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1242092
讲述杰出家族的传奇故事;
揭示中以建交的曲折前奏;
解析犹太人的信仰与智慧;
见证世界各国的风云变幻;
披露中国的辛德勒式人物;
透过外国人的视角看中国。
本书为以色列前驻华公使欧慕然(以色列名亚伯拉罕?奥尔默特)先生(以色列前总理埃胡德?奥尔默特的长兄)撰写的回忆录。
奥尔默特家族与中国有着不解之缘,视中国为第二故乡。这源自欧慕然的祖父母自俄国革命时期为躲避俄国反犹主义对犹太人的迫害,举家从俄罗斯移居中国哈尔滨。欧慕然的父亲在哈尔滨度过青年时期,后辗转返回以色列,成为以色列国会议员,并在其颇具传奇色彩的婚姻下诞生了欧慕然四兄弟。欧慕然四兄弟在家族影响下,自小便对中国充满了深厚感情,长大后在各自领域均有杰出建树:欧慕然成为以色列高级农业专家及驻外公使,三个弟弟分别成为以色列总理、以色列将军及美国的大学教授。
本书除了记叙其家族的传奇故事及其本人在华20多年的经历与感悟外,还涵盖了其出访世界各国的经历与见闻,因其特殊的身份,接触了各国的许多高层人士,因此也见证了世界各国的政治风云变幻。
作者还在书中不惜笔墨记叙了犹太人的信仰、犹太民族百折不挠、奋发图强的精神,以及以色列的社会组织形式等,全面解析了犹太人何以在世界上成就斐然,造就了如马克思、弗洛伊德、爱因斯坦等众多杰出人物的原因。其间自然穿插了犹太人自古至今在中国的生活印迹,更有反映被称为“中国的辛德勒”的中国外交官何凤山的感人事迹。
因此,这是一部纵横古今中外、见证家族与历史传奇的力作!中国读者值得阅读这样一部蕴含丰富、情节曲折动人的优秀作品,值得了解这样一位睿智、风趣、充满激情与才情、怀着感恩之心为中国农业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国际主义友人。
序一 中国和以色列:光荣的过去和充满机会的未来/ 埃胡德?奥尔默特
序二 两种文化的熏陶 / 陈永龙
序三 传递中犹友谊的使者 / 曲伟
自序 圆梦中国 / 欧慕然(亚伯拉罕?奥尔默特)
初到第二故乡
一、首访北京
二、“柑橘秘使”
三、 波来华潮
四、 以色列的技术优势与市场机遇
五、 两国建交的耕耘者
六、 合作项目的意外挫折
历史情缘
一、我和我的祖先亚伯拉罕
二、探寻犹太先人在中国的足迹
三、犹太人的东方家园
四、我家来自哈尔滨
五、犹太人不会忘记
六、与中国人民并肩战斗的犹太人
七、犹太裔原中国居民在以色列
八、身为犹太民族的子孙我引以为傲
我的长征
一、“奶与蜜之乡”的村童
二、战地烽烟
三、我心中的耶路撒冷
四、到农民中间去
五、走向世界
六、出使中美洲
七、亚非之行
八、出访俄罗斯
我选择中国
一、再访北京
二、永乐店示范农场——以色列农业技术的窗口
三、以色列农业成就的秘密
四、我选择中国
五、令人向往的国度
六、大有可为的农业合作舞台
七、“当以色列农业部队的将军”
在公使的岗位上
一、安家北京
二、永乐店示范农场适时转型
三、奶牛示范农场和中国人营养结构改良
四、新疆干旱农业示范中心——和水荒作斗争
五、从现场培训到大学讲堂
六、圆梦哈尔滨
新一代友谊使者
一、两国关系的蓬勃发展
二、理解与共赢
三、新来的犹太侨民
四、中国的犹太学热
故园情深
一、北京情怀
二、鲜花长开的国度
三、多姿多彩的节日文化
四、茅台、人情、关系
五、相逢何必曾相识
六、我认了个中国干闺女
七、故土难离
尾声:不止息的旅程
一、旅伴与我同行
二、见证历史
三、我的表白
跋 我的以色列朋友欧慕然 / 唐建文
《我的中国》是我曾经读到过的有兴趣和价值的书籍之一。作者是犹太人“智慧”的代表者之一,以独到的方式将一些设想变成现实——他将整整一代人的时间,贡献给了以色列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与中国的合作事业。他对这个伟大国家的记述是如此真切,扫除了多少人重复千百遍的给读者以误导的陈旧偏见,让我们耳目一新。奥尔默特的性格和为人,在当今世人当中可谓不可多得。若说奥尔默特本人事业上的经历和贡献就是一篇动人的故事,那么他家族和个人对中国的不解情结,更为这段故事增添了额外的光彩。
(背景介绍:2008年,欧慕然在以色列出版了《我的中国》(希伯来文)一书,在以色列引起巨大反响,众多媒体加以报道和采访。这促使欧慕然写了《我的中国》的姊妹篇,即专为中国读者而写的这部《从耶路撒冷到北京——一个杰出犹太家族的中国情缘》,以让他所热爱的中国和中国人民也读到他个人及其家族三代人的传奇故事与见证历史的时刻。)
——以色列重要报刊 《MARKER》
他个性中突出之处就是不利己,不自大,不歧视他人。他今天刚和总统或总理在什么地方见过面,第二天回到自己居住的城市,转身就看到他漫步在蔬菜和水果市场,向过往的行人问寒问暖,仿佛这些都是他要好的朋友。他是个非常出色的人物,从不抛头露面,却给以色列带来“重以吨计”的荣耀。
——以色列媒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国建立外交关系始于乒乓球,和以色列则源于“水”。欧慕然先生1989年的对华访问是对发展两国正式关系过程中的重要一步。
——中国水利部和外国专家局
初到第二故乡
一、 首访北京
1989年的仲秋季节,我从以色列特拉维夫飞到美国洛杉矶,又从洛杉矶飞到香
港,再从香港飞往中国北京。那时中国和以色列还处在政治外交的隔离状态,我不得不
避开我的以色列人身份,经由第三国,绕道大半个地球进入中国。
飞越大半个地球的旅程
和我同行的有斯梯尔先生,他是美国一家名叫派拉蒙的实业公司的大老板。另外还有两个小伙子,一个是我的同事——以色列柑橘农业技术专家拉维德先生,另一个是斯梯尔先生的助手——在美国留学刚毕业的台湾年轻人,姓周。我名义上是派拉蒙公司的顾问,以隐去我真实的身份——以色列农业发展公司总经理。
我们此行的任务是到中国南方一个柑橘产地进行考察,意在与中方有关单位签订终协议,共同创办一家柑橘合资企业。栽培、加工、销售一条龙。在此之前,中国和以色列双方高层已经派出人员进行多次秘密接触。经过长达三年多的曲折和努力,一项在当时看来算是不小而且颇富创意的在华国际合作项目,终于要瓜熟蒂落了。
就要从洛杉矶出发了,不料出了点小麻烦。我到中国领事馆领取签证时,被告知没有得到批准。在当时的局势之下,一个以色列人要进入中国是十分敏感的问题,困难可想而知。次遭到拒签,想来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不过中国有关方面是事先有过承诺和做了相应安排的,怎么一下子就不行了呢?我十分懊恼,幸好经过与中方邀请单位进行紧急联系,第二天便很快顺利地将签证拿到手了。后来听说,只是因为中方内部办事程序上出了点小问题。
离开洛杉矶经过十几个小时穿越太平洋的飞行,我们到达香港稍事休息,紧接着又登机继续下一段旅程。10月15日午后,我们乘坐的飞机降落在北京机场。
对我们这些来自资本主义世界的西方人来说,一个长期与世隔绝和刚刚打开大门的东方国家—中国,充满着神秘感和吸引力。中国还处在改革开放头十年的初始阶段,中国和以色列仍然处于外交隔绝状态,中国显得是那么遥远、陌生和神秘,我们就是要到这片地方去探索和帮助创造某种奇迹。可想而知,我们这一行人的心情是何等的兴奋。
梦幻变成现实
对我来说,除了有与大家共同的兴奋心情之外,还有说不出的激动。这里有我祖父长眠的墓地,是我的父母亲年轻时期生活过的地方,这里是我的第二故乡。
我情不自禁地回想起对儿时的记忆,想起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巴勒斯坦一个偏僻山村里我家房檐下的红灯笼。从小我就听父母说,在非常非常遥远的东方一个什么地方,那里有好些城市,有北京(当时叫北平),有广州、上海、大连,还有天津。我的父母在那里有不少亲戚,有我的长辈也有我的同辈。那时看见父母收到来自这远方的信函时是那么激动,我也因为有机会给集邮册增添一些奇异的邮票而兴奋不已。我特别喜欢父母那些一同在中国长大、又一同移民到以色列的朋友。他们偶尔来家里串门,共同回忆在中国、在哈尔滨的往事,并给我带来些蜡烛,叫我格外欢心。那时我从未敢想,有朝一日我也会到那里,并在那里见到我们家族的某位亲友。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