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info@easterneast.com

购物车

 查看订单

  • 我的帐户
东东购 | EasternEast
  • 中文书店
    • 畅销排行榜
      • 小说 畅销榜
      • 童书 畅销榜
      • 外语畅销榜
      • 管理畅销榜
      • 法律畅销榜
      • 青春文学畅销榜
    • 热门分类
      • 社会小说
      • 成功/励志 畅销榜
      • 人物传记
      • 大陆原创
      • 绘本童书
      • 影视小说
    • 文学推荐
      • 文集
      • 戏剧
      • 纪实文学
      • 名家作品
      • 民间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新书热卖榜
      • 小说 新书热卖榜
      • 青春文学 新书热卖榜
      • 童书 新书热卖榜
      • 管理 新书热卖榜
      • 成功/励志 新书热卖榜
      • 艺术 新书热卖榜
  • 精选分类
    • 小说
    • 保健养生
    • 烹饪/美食
    • 风水/占卜
    • 青春文学
    • 童书
    • 管理
    • 成功/励志
    • 文学
    • 哲学/宗教
    • 传记
    • 投资理财
    • 亲子家教
    • 动漫/幽默
    • 法律 Legal
    • 经济 Economics
    • 所有分类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搜索
查看购物车 “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一本书读懂中国2000年财政史)” 已被添加到您的购物车。
首页历史世界史小麦战争:谷物如何重塑世界霸权

小麦战争:谷物如何重塑世界霸权

全新解读国际冲突的深层根源,窥探全球新秩序角力的关键

作者:(美) 斯科特 ·雷诺兹·尼尔森 著;黄芳萍 译 出版社:中译出版社(原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23年12月 

ISBN: 9787500174356
年中特卖用“SALE15”折扣卷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全球包邮!
trust badge

EUR €58.99

类别: 历史 新书热卖榜, 世界史 SKU:65e81fc6f0f22465e2ccd54f 库存: 有现货
  • 描述
  • 评论( 0 )

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0174356

编辑推荐

1.一部精彩的微观历史。通过单一商品的视角来审视历史,揭示新的真相。作者用小麦串联世界史,跨越百年,横跨大西洋。讲述了小麦的供应和价格如何影响重大历史事件、帝国兴衰、骚乱和革命、银行崩溃。

2.将不同的历史线索结合,让人深入了解俄罗斯当前入侵乌克兰的动机。俄乌战争的持续,小麦将再次影响世界经济。

3.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随着全球气候环境、粮食贸易形势、供求格局的变化,我国粮食安全的外部风险不断增加。本书通过讲述小麦的历史,强调粮食是发展、生存、政治、经济、战争、和平和全球化的关键要素。

4.《金融时报》《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书评》《经济学人》等多家媒体推荐,亚马逊高分图书。

5.作者为2019年古根海姆奖获得者。致力于研究19世纪世界历史多年。

 

内容简介

要了解各个帝国的兴衰史,我们必须循着河流沿岸、港口之间以及横跨海城的粮食贸易路线进行探寻。历史学家斯科特·雷诺兹·尼尔森(Scott Reynolds Nelson)在《小麦战争》中揭示了:通过努力控制这些路线,可改变世界强国之间的力量均势。

19世纪初,俄罗斯帝国通过乌克兰境内的敖德萨港口向欧洲大部分地区供应食物。但在美国内战之后,成吨的美国小麦开始涌入大西洋,食品价格暴跌。这些廉价的外国粮食推动了德国和意大利的崛起、哈布斯堡王朝和奥斯曼帝国的衰落。这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俄国革命爆发的关键因素之一。

作者从公元前一万年娓娓道来,讲述了谷物重塑世界霸权的历程,透过历史档案,重现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乌克兰与俄罗斯帝国如何因谷物的运输与供给兴盛,又如何因为美国廉价的小麦与全球化贸易遭遇挑战。

作者简介

斯科特·雷诺兹·尼尔森(Scott Reynolds Nelson)

乔治亚大学历史系教授,古根海姆奖研究员。已著有五本书。其中《钢铁之躯》(Steel Drivin’Man)获得了美国社会史摩尔·柯蒂奖(Merie Curti Prize for American Social History)和国家艺术创作奖(National Award for Arts Writing)。作者凭借《小麦战争》的写作计划获得了古根海姆奖学金。

目  录

引言

第一章 “黑色之路”

公元前10000—前800年

第二章 君士坦丁堡之门

公元前800—1758年

第三章 重农主义的扩张

1760—1844年

第四章 致病疫霉的传播与自由贸易的诞生

1845—1852年

第五章 资本主义与奴隶制

1853—1863年

第六章 “美洲谷神”

1861—1865年

第七章 繁荣阶段

1866年

第八章 怎么办

1866—1871年

第九章  粮食大危机

1873—1883年

第十章 欧洲粮食的力量

1815—1887年

第十一章  俄罗斯帝国与欧洲

1882—1909年

第十二章  东方快车行动之军

1910—1914年

第十三章  面包引发的一场世界大战

1914—1917年

第十四章  粮食即权力

1916—1924年

结束语

附录

致谢

尾注

索引

媒体评论

人类社会不断演变,从农耕社会到工业社会,再到数字社会和智能社会,经济结构不断改变,农业对GDP的贡献比重不断下降。但是,这绝不意味着粮食地位的彻底改变和衰落。只要这个世界还是碳基人类主导,这个亘古不变的规则就还会维续下去:“酵母菌生于粮食,养于粮食。人们种植粮食,收割粮食,选出麦粒和酵母菌混合制作粮食,从而养活自己。”

——朱嘉明 经济学家,横琴数链数字金融研究院学术与技术委员会主席

该书以全球视野、依历史进程、用丰富史实叙述了小麦贸易对人类营养健康的贡献,对工业化,城市化、财政税收、国家竞争等的巨大影响,同时以微见宏地描述了科技、经济、社会、体制、战略等对小麦贸易演变的影响,给予读者由微观现象入门而最终得到小麦贸易如何影响人类和改变世界、世界又如何影响小麦生产和贸易的宏观阅读效果。

——何秀荣 中国农业大学农业经济学教授,国务院参事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不断演进,大国地缘政治博弈也愈演愈烈。本书以小麦为线索,梳理了小麦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婚环往复,从小切口全新解读国际冲突的深层次根源,一窥全球大国博弈的关键。一粒小麦串联起一部大历史。数千年来,小麦在连接各个帝国的贸易路线中找到各自的“生态位”。小麦关联我们的粮食安全,也关乎地缘政治。

——姚向君 联合国粮农组织南太平洋岛国次区域办公室代表

从小麦、土豆等粮食到瘟疫、战争、铁路和国际地缘政治,作者用史料梳理出一个文明驱动力——资源竞争。特别是书中描述的当年的俄日战争、克里米亚战争和当下的俄乌冲突对中国读者会很有启发,值得思考。

——王巍 金融博物馆理事长

源于西亚两河流域的小麦之所以被工具化甚至武器化,是因为它是随西方殖民化成为南北美洲和澳洲等殖民地的主粮之后演变成商品化程度最高的全球大宗商品之一,也由此在美国、欧洲和日本应对金融危机相继采取“量化宽松”释放巨大流动性压力下,发生“粮食金融化”派生的“饥饿国家”和贫民啼讥号寒衍生的“颜色革命”。

——温铁军 著名“三农”问题专家

尼尔森揭露了小麦作为自罗马时代到20世纪帝国与人类的建立者与破坏者的深度的跨国之旅。这本书的深度与广度极为惊人,完全原创,扣人心弦,注定要成为一本经典之作。水稻和玉米应该也要这么幸运。

——詹姆斯·C. 斯科特 (James C. Scott) 《作茧自缚》作者

有人说人类驯化了小麦、造就了农业,也有人说其实是小麦驯化了人类,成就了自身。无论如何,小麦是最重要的粮食之一,而粮食主宰了人类命运,不少纷争因此展开,帝国因之盛衰,直到今天依旧如此。本书追踪了小麦在大国之间的历史往事,让我们以一种别开生面的视角审视我们的历史。

——徐瑾 FT中文网财经主编,公众号econhomo主理人,经济人读书会发起人

美国棉花在19世纪前半段改变了世界,美国的小麦则是在后半段主宰世界。斯科特·雷诺兹·尼尔森在全球范围内探索了不起眼的小麦在颠覆帝国、促进工业化、兴建城市和左右贸易流动方面的力量,这是人们梦寐以求的商品历史:关注政治,在观点上相互联结又具有可比性,并善于讲述细节。在阅读完这本节奏明快的书之后,战争、革命以及19世纪的帝国,看起来和之前已截然不同。

——斯文·贝克特(Sven Beckert) 《棉花帝国》作者

在线试读

推荐序

粮食即权力

——至今尚未结束的历史主旋律

正当俄乌冲突似乎看不到尽头的时候,人们试图寻求其深刻和复杂的历史原因,这本斯科特·雷诺兹·尼尔森为著者的《小麦战争:谷物如何重塑世界霸权》,提供了宽广的历史图景和精准的线索。

那么,何谓宽广的历史图景呢?作者在该书“引言”中这样写道:乌克兰的土壤可能是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壤。人们称这里的土壤为黑钙土,这是一种深色的、透气性良好的土壤,蠕虫和细菌可以在这类土壤里茁壮成长。沙皇凯瑟琳二世极为清晰地认识到:只有拥有乌克兰黑土地,才能拥有小麦和面包,成就俄罗斯帝国。1768年,沙皇凯瑟琳二世派遣了超过10万的俄军,穿越平原、跨国黑海占领了该地区。于是,奥德萨自此成为出口粮食的新兴城市,谷物从这里运往伦敦和欧洲其他城市。

但是,进入19世纪60年代,因为美国的廉价小麦开始涌入欧洲市场,俄罗斯帝国对欧洲谷物供给和价格的近乎垄断地位基本终结。“俄罗斯帝国繁荣戛然而止。”

在上述历史事实的背后,几乎同时发生了俄国结束“农奴制”,美国经过南北战争结束了“奴隶制”。其中,“在废除奴隶制和打破南方不平等关系的内战中,美国经历了残酷的考验,也彻底改变了它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在生产上,美国直接与敖德萨竞争。在对粮食贸易的管理中,美国官员引入了‘共和党’模式:期货市场,加上私营股份制的竞争性州际铁路(可通往沿海地区)协作合作”。俄国和美国在谷物,主要是小麦供给的竞争,彻底影响和改变了世界经济格局和地缘政治。最重要的历史结果是:“1868—1872年,欧洲粮价下降了近50%,海上货运的费用也随之下降”。不仅如此,“在欧洲,廉价的美国粮食养活了城市和农村的工人阶级”,“工人的生活得到了改善,城市和国家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进一步分析,“廉价的面包将工人吸引到了消费积累型城市,城市居民积累资本并将积蓄存入银行,进一步推动了帝国中心的繁荣”。这也是1860—1890年的“黄金时代”得以形成的重要原因。可以这样认为,因为美国的低价谷物进口,工人阶级生活成本降低,且跨越了所谓的“李嘉图悖论”,欧洲工业革命的获得最终成功。

为了改变美国在谷物竞争中的“后发优势”,自19世纪80年代,俄国仿效美国的粮食信贷体系,并开始实施一项“雄心勃勃的粮食扩展计划”,“向乌克兰东部和西部的草原地带、乌拉尔山脉(Urals)以东以及满洲里扩张”,包括耗资10亿卢布的远东铁路和深水港建设。1905年日俄战争的本质是双方为了争夺东北亚的谷物生产基地和港口。俄罗斯战败。“到了1914年,俄罗斯帝国担心奥斯曼帝国会叫停其在黑海的粮食运输,这成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之一,而这场战争只不过是为了争夺别国的‘面包’”。也就是说,“粮食几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每个阶段都是关键”。

至于本书提供的最准确的历史线索是:俄国1917年的“二月革命”和沙皇退位,是因为圣彼得堡实施食物配给制引发的军队哗变。至11月,布尔什维克获得政权。“布尔什维克成功的主要功臣不是机枪”,粮食是关键因素。“工人用卢布、银子、甚至是制成品,从经营面粉厂的农村、城镇换取一袋袋面粉”,加之“和平、土地和面包”的口号,支持了苏维埃的权威和自主性。但是,在1918—1922年,列宁领导的苏联依然无法摆脱饥荒、内战和骚乱。其中数百万人死于饥荒。列宁和他的团队最终通过战时经济体制和严酷战争镇压,再建小麦、交通、铁路、银行的链条,最终度过经济危机。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同时,乌克兰摆脱俄国,成立的乌克兰人民共和国签署了“面包与和平”协议。但是,当时的乌克兰并没有避免德国入侵的命运。

简言之,谷物、小麦和面包决定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布尔什维克革命的过程和最终结果。

在本书中,有一位贯穿所有历史拐点的历史人物,他的名字是帕尔乌斯(Parvus),1867年生于俄国,1924年去世。帕尔乌斯先后参加了德国社会民主党和俄国社会民主党,参与俄国1905年革命,担任地下的圣彼得堡苏维埃主席,也是奥斯曼帝国和普鲁士帝国外交顾问,土耳其建国功臣。与托洛斯基共同提出“不断革命”理论。在帕尔乌斯一生中,最重要的是在1917年,他说服了德国政府将5千万至2亿马克从德国流向布尔什维克,安排“一列乘坐革命分子的密封火车送往圣彼得堡”,组织和发动了改天换地的十月革命。作者认为,帕尔乌斯在思想领域的地位也是不可忽视的。他在1895年首先创造性地提出“农业危机”概念,诠释历史上的帝国成与败都可以归结于粮食贸易的兴衰。从19世纪中叶至第一次世界大战,“麦田是俄国和美国最大的资产”。100年之后的2020年,帕尔乌斯成为《革命的恶魔》(Demon of Revolution)的原型人物,重新得到人们的关注。1898年,俄国革命家和马克思主义者在撰写《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时候,帕尔乌斯尚未成气候。现在看,充满多面性的帕尔乌斯不仅影响了俄国十月革命,推动俄罗斯帝国瓦解,而且成为改变20世纪俄国历史演变轨迹和欧洲版图的历史人物。

人类社会不断演变,从农耕社会到工业社会,再到数字社会和智能社会,经济结构不断改变,农业对GDP的贡献比重不断下降。但是,这绝不意味着粮食地位的彻底改变和衰落。只要这个世界还是碳基人类主导,这个亘古不变的规则就还会继续下去:“酵母菌生于粮食,养于粮食。人们种植粮食,收割粮食,选出麦粒和酵母菌混合制作粮食,从而养活自己。”

在本书的“结束语”中,作者告诉读者:帕尔乌斯有一个孙女是俄罗斯著名的科幻小说家,她的代表作是1964年发表的《泰嘉顿的末日》(The Last Day of the Tugotrous),讲的是机器人和人类围绕粮食的争斗故事,“最终,粮食得到解放。所有的工人通过吃甜甜圈庆祝机器人霸权的垮台”。看来,帕尔乌斯的后人还是延续了他的精神和思想的基因。

本书的第十四章题目是:“粮食即权力”,也是对全书核心思想的总结和提炼。作者认识到,尽管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机和1873年的大恐慌存在很多深层和表面的差别,但是有一点是共通的:在金融危机和大宗商品价格剧烈波动之间存在着强烈的相关性,并可能继续诱发社会危机。历史一再提供这样的案例。“例如,粮食价格的飙升,导致大部分依靠粮食进口的阿拉伯国家不再对城市面包价格进行补贴。随后在‘阿拉伯之春’运动中发生‘面包骚乱’,利比亚、突尼斯和叙利亚政府很快被推翻。”

写到这里,重新回到俄乌冲突之下的乌克兰的粮食生产。有关资料显示:在俄乌冲突将满一年前后,乌克兰一度有超过2000万吨粮食滞留在敖德萨等港口无法出口,导致欧洲和其他地区粮食价格指数上升。现在看,继续俄乌冲突和加剧国际粮食风险不可分割,集中表现在俄乌冲突的各个方面围绕黑海粮食协议的博弈。

这本《小麦战争:谷物如何重塑世界霸权》的英文书名是“Oceans of Grain:How American Wheat Remade the World”。显然,中文书名和英文书名存在着差异,前者更希望读者看到小麦如何构建了全球不可分割的历史,后者更希望读者关注海洋和谷物的关系,特别是美国谷物对历史的重大作用。这正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即使到了21世纪20年代的今天,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大模型主导经济和社会运行的时代,粮食依然是权力,依然是尚未结束的历史主旋律。

朱嘉明

2023年10月17日

于广州商学院

抢先评论了 “小麦战争:谷物如何重塑世界霸权” 取消回复

评论

还没有评论。

相关产品

加入购物车

以色列:一个民族的重生

EUR €53.99
评分 5.00 / 5
阅读更多
缺货

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

EUR €18.99
评分 5.00 / 5
加入购物车

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第7版修订版上下册,东东精选赠送全球通史主题笔记本)

EUR €67.98
评分 5.00 / 5
加入购物车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EUR €40.99

东东购的宗旨是服务喜爱阅读中文书籍的海外人民,提供一个完善的购书平台,让国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沉浸在书香之中,读着熟悉的中文字,回忆着家乡的味道。


安全加密结账 安心网络购物 支持Paypal付款

常见问题

  • 货物配送
  • 退换货政策
  • 隐私政策
  • 联盟营销

客户服务

  • 联系东东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 货物追踪
  • 会员登入

订阅最新的优惠讯息和书籍资讯

选择币别

EUR
USD
CAD
AUD
NZD
NOK
GBP
CHF
SEK
CNY
UAH
ILS
SAR
MXN
KRW
MYR
SGD
HUF
TRY
JPY
HKD
TWD
facebookinstagram
©2020 东东购 EasternEast.com

限时特卖:用“SALE15”优惠券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 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