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info@easterneast.com

购物车

 查看订单

  • 我的帐户
东东购 | EasternEast
  • 中文书店
    • 畅销排行榜
      • 小说 畅销榜
      • 童书 畅销榜
      • 外语畅销榜
      • 管理畅销榜
      • 法律畅销榜
      • 青春文学畅销榜
    • 热门分类
      • 社会小说
      • 成功/励志 畅销榜
      • 人物传记
      • 大陆原创
      • 绘本童书
      • 影视小说
    • 文学推荐
      • 文集
      • 戏剧
      • 纪实文学
      • 名家作品
      • 民间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新书热卖榜
      • 小说 新书热卖榜
      • 青春文学 新书热卖榜
      • 童书 新书热卖榜
      • 管理 新书热卖榜
      • 成功/励志 新书热卖榜
      • 艺术 新书热卖榜
  • 精选分类
    • 小说
    • 保健养生
    • 烹饪/美食
    • 风水/占卜
    • 青春文学
    • 童书
    • 管理
    • 成功/励志
    • 文学
    • 哲学/宗教
    • 传记
    • 投资理财
    • 亲子家教
    • 动漫/幽默
    • 法律 Legal
    • 经济 Economics
    • 所有分类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搜索
查看购物车 “傅雷谈艺术:《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艺术哲学》” 已被添加到您的购物车。
首页艺术艺术理论明初官窑考(海外中国研究丛书·艺术系列)研究永宣青花的开山之作,深度还原600年前东方技艺之巅峰

明初官窑考(海外中国研究丛书·艺术系列)研究永宣青花的开山之作,深度还原600年前东方技艺之巅峰

从永乐锋芒到成化风雅,再现大明官窑的煊赫与匠心

作者:[英]白兰士敦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5年04月 

ISBN: 9787214282514
年中特卖用“SALE15”折扣卷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全球包邮!
trust badge

EUR €70.99

类别: 艺术 新书热卖榜, 艺术理论 SKU:6860132232b4b56dec0af1c1 库存: 有现货
  • 描述
  • 评论( 0 )

描述

开 本: 128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14282514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研究永宣青花的开山之作,首次提出鉴别永宣瓷器的标准

·珍贵私人藏品 制瓷工艺实况 百幅高清彩图,深度还原600年前东方技艺之巅峰

·从永乐锋芒到成化风雅,再现大明官窑的煊赫与匠心

 

内容简介

本书是西方学术界shou部系统探究明初官窑瓷器的著作。作者全面解析了永乐、宣德、成化、弘治四朝官窑的生产概况、品种类型、装饰风格等,并提出了鉴别永宣瓷器的标准。书中不仅以款识、釉色、纹饰、器型为切入点,结合丰富史料与实物考据揭示各朝瓷器特质,更以20世纪初景德镇实地考察为基础,从胎骨、青花料、釉质、圈足等工艺层面深度剖析,探究了瓷器胎、釉、色形成的原因和技术手段。这部融合艺术史学、工艺技术、田野调查的跨学科著作,凭借其珍贵的图文档案与前沿研究方法,在西方艺术界引发轰动,重新定义了国际学界对中国古陶瓷的认知体系,至今仍是该领域里程碑式的研究典范。

作者简介

白兰士敦,英国东方陶瓷学会会员,古陶瓷研究学者。1909年出生于中国上海,精通汉语。1936—1937年,师从孙瀛洲先生学习明代瓷器鉴定,并赴江西和浙江众多古窑址考察陶瓷制作工艺。1938年任职于大英博物馆东方古物部。1941年病逝于中国香港,年仅31岁。《明初官窑考》是其重要学术成果代表作,也是研究明代早期官窑瓷器的开山之作。

目  录

序
致谢
导  言
第 一 章 | 永乐时期(1403—1424年)
第 二 章 | 宣德时期(1426—1435年)
第 三 章 | 成化时期(1465—1487年)
第 四 章 | 弘治时期(1488—1505年)
第 五 章 | 浮梁地区及其窑口
第 六 章 | 瓷器“炼金术”
附 录 1 | 凤与龙
附 录 2 | 主要器型和尺寸
附 录 3 | 中国的瓷器产地

前  言

明代瓷器是中国陶瓷史上一个崭新的时期,对于中国的瓷器,其实我们不用向前追溯太远。虽然有关瓷器的起源是一个非常非常古老的故事,但是其中大多数细节都是令人困惑的、语焉不详的。如果一些在安阳被发现的商代器皿的烧造温度能够更高一些,那么中国的瓷器历史或许会提早到3000 年以前。
明代的瓷器积蓄着烧造者们的能量,穿越了500 年的历史长河,却仍旧带着当年浓郁的时代风味,似乎当年的制瓷者在这些东西当中找到了真正的“长生不老药”。今天,这些瓷器的使用价值和实际意义都已然丧失,但它们仿佛有一种能力,能够把年代浓缩为数字,并在文字和人们的口耳相传中获得永恒。
瓷器诞生于唐朝时的景德镇,当然也可能更早。青花瓷器则始烧于元朝,或者更早的宋朝。1
但是直到有明一朝,景德镇御窑厂才建立,这里的瓷器每年都要向皇家供奉。所以,我们会发现,景德镇正是从15世纪才声名鹊起的。曹昭在成书于洪武二十一年(1388 年)的《格古要论》中有云:“今白瓷者景德镇最佳,有青黑色戗金者,多是酒壶、酒盏,甚可爱。”但这些瓷器并不仅仅是为了满足皇家用瓷之需要。《浮梁县志》中记载,洪武二年(1369 年),御窑厂设于珠山之南,但《江西通志》则载御窑厂是洪武三十五年(1402 年)才设立的,实际上这一年也是建文帝的最后一年。洪武帝在位31年,建文帝也沿用了“洪武”的年号。无论怎样,这短短四年里的官窑瓷器是最不可能被流传下来的。
所以,从元代官家用的枢府釉盘子到精美绝伦的永乐脱胎碗的流转变迁轨迹,我们现在只能从一些民间瓷器或者随葬品的残瓷中发现端倪。
笔者见过口沿包铁、撇口,内饰龙、马、鸟、莲的小杯子,内龙纹外青花的靶杯,以及其他以泥浆(slip,一种泥和水的混合物)描绘纹饰的碗和杯盏,都没有落款。明太祖年号“洪武”,在他于1398 年驾崩之前,一直生活于南京的皇宫之中。他的孙子朱允炆继承了他的皇位,号“建文”。朱允炆在位期间,增强文官在国政中的作用,对大臣放权,对外部事务漠不关心。此时,他的叔叔朱棣在北平拥兵自重,借助蒙古人的强盛兵力以及惠帝朱允炆的孱弱,最终攻打南京并很快占领了此地,摧毁了皇宫。
为了维护朱允炆的名誉,官方宣称对他的遗骸已经进行体面的官方葬礼。但更有传奇性的说法是,朱允炆通过秘密地下隧道,潜逃至广西、四川的山中寺庙做了和尚。当他的身份在1440 年显露后,据说被安排居住在北京,直到去世。
由于皇宫被毁,洪武或者建文的官窑瓷器应该不太可能幸存下来。又或者,洪武皇帝早已将明代早期的制瓷秘方带进了坟墓。
朱棣登基,年号“永乐”。他把首都选在北京是为了更好地监控蒙古人的一举一动。他在北京修建了新的皇宫、塔楼和城墙。他的确是一位出色的战略家,在初登王位第一年的血雨腥风之后,便很快开始重建秩序,并使得国家走向一段繁荣昌盛的时期。只有一个拥有宏大视野和雄心壮志的人,才有自信建立北京这样的帝都。其实,永乐时期纤巧美丽的瓷碗上对凶猛嚣张的龙纹刻画,也足以表达出这位帝王的一些性格特征。
在大多数情况下,官窑瓷器的使用完全是根据皇帝的意志来决定的。因此,我们也许可以通过瓷器上的一些纹饰去一窥帝王个人的本性和喜好。尽管难以言表,但是将这些瓷器中的纹饰和史料进行交叉比对时,其结果是十分有趣的,也是相辅相成的。
在宣德以前,给官窑瓷器书写年号的做法其实并不常见。尽管永乐甜白釉瓷器已经通过刻花或泥浆方式给瓷器添加了款识,但以青花给官窑瓷器添加款识的方式还并不为人所知晓。因此,我们只能从永宣两朝的同类青花制品来分辨永乐青花瓷。一些中国的文献对这些瓷器进行了归属分类,但是仅仅凭借文献来归类恐怕并不靠谱。

抢先评论了 “明初官窑考(海外中国研究丛书·艺术系列)研究永宣青花的开山之作,深度还原600年前东方技艺之巅峰” 取消回复

评论

还没有评论。

相关产品

加入购物车

艺术哲学:《傅雷家书》推荐的传世经典

EUR €38.99
评分 5.00 / 5
加入购物车

陌生的经验:陈丹青艺术讲稿

EUR €58.99
加入购物车

丰子恺艺术入门(全四册):《音乐入门》《认识绘画》《认识建筑》《美的情绪》

EUR €178.96
评分 5.00 / 5
加入购物车

蒋勋艺术美学5册套装

EUR €298.95

东东购的宗旨是服务喜爱阅读中文书籍的海外人民,提供一个完善的购书平台,让国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沉浸在书香之中,读着熟悉的中文字,回忆着家乡的味道。


安全加密结账 安心网络购物 支持Paypal付款

常见问题

  • 货物配送
  • 退换货政策
  • 隐私政策
  • 联盟营销

客户服务

  • 联系东东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 货物追踪
  • 会员登入

订阅最新的优惠讯息和书籍资讯

选择币别

EUR
USD
CAD
AUD
NZD
NOK
GBP
CHF
SEK
CNY
UAH
ILS
SAR
MXN
KRW
MYR
SGD
HUF
TRY
JPY
HKD
TWD
facebookinstagram
©2020 东东购 EasternEast.com

限时特卖:用“SALE15”优惠券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 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