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73215154
伊恩·霍德是世界著名考古学家、考古学思想家,也是考古学界的常青树,从他早年的《阅读过去》到这本新近出版的《纠缠》,都会让我们重新思考考古学遗存的属性以及考古发掘、解释的极端复杂性,重视各种遗存尤其是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对理解古代社会的作用和价值。
——陈星灿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这是一本重要的考古学理论著作,霍德作为后过程考古学的主要开创者,系统地讨论了后过程考古学的本体论基础——作为考古材料的物质究竟是什么!对想深入了解后过程考古学的读者来说,这本书可能是最值得深入阅读的,它的深度与广度都非常好地反映了后过程考古学在学术探索上所实现的高度。译者刘岩博士曾经问学于霍德教授,长期专注于后过程考古学的理论研究,由他来翻译,再合适不过。
——陈胜前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
同忒休斯木船悖论的例子不同,霍德的新版《纠缠》旨在表明,人们可以用很多块相同的木板制作成不同的船只。物依然占据着最重要的核心位置,但此时,物变成了各种力量流动的通道,通过这样的通道,各种力量途经我们自己投射出来的、由固体实物构成的不存在的当下,从过去流向未来。霍德让自己的思想遨游在过去十年不断变化的理论之海中,为考古学阐释提供了一个新方向。
——卡尔·克纳佩特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艺术史系
在《纠缠》增订版中,霍德这位考古学理论大师通过对流动和过程的关注,将纠缠理论不断丰富。他的著作,也一如既往是当代考古学理论争论的核心。
——奥利弗·哈里斯 英国莱斯特大学考古系
本书开创性地对物质羁绊理论进行了全面介绍,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在探讨考古学证据如何让考古学家更清晰地理解人类的社会与技术发展过程中,引用了很多生动案例。这些案例的年代跨度很大,从人类早期历史一直绵延到当代社会,向读者证明了人与物之间的纠缠是人类历史文化的显著特征。
本书向读者阐述了人与物之间的共同依附关系是人类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无形推动力。增订版为“关系性”这个概念提供了新视角,将关系性放在依附关系的框架中进行重构,从而更好地探讨人类不平等和社会正义问题;还增加了一个全新章节来探讨人与人之间的依附关系,而对象引导本体论、对称性考古学与本土考古是本书关注的新焦点。
第一版前言和致谢/ 1
第二版前言和致谢/ 1
中译本序言/ 1
第一章 另眼观物(由物到流)/ 1
何以为物?/ 3
自在之物?/ 7
不断变化的纠缠定义/ 14
由物到线索/ 20
纠缠的强与弱/ 23
结论a:为何过程如此重要?/ 24
结论b:人与万物合而为一吗?/ 26
第二章 人对物的依赖/ 29
依赖关系:一些基本概念/ 33
依赖关系的形式/ 33
人与物之间反思的与非反思的关系/ 35
人与物关系的亲疏: 隔岸观火与身临其境/ 38
认同与所有权/ 42
前人对人对物的依赖关系的论述/ 47
与物此在/ 47
物质文化与物质性/ 51
认知与延展心智/ 57
结论: 物即是人/ 63
第三章 物与物之间的相互依赖/ 65
物与物之间关系的表现形式/ 69
生产与再生产/ 70
交换/ 70
使用/ 70
消耗/ 71
废弃/ 71
后堆积过程/ 71
可供性/ 77
从可供性到依赖性/ 80
法国学派——操作链/ 83
行为链/ 85
物依赖过去之物和未来之物/ 90
纠缠的观念/ 91
结论/ 92
专栏:中东地区新石器时代的恰塔霍裕克遗址/ 94
第四章 物对人的依赖/ 99
物的解体/ 105
行为考古学与物质材料的行为/ 108
行为生态学/ 114
人类行为生态学/ 122
物的时间性/ 127
结论:物的野性/ 129
第五章 人与人的纠缠/ 133
不平等、权力和纠缠/ 136
贫困陷阱/ 141
情感纽带/ 144
结论/ 146
第六章 探索纠缠/ 149
物的物理过程/ 151
时间性/ 155
物常被人遗忘/ 160
纠缠的约束力与路径依赖/ 163
纠缠的类型与程度/ 167
纠缠的核心与外围/ 170
偶然性/ 172
结论/ 175
第七章 纠缠着的抽象事物与身体参与/ 177
抽象化、隐喻和模仿/ 179
从格兰诺拉麦片到贝多芬/ 185
恰塔霍裕克遗址的抽象纠缠/ 195
结论/ 199
第八章 个案研究:中国及中东地区驯化及定居村落生活的出现/ 201
中国/ 203
中东地区/ 206
结论/ 218
第九章 方法/ 219
纠缠关系图/ 222
正式网络的方法/ 228
时序性纠缠/ 234
历时性纠缠/ 241
阐释/ 246
结论/ 249
第十章 走向纠缠的弦理论以及同其他理论的对比/ 251
物并不具有能动性/ 254
当下并不存在,存在的只是从过去到将来的流动/ 256
走向纠缠的弦理论/ 259
现阶段有关人与物之间关系的其他理论/ 268
拉图尔与行动者网络理论/ 271
聚合体理论/ 274
封装和捆绑/ 276
本体论/ 278
物质参与理论/ 280
能动实在论/ 281
结论/ 283
第十一章 结论: 由物到流/ 285
水波式文化?/ 287
写在最后的一些案例/ 289
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 293
参考文献/ 296
索引/ 323
译后记/ 338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