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email protected]

购物车

 查看订单

  • 我的帐户
东东购 | EasternEast
  • 中文书店
    • 畅销排行榜
      • 小说 畅销榜
      • 童书 畅销榜
      • 外语畅销榜
      • 管理畅销榜
      • 法律畅销榜
      • 青春文学畅销榜
    • 热门分类
      • 社会小说
      • 成功/励志 畅销榜
      • 人物传记
      • 大陆原创
      • 绘本童书
      • 影视小说
    • 文学推荐
      • 文集
      • 戏剧
      • 纪实文学
      • 名家作品
      • 民间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新书热卖榜
      • 小说 新书热卖榜
      • 青春文学 新书热卖榜
      • 童书 新书热卖榜
      • 管理 新书热卖榜
      • 成功/励志 新书热卖榜
      • 艺术 新书热卖榜
  • 精选分类
    • 小说
    • 保健养生
    • 烹饪/美食
    • 风水/占卜
    • 青春文学
    • 童书
    • 管理
    • 成功/励志
    • 文学
    • 哲学/宗教
    • 传记
    • 投资理财
    • 亲子家教
    • 动漫/幽默
    • 法律 Legal
    • 经济 Economics
    • 所有分类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搜索
首页畅销榜建筑 畅销榜梁思成中国建筑史

梁思成中国建筑史

国徽设计者、中国现代建筑之父梁思成代表作,中国现代建筑学奠基之作,本中国人自己写的本民族建筑史

作者:梁思成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年01月 

ISBN: 9787201186177
年中特卖用“SALE15”折扣卷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全球包邮!
trust badge

EUR €58.99

类别: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 畅销榜 SKU:65e8a68ef0f22465e2ccd79a 库存: 有现货
  • 描述
  • 评论( 0 )

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01186177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中国人自己书写的本民族建筑史
  ★中国现代建筑学的奠基之作
  ★国徽设计者、中国现代建筑之父梁思成代表作
  ★梁思成文字、手绘稿,完美统一
  ★烫金工艺,典雅大气
  ★文前彩插,详细图解
  ★极其珍贵的历史照,悉数保留

  ★梁思成:中国现代建筑之父
  中国著名建筑学家、建筑教育家,主持设计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曾任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联合国大厦设计顾问等,先后创办东北大学建筑系和清华大学建筑系。
  ★多个,无可取代的建筑经典
  1932年至1937年,梁思成及营造学社同仁调查了137个县市的古建筑1823座,详细测绘了206组,完成测绘图稿1898张。
  因“七七事变”调查被迫终止,数月后他们辗转几千公里流亡西南。在四川李庄,梁思成在林徽因协助下撰写《中国建筑史》时,因颈椎软骨硬化和颈椎灰质化症须先穿金属背心支撑身体保持伏案写作的姿势;画图时,得用小花瓶撑住下巴。经两年艰苦编写,《中国建筑史》终于在1944年完稿。
  《梁思成中国建筑史》创下多个:
  1. 本由中国人写成的本民族建筑史。
  2. 中国本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写成的建筑史。
  3. 次将中国建筑史学纳入了系统科学研究的领域,使中国建筑史从蒙昧走向科学,成为独立学科,开创了一片崭新的学术天地。
  4. 既是一部迄今无法取代的中国建筑技术史和美学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居住艺术与生活方式的变迁史。

 

内容简介

        中国建筑之个性乃即我民族之性格。
        1932年至1937年,梁思成及营造学社同仁调查了137个县市的古建筑1823座,详细测绘了206组,完成测绘图稿1898张……即便是在“七七事变”后艰难困苦的流徙岁月,他也从未放弃。梁先生基于调查写成的《中国建筑史》是由中国人自己书写的本民族建筑史,它既是一部迄今无法取代的中国建筑技术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居住艺术与生活方式的变迁史。

作者简介

        梁思成,籍贯广东新会,中国建筑史学家、建筑师、城市规划师、教育家,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一生致力于保护中国古代建筑和文化遗产,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之父。

目  录

彩插
编者前言
油印本《中国建筑史·前言》
前言  为什么研究中国建筑

章  绪论
节  中国建筑之特征
第二节  中国建筑史之分期
第三节  《营造法式》与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

第二章  上古时期
节  上古
第二节  春秋战国
第三节  秦

第三章  两汉
节  文献上两都建筑活动之大略
第二节  汉代实物
第三节  汉代建筑特征之分析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
节  文献上魏、晋建筑之大略
第二节  南北朝之建筑活动
第三节  南北朝实物  
第四节  南北朝建筑特征之分析

第五章  隋、唐
节  隋、唐都市宫苑陵墓寺观建筑之梗概
第二节  隋、唐实物
第三节  隋、唐之建筑特征

第六章  五代、宋、辽、金
节  五代汴梁之建设
第二节  北宋之宫殿、苑囿、寺观、都市
第三节  辽之都市及宫殿
第四节  金之都市宫殿佛寺
第五节  南宋之临安
第六节  五代、宋、辽、金之实物
第七节  宋、辽、金建筑特征之分析

第七章  元、明、清
节  元、明、清宫殿建筑大略
第二节  元代实物
第三节  明代实物
第四节  清代实物
第五节  元、明、清建筑特征之分析

第八章  结尾
清末及民国以后之建筑

注释

前  言

  为什么研究中国建筑

  研究中国建筑可以说是逆时代的工作。近年来中国生活在剧烈的变化中趋向西化,社会对于中国固有的建筑及其附艺多加以普遍的摧残。虽然对于新输入之西方工艺的鉴别还没有标准,对于本国的旧工艺,已怀鄙弃厌恶心理。自“西式楼房”盛行于通商大埠以来,豪富商贾及中产之家无不深爱新异,以中国原有建筑为陈腐。他们虽不是蓄意将中国建筑完全毁灭,而在事实上,国内原有很精美的建筑物多被拙劣幼稚的所谓西式楼房或门面,取而代之。主要城市今日已拆改逾半,芜杂可哂,充满非艺术之建筑。纯中国式之秀美或壮伟的旧市容,或破坏无遗,或仅余大略,市民毫不觉可惜。雄峙已数百年的古建筑(Historical landmark),充沛艺术特殊趣味的街市(Local colar),为一民族文化之显著表现者,亦常在“改善”的旗帜之下完全牺牲。近如去年甘肃某县为扩宽街道,“整顿”市容,本不需拆除无数刻工精美的特殊市屋门楼,而负责者竟悉数加以摧毁,便是一例。这与在战争炮火下被毁者同样令人伤心,国人多熟视无睹。盖这种破坏,三十余年来已成为习惯也。
  市政上的发展,建筑物之新陈代谢本是不可免的事。但即在抗战之前,中国旧有建筑荒顿破坏之范围及速率,亦有甚于正常的趋势。这现象有三个明显的原因:一、在经济力量之凋敝,许多寺观衙署,已归官有者,地方任其自然倾圮,无力保护;二、在艺术标准之一时失掉指南,公私宅第园馆街楼,自西艺浸入后忽被轻视,拆毁剧烈;三、缺乏视建筑为文物遗产之认识,官民均少爱护旧建的热心。
  在此时期中,也许没有力量能及时阻挡这破坏旧建的狂潮。在新建设方面,艺术的进步也还有培养知识及技术的时间问题。一切时代趋势是历史因果,似乎含着不可免的因素。幸而同在这时代中,我国也产生了民族文化的自觉,搜集实物,考证过往,已是现代的治学精神,在传统的血流中另求新的发展,也成为今日应有的努力。中国建筑既是延续了两千余年的一种工程技术,本身已造成一个艺术系统,许多建筑物便是我们文化的表现,艺术的大宗遗产。除非我们不知尊重这古国灿烂文化,如果有复兴国家民族的决心,对我国历代文物加以认真整理及保护时,我们便不能忽略中国建筑的研究。
  以客观的学术调查与研究唤醒社会,助长保存趋势,即使破坏不能完全制止,亦可逐渐减杀。这工作即使为逆时代的力量,它却与在大火之中抢救宝器名画同样有急不容缓的性质。这是珍护我国可贵文物的一种神圣义务。
  中国金石书画素得士大夫之重视。各朝代对它们的爱护欣赏并不在文章诗词之下,实为吾国文化精神悠久不断之原因。独是建筑,数千年来,完全在技工匠师之手。其艺术表现大多数是不自觉的师承及演变之结果。这个同欧洲文艺复兴以前的建筑情形相似。这些无名匠师,虽在实物上为世界留下许多伟大奇迹,在理论上却未为自己或其创造留下解析或夸耀。因此一个时代过去,另一时代继起,多因主观上失掉兴趣,便将前代伟创加以摧毁,或同于摧毁之改造。亦因此,我国各代素无客观鉴赏前人建筑的习惯。在隋、唐建设之际,没有对秦、汉旧物加以重视或保护。北宋之对唐建,明、清之对宋、元遗构,亦并未知爱惜。重修古建,均以本时代手法,擅易其形式内容,不为古物原来面目着想。寺观均在名义上,保留其创始时代,其中殿宇实物,则多任意改观。这倾向与书画仿古之风大不相同,实足注意。自清末以后突来西式建筑之风,不但古物寿命更无保障,连整个城市都受打击了。
  如果世界上艺术精华没有客观价值标准来保护,恐怕十之八九均会被后人在权势易主之时,或趣味改向之时,毁损无余。在欧美,古建实行的保存是比较晚近的进步。十九世纪以前,古代艺术的破坏也是常事。幸存的多赖偶然的命运或工料之坚固。十九世纪中,艺术考古之风大炽,对任何时代及民族的艺术才有客观价值的研讨。保存古物之觉悟即由此而生。即如第二次世界大战,盟国前线部队多附有专家,随军担任保护沦陷区或敌国古建筑之责。我国现时尚在毁弃旧物动态中,自然还未到他们冷静回顾的阶段。保护国内建筑及其附艺,如雕刻、壁画均须萌芽于社会人士客观的鉴赏,所以艺术研究是必不可少的。
  今日中国保存古建之外,更重要的还有将来复兴建筑的创造问题。欣赏鉴别以往的艺术,与发展将来创造之间,关系若何我们尤不宜忽视。
  西洋各国在文艺复兴以后,对于建筑早已超出中古匠人不自觉的创造阶段。他们研究建筑历史及理论,作为建筑艺术的基础。各国创立实地调查学院,他们颁发研究建筑的旅行奖金,他们有美术馆、博物院的设备,又保护历史性的建筑物任人参观,派专家负责整理修葺。所以西洋近代建筑创造,同他们其他艺术,如雕刻、绘画、音乐或文学并无二致,都是结合理解与经验,而加以新的理想,作新的表现的。

媒体评论

  所谓高山仰止,往往是因其奋斗的价值不可超越得到世人的公认;山高水长,往往是因其贡献的价值超过世俗的认知而泽被后世。回望并纪念梁思成的一生,是为了更好地了解过去那个时代,更是为了探索建筑界未来的发展方向。——新华社

  作为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建筑教育家,梁思成在古建筑研究与历史文物保护、城市规划、中国近现代建筑教育等方面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半亩方塘工作室

  作为中国营造学社的重要成员,梁思成、林徽因为中国古建筑研究和保护作出了卓越贡献。——央视新闻

  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先驱——梁思成铜像展暨梁思成历史贡献纪念展

  梁思成是研究“中国建筑历史的宗师”。——英国学者李约瑟

  在我们心目中他是不怕困难献身于事业的崇高典范。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作出了宝贵的贡献。——美国著名学者费正清

抢先评论了 “梁思成中国建筑史” 取消回复

评论

还没有评论。

相关产品

加入购物车

不只中国木建筑

EUR €48.99
评分 5.00 / 5
加入购物车

古拙:梁思成笔下的古建之美

EUR €50.99
评分 5.00 / 5
加入购物车

中国城池史

EUR €33.99
加入购物车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第二版)

EUR €33.99

东东购的宗旨是服务喜爱阅读中文书籍的海外人民,提供一个完善的购书平台,让国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沉浸在书香之中,读着熟悉的中文字,回忆着家乡的味道。


安全加密结账 安心网络购物 支持Paypal付款

常见问题

  • 货物配送
  • 退换货政策
  • 隐私政策
  • 联盟营销

客户服务

  • 联系东东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 货物追踪
  • 会员登入

订阅最新的优惠讯息和书籍资讯

选择币别

EUR
USD
CAD
AUD
NZD
NOK
GBP
CHF
SEK
CNY
UAH
ILS
SAR
MXN
KRW
MYR
SGD
HUF
TRY
JPY
HKD
TWD
facebookinstagram
©2020 东东购 EasternEast.com

限时特卖:用“SALE15”优惠券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 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