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3975042
王彬彬教授在《文艺研究》发表的文章中,谈论鲁迅的文章占了很大部分,本书选取其中的四篇,即《月夜里的鲁迅》《论光复会与同盟会之争对鲁 迅的影响》《〈野草〉的创作缘起》《启蒙即救亡——“九一八” 事变后鲁迅关于抗日问题的社会批判》,以《月夜里的鲁迅》为书名。
月夜里的鲁迅
论光复会与同盟会之争对鲁迅的影响
《野草》的创作缘起
启蒙即救亡 ——“九一八”事变后鲁迅关于抗日问题的社会批判
《文艺研究》编辑部命我从历年发表在该刊的文章中选出四五篇,编成一册,作为“文艺研究小丛书”之一,由编辑部负责出版,我自然十分高兴。在选取文章时,有着对《文艺研究》这个刊物的双重感谢。历年来,在《文艺研究》发表了好多篇文章,这应该感谢刊物对这些并不成熟的文章的接受。这是第一重感谢。现在,刊物又将我选入“文艺研究小丛书”作者之列,自然又有另一重感谢。
在《文艺研究》发表的文章中,谈论鲁迅的文章占了很大部分,其中几篇是关于鲁迅研究的书评,书评之外研究鲁迅的论文有四篇:《月夜里的鲁迅》《论光复会与同盟会之争对鲁迅的影响》《〈野草〉的创作缘起》《启蒙即救亡——“九一八”事变后鲁迅关于抗日问题的社会批判》。我想,就把这四篇文章编成一册,也算是一本专门谈论鲁迅的小书,而以《月夜里的鲁迅》为书名。
人们经常说到的东西,总是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但是,特别热爱或者特别憎恶的东西,又往往不愿意轻易谈论。人往往会这样。当我考入复旦大学读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生时,并没有打算成为一个鲁迅研究者。1986—1992年,从硕士到博士,六年间写了不少谈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文章,当然会时常谈及鲁迅,但专门研究鲁迅的文章却没有写过。博士研究生毕业后,遭遇“90年代”。在20世纪90年代的知识界、文化界、学术界,有一股很强劲的否定鲁迅的思潮。否定鲁迅的人,有些是我的熟人、朋友。我对他们秉持的信念一般是认同的,但当他们用自己秉持的信念来衡鉴鲁迅并对鲁迅彻底否定时,我又感觉到了荒谬。当然,否定鲁迅的论调是各式各样的,有的比较学术化,有的则粗鄙不堪。例如,有人甚至连鲁迅的文学成就也彻底否定,甚至把鲁迅的语言表达说得一无是处。我那时太年轻,面对这种情形按捺不住,写起了为鲁迅辩护的文章。这其实是我的鲁迅研究之始。
但开始写研究鲁迅的文章后,并没有一头扎进鲁迅研究里去。当然,也没有一头扎进别的具体问题的研究里。我总是在胡乱读书和胡思乱想时,感觉某个问题是一个“问题”,如果有能力解释这个问题,就会找到必需的资料,然后完成一篇所谓的“论文”。鲁迅研究也是这样。总是想要重读鲁迅,于是便读起来。如果在重读的过程中发现了自以为是问题的“问题”,便开始收集必要的资料并研读这些资料,写出一篇解释这“问题”的文章。几十年间,基本上是以这样一种姿态研究鲁迅。收在这本小书中的四篇文章,也是这样产生的。这也是我滥竽鲁迅研究界数十年成果却甚少的原因。
2023年5月16日
王彬彬是一个学界的独行侠,做事独来独往,拒绝拉帮结派;说话快人快语,不愿吞吞吐吐;下笔行云流水,讨厌诘屈聱牙。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丁东
王彬彬在批评界是一个独行者,是一个不大有“现实感”的人,同时也是一个不断学习、敢于不断进行自我反省的批评家。据他的学生方岩说:他是“每年都会把《鲁迅全集》拿出来翻翻的人,已经把鲁迅变成了自己文字、秉性、生命的一部分”。鲁迅的伟大,百年来鲜有人能与之匹敌,更重要的在于他的人格成就。王彬彬时常读鲁迅,显然有个人的自我内心期待。
——中国文化与文学研究所所长 孟繁华
王彬彬的解说与引领,似是没有态度与温度的,他就是这么平静而坚决地指出,所谓大历史,所谓左中右,所谓死与生,所谓成王败寇,就是这么“无可避免”“宛若天成”的,多米诺骨牌般的一步接一步,直至到最后的塌陷与断崖。
——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鲁敏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