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23201718
高中数学涉及的知识点不仅数量多,难度还很大,所以打好基础就显得尤其重要。知识体系环环相扣,没有坚实的基础,整个框架就会漏洞百出,也就不能理解更深奥的知识理论。这本全归纳手册,以课本为源,专注基础,全面梳理高中数学各个模块的基础概念与公式。整合了高中数学所有重要知识点和二级结论,并辅以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捋清知识体系,构建知识框架。名师视频点拨,抽丝剥茧直击要点,无次数和时间限制可以反复观看。
我们希望这本书可以帮助同学们把课本“先读薄再读厚”:首先是提炼知识点,归纳出高中数学的全部概念与公式,按照课本的模块进行汇编,让同学们可以在平时练习的过程中随时查看概念公式;其次,针对各个知识点中的关键与要点,我们在旁边进行备注,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与记忆;之后,在精练知识点的基础上,我们还补充了相关的二级结论,扩充同学们的“知识库”,对于选择题、填空题的快速解题以及一些方法的理解都有重要的帮助。每个知识模块都有对应的知识导图,帮助同学们进行预习和复习时快速,归纳,反复理解与记忆关键点,加深印象。同时,每个模块还配有名师讲解视频,老师会介绍模块内的主要内容与重要知识,提供学习该模块的方法,让学习更加有方向性。
第1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专题 1 集合的概念
专题 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专题 3 集合的基本运算
专题 4 命题
专题 5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专题 6 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第2章 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
专题 1 等式性质与不等式性质
专题 2 基本不等式
专题 3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
第3章 函数
专题 1 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
专题 2 函数的基本性质
专题 3 幂函数
专题 4 指数与指数函数
专题 5 对数与对数函数
专题 6 函数图象的变换
专题 7 函数的应用
第4章 三角函数
专题 1 任意角和弧度制
专题 2 三角函数的概念
专题 3 诱导公式
专题 4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专题 5 三角恒等变换
专题 6 正弦型函数
第5章 平面向量
专题 1 平面向量的概念
专题 2 平面向量的运算
专题 3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
专题 4 平面向量的应用
第6章 复数
专题 1 复数的概念
专题 2 复数的四则运算
专题 3 复数的三角表示
第7章 立体几何初步
专题 1 基本立体图形
专题 2 立体图形的直观图
专题 3 简单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专题 4 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专题 5 空间直线、平面的平行
专题 6 空间直线、平面的垂直
专题 7 空间直线、平面的角度问题
专题 8 与球有关的问题
专题 9 几何体综合问题
第8章 统计
专题 1 随机抽样
专题 2 用样本估计总体
第9章 概率
专题 1 随机事件与概率
专题 2 事件的相互独立性
专题 3 频率与概率
第10章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专题 1 空间向量及其运算
专题 2 空间向量基本定理
专题 3 空间向量及其运算的坐标表示
专题 4 空间向量的应用
第11章 直线和圆的方程
专题 1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专题 2 直线的方程
专题 3 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
专题 4 圆的方程
专题 5 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第12章 圆锥曲线的方程
专题 1 椭圆
专题 2 双曲线
专题 3 抛物线
专题 4 直线与圆锥曲线综合
专题 5 圆锥曲线中的二级结论
第13章 数列
专题 1 数列的概念
专题 2 等差数列
专题 3 等比数列
专题 4 差比数列
专题 5 求通项公式
专题 6 数列求和与放缩
专题 7 数学归纳法
第14章 导数
专题 1 导数的概念及其意义
专题 2 导数的运算
专题 3 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
第15章 计数原理
专题 1 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分步乘法计数原理
专题 2 排列与组合
专题 3 二项式定理
第16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专题 1 条件概率与全概率公式
专题 2 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
专题 3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
专题 4 二项分布与超几何分布
专题 5 正态分布
第17章 成对数据的统计分析
专题 1 成对数据的统计相关性
专题 2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及其应用
专题 3 列联表与独立性检验
第18章 极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专题 1 极坐标系
专题 2 简单曲线的极坐标方程
专题 3 曲线的参数方程
专题 4 圆锥曲线的参数方程
专题 5 直线的参数方程
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理科科目都是重理解轻记忆,特别是对于小初阶段,数学的公式概念不多,很多同学都是在反复练习的过程中掌握的公式。因此不少同学会忽视基础概念的学习,靠刷题找题感。实际上,高中数学之所以被同学们“恐惧”,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其涉及的知识点不仅数量多,难度还很大,所以对于更为复杂的高中数学,打好基础就显得尤其重要。“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知识体系环环相扣,没有坚实的基础,整个框架就会漏洞百出,也就不能理解更深奥的知识理论。著名数学家苏步青也说过,“扎扎实地打好基础,练好基本功,我认为这是学好数学的秘诀”。
正因如此,我们编写了这本全归纳手册,以课本为源,专注基础,全面梳理高中数学各个模块的基础概念与公式。我们希望这本书可以帮助同学们把课本“先读薄再读厚”:首先是提炼知识点,归纳出高中数学的全部概念与公式,按照课本的模块进行汇编,让同学们可以在平时练习的过程中随时查看概念公式;其次,针对各个知识点中的关键与要点,我们在旁边进行备注,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与记忆;之后,在精练知识点的基础上,我们还补充了相关的二级结论,扩充同学们的“知识库”,二级结论虽然不能直接用在解答题当中,但是对于选
择题、填空题的快速解题以及一些方法的理解都有重要的帮助,这就是在“精简”知识点熟练之后的自然“延伸”,所谓的“先读薄再读厚”。
除此之外,针对每个模块的知识,我们还搭建了对应的知识导图,预习时,同学们可以通过导图从宏观上了解模块内容,对其中的知识点有个整体的认知;复习时,可以利用导图自行归纳,反复理解与记忆关键点,加深印象。同时,每个模块还配有名师讲解视频,老师会介绍模块内的主要内容与重要知识,提供
学习该模块的方法,让学习更加有方向性。
根深之树不怕风折,泉深之水不会涸竭,要想造就高深的学问,就得从基础学起。高中数学始于概念与公式,但是也远不止概念与公式,希望同学们可以以本书为起点,从基础出发,在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和结论之后,去探究高中数学的各类题型,灵活运用“知识库”,总结归纳各种方法,摸索适合自己的解题习惯
与思路,搭建属于自己的高中数学知识框架。
高中数学知识庞杂,本书在编撰过程中,难免存在疏漏之处,还望广大读者朋友批评指正,帮助本书修改完善,更好地服务广大学子。
有道领世数学学科教研中心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