笔集,分为《中国古建筑小讲》《外国古建筑小讲》《北京古建筑物语(一) 红墙黄瓦》《北京古建筑物语(二) 晨钟暮鼓》《北京古建筑物语(三) 八面来风》五册,通过900余幅精美手绘图和照片,介绍了500余处古建筑的前世今生,让读者更好地了解世界古建筑背后的历史、文化渊源。  

作者简介

张克群,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受教于建筑学大家梁思成先生。毕业后一直从事建筑设计工作。
家学渊源深厚,亲友中名人辈出。父亲张维,曾任清华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母亲陆士嘉,流体力学家、教育家,北京航空学院(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校教授之一。舅公施今墨,北京四大名医之一。

目  录

《中国古建筑小讲》目录
概说  古代建筑长什么样 001

甲篇 皇家建筑

讲·天子之城和宫殿
燕下都  荆轲由此出发 013
唐长安城  当时世界上的城市 014
明南京城  奇怪的葫芦形城墙 018
明清北京城  壮观的帝王之都 021
大明宫  唐帝国的统治中心 031
北京故宫  明清皇城六百年 035
北京景山  大明王朝终结于此 041
沈阳故宫  皇太极的发祥地 044
布达拉宫  世界上海拔的宫殿 048

第二讲·祭坛庙宇和园林
天坛  与上天对话的地方 051
先农坛  祈求丰收之坛 055
太庙  明清皇家祖庙 057
大高玄殿  皇家御用道观 059
北海  四朝皇家园林 061
团城  园林中的园林 065
颐和园  慈禧太后曾在这里遛弯儿 068
圆明园  历经劫难的皇家园林 074

第三讲·帝王陵寝
古燕国王公墓  西周燕国诸侯之墓 080
中山国王陵  东周中山国君之墓 081
秦始皇陵  尘封的帝国之谜 083
汉武帝茂陵  规模的西汉帝陵 085
霍去病墓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087
南京六朝墓  半部六朝史 088
唐太宗昭陵  开创唐代帝王依山为陵的先例 089
乾陵  李治、武则天合葬墓 091
宋陵  看守农田的皇陵 094
松赞干布陵  与大山同寿 097
成吉思汗陵  一代天骄的衣冠冢 099
金陵  鲜为人知的陵墓 100
明十三陵  群山环抱的愚昧与睿智 103
沈阳三陵  埋着入关前的后金皇帝 108
清东陵  半部清朝史 112

乙篇 民间建筑

第四讲·古城风貌
山西平遥  晋商的家 119
河南开封府  包龙图坐镇之地 123
辽宁兴城  袁崇焕战斗过的地方 125
山西分水亭  分得公平合理 129
湖北荆州  兵家必争之地 131
福建赵家堡  王朝遗民后代的思念 133
台湾台北府  岩疆锁钥 139
北京国子监  中国早的高等学府 142

第五讲·纪念性建筑
曲阜孔庙  儒家的诞生地 148
泰山岱庙  历代封禅之地 151
安徽棠樾村鲍家祠堂  一部徽商家族史 155
北京文丞相祠  千秋永唱正气歌 156
成都武侯祠  中国的君臣合祀祠庙 160
太原晋祠  护佑山西两千年 162
安徽棠樾牌坊  关于烈女的记忆 163
安徽歙县许国牌坊  蒙骗皇帝得来的建筑 166

第六讲·民居
北京四合院  如同围城 179
河南马家大院  中州名宅 198
山西平遥住宅  早银行家的家 200
安徽呈坎村  按八卦设计的村子 202
江西婺源李坑村  历史文化名村 206
浙江南浔古镇  水边的恬静小镇 209
福建永定土楼  独一无二的山区大型夯土民居 211

第七讲·商号、园林及坟墓
山西平遥票号  中国早的银行 219
老北京商铺门脸  花哨的外表 221
北京恭王府花园  几代王爷的享乐之地 224
北京醇亲王府  后海边的美丽王府 229
江南园林  朴素恬静之地 231
岭南园林  夹杂了商业气息 234
北京醇亲王墓  慈禧太后妹夫的坟 238
桂林靖江王陵  传承十四代藩王的派头 240
北京田义墓  葬着个难得的好太监 242

丙篇 宗教建筑

第八讲·佛教石窟、名山及佛塔
佛教石窟  文化艺术的宝库 249
四大佛教名山  佛寺密集之地 259
佛塔  逐渐中国化的建筑形式 263

第九讲·佛教庙宇
五台山佛光寺  梁思成林徽因的伟大发现 281
天津独乐寺  仅存的三大辽代寺庙之一 283
辽宁奉国寺  历经劫难幸存至今 286
山西大同华严寺  带图书馆的庙 288
北京潭柘寺  比北京城还古老的寺庙 290
北京天宁寺  姚广孝所终之地 292
河北正定隆兴寺  神奇的转轮藏 294
北京法源寺  为忠魂祈祷 296
山西广胜寺  《金藏》历险记 299
拉萨大昭寺  拉萨的“城市精神中心” 303
云南曼春满寺  南传佛教寺庙 305

第十讲·道教建筑及妈祖庙
道教石窟  传递道教文化 312
道教名山  洞天福地 316
北京白云观  一言止杀有奇功 322
北京吕祖宫  百年道观 325
四川文昌宫  供奉掌管文运之神 327
山西悬空寺  建筑奇观 328
妈祖庙  对一个好女孩的祭拜 330

第十一讲·伊斯兰教建筑
广州怀圣寺  中国早的清真寺 337
扬州仙鹤寺  中阿建筑风格的结合 339
杭州凤凰寺  中国四大清真古寺之一 340
泉州清净寺  中阿友好交流的见证 341
北京牛街礼拜寺  清真寺的一个佳例 343
西安化觉巷清真寺  600年历史的清真寺 347
喀什艾提尕尔清真寺  能容纳万人的礼拜寺 349
吐鲁番额敏寺  沙漠里的寺院 351
福建泉州圣墓  郑和在此立碑 352

第十二讲·天主教建筑和基督教建筑
北堂  融合中西建筑风格 356
天津望海楼教堂  饱经沧桑 358
济南洪家楼教堂  华北地区的教堂 359
上海徐家汇天主堂  一座标准西式教堂 360
广东湛江维多尔教堂  绚丽的花窗 362
北京亚斯立教堂  建筑风格别具特色 363

丁篇 其他构筑
第十三讲·长城与古桥
北京明长城  好汉当到此 373
河北赵州桥  古老的桥 377
北京卢沟桥  数不清的石狮子 379
北京通州通运桥  萧太后年间建的桥 379
河北赞皇县凤凰桥  与古松共生千年 382

参考文献 384  

《外国古建筑小讲》目录

概说

讲·奴隶制时代建筑
古埃及建筑 005
两河流域古建筑 011
古希腊建筑 014
古罗马建筑 021

第二讲·中世纪欧洲建筑
东罗马帝国建筑 035
中世纪西欧建筑 042

第三讲·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建筑
意大利建筑 055
梵蒂冈宗教建筑 062
法国的三大宫殿 069
俄罗斯的“洋葱头” 079

第四讲·大革命时期英法建筑
英国:格林尼治建筑群 084
法国:万神庙和凯旋门 087
始于博览会的新建筑风格 102

第五讲·十九世纪欧洲建筑
各类复古派建筑 097
后现代主义风格建筑不断涌现 209

第六讲·二十世纪欧美建筑
古典风格建筑的延续 124
现代派建筑走进舞台中央 132
高楼大厦:美国建筑实现现代化 162
解构主义建筑:一抹亮色 227

第七讲·别具一格的亚洲古代建筑
印度古代建筑 241
日本古代建筑 256

跋 261
参考文献 262

《红墙黄瓦》目录
概说 012
卷一·城市
远古时期北京地区的城镇 026
明清北京城 027
卷二·宫殿
故宫 062
景山 076
卷三·祭坛
天坛 084
先农坛 091
日坛 094
卷四·庙宇
孔庙(文庙) 100
太庙 102
历代帝王庙 106
大高玄殿 107
宣仁庙和昭显庙 112
卷五·园林
北海 118
香山 126
颐和园 130
团城 147
圆明园 152
卷六·陵墓
轩辕台 164
古燕国的王公墓 166
西汉燕王墓 168
金陵 170
明十三陵 175
景泰帝陵 188
田义墓 191
清醇亲王墓(七王坟) 195
卷七·其他
国子监 202
皇史晟 208
跋:我的北京 214
参考文献 216

《晨钟暮鼓》目录
卷一·佛教建筑
潭柘寺 022
天宁寺 027
云居寺 032
香界寺 038
卧佛寺 041
法源寺 045
法像大禅寺昊塔 052
灵光寺 055
广济寺 058
镇岗塔 060
大觉寺 062
万松老人塔 065
圣安寺 068
妙应寺(白塔寺) 071
碧云寺 075
居庸关过街塔墩(云台) 080
智化寺 084
法海寺 088
正觉寺(五塔寺) 092
大慧寺 096
万佛延寿寺菩萨造像 100
黄寺清净化城塔 103
雍和宫 110
觉生寺(大钟寺) 115

前  言

序

北京有大量的新建筑,又有历史留下的丰富的古老建筑和近代建筑,可以统称之为历史建筑。新建筑和历史建筑都是不可缺的,新建筑满足现今的实用需求,历史建筑是珍贵的文化遗产。有人认为现今的建筑不如过去,有厚古薄今的倾向,我主张以杜甫“不薄今人爱古人”的观点对待古今建筑。
建筑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耦合的产物。每一座建筑都铭记着建造年代的生产技术与社会人文状况。新建筑所带的信息,限于当时当代,而老建筑在其存在的过程中,长时期与过去时代的人和事直接或间接地有所牵连,因而附着和积淀了比新建筑远为丰富的人文信息,相关的历史文化物化于其中,可触,可感,是某一历史片断的真实凭证,能引人遐思,感动今人,因此更有看头。人们在国内和境外旅游,对古老的建筑有兴致,这是原因之一。
建筑既是实用之物,又是一种艺术品,而且多数是一种公共艺术品,一般情况下,人们容易看到和观赏。然而,与文学、戏剧、绘画等艺术门类相比,建筑艺术是象征性的,它自身不能叙事,一般人要认识和理解建筑中包含的信息,需要有人加以指点、讲解才行。张克群女士所著《红墙黄瓦》《晨钟暮鼓》及《八面来风》三种著作,对北京众多古建筑和近代建筑作了简明扼要的介绍和生动的讲解,正好满足人们观看和理解北京古、近代著名建筑的需要。这些书不仅对外来者有用,对长居北京的人也有裨益,值得向读者推荐。
我曾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学习,后来做教员,克群听过我的课。而我在做学生时,先读的是航空工程系,当时听过克群父亲张维教授的力学课,张维先生透彻的讲解、洪亮的话音迄今不忘。克群的母亲、著名流体力学家陆士嘉教授当时在清华航空工程系任教,我后来改学建筑,未及聆听她的讲课。这都是半个多世纪以前的事了。
克群完成这些书,即将付印,我很高兴,是为序。

吴焕加
清华大学教授
(吴焕加,1929 年生于苏州,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学会建筑理论与创作学术委员会委员。对中外建筑史研究颇深。著有《外国现代建筑二十讲》《建筑学的属性》《20 世纪西方建筑名作》《中外现代建筑解读》等。)

媒体评论

建筑既是实用之物,又是一种艺术品,而且多数是一种公共艺术品,一般情况下,人们很容易看到和观赏它。然而,与文学、戏剧、绘画等艺术门类相比,建筑艺术又有它独特的内涵和魅力。它自己不会说话,需要有人加以指点、讲解才行。 继《北京古建筑物语》之后,张克群老师又推出了她的古建筑系列笔记《中国古建筑小讲》《外国古建筑小讲》,带领我们去更广泛的世界领略建筑的魅力。 在《中国古建筑小讲》的序言里,张克群老师谦虚地说:“本人不才,却是学这一行的,自觉有责任当个讲解员,把我们祖宗留下的美好的东西掰开了、揉碎了展示给大家。让各位读者和我一样,爱上这份独特的遗产。当然,咱们这本书不是教科书,只是‘小讲’,也就是走马观花,观其大略,为读者介绍一下中国古建筑的脉络,不会让人感到很深奥的。不懂建筑的人完全可以拿它当科普读物来把玩。” 在《外国古建筑小讲》的概说里,大家可以领略一下张氏幽默:“所谓外国,就是除中国以外的一切国家。在地球仪上,大家还能凑在一起。谈到建筑,尤其是建筑风格和形式,就没个准谱了。黑白棕黄各色人种各有各的历史,亚非欧美一干国家国有国的情况。他们创造的建筑当然也是五花八门。因此咱们只能大概按年代分一分。在同一年代里再看看不同地区的人都盖出了什么样的房子……19世纪以后,随着人们思想的解放和工业的发达,住宅、办公楼、剧场等各种形式的建筑日见耸立,使得我们这个地球五彩缤纷起来。” 开场锣敲过,请读者诸君自行享受!

在线试读

《中国古建筑小讲》前  言

    咱们老祖宗虽说偏爱诗人、画家,管实际动手干活的叫做“巫医乐师百工之人”,还加上什么“君子不齿” 之类贬低的话,但在老百姓的心里,对工匠(尤其是木匠)那是很尊重的。其主要原因是中国古代盖房子的工匠基本是以木匠为主,加上瓦匠帮点忙,和百姓息息相关的房子就是这样一间间盖起来的。都说安居乐业安居乐业的,没有居可安,怎么乐业呀。没有房子,上哪儿避风躲雨去呀!要不怎么有关鲁班的神话世世代代流传极广呢。诗人杜甫的破房子漏雨后,想起光写诗是挡不了雨的,还是得有房子,遂写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名句。
    中国的祖先们之所以对木结构情有独钟,大抵上有这么几个原因。其一是自打步入农耕时代,人们的衣食住行都指着土地。衣有棉麻、食赖五谷,住呢,自然也是要用土地奉献给我们的树木喽。其二是周天子太过勤快,他把后世子孙应该干的事,诸如城市规划、搭建房屋等都做了详细的规定,使得盖房子一类的事从此有规矩可依。既然如此,那后人照搬这些规矩就得啦。所以中国古建筑几千年来,瞧着似乎没多大变化,直到出现了钢筋水泥。其三呢,木结构房子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材料易找、施工神速、抗震性好。古代的君王们常常比赛着建宫殿并以此为荣。那速度可是很重要的!可当前朝被灭之后,他们又比赛着烧宫殿。这一坏毛病就显示出木结构的缺点来了:容易着火。这就是大量的古代建筑没能留存至今的原因。
    那么,我们的祖先们用木头都建了哪些至今让我们自己,乃至于让全世界都惊叹的建筑呢?我们目前看到的古建筑,按类型大致可以分为皇家建筑(包括宫殿、坛庙、苑囿、陵寝等)、民间建筑(包括古城、祠庙、牌坊、民居、商号、坟墓等)和宗教建筑(包括庙宇、宫观、清真寺、教堂等)。此外,长城、古桥之类历史悠久的构筑物在本书中也被算在古建筑里面。
    建筑既是实用之物,又是一种艺术品,而且多数是一种公共艺术品,一般情况下,人们很容易看到和观赏它。然而,与文学、戏剧、绘画等艺术门类相比,建筑艺术又有它独特的内涵和魅力。它自己不会说话,需要有人加以指点、讲解才行。本人不才,却是学这一行的,自觉有责任当个讲解员,把我们祖宗留下的美好的东西掰开了、揉碎了展示给大家。让各位读者和我一样,爱上这份独特的遗产。当然,咱们这本书不是教科书,只是“小讲”,也就是走马观花,观其大略,为读者介绍一下中国古建筑的脉络,不会让人感觉很深奥的。不懂建筑的人完全可以拿它当科普读物来把玩。

书摘插画
插图

插图

插图

插图

插图

插图

插图

插图

插图

插图

抢先评论了 “张克群古建筑笔记(套装5册)” 取消回复

评论

还没有评论。

相关产品

加入购物车

图解欧洲建筑艺术风格

EUR €48.99
加入购物车

欧洲大教堂

EUR €48.99
阅读更多
缺货

内境·外象:姚仁喜的建筑美学

EUR €53.99
加入购物车

建筑速写(肖志华)

EUR €21.99

东东购的宗旨是服务喜爱阅读中文书籍的海外人民,提供一个完善的购书平台,让国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沉浸在书香之中,读着熟悉的中文字,回忆着家乡的味道。


安全加密结账 安心网络购物 支持Paypal付款

常见问题

  • 货物配送
  • 退换货政策
  • 隐私政策
  • 联盟营销

客户服务

  • 联系东东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 货物追踪
  • 会员登入

订阅最新的优惠讯息和书籍资讯

选择币别

EUR
USD
CAD
AUD
NZD
NOK
GBP
CHF
SEK
CNY
UAH
ILS
SAR
MXN
KRW
MYR
SGD
HUF
TRY
JPY
HKD
TWD
facebookinstagram
©2020 东东购 EasternEast.com

限时特卖:用“SALE15”优惠券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 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