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email protected]

购物车

 查看订单

  • 我的帐户
东东购 | EasternEast
  • 中文书店
    • 畅销排行榜
      • 小说 畅销榜
      • 童书 畅销榜
      • 外语畅销榜
      • 管理畅销榜
      • 法律畅销榜
      • 青春文学畅销榜
    • 热门分类
      • 社会小说
      • 成功/励志 畅销榜
      • 人物传记
      • 大陆原创
      • 绘本童书
      • 影视小说
    • 文学推荐
      • 文集
      • 戏剧
      • 纪实文学
      • 名家作品
      • 民间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新书热卖榜
      • 小说 新书热卖榜
      • 青春文学 新书热卖榜
      • 童书 新书热卖榜
      • 管理 新书热卖榜
      • 成功/励志 新书热卖榜
      • 艺术 新书热卖榜
  • 精选分类
    • 小说
    • 保健养生
    • 烹饪/美食
    • 风水/占卜
    • 青春文学
    • 童书
    • 管理
    • 成功/励志
    • 文学
    • 哲学/宗教
    • 传记
    • 投资理财
    • 亲子家教
    • 动漫/幽默
    • 法律 Legal
    • 经济 Economics
    • 所有分类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搜索
首页建筑城乡规划/市政工程唐山:面向后工业转型的城市设计

唐山:面向后工业转型的城市设计

清华大学、麻省理工学院30年合作教学项目2019年最新成果。

作者:刘健、唐燕、祝贺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年10月 

ISBN: 9787302646013
年中特卖用“SALE15”折扣卷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全球包邮!
trust badge

EUR €51.99

类别: 建筑 新书热卖榜,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SKU:658896b5f0f2240d2c5bb062 库存: 有现货
  • 描述
  • 评论( 0 )

描述

开 本: 20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2646013

编辑推荐

本书是清华大学师生团队在2019“清华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联合城市设计工作坊”中的教学与研究汇总,也是两校合作30年来的阶段性成果。现如今,后工业背景下城市转型这一前沿议题越来越多地受到专业人士乃至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本书包含四组作品,分别从基础设施开发、教育发展、职居关系、生态修复四个方面进行探讨,针对工业城市转型这一问题,提出了具有创新性与前瞻性的解决方案,具有较高的参考与借鉴价值。

 

内容简介

本书对两校合作的历史与本年度联合工作坊的开展情况、创新探索进行介绍。对选题和城市设计场地进行分析。全面展示两校工作坊中清华方的全部四组学生作品。书籍图文并茂,排版别出心裁,通过大量的图纸直观地展示各组学生对唐山陡河东地区空间转型发展的思考,用精练的文字说明设计过程中的所思所想。书籍从两个方面充分体现本年度联合工作坊的进步,一方面是教师主导下教学模式的创新,另一方面是参与工作坊学生的丰富成果。本书的读者对象主要为建筑、城乡规划、城市设计领域的教育者、学生、从业者,以及其他学科希望通过国际合作提升教学质量的高校教育者。同时,本书采用双语对照的形式,适合于中英文读者。

作者简介

刘健,长聘副教授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 长期从事城市规划与设计的教学、研究和生产活动,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城乡规划设计、城乡规划管理、城市更新和国际比较研究。目前主持“城镇总体规划”等课程,并参与“城市设计”等课程教学,此外还主持或参与了一系列联合设计课的教学。她主持或参与了大量的课题研究工作,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课题、各级政府及部门委托课题,以及国际合作研究项目。

目  录

课程介绍 | 002
2019清华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城市设计联合工作坊 002

唐山市介绍 | 014
场地介绍 | 019

精明基础设施引导下的陡河东片区开发 | 025
背景介绍:唐山发展史与基础设施 028
基础设施引导唐山发展:机制与问题 029
定位 工业组团服务中心,存量用地更新示范区 033
定位 市民文化与生态休闲的交汇处 034
定位 体现城市历史脉络的公共空间与宜居片区 035
定位 低门槛创业办公区 036
定位 工业企业服务、科创研发、职业教育中心 037
总体方案策略概览 039
绿色基础设施网络生成过程 绿带 040
绿色基础设施网络生成过程 河流 041
交通基础设施网络生成过程 路网 042
交通基础设施网络生成过程 铁路 043
重点场地设计:换乘站节点 053
重点场地设计:唐钢工厂改造节点 059
心得体会 063
入城学院:陡河东岸新唐山 | 065
背景介绍 068
第1步  功能:寻求一个适合的新唐山交通大学体系 071
第2步 空间:构建与城市要素的关联 075
公共空间网络的连接 076
知识产业网络的连接 078
社区生活网络的连接 079
第3步  可达:路网与街道 082
节点深化设计方案 083
IV

 

 

开发时序及远期目标 087
心得体会 089
从单位大院到社群共同体 | 091
背景介绍 094
唐山单位大院的空间特征:紧密职住关系与紧凑的社区规模 095
唐山单位大院的社会特点:熟人社会关系网与自给自足生活网 096
变化中的唐山:单位制解体 097
陡河东片区的现状问题 098
陡河东片区的发展目标 社群共同体 099
设计策略 100
详细设计 102
开发时序 112
心得体会 113
绿于万物 | 117
背景介绍 120
研究框架 120
场地问题 121
案例研究 122
外部动力 123
方案概念 123
绿色基质设计 124
现状功能分析与功能业态引入 128
方案生成过程 130
X1 商业办公 132
X2 科技创新 133
X3 文化创意 135
X4 居住养老 136
愿景 138
心得体会 139
附录 | 148
2019清华大学   麻省理工学院城市设计联合工作坊大事记 148
V

前  言

自1985年夏天起,清华大学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共同开启的建筑规划教育领域的首次中美合作——被称为“北京城市设计工作坊”(Beijing Urban Design Studio)的联合研究生暑期教学课程,至今为止已延续三十余年。2019年的联合教学选址唐山,在双方新一代教师团队的共同努力下,采取了联合设计与互访交流紧密结合的全新教学模式,并将其纳入各自的教学体系中,标志着清华与MIT这一长期的跨文化合作项目进入新的阶段。
Since the summer of 1985, Tsinghua University and the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IT) jointly started the first Sino-US cooperation in the field of architecture and planning education—a joint postgraduate summer program called Beijing Urban Design Studio. It has lasted for over 30 years till now. In 2019, thanks to the efforts of the new cooperative team composed of new tutors from both sides, the joint studio conducted a design research on a site in Tangshan and practiced a new mode of internationally joint education which is featured by the integration of joint and individual design workshop with mutual study trips, as well as the incorporation of the joint studio program into the pedagogic systems of both institutes. This marked the transition of the long-term cross-cultural cooperation project between Tsinghua and MIT into a new stage.
唐山市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在中国城市发展史上占有重要一席。发生在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又将其以另一种方式记入了世界城市发展史册。1990年,唐山因为在抗震救灾、重建城市、解决百万人口居住问题上做出了突出成绩,获得联合国人居中心(今联合国人居署)颁发的“人居荣誉奖”,被认为是“以科学和热情解决住房、基础设施和服务问题的杰出范例”,是我国第一个获得该项荣誉的城市。
Tangshan is the birthplace of China’s modern industry and occupies an important statue in the history of China’s urban development. The serious earthquake taking place in 1976 in Tangshan made the city remarkable in the world’s history of urban development in another way. In 1990, Tangshan was awarded the Habitat Scroll of Honour by the United Nations Center for Human Settlements (Habitat) for its notable achievements in city reconstruction after the earthquake of 1976. As the first Chinese city receiving this honor, it was regarded as an outstanding example of solving the issues of urban housing, infrastructure and public service with science and enthusiasm.
作为中国现代工业城市的先驱,唐山创造了城市建设的辉煌,也留下了类型多样的工业设施遗存。进入新世纪,在中国深化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唐山像其他传统工业城市一样,面临着提质转型发展的巨大挑战。经济和人口的结构性变化,资源与环境的结构性约束,都是唐山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课题。从曹妃甸新区的开发建设,到南湖地区的更新整治,再到京津冀地区的协同发展,都是唐山人民面向未来挑战的积极应对。
As pioneering Chinese city of modern industrial, Tangshan has created the brilliance of urban construction, with a variety of industrial heritages. In the new century when China has been deepening its reforms and opening up, Tangshan, like other traditional industrial cities all over the world, has been facing the great challenges of upgrading and transformative development. The restructuring of economy and population, and the constraints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are both important issues that deserve thoughtful studies from the viewpoint of urban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In this regard, the development of Caofeidian New District, the renovation of Nanhu Area, and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are all active response to those challenges.
本书是2019清华—MIT联合教学的成果之一。清华团队从对工业设施遗存的适应性再利用,到发扬教育传统激发新的产业活力,再到重构单位社区建设全龄友好社区,以及尊重山水要素重构当地生态网络,进行了不同视角下的设计研究探索,展现了师生们针对传统工业城市在后工业化背景下转型发展这一学科前沿议题的积极思考。
This book is one of the outputs of 2019 Tsinghua—MIT Urban Design Studio. It includes the design research products of the Tsinghua team from the four perspectives of adaptive reuse of industrial facilities and heritages, education as impetus to stimulate new industries, transformation of Danwei communities into all-age friendly communities, and re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networks based on landscape elements. The exploration of design research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shows the positive thinking of the Tsinghua team on the cutting-edge issue of the transition of traditional industrial cities in post-industrial era.
作为1985年“北京城市设计工作坊”的参与者,我对今天新一代教师团队所取得的成绩深感欣慰。祝清华—MIT联合教学课程不断取得新的进步。
As participant in the Beijing Urban Design Studio in 1985, I am deeply gratified by the achievements of the 2019 Tsinghua—MIT Urban Design Studio. Wish this educational collaboration between Tsinghua and MIT could be continuously progressive and productive in the future.

毛其智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荣退教授

MAO Qizhi, Emeritus Professor
School of Architecture, Tsinghua University

2020年6月于清华园
     June 2020, in Tsinghua  Garden

抢先评论了 “唐山:面向后工业转型的城市设计” 取消回复

评论

还没有评论。

相关产品

加入购物车

智慧城市 顶层设计与实践

EUR €38.99
加入购物车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下册)

EUR €28.99
加入购物车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

EUR €13.99
加入购物车

环境心理学——城市规划专业教材

EUR €20.99

东东购的宗旨是服务喜爱阅读中文书籍的海外人民,提供一个完善的购书平台,让国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沉浸在书香之中,读着熟悉的中文字,回忆着家乡的味道。


安全加密结账 安心网络购物 支持Paypal付款

常见问题

  • 货物配送
  • 退换货政策
  • 隐私政策
  • 联盟营销

客户服务

  • 联系东东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 货物追踪
  • 会员登入

订阅最新的优惠讯息和书籍资讯

选择币别

EUR
USD
CAD
AUD
NZD
NOK
GBP
CHF
SEK
CNY
UAH
ILS
SAR
MXN
KRW
MYR
SGD
HUF
TRY
JPY
HKD
TWD
facebookinstagram
©2020 东东购 EasternEast.com

限时特卖:用“SALE15”优惠券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 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