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是国际标准书号ISBN: 9000302002505
山西省现在保存着全国约70%的明以前大木构建筑,各类形式的古建筑数量更是高居全国之冠,唐、五代、宋、金、元等早期古建筑不胜枚举,明清时期的古建筑群更是数量极为庞大,被誉为“古建筑爱好者的天堂”。本套装按地域划分,以绘画和游记的形式将晋东南、晋南、晋中、晋北的中国传统建筑之美展现给读者,同时也记录了众多古民居的现状,希望唤起更多读者对中国传统建筑和文化的关注、热爱和保护。
第一章 三晋西陲荟琼楼——踏遍山乡走吕梁 / 001
孝义中阳楼 / 002
中王屯天齐庙 / 004
汾阳南薰楼 / 005
基督教堂 / 007
东阳城三结义庙 / 009
见喜龙天庙戏台 / 011
虞城五岳庙 / 012
普会禅定寺 / 014
田村圣母庙 / 015
太平龙天庙 / 017
峪口圣母庙 / 018
后沟玲珑塔 / 020
小相多宝塔 / 021
上庙太符观 / 024
上贤梵安寺塔 / 027
孝义镇市楼 / 029
穆家寨净心寺 / 031
石永市楼 / 033
南徐则天庙 / 035
交城奎星楼 / 037
丁家祠堂 / 039
卦山天宁寺 / 040
石壁玄中寺 / 042
离石文庙 / 046
离石鼓楼 / 047
离石安国寺 / 049
中阳鼓楼 / 051
方山大武楼 / 053
东坡西方寺 / 054
锄沟真际楼 / 056
第二章 晶莹环翠留余晖——灵石介休访遗珍 / 059
马和晋祠庙 / 060
苏溪资寿寺 / 061
静升文庙 / 065
静升后土庙 / 068
兴地回銮寺 / 069
兴地龙天庙 / 072
小靳东岳庙 / 073
大靳菩萨庙 / 075
银锭山虹霁塔 / 076
师屯北广济寺 / 079
西刘屯镇河楼 / 080
韩屯关帝庙 / 083
西段屯文庙牌坊 / 084
张壁古堡 / 086
介休祆神楼 / 088
介休后土庙 / 091
介休五岳庙 / 093
介休文庙 / 096
石屯环翠楼 / 098
太和岩琉璃牌坊 / 099
第三章 市井墙垣今犹在——城郭内外识平遥 / 103
平遥城楼 / 104
平遥市楼 / 106
平遥文庙 / 108
平遥武庙 / 109
平遥清虚观 / 111
干坑南神庙 / 114
郝洞镇国寺 / 116
桥头双林寺 / 118
冀郭慈相寺 / 122
北常乾山楼 / 124
北常市楼 / 126
南政隆福寺 / 128
第四章 晋商故里银祁县——富可敌国金太谷 / 131
许道台故宅 / 132
古民居街巷 / 133
长裕川茶庄旧址 / 136
丰固普寿寺 / 138
贾令镇河楼 / 140
贾令狐神庙 / 142
谷恋真武庙 / 143
东观兴梵寺 / 145
永安关帝庙 / 147
王贤万圣寺 / 148
集林坪关帝庙 / 150
来远关帝庙 / 151
太谷鼓楼 / 152
太谷安禅寺 / 155
无边寺塔 / 156
北六门石坊 / 159
北郭法安寺 / 160
白城光化寺 / 162
凤凰山三塔 / 163
阳邑净信寺 / 165
范村东阁 / 170
蚍蜉真圣寺 / 172
第五章 谁到并州不断肠——太清榆阳寻旧迹 / 175
唱经楼 / 176
藏经楼 / 178
崇善寺 / 179
文庙 / 181
纯阳宫 / 182
永祚寺双塔 / 184
晋祠 / 185
王郭明秀寺 / 188
晋源阿育王塔 / 190
蒙山开化寺连理塔 / 191
土堂净因寺 / 193
上兰窦大夫祠 / 194
徐沟文庙城隍庙 / 196
温李青玉皇庙 / 200
榆次城隍庙 / 201
修文褚鈇墓石坊 / 203
南合流戏台 / 204
东左付圣安寺 / 205
阳曲不二寺 / 207
北郁利佛堂寺 / 209
寺庄三学寺 / 210
西殿轩辕庙 / 212
范庄大王庙 / 214
辛庄开化寺 / 215
帖木儿三塔 / 217
石岭关 / 219
第六章 散落村郊无人识——寿盂阳平觅古风 / 223
寿阳文昌阁 / 224
胡家堙戏台 / 225
泥庄大明寺 / 227
逯堙张振庙 / 229
马家寨关帝庙 / 231
黑水福田寺 / 232
董家庄松罗院 / 234
路家河圣教庙 / 235
百僧庄大王庙 / 237
段王罗汉寺 / 239
东郭义清微观 / 240
龙门河庆云阁 / 242
孟家沟龙泉寺 / 243
盂县大王庙 / 245
进圭玉皇庙 / 247
李庄藏山祠 / 249
铜炉文殊寺 / 250
中北释迦寺 / 252
水神山烈女祠 / 254
上乌纱千佛寺 / 256
下乌纱旗杆院 / 258
白土坡建福寺 / 259
东坡头泰山庙 / 261
林里关王庙 / 263
平定文庙 / 265
天宁寺双塔 / 266
马山马齿岩寺 / 268
平定娘子关 / 269
第七章 古长城畔文殊境——忻代五台佛国行 / 273
忻州城垣 / 274
秀容书院 / 276
连寺沟泰山庙 / 279
桃桃山铁梁桥 / 281
西呼延金洞寺 / 283
合索福田寺 / 287
阳武朱氏牌楼 / 288
前沙城佛堂寺 / 292
练家岗惠济寺 / 294
上社岱山庙 / 296
崞阳文庙 / 299
崞阳城隍庙 / 302
普济桥 / 303
代县边靖楼 / 305
代县钟楼 / 307
代县文庙 / 309
代县武庙 / 311
代县阿育王塔 / 313
新广武长城 / 315
宁武关 / 318
阳方口长城 / 321
偏关老营堡 / 323
阳湾子平胡墩 / 326
偏关桦林堡 / 328
寺沟护宁寺 / 330
河曲护城楼 / 331
四旦坪敌楼 / 334
河曲旧县城 / 335
北社洪福寺 / 337
善文延庆寺 / 339
李家庄南禅寺 / 341
豆村佛光寺 / 344
台怀显通寺 / 350
塔院寺 / 354
万佛阁 / 356
罗睺寺 / 358
圆照寺 / 360
三泉寺 / 364
寿宁寺 / 365
殊像寺 / 367
金阁寺 / 368
龙泉寺 / 371
天岩岩山寺 / 375
公主寺 / 377
第八章 辽金巨刹今犹在——云朔烈烈塞上风 / 381
应县木塔 / 382
应县净土寺 / 385
浑源永安寺 / 386
朔州崇福寺 / 388
大同华严寺 / 393
大同善化寺 / 398
大同鼓楼 / 404
阳高云林寺 / 406
天镇慈云寺 / 407
新平玉皇阁 / 412
李二口长城 / 414
阳高镇边堡 / 415
八台子教堂 / 417
镇宁楼长城 / 419
跋/ 421
山西省保存下来的古建筑实在太多了,我在上一册书里记录了晋东南和晋南的乡野古建筑,得到了读者朋友们的热烈支持与响应,这说明关注和热爱古建筑及传统文化的人越来越多了,令我颇为欣慰。同时我也不曾停下自己寻访和绘画的脚步,继续奔波在山西的土地上,对山西中部和北部地区的乡野濒危古建筑进行写生记录。又经过了三年的“上山下乡”,努力拼搏,我终于完成了这册“晋中、晋北篇”,使《寻访山西古庙》成为一部完整的作品集。这既是对自己二十年摸索绘画、记录古建筑的一次总结,也是对山西极其丰富且堪称伟大的古建筑遗存的全面搜集和整理,更是对自己青春时光乃至人生选择的一个交代。
人的一生总要找到一条适合自己且积极向上的道路才好,我很庆幸在二十岁出头的时候把自己毕生的兴趣和祖国的传统建筑文化结合在一起,认准这条路,哪怕再难再险,哪怕面对无数的不解与压力,我都一直坚持下来了。回头看看,自己曾经年轻的身影和坚定的足迹都同传承了千百年的古建筑联系在一起,自己笨拙的画笔曾经画出了那么多消逝的景物。哪怕两鬓已经发白,头发日渐稀疏,哪怕背了二十年的大背包越发显得沉重,自己也不再健壮结实,轻抚和审视着心血凝成的作品,心中是充实和满足的。自己以一介草莽,能够从发自于灵魂深处的热爱出发,为我们的祖国记录下珍贵而濒危的瑰宝,略尽匹夫之责,也大有不负此生之感。
随着当代城市化的加速,古老乡镇村庄传统风貌的改变与古建筑的消亡越来越快,这是一股无可阻挡的历史洪流。想多留住一些珍贵的记忆、阻止更多违背文保原则的对古建筑的破坏性建设行为,虽然是我的愿望,可惜自我估量,心余力绌,所能选择的最适合自己能力的方式,也就是以写生绘画的形式记录古建筑最后的面貌而已。在三晋大地奔波的这些年,风霜雨雪,冷暖自知,有人说我有一种可贵的情怀,有人认为我做了一件了不起的大事,也有人说我是一心贪玩,置家庭和妻女于不顾……其实我只不过是在咬紧牙关走自己设定的人生道路。后来我在妻子的支持和鼓励下,在一股倔强精神的支撑下,这么多年也就挺过来了,自己最清楚,动力永远是内心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建筑难以割舍的挚爱,唯此而已!
评论
还没有评论。