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email protected]

购物车

 查看订单

  • 我的帐户
东东购 | EasternEast
  • 中文书店
    • 畅销排行榜
      • 小说 畅销榜
      • 童书 畅销榜
      • 外语畅销榜
      • 管理畅销榜
      • 法律畅销榜
      • 青春文学畅销榜
    • 热门分类
      • 社会小说
      • 成功/励志 畅销榜
      • 人物传记
      • 大陆原创
      • 绘本童书
      • 影视小说
    • 文学推荐
      • 文集
      • 戏剧
      • 纪实文学
      • 名家作品
      • 民间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新书热卖榜
      • 小说 新书热卖榜
      • 青春文学 新书热卖榜
      • 童书 新书热卖榜
      • 管理 新书热卖榜
      • 成功/励志 新书热卖榜
      • 艺术 新书热卖榜
  • 精选分类
    • 小说
    • 保健养生
    • 烹饪/美食
    • 风水/占卜
    • 青春文学
    • 童书
    • 管理
    • 成功/励志
    • 文学
    • 哲学/宗教
    • 传记
    • 投资理财
    • 亲子家教
    • 动漫/幽默
    • 法律 Legal
    • 经济 Economics
    • 所有分类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搜索
首页传记历史人物京华收藏世家

京华收藏世家

2. 《海上收藏世家》姊妹篇,记述了北京收藏大家在时代浪潮中的家族传承和收藏故事,了解文物背后的历史沧桑,感受中国收藏家的痴情和际遇。

作者:郑重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24年01月 

ISBN: 9787108076571
年中特卖用“SALE15”折扣卷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全球包邮!
trust badge

EUR €48.99

类别: 传记 新书热卖榜, 历史人物 SKU:65b933adf0f2243af4fb7d51 库存: 有现货
  • 描述
  • 评论( 0 )

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08076571

编辑推荐

  1. 《京华收藏世家》深入描绘了近现代北京地区的收藏大家,郑重先生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张伯驹、傅增湘、朱启钤等十余位收藏家的家族传承和珍藏轶事。一部承载着历史使命的著作,为读者呈现文物背后的沧桑历史,让人感慨珍品之美,流传之久。

 

  1. 珍品背后,是世代的传承与情感。《京华收藏世家》汇聚了一众收藏家,以生动的方式展现他们所处的独特时代特色。这部作品不仅记录了文物,更是收藏家、家族与历史之间深情厚意的交织。它所展现的,不仅仅是收藏,更是珍贵人生的绵长篇章。

 

  1. 纵览全书,不仅呈现了家族收藏的传承之美,更描绘了青铜器、古籍善本、书画碑帖以及瓷器的传承轨迹。横向透视,收藏家们的君子之风相互交织,如一张网,密切关系着彼此,而这个庞大的收藏群体活动,则真实反映了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多重风貌,勾勒着收藏文化的多维面貌。

 

内容简介

本书是郑重先生撰写的近现代北京地区重要收藏家的小传。全书记述了张伯驹、傅增湘、朱启钤、朱家溍、陈梦家、翁万戈、王世襄等十余位在北京出生或生活的收藏家的家族传承和收藏故事,立体丰满地展现了这些收藏家的为人与逸事,有助于读者了解文物背后的沧桑历史,以及中国藏家们的痴情和际遇,令人感慨无穷。

郑重先生曾说:“往事历历,物是人非。重现几十年前采访写作的文字,我已经有着这样的感受,更何况那些文物呢?它们存世的时间长则数千年,短则也有数百年;有的长期寄宿于民间,有的深居皇宫内府。围绕着它们的流转,演出了生动的历史活剧,但它们都在静静地冷眼旁观。它们无论在哪里,那些收藏者、保护者显然都是匆匆过客,但他们都肩负着历史使命,扮演着传承文化的角色。我笔下的这些人物又何尝不是如此?但试问今天他们安在?”如今藏家们均已作古,作者也届耄耋之年,本书也堪称一部殊为难得的绝响之著。

作者简介

 郑重,安徽宿州人。原名郑名昭,字若清,号大泽乡人,斋号百里溪。1961年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分配到上海科学教育制片厂任编剧。1962年调入《文汇报》,任记者、高级记者,从事新闻及报告文学、人物传记写作。著有《海上收藏世家》《京华收藏世家》等十多部著作。

目  录

张伯驹:中国文人的模样   1

傅增湘:藏园书魂   48

朱启钤:存素堂主   83

冒广生:名士收藏流风   122

叶恭绰:四朝大吏的收藏家   154

袁寒云:洹上词人   176

陈梦家:物我合一的收藏境界   207

周叔弢:自庄严堪的书香   240

周绍良:博特精深的收藏   276

朱家溍:肩负着文物传承的使命   306

翁万戈:守望六世收藏   341

王世襄:由我得之,由我遣之   371

换了人间:共和国收藏家   403

后记   432

在线试读

贵公子,名票友

张伯驹(1898—1982),名家骐,别署丛碧、春游主人,河南项城人,出生于旧官僚世家,其父张镇芳与袁世凯为姑表兄弟,袁氏诸子对张氏以“五舅”称之,因为他排行老五。

张镇芳系清末进士,由直隶天津道、长芦盐运使、直隶按察使升至署理直隶总督,民国初年曾任河南都督兼民政使。史书记载,他曾积极支持袁世凯复辟帝制,被列为“七凶”之一。

1915年,张镇芳创办盐业银行、任总经理、后任董事长。张伯驹子继父业,任盐业银行董事。有了这样的经济后盾,生计无忧,他才能成为当代大收藏家。

张伯驹18岁那一年,入袁世凯兼团长的中央陆军混成模范团骑兵科,从此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洪宪前岁元旦,父亲叫他给袁世凯拜年。那时袁世凯住在居仁堂,立在案前,张伯驹行跪拜礼。袁世凯把他扶起,问:“你几岁了?”答:“18岁。”问:“你到府里当差好吧?”答:“正在模范团上学。”袁世凯说:“好好上学,毕业了就到府上来。回去代我问你父亲过年好。”张伯驹拜年刚回到家,袁世凯送的礼物已到了。

陆军混成模范团分步、骑、炮、工、辎及机关枪六科,目的为培育将才、训练亲信,实为培养“袁家军”服务。张伯驹为骑兵科学员。第一期学员考取前十名的,皆加卫侍武官衔,叨此隆遇,无不感激图报。第一期模范团由陈光任团副,学员举行毕业典礼,团副照例训话。陈光不学无术,又好斯文,训话中有“你们要好好地干,将来你们都不堪设想啊”。不可限量说成“不堪设想”,全团为之哗然。后来模范团编成一师,由陈光率领。陈光极贪,值其寿日,广收贺礼,商会以赤金铸八仙一堂为祝贺,陈光连称好、好,又说:“只可惜小一点。”张伯驹不堪忍受,遂离开陆军混成模范团。后又在曹锟、吴佩孚、张作霖属下任职,厕身官场,做到旅长。但他不满军阀那种腐败生活,看不惯尔虞我诈的虚伪行径,不愿同旧军人混在一起,决心离开军队,遂辞去一切实质的及挂名的差事,解甲从商,到盐业银行当了一名董事。

张伯驹30岁前后,是他一生中的一个转折点。按照他自己的说法,30岁开始学书法,30岁开始学诗词,30岁开始收藏法书名画。他从少年时代就喜欢京剧艺术,此时也成了票友。从此,他走上了探索艺术真谛的征途。

张伯驹的前半生正处于京剧鼎盛时期,京剧演员人才辈出,张伯驹求师访友,移樽就教,得到许多名伶真传,文武昆乱不挡,能戏甚多。甲寅年(1974),张伯驹写了一卷《红毹纪梦诗注》,自序中有云:“甲寅,余年七十有七,患白内障目疾,不出门,闲坐无聊,因回忆自七岁以来,所观乱弹昆曲、其他地方戏,以及余所演之昆乱戏,并戏曲之逸闻故事,拉杂写七绝句一百七十七首,更补注,名《红毹纪梦诗注》。其内容不属历史,无关政治,只为自以遣时。但后人视之,则如入五里雾中;同时同好者视之,则似重览日记,如在目前。于茶余酒后,聊破岑寂,以代面谈可也。”

张伯驹31岁从余叔岩学戏,每日晚饭后去其家。余叔岩饭后吸烟过瘾,宾客满座,12时后始说戏,张伯驹常至凌晨3时始回家。如此者10年,“叔岩戏文武昆乱传余者独多”。注中记有学余叔岩的剧目46出,唯《太平桥》一剧未传,那是因为谭鑫培未传给余叔岩。

张伯驹的京剧表演最负盛名的是《空城计》。那时是1937年,他40岁生日,为河南赈灾举行演出,广邀名角登台献艺。寿星张伯驹主演孔明,杨小楼配演马谡,王凤卿演赵云,程继仙演马岱,余叔岩演王平。其他配角,名票陈香雪演司马懿,钱宝森演张郃,慈瑞泉、王福山演二老军带报子。演出地点是隆福寺街福全馆。这么多的大角儿给张伯驹这位票友当配角,可谓是空前绝后。张伯驹演过这出大场面的《空城计》,顿时驰名全国,成为剧坛绝响。

余叔岩为一代泰斗,成一时之法,有其成就的种种条件,自不用说,但与张伯驹的多年交往恐亦不无关系。老一代京剧艺人文化不高,其演出剧目的文采多需要文人帮助提炼加工。张伯驹素精诗词音律,余氏的唱段新词多出自张伯驹之手。《沙桥饯别·提龙笔》一段二簧慢三眼,余氏承其师谭鑫培积习,常以此吊嗓,甚为得意,后经张伯驹将此改制,增词“四童儿,鞍前马后,涉水登山”,更谱新腔,遂成一字难易的经典。

上海的余派传人,多受张伯驹指点。著名余派女老生孟小冬,是余叔岩入室弟子中的佼佼者。其时余叔岩已病,教其文戏有《搜孤救孤》《御碑亭》《捉放曹》《武家坡》《奇冤报》。张伯驹感到她的唱“只差神韵,稍过火耳”,孟小冬经张伯驹指点,大有改进。《红毹纪梦诗注》中有一首咏孟小冬的诗:“梨园应是女中贤,余派声腔亦可传。地狱天堂都一梦,烟霞窟里送芳年。”末句指孟小冬吸鸦片成瘾。余氏弟子李少春只学了一出《战太平》,后又拜张伯驹为师,学了一出《战樊城》。杨宝森的《战樊城》也是张伯驹传授的。

余派老生张文涓没有赶上拜余叔岩为师,她的余派戏是借助余叔岩灌音的18张半唱片,唱得滚瓜烂熟。革命样板戏兴,张文涓沉寂10年。粉碎“四人帮”后,张文涓重上舞台,在北京、上海演出,观众如潮。张伯驹到场观看,大为激赏,认为她是当今余派最佳传人,不但写信指点,还表示愿把自己所会的余派戏传给她。张文涓得信后大受鼓舞,立即从上海赶到北京拜其为师。从此以后,她风尘仆仆地往返于京沪间,前后学了20余出余派戏并灌了唱片。经过名师指点,张文涓成为继孟小冬之后独领风骚的余派女老生。

张伯驹的朋友中,除了张学良、袁克文、余叔岩外,还有樊增祥、宋哲元、蒋鼎文。张镇芳与张作霖在政坛上互相支持,可谓深交,由父及子,张学良和张伯驹也成了莫逆之交。张学良和他不同,他们除了在一起玩票唱戏外,张学良的政治抱负很大,但张伯驹和他不谈政治。宋哲元、蒋鼎文都是政界人物,张伯驹也不和他们谈政治。

樊增祥、方地山和袁克文都以诗词享有盛名。樊增祥是光绪年间进士,曾出任陕西、江宁布政使,署理两江总督,曾师从张之洞、李慈铭,辛亥革命后以诗词、骈文自娱,曾撰有《彩云曲》叙赛金花事而负盛名。方地山以联名于世,诗词均在张伯驹之上,出口皆是上品。和张伯驹有世交之谊的袁克文晚年在上海卖字为生,名气大,有些军阀仰慕他的才气,也会遣人送钱来。袁是有钱就花,没钱就借,再不行就卖卖东东,有时当了东西还要去接济别人,生活再窘迫,诗酒茶饭、风花雪月是不会耽误的。他们整天生活在其所追求的至高无上的精神幻境中。

他们在一起诗酒流连,当然是阔公子张伯驹开销得多。

抢先评论了 “京华收藏世家” 取消回复

评论

还没有评论。

相关产品

加入购物车

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全新修订版)

EUR €83.99
加入购物车

张国焘传(从先驱到叛徒!一代枭雄张国焘“红”与“黑”的人生!)

EUR €43.99
加入购物车

苏东坡传(图文典藏版)

EUR €33.99
加入购物车

人类群星闪耀时(无删减全译本。《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作者茨威格的传记杰作,14位时代英雄,14个人类命运攸关的历史时刻)

EUR €20.99

东东购的宗旨是服务喜爱阅读中文书籍的海外人民,提供一个完善的购书平台,让国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沉浸在书香之中,读着熟悉的中文字,回忆着家乡的味道。


安全加密结账 安心网络购物 支持Paypal付款

常见问题

  • 货物配送
  • 退换货政策
  • 隐私政策
  • 联盟营销

客户服务

  • 联系东东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 货物追踪
  • 会员登入

订阅最新的优惠讯息和书籍资讯

选择币别

EUR
USD
CAD
AUD
NZD
NOK
GBP
CHF
SEK
CNY
UAH
ILS
SAR
MXN
KRW
MYR
SGD
HUF
TRY
JPY
HKD
TWD
facebookinstagram
©2020 东东购 EasternEast.com

限时特卖:用“SALE15”优惠券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 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