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大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4581896
- 知名文史学者、传记作家刘宜庆,又一力作。搜集逾千万字资料,披阅数载,从文献中寻找蛛丝马迹,还原许多被历史忽略的、不为人知的沈从文的侧面。
- 一部独特的沈从文传记,一部幽微的中国知识分子心灵史。
- 以沈从文在青岛的两年多时间为窗口,盘点沈从文人生重要事件、人物、经历、思想,遥望其坎坷而传奇的一生,重温20世纪最虔诚的文学朝拜者的蜕变之路。
- 4. 揭示沈从文从一个“乡下人”成为北漂寻找文学梦,而后逐渐构筑文学的“希腊小庙”成为现代文学无冕之王的历程,再现动荡时代一段关乎理想与信仰的挣扎与坚持。
- 解答了读者关心的诸多问题:徐志摩的欣赏、郁达夫的互相成就、巴金的相遇相知,与鲁迅的误会,对丁玲的帮助,对卞之琳的提携等众多文坛名宿的交往始末;1949年,沈从文从文学中永久地自我流放的复杂原因;一生不争的沈从文唯二两次“争”:一次为爱情,一次为文学;在尊古与崇洋之间,如何找到了中文表达的另一条路;《边城》的创作灵感来源;两次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 不折不从,亦慈亦让。星斗其文,赤子其人。
青岛是沈从文人生旅途中重要的一个驿站。1931年8月,沈从文来到青岛,在国立山东大学执教两个学年。1957年、1961年、1962年,沈从文三次来青岛创作和休养。在青岛,沈从文不仅收获了爱情,也实现了文学创作上的丰收,写出了《从文自传》等重要作品,游览崂山时获得了创作《边城》的灵感。
《坐看水云》还原了沈从文在青岛的时光,并以之为线索,赏析他的经典作品,考证三十年代沈从文的交游史,揭示五十年代转型之谜,将之连缀成一部独特的沈从文别传,呈现一位作家与一座城市的交互关系,织就一部幽微的沈从文心灵史。
文史学者刘宜庆通过多年来收集到的大量民国老报刊等一手资料,以温润的笔触走进沈从文在青岛的人生经历,探幽沈从文的精神世界,为读者奉献这本兼具文学之趣味和史料之丰赡的沈从文传记,以青岛为窗口,遥望沈从文波澜壮阔的一生,再现动荡时代,一段关乎理想的挣扎与坚持。
目录
第一章 错过与结缘——从中国公学到武汉大学
北漂青年——文坛升起的新星
开学第一课——登上中国公学讲坛
大学成立——大师云集青岛
未抵达的港口——1930 年暑假
第二章 教学与创作——1931至1932年在国立青大、国立山大
来到青岛,如远航船归港
居住的房间,窗子内外
开设的课程,旁听的学生
坐看水云,太平角孤独的身影
笔尖下的江河——创作《从文自传》的夜晚
水边的孤独——理解《从文自传》的两把密钥
水边的杀戮——《从文自传》中冷峻的痛苦
水边的反响——沈从文这部“神的杰作”
海滨的创作——进入成熟期
海滨的如蕤——从文的都市爱情小说
海滨的黄昏,神的手笔
海上的仙山——崂山云海、海市蜃楼
水边的故事——九水转折开启边城
时局之中,学潮汹涌
第三章 情感与归宿——与张兆和的恋情
宛若星辰——水云深处情书美
契机降临——苏州的意外来客
执子之手——1933 年元旦这一天
苏州来电——乡下人,喝杯甜酒吧!
甜蜜时光——海滨的恋人
亲友见证——中央公园办婚礼
第四章 交游与友情——客居青岛有亲友
凋零的玫瑰——沈从文与九妹
云游的诗人想飞——沈从文与徐志摩
长河不尽流——沈从文与巴金
幽暗航程的灯塔——沈从文与程氏兄弟
闻风相悦——沈从文与卞之琳
沉静水畔一红烛——沈从文与闻一多
被扭曲的友情——沈从文与梁实秋的恩怨
一新一旧的交集——沈从文与黄际遇
一切水得归到海里——沈从文与孙大雨
海上那一轮红月亮——沈从文与陈翔鹤
沅芷澧兰傍水生——沈从文与熊澧南
不可忽视一侧影——沈从文请客记
第五章 高山与流水——沈从文与王际真的友情
王际真——英译红楼第一人
王际可——从文际真中转站
死亡阴影——沈从文的困境与出口
灯下书简——文心绵远传深情
迟到的见面——友情永在跨时空
第六章 有情与事功——转型的20世纪50年代
自杀未遂——杜鹃泣血蛙声乱
思想改造——挥汗如雨扫厕所
归队邀请——想要讴歌新时代
来青休养——小说讽刺打扑克
旧作被焚——枯木也有逢春时
第七章 创作和休养——生命印染青岛蓝
种子落地——仍想创作新长篇
海滨追忆——城中过尽无穷事
考察绣厂——生命印染青岛蓝
第八章 仙境与秘境——白玉兰花引考释
江西之旅——白头作诗诗兴浓
公园忆往——沧海明月一滴泪
崂山仙境——星光虹影或可证
周氏铭洗——秀眉明胪巧盼睐
凤凰不死——水流云在守边城
后 记 鸢尾花间见彩虹
主要参考文献
自序
在天为云,在地为水
——读懂沈从文的关键词
水云
沈从文这一生,好似水云。在天为云,在地为水。
云,聚散有时,浑然天成。爱月而不遮月,爱山而不依山,虽被大风改变形状,但内心不变。
水,随物赋形,流动通达,趋于上善。他好似来自湘西的大地的精灵,怀着不可言说的温爱,写农人和士兵,写水边的故事,更是以水为媒介,展开对自然与人性、乡土与文明、历史与社会的思考。他笔下的故事和思考,可谓秋水文章,滋润几代读者的心田。他这一生,凝结风云气,是天地之间的云水谣。
水成就了沈从文。沈从文多次在文章中有类似的表述:“水和我的生命不可分,教育不可分,作品倾向不可分。”他的生命在水的流动中展开:“从《楚辞》发生地一条沅水上下游各个码头,转到海潮来去的吴淞江口,黄浪浊流急奔而下的武汉长江边,天云变幻、碧波无际的青岛大海边,以及景物明朗民俗淳厚沙滩上布满小小螺蚌残骸的滇池边,三十年来水永远是我的良师,是我的诤友。”
在青岛的海天水云间,回望故乡湘西的沅江,生命之舟顺流而下。一位作家的现在,由无数过去的时光构建。《从文自传》中对过去的追忆始终联系着目前的生命情状。他如此道出创作这本书的初衷:“民廿过了青岛,海边的天与水,动物和草木,重新教育我,洗练我,启发我。又因为空暇较多,不在图书馆即到野外,我的笔有了更多方面的试探,且起始认识了自己。”
正是在青岛,沈从文有了回望自己来时路的契机,开始审视自己。水边与孤独,是欣赏《从文自传》并走进他的精神世界的两把密钥。楚地的水,在齐地的海滨,风浪相激荡,《从文自传》的诞生,就是“一个传奇的本事”。《从文自传》之所以经典,是因为它写了水边的人,写了“人类的哀乐”,不论岁月的长河如何流转,都会与新的读者相遇,激发出回响。
多年历练,沈从文的文学创作在青岛进入成熟期。峰回路转,沈从文在青岛获得爱情。崂山北九水见证了沈从文、张兆和牵手的甜蜜时光,也赋予沈从文创作《边城》的灵感。1933 年春,沈从文与张兆和游览崂山北九水,“见村中有死者家人‘报庙’行列,一小女孩奉灵幡引路。因与兆和约,将写一故事引入所见”。崂山北九水,风景秀丽,水韵悠长是其特色。清潭叠翠,溪声潺湲,既有十里清溪,也有壮观的千尺飞瀑,流泻而下,声若奔雷。沈从文游览白云洞,观云海宛如海市蜃楼,观海鸟群舞,宛如人间仙境。青岛的海天水云,扩大了他的文学版图,润泽了他的文笔。
水云相邀,太平角保留着沈从文孤独的身影。他在太平角海边的礁石上沉思,对人生的远景凝眸。“海边既那么寂寞,它培养了我的孤独心情,海放大了我的感情与希望,且放大了我的人格。”海洋是地球生命的摇篮,沈从文亲近大海,则是对生命的礼赞。他评判万事万物,莫不是从生命出发。他说:“一切临近我命运中的事事物物,我有我自己的尺寸和分量,来证实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沈从文生命的价值在于独立,生命的意义在于创造。早在 20 世纪20 年代,在香山慈幼院做图书管理员时,这个刚获得稳定工作和收入的年轻人,因看不惯香山慈幼院教务长的傲慢、颐指气使,写小说《第二个狒狒》《棉鞋》讽刺他,讽刺的锋芒也指向了熊希龄。小说发表后,沈从文刚获得的饭碗保不住了,他拂袖而去。1927 年,沈从文作诗《给璇若》,回应炒老板鱿鱼,“为的是保持了自己的尊严”。沈从文外表看上去柔弱如水,其实,内心倔强如崚嶒的石头。他不愿意苟活于别人的“施恩”,“自己就甘做了一朵孤云,独漂浮于这冷酷的人群”。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在抗战大时代,沈从文被抗战的洪流带到大西南,在昆明生活了八年。教学、写作、读书、读人、读世,也读云南上空的云彩。他习惯于向远景凝眸,静观默会天空的云彩,获得启迪与陶冶。黄昏时分,沈从文在翠湖湖畔散步,观赏西天的云彩。色彩丰富,而色彩和形状变幻莫测,他心里不由得发出慨叹:“云的颜色,云的形状,云的风度,实在动人。”
清晨,昆明的蓝天点缀着朵朵白云,低低地浮在空中。“色彩单纯的云有多健美,多飘逸,多温柔,多崇高!”“云南的云似乎是用西藏高山的冰雪,和南海长年的热风,两种原料经过一种神奇的手续完成的,色调出奇的单纯,唯其单纯反而见出伟大。”
沈从文在《云南看云》一文中,把云的壮观美妙,同当时社会现实中某些丑恶现象作了强烈的对照。“所见、所闻、所有两相对照,实在使人不能不痛苦!”他又说:“只要有人会看云,就能从云影中取得一种诗的感兴和热情,还可望将这种可贵的感情,转给另外一种人。”总之,使他们在这片土地上更好一点,更像人一点!他对社会人生、对文学艺术的见解,在这篇文章中表达得十分清楚,而且流露出充沛的爱国主义热情。
在昆明,沈从文的写作,既有《云南看云》这样呈现抗战大时代社会风貌的文章,也有个人化色彩强烈的《水云》。
《水云》这篇文章是多声部的合唱:内心的独白,灵魂的低语,人生的偶然,情感的发炙。在抗战大时代,回望自己的人生路,可以听到他内心隐秘的声音。
故事的发生地在水边,沈从文的故事,有水的特性,包容、流动、洁净。水边的故事,戛然而止,这是沈从文的宿命。
1949 年,沈从文转行,留给中国文坛一个苍凉的背影,是一个牺牲于时代中的悲剧样本。人生可悯,他心中的一派清波陷入凝滞。他经历了有情与事功、思与信、写与不写的种种冲突之后,在织锦的云纹中,获得人生的智慧。
不管是文学家还是文物专家,从文一生,一生从文,他不改其书生本色,对文化的热爱,渗透到血脉之中。
妙赏
沈虎雏在《团聚》一文中写道:
日子一长我注意到,爸爸在欣赏一棵大树、一片芍药花,凝视一件瓷器、一座古建筑时,会低声自言自语:
“啧!这才美呐!”
沈从文歌颂自然之美、人性之美,擅长表现“生命的庄严和人性与自然契合的美”。他对自然中的生灵微笑,他对流传千年的文物微笑,他对周遭的一切微笑。微笑的背后,有一个底色。从大处说,是民族的苦难与沧桑;从小处说,是从湘西走到现代化大都市的痛苦遭际和独特的个人经历。微笑的沈从文,流泪的沈从文,都有一种动人心魄的力量。文学的书写,文物的研究,都是追寻人性与文明的终极价值所在。
“文革”初期,沈从文被批斗,被抄家(八次之多),被罚打扫女厕所,被罚拔草。深秋的一天上午,他在历史博物馆院里拔草,听到墙外天安门广场上的群众在呼喊口号,革命的浪潮席卷而来,整齐的口号如惊雷排空,声浪将他淹没。
浩大的声势不绝于耳,忽然,他发现墙根下有一株秋葵开出黄色的花朵,吸引住他的目光。这花朵在秋葵的枝杈间开放,映衬着绿叶,在光与影中向上。薄薄的花瓣宛如丝绸,五瓣花瓣围拢成一个精巧的小铃,又如播放着无言大美的小喇叭。小喇叭的心,是一点深沉的紫红色。花瓣上边带着两滴朝露,别有风致。墙内墙外,仿佛是两个世界。他手中还抓着一把草,凝视着这美丽的花朵,心中若有所思:“尽管身处金风肃杀时节,眼前的小小生物却仍在履行自己的责任。”刹那间,革命的时浪退隐,铺天盖地的红色退隐,唯有一人一花相对,他进入物我两忘的境界。这柔弱的秋葵花,抚慰他的心,让他宠辱不惊。这花瓣上晶莹的朝露,让他的心灵通透……
一朵柔弱的秋葵花,让沈从文超然物外,无挂无碍。他从这一朵秋葵花中悟到自己承担的使命。不论身处怎样的境地,这自觉的使命,不会让他放弃。
1969 年,沈从文被下放到湖北咸宁干校。有一段时间,他住在双溪,地势低洼,夏天下大雨,屋子漏雨。有时,要从室内泼出去三四十盆水。天气晴好,可见万顷荷花,沈从文给黄永玉的信中写道:“这里周围都是荷花,灿烂极了,你若来……”
沈从文有一首小诗《漓江半道》:“绿树蒙茸山鸟歌,溪涧清润秀色多。船上花猪睡容美,岸边水牛齐过河。”自然画卷,猪在其中酣睡。另外一首《西村》里,也写及渔船上的猪,似乎文雅一点:“西村景物美,江水碧清深。滩头晒长网,船上养乌豚。桔柚团 绿,桐茶一抹青。曹邺读书处,阳朔在比邻。”他对渔家船上养猪印象深刻。假如没有对世间万物的激赏与妙会,就不会把船上的猪写到诗中。不仅入诗,还清新脱俗。
凌宇在萧离的介绍下,第一次见沈从文。萧离说凌宇是里耶人。沈从文说道:“我去过里耶,那地方真美。那次我乘船从龙潭去保靖,过里耶时,见一头小白山羊站在河边岩嘴上饮水,情怯怯的,让人替它捏一把汗。”妙赏必然连着深情,沈从文在《湘行书简》中写吊脚楼下传来小羊的叫声,“固执而且柔和的声音,使人听来觉得忧郁”。
宇宙万物在运动中,在静止中,沈从文总能抓住最美丽与最调和的风度。翻阅《沈从文全集》,这样的妙赏,俯拾皆是。如果把《沈从文全集》比作一个浩瀚的海洋,我只是一个在沙滩捡拾了几个漂亮贝壳和海螺的孩子。那海螺里有自然的曲线,以有限缠绕无限,壳里有大海的潮音。
我写的这本《坐看水云》,既不是严谨的学术著作,也不是传统的传记文学,而是试图把两者糅合。打个比方,陆地与海洋之间,有潮间带,我觉得我的这本书就是潮间带。这是一片蕴含无数生命之美的交叉地带,我呈现的是沈从文的人性之美。
想起沈从文一生的浮沉和遭际,我不禁叹息:“美,总不免有时叫人伤心……”
执着
沈从文的后半生,倾力写了一部厚重的开山之作,这就是周恩来总理关心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这本书的命运,与沈从文后半生的遭遇一样,命运多舛。
1964 年,沈从文接受了周总理指派的这一任务,开始呕心沥血地撰写《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然而这本物质文化史巨著历经波折,十七年后才得以出版。
在咸宁干校,沈从文被派去看菜园子。他要和牛、猪斗争,有时跑得气喘吁吁:“牛比较老实,一轰就走,猪不行,狡诈之极,外象极笨,走得飞快。貌似走了,却冷不防从身后包抄转来。”
放下赶猪竿,握起手中笔。晚上在灯下,沈从文仅凭记忆,写下了《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的补充材料。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后记里,他写道:
于 1969 年冬我被下放到湖北咸宁湖泽地区,过着近于与世隔绝的生活。在一年多一点时间内,住处先后迁移六次,最后由鄂南迁到鄂西北角。我手边既无书籍又无其他资料,只能就记忆所及,把图稿中疏忽遗漏或多余处一一用签条记下来,准备日后有机会时补改。
1972 年,沈从文因病回北京治疗。国家文物局传来意见,让他重新校阅被搁置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书稿。回到北京后,他的房子被人占领,他只有一间小屋子,他和一屋子书籍和资料住在一起。
来访的亲友对沈从文此时的工作和居住状况,印象深刻。黄永玉在《太阳下的风景》中写道:
无一处不是书,不是图片,不是零零碎碎的纸条。任何人不能移动,乱中有致,心里明白,物我混为一体。床已经不是睡觉的床,一半堆随手应用的图书。桌子只有稍微用肘子推一推才有地方写字。夜晚,书躺在躺椅上,从文表叔就躺在躺椅上的书上。这一切都极好,十分自然。
室内的空间不够,就开辟室外的空间。
沈从文一个人在一小间屋子里废寝忘食地工作,进行中国古代服饰资料图稿的修改增删和其他文物研究工作。“为了工作便利,我拆散许多较贵的图录,可能把它分门别类钉贴到四壁上去,还另外在小卧房中,纵横牵了五条细铁线,把拟作的图像,分别夹挂到上面。不多久,幸好得到两位同好的无私热心帮助,为把需要放大到一定尺寸的图像,照我意见一一绘出,不到两个月,房中墙上就几几乎全被一些奇奇怪怪图像占据了。”
1978 年,沈从文从历史博物馆调入中科院历史所。他的居住条件随后改善,增订书稿的工作将要完成。《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数易其稿,出版也历经周折,直到 1981 年 9 月,才由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印行。这一年沈从文已是七十九岁的高龄。
1980 年,沈从文访问美国,他对自己在“文革”中的遭遇,绝口不提。他说过这样一段话:“社会变动过程太激烈了,许多人在运动中都牺牲后,就更需要有人顽强坚持工作,才能留下一些东西。”
沈从文后半生与文物为伍,在他看来,是幸运的选择,是坚定的守候。功名显赫,财富万千,终究是一时的,化为尘,被一阵风带走。他沉静而专注地做文物的整理和研究工作,他沉重的肉身为时代的风暴所左右,载浮载沉,但有定力,超脱时代,淡泊名利,断断续续做完了《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不管世事如何变迁,沈从文把自己悟得的三点经验,传给黄永玉:
一、充满爱去对待人民和土地。
二、摔倒了,赶快爬起来往前走,莫欣赏摔倒的地方,耽误事,莫停下来哀叹。
三、永远地、永远地拥抱自己的工作不放。
沈从文有一句名言:“独轮车虽小,不倒永向前。”他经常写了条幅,送给友人。这可以视作他的座右铭。
沈从文执着地进行文物研究,日夜守定工作,把这工作注入庄严和热爱。结合自己的工作,他归纳为“临事庄肃,为而不有”,这就是他的人生信条了。诚如学者张新颖所说:“一个人甘受屈辱和艰难,不知疲倦地写着历史文化长河的故事,原因只有一个:他爱这条长河,爱得深沉。”
1923 年起,沈从文在北京住在窄而霉斋。京城居大不易,他一直在狭小的空间开拓文学的疆土,在简陋的条件下,开拓文物研究的疆域。写作与研究,是他的安身立命之所。
在人生的最后两年,他终于住进宽敞明亮的大房子。1986 年 6 月14 日《文艺报》记者报道:最近,在中央领导同志的亲自关怀过问下,著名老作家沈从文的生活待遇问题得以妥善解决……中组部即下达了文件,文件规定:沈老的住房、医疗和工资按中央副部长级待遇解决。就这样,这对老夫妇终于在晚年搬进了一套五间的新居。乔迁新居后,过了几个月,沈从文的健康出了问题。后来,他中风,经过治疗后,他坐在椅子上发呆。他心中的长河,已经没有了回响,但常常流泪……1988 年 5 月 10 日,沈从文因心脏病猝发逝世。临终前,家人问他还有什么要说,他的回答是:“我对这个世界没有什么好说的。”一切水终归大海。沈从文留下的著作犹如浩瀚的海洋。
这本《坐看水云——沈从文别传》是有情的书写,打开后,你会听到流水深情的诉说,这诉说里包含了生与死的奥秘……
不折不从,亦慈亦让。星斗其文,赤子其人。——张充和
从文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不喜欢表现自己,可是我和他接触较多,就看出他身上有不少发光的东西。不仅有很高的才华,他还有一颗金子般的心。——巴 金
除了鲁迅,还有谁的文学成就比他沈从文的《边城》高呢?——汪曾祺
一个战士,不是战死沙场,就是回到故乡。——黄永玉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