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6839799
1、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在漫长的一千多年历史中,“状元及第”是无数莘莘学子梦寐以求的终身理想。通过阅读状元文章,感知时代背景下士人们的学术水平和治国思想。
2、透过这些文字,感知中国历代状元对经典解释、国家事务、甚至于自然知识的看法,了解不同时代的治学风尚、出题人员对经典或实务的见解,也可以看到考生们的真实想法,在历史研究上具有重大意义。
3、各种具有真知灼见的状元文章,名家所选批的范文常常流传很广,可以帮助今天的学生们提升作文技巧,了解一个时代的文风和思潮。
4、封面特种纸,手感细腻;内文双色印刷,版式清晰,阅读畅快;随机附赠精美文艺状元书签。
科举制度是隋唐至清以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自隋炀帝时始置进士科,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 年)废止科举考试为止,在中国历史上存续了一千三百多年。历代有诸多学子参与乡试、会试、殿试等各级考试。其中,殿试高中第一名者便称为状元。朝廷通过殿试策问,提出有关经义或政事等问题,以简策问难,征求对答,用来考察应试者的学术水平和对国家政务的理解能力。本书精选历代状元文章,汇编成集,将繁体字化为简体字,异体字改为通行简化字,根据现代标点符号用法统一进行了标点,方便读者阅读这些殿试文章,汲取知识。
吴师道
殿试题 唐大圣则天皇后武则天 002
状元殿试卷 吴师道 006
张柬之
殿试策问 唐大圣则天皇后武则天 016
贤良方正科第一名殿试卷 张柬之 018
贾 稜
殿试题 唐德宗李适 026
状元殿试卷 贾稜 026
宋 庠
殿试题 宋仁宗赵祯 031
状元殿试卷 宋庠 031
黄 裳
殿试策问 宋神宗赵顼 034
状元殿试卷 黄裳 035
王十朋
殿试策问 宋高宗赵构 047
状元殿试卷 王十朋 048
陈 亮
殿试策问 宋光宗赵惇 073
状元殿试卷 陈亮 074
文天祥
殿试策问 宋理宗赵昀 084
状元殿试卷 文天祥 086
吴伯宗
殿试策问 明太祖朱元璋 112
状元殿试卷 吴伯宗 113
曾 棨
殿试策问 明成祖朱棣
120
状元殿试卷 曾棨
121
商 辂
殿试策问 明英宗朱祁镇 144
状元殿试卷 商辂 145
吴 宽
殿试策问 明宪宗朱见深 154
状元殿试卷 吴宽 155
钱 福
殿试策问 明孝宗朱祐樘 165
状元殿试卷 钱福 166
杨 慎
殿试策问 明武宗朱厚照 175
状元殿试卷 杨慎 176
杨维聪
殿试策问 明世宗朱厚熜 186
状元殿试卷 杨维聪 188
茅 瓒
殿试策问 明世宗朱厚熜 197
状元殿试卷 茅瓒 197
赵秉忠
殿试策问 明神宗朱翊钧 204
状元殿试卷 赵秉忠 205
文震孟
殿试策问 明熹宗朱由校 213
状元殿试卷 文震孟 215
史大成
汉人殿试策问 清世祖福临 223
汉人状元殿试卷 史大成 223
韩 菼
殿试策问 清圣祖玄烨 230
状元殿试卷 韩菼 231
戴衢亨
殿试策问 清高宗弘历 238
状元殿试卷 戴衢亨 239
钱 棨
殿试策问 清高宗弘历 249
状元殿试卷 钱棨 250
陈继昌
殿试策问 清仁宗颙琰 257
状元殿试卷 陈继昌 260
洪 钧
殿试策问 清穆宗载淳 267
状元殿试卷 洪钧 269
张 謇
殿试策问 清德宗载湉 276
状元殿试卷 张謇 278
刘春霖
殿试策问 清德宗载湉 285
状元殿试卷 刘春霖 287
科举制度是隋唐以来以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自隋炀帝时始置进士科,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除科举考试为止,在中国历史上存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经过历代沿革,诸多学子通过乡试、会试、殿试等多级考试,殿试高中di一名者,便称为状元。殿试题型经过了一个从策问到诗赋,再由诗赋转回策问的变化过程,文体也经历了从骈文到律赋、律诗,再到散文的变化过程。北宋时期,在王安石变法以后,废除了诗、赋、论三题,取而代之的是重视现实的时务策论。通过殿试策问,提出有关经义或政事等问题,以简策问难,征求对答,用来考察应试者的学术水平和对国家政务的理解能力。
状元殿试卷的内容博古通今,包罗万象。其中有对历史典故、时事政务,甚至是天文、地理等自然知识的见解。但其形制决定了它侧重于政事的特征,展现了对当时政治的关注,对儒家传统之学的研究。文章中多是对历代兴衰经验、教训的解析,对社会上一些不公之事的无情揭露等,字里行间充溢着中国古代优秀士子的报国热情和满腔豪气。尤其是在国家艰难时刻,某些状元的殿试卷,更是慷慨陈词,不乏治国、安邦的良策,体现了他们的卓绝才能、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所谓“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历代状元的殿试卷不仅是一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更是一部凝结了政治智慧和爱国为民思想的历史教科书。
书中收录了26位状元的文章,通过篇章开篇的人物小传,考查他们的生平,可以了解到不是每一位状元都非常辉煌、官运亨通。因为命题作文和平时的写作有所不同,在考场上所写的作文要有一定的规范性,并且有严格的时间限制,所以通过对状元殿试卷的研读,我们可以直观地感受到这些人具有深厚的文学素养和功底,具备相当的文章才华和经史造诣,从中得到启发。文后附文学常识,总结文章中出现过的文学基础知识,希冀读者可以开拓思维、培养情感,提高个人的文化修养和综合素质。本书将这些文章汇编成集,将繁体字化为简体字,异体字改为通行简化字,根据现代标点符号用法统一进行了标点。因为时间间隔越远,辑录内容的难度就越大。唐宋时期留存的资料较少,明清保存的较为完整,获取较容易。因此书中选取的篇目亦有所区别。编者希望能通过这小部分的文章,来反映中国科举制度的概貌,以便读者阅读欣赏。由于编者能力有限,难免有疏漏之处,还望专家、读者批评指正。
吴师道,在《文苑英华》作吴道古,而在 《元和姓纂》卷三、《唐尚书省右司郎官考》卷八则作吴道师,其籍贯已失考,依照现存资 料,可得知其生活在高宗至玄宗时期。 垂拱元年(685)吴师道参加进士科考试,作时务对策五条,被点为状元。在武则天时期,历任司勋员外郎、仓部员外郎、户部郎 中、吏部侍郎等职。睿宗太极元年(712), 为银青光禄大夫、检校秘书监,奉敕重修浑仪,至玄宗开元二年(714)完成。
殿试题 唐大圣则天皇后武则天
问:欲使吏洁冰霜,俗忘贪鄙,家给人足,礼备乐和,庠序交兴, 农桑竞劝。善师期于不阵,上将先于伐谋。未待干戈,遽清金庭之祲;无劳转运,长销玉塞之尘。利国安边,伫闻良算。明言政要,朕将亲览。(第一道)
问:朕闻运海抟扶,必藉垂天之羽;乘流击汰,必伫飞云之楫。 是知席萝黄屋,握镜紫微,诚资献替之功,必待弼谐之助。所以轩辕抚运,遂感大风之祥;伊帝乘时,遽致秋云之兆。朕虽惭古烈,而情 切上皇,未校滋泉之占,犹虚傅野之梦。欲使岁星入仕,风伯来朝,河荐萧、张之名,山降申、甫之佐。垂衣伫化,端拱仰成,多士溢于周朝,得人过于汉日。行何政道,可以至斯?思闻进善之言,以副求贤之旨。(第二道)
问:朕闻明王阐化,化感人灵之心;圣后宣风,风移动植之性。遂使翔龙荐检,鸣凤司农,兽解触邪,草能指佞。仰惟前烈,何德而臻此乎?朕逖听遂初,载钦神化,每欲反斯茕薄,景彼上皇。欲使瑞萐司庖,仙蓂候月,游四灵于翠苑,集五老于荣河。致此休征,良由政感。伫闻启沃,以副虚襟。(第三道)
问:朕闻三微递代,哲后所以承天;五运因循,明王由之革命。或金水而鳞次,应火木以还周。或寅子变正,天人之统斯辨;骊改色,昏旦之用有殊。兹乃涣汗图书,昭彰历数。受位出震,以迄于今,莫不母子相承,终始交际。然而都君土德,翻乃尚青;天乙水行,宁宜用白?深明要旨,其义何从?若以秦氏霸基,便有符于紫色,则魏人鼎足,岂复应于黄星?缅镜前修,又以矛盾。张苍之议,既颇反于公孙 ;贾傅之谈,复远乖于刘向。子大夫学包群玉,文擅锵金。既听南史之篇,方伫东堂之问。详敷事实,靡得浮词,商榷前儒,谁为折衷。(第四道)
问:朕以紫极暇景,青史散怀,眇寻开辟之源,遐览帝王之道。或载纪遥邈,无其处而有其名;或坟籍丧亡,有其号而无其事。将求故实,以伫多闻。至如化被柱州,创基刑马,两代之事谁远,五德之运何承?石楼之都,见匪均霜之地;穷桑m之壤,元非测景之区。时将城彼偏方,惟一隅而独王;轻兹中土,弃九洛而不营。大夏之时,化臻禁甲;隆周之日,道致韬戈。而七十一征,翻在凤凰之运;五十二战,更属云官之期。斯则偃伯之人,无闻于太古;摧锋之弊,反息于中叶。浇淳之道,名实何乖!欲令历选前圣,远稽上德,采文质之令
猷,求损益之折衷。何君可以为师范,何代可以取规绳?迟尔昌言,以沃虚想。(第五道)
状元殿试卷 吴师道
臣闻栖培者,不睹嵩泰之干云;游泞溁者,讵识沧溟之沃日。臣蒿莱弱质,衡泌鲰生,未识广厦之居,安知太牢之味。不量蕞尔,轻从褎然,谬达天聪,兢惶圣问。粤惟皇家出震,累叶重辉,天人归七百之期,宗祊联亿兆之庆。太宗以明一察道,括珠囊而总万方。高宗以通三御宸,转金镜而清九服。用能肃清天步,夷坦帝
途,垂莫大之鸿基,托非常之元圣。伏惟皇太后陛下,道超炼石,化轶扪天,被子育之深仁,弘母仪之博爱。星阶已正,尚虽休而勿休;宸极既安,犹损之而又损。方欲还淳返朴,振三古之颓风;缉正苍生,降四海之昌运。拔幽滞,举贤良,黜谗邪,进忠谠。故得鸿嵇接轸,和宇宙之阴阳;龙武分曹,节风雨之春夏。礼乐备举,学校如林,俗知廉让之风,人悦农桑之劝。犹复旁求议,虚伫刍荛。既属对扬,敢陈庸瞽。诚愿察洗帻布衣之士,任以台衡,擢委金让玉之夫,居其令守,则俗忘贪鄙,吏洁冰霜矣。旌好学之流,赏力田之伍,则家罕贫
惰,位列文儒矣。降通亲之使,喻彼枭心,发和戎之官,收其鸡肋,则四夷左衽,颠倒来王,三边元恶,讴谣仰化矣。自然笼羲驾昊,六五帝而四三皇;远肃迩安,飞英声而腾茂实。谨对。(第一道)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