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9937299
- 枡野俊明,当代日本枯山水代表人物,生活美学家。“当代值得尊敬的100位日本名人”之一。曾在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康奈尔大学、多伦多大学、北京大学等世界著名学府进行演讲。
- 禅本身是看不见的。而将无形的禅有形化就是禅宗艺术,禅庭便是其中之一。同样,人际关系的距离感也是无形的。正因为如此,从禅庭建造中可以得到许多有关人际关系的启发。作者借由建立庭园时保持必要的空间调和,来介绍现代社会人与人相处*重要的秘诀。
- 人九成的烦恼都来源于人际关系,所有人际关系的烦恼都可以通过距离感来解决,包括职场关系,恋爱关系,夫妻关系,家族关系,朋友关系等等,畅销书作者枡野俊明写给读者的建立不远不近不迎合的恰当好处的人际关系交往秘诀。把握距离和分寸是一种简单的处世之道。
- 作为日本著名的禅僧大师和禅庭设计师,作者致力于将禅的智慧和艺术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将作庭视为自己内心世界的一种表达。不管他的设计作品也好,还是文字作品也罢,都充满了浓厚的禅学意味和鲜明的人生哲学,方寸之间,意犹未尽。
- 人生虽然漫长,但每个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哪怕一秒时间都不能白白浪费。立刻就行动起来吧,一步接着一步,走出幸福而又美好的人生。
- 向七种禅之美——不均齐、简素、枯高、自然、幽玄、脱俗、静寂,学习“和谐”的秘诀,让人际关系变得更美好!
- 作者枡野俊明曾接受《三联生活周刊》、《南方人物周刊》、梁冬专访。
- 全书排版精致,并穿插精美彩插。
距离能够改变“禅庭”的意境。这在人际关系中同样适用。本书以此为出发点,以造庭的宗旨,将视线集中在“距离”这个要素上,并以此来考察人际关系。
正如本书中所提到的,人生的奥妙与乐趣就在于与他人的联系。拥有令人舒服的、美妙的、幸福的、充实的人际关系,会给人生带来巨大的变化。
舒适的关系能使人生变得多姿多彩。美妙的关系能给人生带来喜悦。相互间感到幸福的关系,也与生存欲望紧密相连。充实的关系能够促进双方成长。
行动起来吧,建立不远不近不迎合的恰当美好的人际关系!被他人所左右的人生到今天就此结束,请认真过好你的人生!
序 章 “禅庭”是人际关系的缩影
为什么人会对“禅庭”入迷
开始了解七种禅之美的旅途 003
禅之美一 “不均齐”——无限的延展
人力所不能及的要素里蕴含着价值 007
禅之美二 “简素”——看透对象本身
因为简单所以不会厌倦 009
禅之美三 “枯槁”——在悟道的
栖息于枯朽而坚强的美 011
禅之美四 “自然”——无须修饰
舍弃自我,追求无心 013
禅之美五 “幽玄”——想象余韵
隐秘于想象的世界 015
禅之美六 “脱俗”——不拘泥于事物本身
突破世俗的自由姿态 017
禅之美七 “静寂”——无论何时何地都有一颗宁静的心
能够感受到自己的内在精神性 019
七种美使人际关系变得更美好 021
章 向七种禅之美学习“和谐的秘诀”
向禅之美一“不均齐”学习
不完美也没关系,因为不完美才好 025
向禅之美二“简素”学习
不要过度依赖便利的工具 030
向禅之美三“枯槁”学习
不迎合的态度 035
向禅之美四“自然”学习
不要盲目扩展人脉 042
向禅之美五“幽玄”学习
不要害怕沉默 048
向禅之美六“脱俗”学习
从必须中解脱出来 053
向禅之美七“静寂”学习
重新获取内心的宁静 057
第二章 探寻人际关系本质的四个步骤
向建造“禅庭”学习建立人际关系 063
步骤一 首先要了解自己 065
步骤二 重新整理对交往的认识 076
步骤三 确定真正需要的信息 089
步骤四 认真虚心对待每一个人 101
第三章 保持舒适距离感
由大局到细节 113
距离是有弹性的 114
磨炼日本自古以来的“以心传心”精神 117
不求改变,任其自在 120
“好人症候群”是人际交往中令人疲惫的元凶 123
怀着感恩的心缩短与他人的距离 126
不忘“安闲无事”和“一期一会”的精神 130
不要过度地理解他人 133
关于常识、世间、社会的距离感 136
第四章 与难以应付的人融洽相处的方法
“难以应付”与“讨厌”印象的本质 141
对话的基本是“倾听”,倾听能够提升信任感 144
把握“他人”与“自己”的概念 147
要当场迅速地做出判断 150
弄清与人交往是否能促进自己的成长 153
除了语言,还有很多办法可以构筑人际关系 157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161
第五章 通过自然的流露来吸引良缘的八个习惯
习惯一 恪尽职守,活在当下 167
习惯二 早起,度过清爽充实的早晨 171
习惯三 将早晨十分钟的扫除作为日常习惯,整理好心情再出门 173
习惯四 带着感谢与尊敬的心情合掌祈福 176
习惯五 饱含心意地写亲笔信 179
习惯六 不问成败,正视自己的缺点 182
习惯七 重整三业,使自己举止优雅 186
习惯八 接触自然可以磨炼人的感受力 190
结 语 195
所有人际关系的烦恼都可以通过距离感来解决
“与人交往好难啊!”
每个人心里都有过这种想法吧。事实上九成的烦恼都是由人际关系造成的。职场关系、地域社区,恋人、家庭、朋友……感觉“在这些关系中没有烦恼”的人应该是不存在的吧。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烦恼,是因为我们在和“他人”打交道。如果只有自己一个人的话,就不会出现这样的烦恼了。
例如,出于一片好心为对方做的事情,反而变成了给对方添麻烦和多管闲事,或许在远处静静地看着反而更好。但要是真的那么做了的话,可能对方又会觉得你态度冷漠,然后记恨你。
当然,人们不可能将自己的想法百分之百地传达给对方。每个人的感受力不同,价值观也就不同,对于事物的见解与思考方式也因人而异。思想上出现差异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但是,我们可以尽力缩小这个差异。我想秘诀就在于与对方之间的距离。距离不合适,就会出现“热情变成多管闲事”“为对方考虑却适得其反”的问题。
迄今为止,我亲手建造过几座“禅庭”。当然,它们的造景各不相同,但“无论哪座‘禅庭’都有一个共同点”。
“禅庭”由砾石、白砂、植物、水等极简的素材构成。当然, 仔细斟酌应该选择什么素材固然极其重要,但重要的却是思考用什么样的位置关系将这些素材摆放在一起。
砾石和植物的位置只要稍作变动,就会完全改变“禅庭”的意境。伫立在庭院里或是使人感到神清气爽,或是使人感到心情平静……
相反,也可以依靠素材的摆放方式,带给人以压迫或拘束的印象。
而决定两种感受差异的就是位置关系,即素材与素材的距离。
因此,无论哪种“禅庭”,都要把握住恰到好处的位置关系,也就是前面所说的“共同点”。
距离能够改变“禅庭”的意境。这在人际关系中也同样适用。
我注意到的正是这点。本书将以此为出发点,以造庭的宗旨,将视线集中在“距离”这个要素上,并以此来考察人际关系。
人们在人际关系中可能会感受到愉悦或者不快等不同的情绪,有时会非常开心,有时也十分生气。当然,导致出现这些感受的因素很多,但距离也是左右情绪的重大要素。
随着写作的深入,笔者渐渐意识到造庭与处理人际关系有许多共通点。为了设计出美丽的“禅庭”而使用的方法同样可以用来构建融洽的人际关系。它们的精髓正是本书的书名《若即若离:人际关系的禅意美学》。
伴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依靠社交软件和社交网站就可以轻松地建立人际关系。但另一方面,对人际关系感到苦恼,与人交往时感到困惑的人也越来越多。本书为了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一个至今从未被提出的全新的解决方法。
禅宗里有这样的句子:
禅即行动。
禅宗认为实践是重要的。阅读本书之后,请立即付诸行动。
被他人所左右的人生到今天就此结束,请认真过好你的人生。
合掌
去到一定高度的境界,只需做简单而重复的事情。
——梁冬(曾任百度副总裁,凤凰卫视主持人及主编)
“做加法是容易的,但做枯山水的人一生都在追求怎么做减法,石庭的境界在于它减到了恰到好,不能再减了,这种功力是要必生修行的。见作品如见人,是人给它生命的。”
——《三联生活周刊》访枡野俊明
直面枯山水,其实就是在面对自己,是对自己生活、对自身的思考。枯山水中,能有表现大宇宙真理的地方。
——《知日》
“禅就是寻找自我的过程,通过禅修,我们能达到中间的空,那个本真的自己。”
——《南方人物周刊》访枡野俊明
为什么人会对“禅庭”入迷
开始了解七种禅之美的旅途
到目前为止,我在国内外参与了多项“禅庭”设计以及庭园建造的工作。通过这项工作,我逐渐注意到一件事情, 那就是“禅庭”的建造与人际关系的建立有很多共通点。
建造“禅庭”的思维方式能直接应用于建立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上。造庭的技法也可以充分地活用到人际关系上。
这种应用、活用的具体方法,我将在后文中具体展开,在此之前,我想先谈谈有关“禅庭”的基本的问题。
“禅庭”是什么?
用一句话概括“禅庭”的话,就是:它是一种在身体中领悟真理的修行,放空自己之际,将之表现于有形之物,就完成了“禅庭”。
可以说“禅庭”是“表现禅之美的空间”。
那么,禅之美到底在哪里呢?
执教于京都大学的哲学家、佛教学者,已故的久松真一将禅之美归纳为七类并进行了说明。
久松将禅之美分为七种类型,分别是“不均齐”“简素”“枯槁”“自然”“幽玄”“脱俗”“静寂”。它们在协调中融为一体,于“禅庭”中表现出来,营造出“禅庭”的凛冽姿态以及清爽的空灵感。
现在我就分别对这七种禅之美进行详细的解说。
禅之美三 “枯槁”——在悟道的
栖息于枯朽而坚强的美
“枯朽而坚强”这句话可能不太好理解,请试着想象一棵古松。
特别古老的松树也曾经枝繁叶茂。如今,岁月使它的姿态逐渐孱弱。暴露于风雪之下,叶子也开始腐烂。
但是,这种姿态里存在着小松树不具有的庄严的存在感, 让人感觉什么都不能动摇它,具有一种“历经岁月、饱经风霜后的强大”。
古松的这种风骨,正是“枯槁”,正是禅之美。
高僧的墨宝(书法)里面也有这种“枯槁”。这是经历长期修行后才能达到的一种精神境界的体现。虽具有“枯槁”的态势及扣人心弦的力量,却毫不卖弄夸耀,没有丝毫的“悟臭”。
所谓的“悟臭”,与字面的意思一样,指独自陶醉于自己感悟到的东西时所散发出来的臭气。禅宗忌讳的就是悟臭。
在“禅庭”中提到“枯槁”的话, 自然就是“枯山水”了。其景色具有不可比拟的存在感,压倒其他所见的东西。能体现作者力量的也是“枯山水”。
禅语有云: 枯木龙吟。
“枯槁”的树木中有风吹过,发出犹如龙吼一般的巨响。
这就是“枯槁”的姿态。
禅之美七 “静寂”——无论何时何地都有一颗宁静的心
能够感受到自己的内在精神性
禅所说的“静寂”并不是指身在森林深处,周围没有任何声音的安静。
禅认为即便在街道的喧闹中也可以有“静寂”。因为“静寂”是无论外界环境嘈杂还是安静,自己的内心都能够感受到的东西。
临济宗的中兴祖师白隐禅师说过“动中功夫胜静中功夫百千亿倍”。坐禅的时候,心自然会静下来。但是与此相比,如果在动中坐禅也能保持同样的心境就更加难得。
虽然这种境界很难达到,但是通过坐禅确实能够体会到“静寂”。一坐下,就会感到内心安定,被宁静所包围。
当然周围并不是丝毫没有声音。可以听到鸟儿的婉转轻啼和微风的低声细语,使人心情十分愉悦。没有刻意地去听反而听得到自然的声音,这种内心的宁静就是“静寂”。
白隐禅师说过,无论身在何处都要像能体会到那种“静寂”一 样去修行。
建造“禅庭”就是要建造一处能够令人感受到“静寂”的场所,让人静立于此,能够长久欣赏景色的场所。除了禅庭,亭台也是体会“静寂”的好地方。
向禅之美三“枯槁”学习不 迎 合 的 态 度
关键在于“具有被人嫌弃的勇气”
在人际关系上栽了跟头或受挫后,在之后的人际交往中, 多多少少会有一些害怕。不想被别人嫌弃,不想被别人否定,不想被别人拒绝,不想惹人发火……
如果有这种想法,那么为了不被人嫌弃,即使与他人意见不同也不会表达出来,虽然接受不了但仍然会同意,即使不认可还是会赞同。
这显然很不合理。这种情况持续下去的话,对人际关系恐怕就会越发地感到拘束了。
那么,怎么做才好呢?
答案就是不必迎合他人。
当然了,这不是说和他人竞争或者对立。如果持相同的意见,就坦诚地表示赞同。有同感的话,直接告诉对方就好。
虽然抱有和他人不同的想法和看法,但为了取悦对方而故意去夸奖,本来自己并没有错却主动道歉,后只会使自己非常痛苦。
在公司、学校或者同好群等组织中,总会有八面玲珑的人、“没原则先生”以及一味取悦别人的人,大家可能认为这些人更容易建立比较良好的人际关系,但那只不过是逢场作戏而已。
不迎合他人就会树敌。真的是这样吗?
如果对方希望你为了适应他而压抑自己,你真的想和这种人交往吗?对于压抑自己的你没有任何歉意的朋友,真的有必要存在吗?
可能不是这样的。
而且,用虚伪的态度对待自己真正需要的人,你自身也会感到内疚。
逢场作戏可以取悦对方,却不会使人际关系变得更加舒适、愉悦。
高贵的品格都有坚定的信念
对于不迎合自己、总是提出反对意见的人,有些人会选择疏远, 甚至向他们发火。但如果一个人总是一味地去迎合别人,这样的人值得信任吗?
在人际关系中重要的就是信任。
即使不迎合会导致被疏远,会惹人生气,但只要能得到信赖的话就没关系。
你可以这样想:即使意见相左,也要表现出不迎合的态度,一定会有人对你寄予信任。只有与这样的人才能建立起舒适的人际关系。
不迎合对方,不迎合组织中主流的意见,并不意味着否定对方。
因为人的价值观是多样的,互相碰撞是必然的。应该认可对方的地方就去认可,但同时也要坚持自我。这才是不迎合的态度。
具有协调性固然非常重要,但如果不发表不同的意见又何谈协调呢?如果自己持有不同意见的话,一定要表达出来。但如果组织上做出了终的决定,那么自己就要坚决地服从。这才是真正的协调性所在。
不迎合也不意味着孤立,前者可以说是坚持自我不动摇,让周围的人感到你的威严、高尚以及实实在在的存在感。
我认为这些都是个人魅力的一种体现。
磨炼日本自古以来的“以心传心”精神
在感知对方的心灵状态这一点上,日本人非常具有优势。
要想把握距离,就必须揣摩对方的内心活动,日本人基本上都具备这项“技能”。
有一个众所周知的禅语叫作“以心传心”。它的意思是,不通过言语,而是通过心灵来交流内心的想法。
即便对方什么都没说,也能够明白他现在的心情,知道他在想什么。日本人天生就拥有“以心传心”的能力。
日本是单一民族国家,所有的日本人都拥有同样的文化和传统,基本的价值观也相差不大,所以才拥有着相似的感性吧。“文化和传统”是培养“价值观与感性”的土壤。而像美国那样的多民族、多人种国家,国民的价值观和感性则是多种多样的,如果一个人想要向其他人传达自己的心情和想法,就必须全都一五一十地详细说出来才能够传达清楚,完全无法实现“以心传心”。
既然日本人在这方面拥有天生的优势,那就让我们充分运用“以心传心”来揣摩他人的内心吧。首先要做的就是观察。对方的表情、举止、下意识的举动、说话节奏、语气……只要仔
细观察这些要素,就能够看透对方的内心。
同样都是笑,但真诚的微笑与想要掩饰的尬笑截然不同。后者或许表现了对方心中的隔阂、烦恼和不安,也可能代表当时心情不太愉悦或者是一种不自在的信号。
无论是哪种,如果看到对方露出这样的笑容,与其保持距离才是上策。因为这意味着对方还没有完全接受你,此时贸然接近容易使两人关系变得复杂化。
一个人的言谈举止中一定会有情感的流露。比如烦躁时就会手忙脚乱,生气时举止会变得鲁莽。通过对方的言行看出对方感情的波动,将成为调整距离的重要参考。
如果对方表情平静温和,语言也充满亲近感,那么这时候就是走近他内心的好时机。
要想加深人际关系,一定要有某件事情作为契机。如果没能把握住这个契机,本应建立起良好关系的人,也可能会一直疏远,而这个人本来能成为你的人生导师,或是能成为你好的知己、朋友。
如果没能把握住与这样的人深化关系的契机,你不会感到可惜吗?要想不错过这些绝佳的机会,就必须充分地察言观色,发挥 “以心传心”的能力。
习惯八 接触自然可以磨炼人的感受力
“感觉近人际交往总是不顺利!”
大概谁都会有这种时候,无法把握好与他人之间的合适距离。这时候,就要想些办法使自己的状态回归正轨。
“该怎么办呢?是不是应该再好好沟通一次呢?”
在烦恼迷茫时冥思苦想是没有用的。如果没有头绪,只靠想,就有可能钻牛角尖,反而令烦恼和迷茫加深。这时候好的办法是干脆先把这件事完全从头脑中抛开,放空因这件烦心事而被填满的心房。
要想达到这个目的,与自然接触是好的办法。一般情况下,居住在城市之中的人平时根本没有什么机会去接触自然吧。
这或许也是导致人际关系出现问题的间接因素之一。因为与自然接触,可以使被各种事情塞满的思绪得到重置。如果不能清空思绪,带着满腹的郁闷与他人交往,对方也会无法接受。
即使没有时间远行,也一样可以接触自然。在城市中也有公园或是禅寺,那里一定有一片绿荫,充满着宁静的氛围。
任何人都能在与自然的接触中重获内心的纯净。塞满心底的烦心事会一挥即散,心灵变得轻松自在。而无论何时,自然都不会吝啬。春天草木抽芽、花儿盛开,秋天便是满树金红、落叶归根。将自然的季节变换放入心底,就像自己也在不断成长一样。这些时间的流逝以原本的姿态展现在这里。这就是大自然对我们慷慨无私的馈赠。
置身于自然中,心灵就会和自然的景色产生共鸣,塞满心底的烦心事也会一件一件离自己而去,我们就会感到心灵被洗涤,轻松自在。
道原禅师曾经吟诵过这样一首诗: 山峰之色、溪流之音皆伴身旁,我与释迦牟尼的声姿同在。
这里的“山峰之色”和“溪流之音”正是象征了自然。自然之姿,既象征了释迦牟尼的声音,也代表了他的姿态。因此接触自然,也是耳听佛祖教诲、眼观佛祖身姿的行为。对于治疗心灵来说,没有比这更有效的处方了吧。
用与自然接触后得到的重置的心灵去待人接物,就不必再有任何的担心,只要全部交给自己的内心来决定就可以了。与他人的距离也能变得合适而融洽。人心本就有着自动调节距离的能力,但若是被烦恼和迷茫所阻,这种能力就没法正常发挥了吧。
自然也能够磨炼人的感受力,能够给予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这四(五)感适当的刺激。树叶缤纷的色彩、鸟儿婉转的叫声与风吹树叶的沙沙声、草木在空气中留下的清新香 气、微风拂过的柔和触感……
这些事物在磨炼人感受力的同时,也带来了季节流转的气息。
“树开始抽芽了呢,春天就快要来了!”
“阳光好刺眼,夏天马上就要到了!”
“风儿渐渐凉了,快到深秋了呢!”
“冷到想把身体缩起来,今年冬天应该会很冷吧!”
无论是在家、在公司还是在商场,现代的房间内往往装有完备的空调设施,想在日常中感受到季节变化应该是很困难的吧!
但过去,日本人都是用身体去感知季节流转的。我想,这就是日本人丰富且纤细的感性特征的源泉。不亲身体会自然,感性就会变得迟钝。请抽出时间,尽量去接触自然吧。
感性也会极大地影响人际关系的发展。感性决定了能否感受到对方内心深处的想法。例如,如果从对方微小的举动中察觉到 “啊,这个人没什么空闲时间了”,就能早些结束话题,做出对方希望的应对。如果等对方说出“非常抱歉,我这之后还有别的事情……”你才意识到“啊,原来你赶时间啊”的话,就为时已晚了。让人更舒服的场景当然是前者。
关于丰臣秀吉的心腹石田三成,有这样一段轶闻。
秀吉在外出狩猎时感到口渴,便在一处寺院落脚。秀吉向寺里的人讨茶喝,寺中少年拿给他满满一大碗温茶水。
秀吉一口气将其喝干,又向少年要求再来一杯。这次少年端来的是稍小一点的容器,茶水有点热。秀吉又将其喝干,再向少年要求后一杯。
后,少年将一小杯热茶放在秀吉面前。细细品尝过后,秀吉决定将这名少年收作家臣。少年端来的杯茶,是为了润喉解渴,因此是能够一口喝干的温度;第二杯则是能够稍微品尝的温度;后一杯是能够让人静下心来细细品尝的滚烫热茶。
他准确地体察到秀吉所想并端出了茶。秀吉也被他这种机敏所打动。因为这个“三献茶”的故事而被人所熟知的少年就是石田三成。
我再重复一遍,决定人是否能准确把握住他人内心想法的就是感性。如果具有敏锐的感性,就能做出机敏的判断和行动。三成利用自己敏锐的感性做出了机敏的判断,也因此与秀吉结缘。
磨炼自己的感性,就能在不经意间邂逅良缘。
修习佛道即修习自身,修习自身即忘却自身,忘却自身即证万法也。
道元禅师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