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email protected]

购物车

 查看订单

  • 我的帐户
东东购 | EasternEast
  • 中文书店
    • 畅销排行榜
      • 小说 畅销榜
      • 童书 畅销榜
      • 外语畅销榜
      • 管理畅销榜
      • 法律畅销榜
      • 青春文学畅销榜
    • 热门分类
      • 社会小说
      • 成功/励志 畅销榜
      • 人物传记
      • 大陆原创
      • 绘本童书
      • 影视小说
    • 文学推荐
      • 文集
      • 戏剧
      • 纪实文学
      • 名家作品
      • 民间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新书热卖榜
      • 小说 新书热卖榜
      • 青春文学 新书热卖榜
      • 童书 新书热卖榜
      • 管理 新书热卖榜
      • 成功/励志 新书热卖榜
      • 艺术 新书热卖榜
  • 精选分类
    • 小说
    • 保健养生
    • 烹饪/美食
    • 风水/占卜
    • 青春文学
    • 童书
    • 管理
    • 成功/励志
    • 文学
    • 哲学/宗教
    • 传记
    • 投资理财
    • 亲子家教
    • 动漫/幽默
    • 法律 Legal
    • 经济 Economics
    • 所有分类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搜索
首页历史中国史两晋150年(厘清百年乱局,看透前因后果)

两晋150年(厘清百年乱局,看透前因后果)

让鲁迅、余秋雨魂牵梦绕,让易中天推崇的大师陈寅恪、吕思勉沉迷的朝代!填补世说新语未说完的名士风流,展现南北朝大融合的前奏,全面分析门阀政治、两晋悲歌!

作者:张玮杰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年01月 

ISBN: 9787510477980
年中特卖用“SALE15”折扣卷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全球包邮!
trust badge

EUR €40.99

类别: 历史 新书热卖榜, 中国史 SKU:65e69debf0f22465e2ccceb0 库存: 有现货
  • 描述
  • 评论( 0 )

描述

开 本: 128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0477980丛书名: 无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编辑推荐

1、受读者认可的内容:天涯煮酒论史版排名榜前列的热帖,2017年在天涯论坛更新两晋史,曾引400万网友催更追看。

2、受官方认可的文笔:获市优秀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官方认可的文笔,让你一看就停不下来!

3、详略得当,语言通俗,注重考据:从西晋立国到东晋灭亡,百余年乱麻一样的历史脉络和事件因果,在作者笔下前所未有的清晰!且作者遍翻历史典籍,细心考据,确保句句有来历,事事有出处。

4、赠书签及《两晋皇家谱系图》《晋与十六国兴亡图》,辅助阅读,复杂的历史线索一目了然!

5、盛世辉煌,乱世精彩:《春秋:争霸300年》《战国:兵戈300年》《大汉400年》《两晋150年》《统一的前夜:东晋十六国与南北朝》,精彩历史未完待续……

 

 

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 

从西晋的短暂稳定到东晋十六国的混战,短短150年,治与乱短时间内迅速更替,南与北在对峙中不断融合,社会秩序一次次崩塌又一次次重建,中华文明在混乱与颠覆中迎来新生。

作者政治学的专业背景带来与众不同的历史视角,以两晋人物为主线,从西晋建国讲到东晋灭亡,从名士风流讲到门阀政治,从世族关系讲到政权混战。15个家族的起落,23个政权的更迭,20余场大战的始末,数百位风云人物的命运,用一书厘清百年乱局,讲透前因后果。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张玮杰,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安阳师范学院文学院客座教授。多年从事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已出版作品有《大汉荣耀:西汉王朝二百年》《大融合:北朝一百四十年》。

目  录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暗涛汹涌

西晋建国 / 003

西北变乱带来的太子妃 / 007

晋武帝的后宫 / 011

马隆西征 / 015

从分裂走向统一 / 017

盛世隐忧 / 025

贾南风上位记 / 031

按下葫芦浮起瓢 / 034

名士清谈 / 040

太子废,权臣立 / 043

两个司马的倒下 / 048

李氏乱蜀,成汉建立 / 054

争斗复争斗,争斗何其多 / 058

刘渊建汉赵 / 065

羯人石勒 / 068

盟主司马越 / 070

惠帝驾崩 / 074 

 

第二章 统一昙花一现

苟晞破汲桑 / 081

野心勃勃司马越 / 082

此后凉州姓张 / 085

从汉王到帝王 / 087

刘聪登基 / 091

宁平城之战 / 094

洛阳失陷 / 096

石勒坐大 / 099

晋愍帝司马邺 / 100

葛陂对 / 103

长安保卫战 / 105

西晋灭亡 / 107

 

第三章 南方与北方

衣冠南渡 / 113

王与马,共天下 / 115

汉赵与后赵 / 116

人心不足蛇吞象 / 121

司马绍登基 / 125

平定王敦之乱 / 126

两赵首战 / 129

苏峻、祖约叛晋 / 131

联兵平叛 / 133

两赵决战 / 136

 

第四章 权力更替

后赵权力争夺战 / 143

虎毒食子 / 145

慕容氏建国 / 148

没有永远的敌人和朋友 / 152

代国建立 / 154

司马岳登基 / 157

桓温登场 / 158

庾氏的落幕 / 160

成汉灭国 / 163

有压迫就有反抗 / 165

石遵篡位 / 168

杀胡令 / 170

石闵、李闵和冉闵 / 174

氐人建秦 / 176

冉闵灭后赵 / 177

冉魏三年而亡 / 180

桓温第一次北伐 / 185

桓温第二次北伐 / 188

 

第五章 大帝苻坚

苻坚夺权 / 193

东山再起 / 197

桓温第三次北伐 / 201

逼走慕容垂 / 205

前秦灭前燕 / 207

东晋的霍光 / 211

桓温之死 / 214

前秦灭前凉 / 218

前秦灭代国 / 222

北府兵 / 224

一个半名士 / 226

兵威初显 / 228

投鞭断流 / 230

草木皆兵 / 234

淝水之战 / 238

慕容垂建后燕 / 241

人人皆可为王 / 243

翟斌反后燕 / 246

谢玄北伐 / 248

大帝苻坚之死 / 251

 

第六章 鲜卑崛起

乞伏鲜卑 / 257

拓跋珪建北魏 / 258

慕容鲜卑内乱 / 261

吕光建后凉 / 262

后燕定都 / 263

司马道子乱政 / 265

苻登战姚苌 / 267

慕容垂的胜利 / 270

前秦帝国的倒塌 / 273

参合陂之战 / 275

慕容垂去世 / 279

司马曜之死 / 280

秃发乌孤建南凉 / 282

北魏围中山 / 284

北凉建国 / 287

慕容德建南燕 / 288

慕容盛登基 / 291

 

第七章 时代之子刘裕

王恭兵变 / 297

孙恩反晋 / 300

刘裕登场 / 302

李暠建西凉 / 305

刘裕战孙恩 / 307

慕容熙登基 / 309

姚兴征伐 / 312

后秦灭后凉 / 315

桓玄篡位 / 318

刘裕灭桓玄 / 323

慕容超登基 / 327

后燕灭亡 / 329

刘勃勃建胡夏 / 333

冯跋篡北燕 / 335

拓跋嗣登基 / 336

刘裕灭南燕 / 340

卢循叛乱 / 344

刘裕除刘毅 / 346

统万城 / 349

朱龄石灭西蜀 / 351

西秦灭南凉 / 354

姚泓登基 / 359

刘裕伐后秦 / 361

后秦灭亡 / 365

晋亡宋兴 / 370

 

参考书目 / 373

前  言

◎内文节选

西晋建国

正始十年(249)正月里的一天,为纪念先帝曹叡逝世十周年,曹魏皇帝曹芳带领权臣曹爽以及包括曹爽几位兄弟在内的众多官员悉数出城,到埋葬了曹叡的高平陵拜祭。蛰伏许久的太傅司马懿终于等到了打翻身仗的机会,他利用长子司马师豢养的三千死士迅速控制了京城,之后设计诛杀了优柔寡断的曹爽兄弟,控制了曹魏朝廷。

两年后(251),司马懿去世,司马师接掌了曹魏兵权。又三年(254),司马师废掉曹芳,另立曹髦为帝。司马师去世后(255年3月),他的弟弟司马昭掌握了兵权。甘露五年(260)五月,司马昭的手下成济刺死了曹髦,曹奂(本名曹璜)在司马昭的扶持下登上了皇帝宝座。

景元四年(263),司马昭派大将钟会和邓艾等人灭蜀国,之后接受了九锡,并被封为晋王。由曹魏过渡到晋朝的“禅让”似乎就要瓜熟蒂落,就在这个时候,司马昭却病逝了(265年9月),他的世子司马炎继承了父亲的王位,成为新的晋王,担任相国,把持朝政。

曹魏咸熙二年十二月十三日(266年2月8日),魏帝曹奂把帝位禅让给了三十岁的晋王司马炎,曹魏灭亡,晋朝建立,史称西晋。曹魏从公元220年建立,共有五任皇帝(即曹丕、曹叡、曹芳、曹髦、曹奂),立国四十七年。

司马炎史称晋武帝,他封曹奂为陈留王,将曹奂的王宫建在邺城(今河北临漳县),和曹魏一朝所有的亲王聚在一处,便于看管。他准许他们在邺城内继续奉行曹魏的历法,继续使用原有的礼仪和乐器,但所有曹魏亲王都要降封为侯爵。

处理好前朝王室,司马炎就开始分封自己的家族了。他追尊祖父司马懿为宣皇帝,伯父司马师为景皇帝,父亲司马昭为文皇帝,尊自己的母亲王元姬为皇太后,封晋王妃杨艳为皇后。之后,他又在宗族内大肆封赏,司马家族一下子有了二十七人为王。

曹魏不给皇族实权,致使司马家轻易篡位成功,对于这一点,司马炎可谓印象深刻,所以他大封皇族是为了巩固国家权力。他把各位王爷所封的郡设为封国,有两万户人家的为大国,设立上、中、下三军,兵五千人;一万户人家的为次国,设上、下二军,士兵三千人;五千户人家的为小国,只设一军,兵五百人,让他们拱卫朝廷。各位王爷都可以在封国内自己任命太守(内史)、县令及其他地方官员。

需要交代一下的是,这次分封后,除了都督外地军事的王爷外,其余的王爷们并没有前往封国就任,而是留在了繁华的首府洛阳,遥控指挥封国内的大小事务。西晋对封国实行“三分食一”的制度,即封国内百姓缴纳的租调,三分之一归王爷留用,三分之二上交朝廷,充实国库。

分封了宗室王,还要任命各级官员。朝廷要维持运转,各级岗位就需要有明确的人员担任,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以下几个:三师(或称为上三公),即太师、太傅、太保,因为要避讳司马师,所以晋朝改太师为太宰;三公,即太尉、司徒、司空;另外,还有大司马和大将军。三师更多的是一种荣誉头衔,一般没有实际职务,由德行高、资格老、年龄大的重臣来担任,供皇帝平时咨询,如果没有合适的人选就空出来,宁缺毋滥。有时候这个岗位也用来把位高权重者“晾”起来,比如吕后时的王陵、曹爽时的司马懿。三公中的太尉主管国家军队,司徒主管包括干部任免在内的行政事务,司空是主管监察的,这样的设置也体现了权力制衡,能起到互相监督的作用。大司马、大将军位在三公之上,大司马一般不和太尉同时设置,大将军也不经常设置。除此之外,骠骑将军、车骑将军等也是重要岗位。

司马炎任命司马孚为太宰,他是司马懿的三弟,司马炎的爷爷辈,在朝中威望很高;郑冲为太傅,他是曹魏时期的太保,这次官职前进一位;王祥为太保,他是曹魏时期的太尉,也是让琅琊(今山东临沂)王家开始发达的人物,古代著名的道德楷模、二十四孝子之一,曾经在大冬天卧冰求鲤给后母吃,在当时有非常良好的声誉,这次官职同样前进一位;义阳王司马望为司徒,他之前是曹魏的骠骑将军;何曾为太尉,他之前是曹魏的司徒;荀 为司空,他是曹操麾下著名谋士荀彧的儿子,之前是曹魏时期的司空,也没有更好的位置了,就继续干下去吧;石苞为大司马,他是那个因为斗富而臭名昭著的石崇的爸爸,之前是曹魏的骠骑将军;陈骞为大将军,他之前是曹魏的镇南将军。

三师、三公、大司马、大将军,这八个职位统称为“八公”,但像司马炎时期这样同时并立的情况是很罕见的,说明刚一开国,西晋的官僚机构就很臃肿。

司马炎又任命裴秀为尚书令,王沈为骠骑将军,贾充为车骑将军。裴秀、王沈、贾充都是开府仪同三司,也就是享受和三公一样的待遇。其他封官、晋爵不再一一细表。

文臣武将普遍增加二等俸禄,皆大欢喜。品级第一的待遇是每天五斛粮食,比如各位文官公和武官公;品级第二的为每天四斛粮食,比如拜为特进的;品级第三的为每天三斛粮食,比如各位卿。一斛等于十斗,一斗等于十升,一斛就是一百升。斗是谷等粮食的计量单位,当时谷的出米率一般是五成,百升谷能得五十升小米。一升小米现在重两斤半,按平均每斤小米四元的市场价格,一品官每天得的五斛谷(相当于两百五十升小米)相当于现在的一千五百元,一个月就是七万五千元!

新皇登基,还要惠及治下百姓以赢得民心,于是司马炎免除全国一年的租赋和关市税,并赏赐孤寡无劳动能力者每人五斛粮食。他还大赦天下,欠租者所欠租税都不再收取,丢官失爵的人也都恢复了官位,过去的种种不愉快全部消除。

总之,天下一派喜气洋洋的欢乐气氛。

之后,晋武帝司马炎登坛祭祀天地,杀了黑色公牛作为祭品,向天下宣告,一个新政权已正式诞生。

当时,虽然蜀国已经灭亡,但南方的孙吴还在,何时解决东吴、统一全国,就成了西晋这个新生政权和司马炎首先要面对的问题。东吴凭借长江天险,让多少英雄豪杰饮恨江边,近世曹操赤壁之战的惨败也提醒着司马炎,伐吴之战不能操之过急,要先做准备工作,慢慢来。

泰始五年(269)二月,司马炎命当时任尚书左仆射的羊祜为都督荆州诸军事,镇守军事重镇襄阳(今湖北襄阳),为将来的伐吴做准备了。

羊祜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员名将,字叔子,出生于曹魏黄初二年(221)。泰山(今山东泰安)羊家在当时是大族,世代做的都是拿两千石俸禄的官(相当于太守级),难得的是他们代代清廉,因此在世人中享有美誉,而羊家传到羊祜这里的时候,已经是第九代了。

这里说的“尚书左仆射”,有必要简单介绍一下。尚书台在汉朝时是内廷,被控制在皇帝手中。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设置了丞相职务,曹操任丞相,把属于内廷的尚书省正式迁移到外朝,直属于丞相管理,对丞相负责。尚书台主要管理国家社会事务,其组成一般有:录尚书事、尚书令、尚书左右仆射、各曹尚书、尚书左右丞、尚书郎、尚书都令史、令史、书令史、书吏干。录尚书事一般由朝中的重要人物兼任,统领尚书台。尚书令是尚书台的正职,左右仆射是尚书台的副职,各曹尚书是六个内设部门的领导,这几个官职放在一起有“八座”之称。羊祜处在这个位置上,也算延续家里的传统,是个高官了。

被委以重任的羊祜开始思考伐吴之策,他认为,益州(州府成都,今四川成都)处于长江上游,要攻打地处下游的东吴,就需要利用长江的力量,让军队顺流而下才可能成功,于是他秘密上书司马炎,建议让益州刺史王濬负责建造舰队。司马炎很快就同意了,同时加封王濬为龙骧将军。

王濬是西晋名将,字士治,弘农(今河南灵宝)湖地人。他是羊祜的好友,有了他的配合,羊祜的计策可以继续执行下去了。

媒体评论

评论

抢先评论了 “两晋150年(厘清百年乱局,看透前因后果)” 取消回复

评论

还没有评论。

相关产品

加入购物车

大国宪制:历史中国的制度构成

EUR €52.99
评分 5.00 / 5
加入购物车

图说中国历史·南北朝(权威疆域版图、专业战争地图,用地图重现历史的变迁;正说历史名人、正解历史事件,用文字追溯历史的底蕴。探访历史遗迹、鉴赏奇珍异宝,用图片记录历史的沧桑。)

EUR €30.99
加入购物车

图说中国历史·两晋十六国(权威疆域版图、专业战争地图,用地图重现历史的变迁;正说历史名人、正解历史事件,用文字追溯历史的底蕴。探访历史遗迹、鉴赏奇珍异宝,用图片记录历史的沧桑。)

EUR €30.99
阅读更多
缺货

白话资治通鉴(全十册,台湾学者黄锦鋐主持翻译,台湾诸大学二十七位著名教授历时三年译出)

EUR €348.90
评分 5.00 / 5

东东购的宗旨是服务喜爱阅读中文书籍的海外人民,提供一个完善的购书平台,让国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沉浸在书香之中,读着熟悉的中文字,回忆着家乡的味道。


安全加密结账 安心网络购物 支持Paypal付款

常见问题

  • 货物配送
  • 退换货政策
  • 隐私政策
  • 联盟营销

客户服务

  • 联系东东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 货物追踪
  • 会员登入

订阅最新的优惠讯息和书籍资讯

选择币别

EUR
USD
CAD
AUD
NZD
NOK
GBP
CHF
SEK
CNY
UAH
ILS
SAR
MXN
KRW
MYR
SGD
HUF
TRY
JPY
HKD
TWD
facebookinstagram
©2020 东东购 EasternEast.com

限时特卖:用“SALE15”优惠券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 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